第84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大明的後宮從來都不那麼平靜,眼下的後宮就存在周皇后和田貴妃之間的鬥爭,而且是非常的激烈。好在朱由檢還是比較清醒的一個人,立了太子。又弄了一幫名臣去幫襯。所以在朱由檢當政期間,沒有鬧出太多後宮問題。

  歷史上關於朱由檢後宮的鬥爭,也就是那麼兩三件事情,這裡就不提了。

  宮門外的尷尬眼看就要冷場的時候,救場的人來了。這個人打著哈欠,穿著跟大家不一樣的服裝,一副不務正業的樣子。一幫大臣看著都搖頭,這麼大逆不道的傢伙。早該弄死他餵狗了。偏偏這傢伙,誰都奈何他不得。大明的禮法之類的東西,對他全無效果。

  陳燮真不想來湊這個熱鬧。但是朱由檢昨天一再強調,今天的早朝他必須到。還特意派了吳直過去,教陳燮規矩。搞的陳燮很不耐煩,當場就表示,要我上朝可以,但是不要拿這套東西來折騰我。不然臣就稱病不出。這話也就是陳燮敢說。朱由檢想想就算了,特意交代。陳燮就不用按部就班的走禮數了。

  可以說這傢伙非常的操蛋,一門心思要破壞大明所謂的禮教。在一些老頑固衛道士眼裡。陳燮比魏忠賢壞一萬倍。為什麼會這麼說呢?魏忠賢也斂財,不過他那點上不得台面的手段,辛辛苦苦的折騰一年下來,也就是一百幾十萬兩的樣子。陳燮的開海和商稅輕輕鬆鬆的就弄了三百萬,就這些銀子,多數商人們還交的心甘情願。這個人真是太壞了!

  看見陳燮的近衛打著燈籠照著他走過來,眾位大臣立刻安靜了下來。眼神很自然的聚焦,陳燮被看的莫名其妙,揉揉眼睛道:“早晨起來我洗臉了啊。”一句話,把一些文臣給憋傷了,笑的話不合適,不笑就得自己憋著。好多人都把臉扭開了,捂著嘴巴流淚。為什麼會有這種人?文臣不是應該同仇敵愾的麼?這麼想就大錯特錯了,多少人盼著這些傢伙滾蛋,他們好入東宮的講班。

  楊廷麟嘆息一聲,上前一二三的一頓解釋,陳燮明白了,為何姜逢源看自己的時候就想要當場暴起殺了自己似得。這位老先生,倒是個有水平的讀書人,但是指的是文化水平。真要讓他來治理國家,面對崇禎年的局面一準抓瞎。大明的讀書人,差不多都這樣吧。這個不能怪他們無能,實在是崇禎年的局面爛的太狠了,換誰來都白給。

  “我就不明白了,他們教太子讀書跟我有什麼矛盾?我又不給太子上文化課。”陳燮覺得自己躺著都中槍了,看看姜逢源等人的眼神就不那麼和善了。陳某人速來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殺你全家。當然了,事情也沒那麼絕對,總之要酌情而定。

  楊廷麟心說這地方也沒法給你解釋啊,在這些東宮講班的心目中,陳燮就是他們最大的競爭對手啊。再說了,你這傢伙素來不尊禮教,在場的哪一位大臣是看你順眼的?沒有聯合起來揍你就不錯了,貌似也打不過他就是了。

  大概是因為陳燮出現的樣子太可氣,一群東宮侍講們紛紛停止了抗爭,拿起帽子戴上,要留有用之身,跟這個壞人做長期艱苦的鬥爭。陳燮要知道他們心裡的想法,一定會覺得很可笑。說起來大家根本就不是一個檔次的對手,或者說不是一個緯度的人。當然陳燮也不會跟這些人去計較,所以他對楊廷麟道:“雖然有點冤枉,但我還是要說,我不是銀子,所以我做不到讓每個人都喜歡我。凡事對我而言,不外‘本心’二字。本著自己的良心,凡是對大明有利的事情,我就去做。對大明不利的事,我就不做。”

  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周圍的一些人聽完之後沉默了,包括那些東宮侍講們。越是簡單的道理,就越有說服力。大家都不是傻子,陳燮出道至今,做了很多事情,結果都證明對大明的江山社稷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說的嚴重一點,陳燮是對大明而言,可謂挽狂瀾於既倒!

  現在場次陷入死寂,陳燮說完這話,又打了個哈欠,很氣人的說:“這麼早就上朝,太坑人了。早知道這麼辛苦,就不當官了。”一句話,差點讓現場所有人都吐血。楊廷麟脾氣有點噪,平時肯定忍不住,這會居然忍了,還是很誇張的往後退了一大步,雙手攤開,表示這個人我不認識。陳燮見狀又來了一句:“要我說,這麼早上班呢,就是做個樣子,覺睡不好,怎麼處理好國家大事。今天本來不打算上奏的,回頭我要跟奏一本,早朝時間改在巳時比較合理。如果不改,今後我就不上朝了。”

  其他人要說了這話,肯定被現場的大漢將軍拿下,丟給錦衣衛讓他從此不用上朝。陳燮嘛,這些大漢將軍就當一陣風從耳邊吹過,嗯,我什麼都沒聽到,什麼都沒看見。一幫文臣的表情,也都說明了他們的立場。這種人也混到早朝來,什麼世道啊!

  很多大臣看出來了,陳燮來上這個早朝呢,就是來搗亂的。丫就沒打算好好的上朝。今天這個場面,陳燮就說了一句人話,就是那個兩個凡是。別的都可以當他在放屁!不過話又說回來,這幫文臣的忍耐性真是好啊。換到正德年間,李首輔一準搶過大漢將軍的金瓜,現場就能誅殺此獠。呃,好吧,現在不是正德年間,這幫大臣之中,想弄死陳燮的也大有人在。問題是,根本就干不過陳燮,就算陳燮伸出脖子給他們砍,都每人敢動陳燮一根毛。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