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就這樣,百十個將佐,呼啦一下又走了一堆,剩下的就是二三十人,都是一些跟趙之龍利益攸關的絕對親信。剛才鬧的最凶的,也都是這些人。

  侯府之外,百米之外的一個兩層樓上,一支望遠鏡正在盯著大門口看。不斷的有人從側門之中出來,還有人離開之後立刻奔著魏國公府就去了。

  國公府內,徐弘基端坐不動,閉目養神。聽著幾個人在那慢慢的說細節,似乎這個老傢伙睡著了,但是誰都知道,老徐家的老不死,那是個什麼人物。帶兵打仗他們可能沒有繼承老祖宗的能力,明哲保身的能力則早就鍛鍊成精了。

  這些將佐在這時候過來,無非就是一個目的,煽動老徐出面,重新奪回軍隊的控制權。但是徐弘基是什麼人啊?老朱家的皇帝,對這些勛貴的信任程度他心裡很清楚。別看他是名義上南直隸的最高軍隊指揮官,實際上根本就不是那麼一回事。每次需要出兵,老徐家人的公爺出來站個台,事情結束了第一件要務,就是交回兵權。真以為皇帝會對這些勛貴放心,也不會有陳燮奉旨整頓江南軍務的事情。

  人心難測,君心更為難測。徐弘基在聽完這些人的抱怨之後,睜眼看看大家道:“我知道了,都回去吧。”一句話他的態度就出來了,就是讓大家稍安勿躁。一干將佐雖然不甘心,還是只能無奈的退出來。

  徐弘基沉吟一番之後,吩咐人去備車,親自走一趟總督府。這個時候,首先要搞清楚的還是陳燮的態度,其次在根據陳燮的態度做出選擇。徐家看似在南京舉足輕重,實際上根本就不是那麼一回事。要不然也不會南京的兵權實際掌握者是趙之龍。

  徐弘基剛出門,陳燮這邊就聽到消息,忍不住冷笑了幾聲。這個老不死的,這個時候還惦記著火中取栗。真是服了他!大明朝這些勛貴的祖宗們,個頂個的都是英雄好漢。到了明末,這些後代們沉淪至斯,不怪這些人本身。而是在廟堂的政治風向。比如在北京的英國公,當年的張輔是何等的英豪,歷史上最後一代英國公,卻被李自成拷掠銀子致死。明朝中後期,英宗之後,這些勛貴受到了文臣集團和內廷權閹的長期壓制。勛貴得夾著尾巴做人。當然也有自身快速腐敗墮落的緣故,歷史大概就是這樣的一個趨勢,不斷的重複罷了。

  老子英雄兒好漢,這是一句典型的往自己臉上貼金的扯淡話。人,還得看自己。

  徐弘基這時候肯定不會給陳燮搗亂,甚至不會去惦記兵權。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他會在這個敏感的時期,跟陳燮做一筆交易,為徐家今後的富貴爭取最大的利益。說到底陳燮不能把徐家怎麼地,但是不等於陳燮就會買他的帳。如今的陳燮,完全有實力撇開他們,達到自己的目的。但是從江南全盤的改革思路去看待這個問題,陳燮的心裡早有一個成熟的想法。

  總督府內住著公主,自然不能中門大開。馬車停在側門口,見到了站在門口相迎的陳燮,這就是很給面子的行為了。徐弘基不敢端公爺的架子,今非昔比了。下車來拱手笑道:“冒昧來訪,不敢當閣部大人在此相迎。”

  陳燮露出虛偽的微笑,上前來做個請的手勢道:“公爺不來,在下也是要去登門拜訪的。”

  江南之事,一味用強不可取。凡事都有個度,過猶不及。在趙之龍面前,陳燮可以蠻不講理的直接碾壓過去,但是在徐弘基面前,這麼做就沒必要了。大明勛貴階層固然是爛泥一堆,但這個時代就是這樣的一個局面。要改變一個這樣的局面,依靠蠻力明顯是最下乘的手段。換一個角度看這個問題,陳燮就有了定論。當初能通過利益槓桿來改變江南的格局,營造出如今的局面。為何不能繼續這麼做下去?只不過現在的利益方向,不在大明內部,而是對外的延伸罷了。只有利益,才是永恆的不變的推力。

  一番客氣之後,兩人落座。朱媺娖沒有出現,不是不給老徐面子,就算是嫁給陳燮,朱媺娖還是公主。她出來之後,不免有借君權壓人的嫌疑。如果兩家比較親近,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這不是泛泛的利益之交麼?就是說沒到那個情分上。

  “老朽倚老賣老,叫一聲思華可好?”徐弘基主動開口,陳燮微笑點頭道:“老國公德高望重,自當如此。”這是很給面子的說法,不過國公一脈,倒也當的起這個說法。

  “思華,登州營入城,各處城門接管下來,不知下一步意欲何為?如今西南戰事未消,不可多生事端啊。”老傢伙一副語重心長的架勢,很像那麼一回事,似乎在為陳燮考慮。

  陳燮點點頭道:“老國公所言極是,燮受命於君父,總督三省,不是為了個人的名利,而是為了報答陛下的知遇之恩。陛下所憂者,燮之所急也。”這個話說出來,徐弘基還真的不敢不信。陳燮現在的地位和身價,換成別的大臣,早就自己放棄兵權,回家做個富家勛臣。根本就沒必要像現在這樣,又捏著兵權,又不肯造反。

  第五百一十章 要有順昌逆亡的氣勢

  話鋒一轉,陳燮又道:“有的人辜負了陛下的信任,把國家的軍隊變成了私人牟利的工具,這是陳燮絕對不能容忍的事情。自今上登基一來,對外這些帶兵的人不能抵禦外辱,對內不能平息亂局。個別軍隊,吃空餉吃到了八九成,再不整治怎麼得了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