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打扮的牲畜無害的兔子國,才是對美帝威脅最大的國家。理由是潛力最大,為什麼說潛力最大?很簡單,人口,資源,發展速度。短短几十年,一個農業國變成了工業國,你要是美帝總統,你也得收拾這兔子國。俄羅斯排第二,這國家是有案底的。所以美帝拉上歐洲,一起去搞俄羅斯,恨不得把飛彈防禦系統架在普京的鼻子上。還有就是歐洲了,美帝一手拉住英國,一手去引爆債務危機,歐洲一體化五十年內基本上是不成了。

  英國是很討厭的國家,作為世界霸主的時候,它是一根攪屎棍,等到不當世界霸主了,還是一根攪屎棍,而且專門禍害歐洲。

  現在的英國還是個苦逼老二,合作對於雙方都有利。將來的事情,將來再說。國家和國家之間,哪有友誼可言,從來都是講禮儀的。什麼傳統友誼,那都是忽悠人的。當真就傻了,還是特別傻的那種。英荷戰爭的勝利者最終是英國,但是這個勝利的過程很艱難,各種苦逼的事情發生了。又是復辟又是黑死病,第二次戰爭期間還被打的很慘。

  這時候的英國的東印度公司,還在印度苦苦掙扎呢,從荷蘭人的手指縫裡揀點剩下的殘羹剩飯。指望他們能發揮太大的作用不現實,不過話說回來了,有個幫手總比沒有好。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嘛。指望陳燮這個傢伙對外有節操,那也是很不現實的。

  風雨停下之後,陳燮的大員之行就要結束了,區區千餘人的熱遮蘭,還不至於讓陳燮親征。來大員看看是一個目的,另外一個目的就是堅定他的南下策略。要讓大家都知道,陳燮對這個是很重視的。

  在大員呆了十天,陳燮踏上了返回南京的旅途。不回去不行,那邊有很重要的事情要處理。熱遮蘭的事情,陳燮全權交給了方思谷等人負責,要求他們以最強硬的態度,武力解決荷蘭人的問題。

  一個月的期限很快就過去了,普特曼斯和熱遮蘭的荷蘭人,絲毫沒有離開的意思。反而是利用這段時間加強武備。這個結果是必然的,荷蘭人不可能放棄大員的據點。一旦丟了這裡,很可能丟的是整個日本和大明的市場。這是一個無法接受的結果。

  對於普特曼斯來說,運氣真是糟糕透了。東印度公司在回信中表示,他的擔憂是多餘的。大明不可能也沒那個實力在海上挑戰荷蘭人,考慮到他說的情況,從巴達維亞調來了兩艘武裝商船,作為他的實力補充。

  這一下普特曼斯算是徹底的絕望了,再次回信說了自己的遭遇後,立刻開始準備頑抗的事情。加固堡壘,修築工事。準備彈藥和糧食,長期堅守,讓大明人知難而退是唯一的選擇。這個時候,他真的沒什麼法子來爭取更好的結果了。說句不好聽的,鄭成功都能打下來的地方,可見實力有多麼的孱弱。

  時光飛逝,最後一天終於到了,來的還是林亨萬,這一次他帶來的是最後通牒。大明海軍大員最高指揮官方斯谷將軍,勒令在大員的所有荷蘭人,在24個小時內放下武器,走出要塞投降,否則將徹底的消滅他們。

  普特曼斯站在堡壘的高處,看著海面上的船帆點點,密密麻麻的船隻,他早就把所有船隻都打發走了,還留在這裡被擊沉麼?

  “請回去告訴方斯谷將軍,作為一名軍人,我將儘自己的職責,戰鬥到最後一刻。”這就是普塔曼斯的回答,這個時候的熱遮蘭,不過只有八百多人可以投入戰鬥。

  第四百八十九章 聲東擊西

  荷蘭人在明末這段歷史之中可謂劣跡斑斑,1609年,一支船隊沿著新發現的航線從地球另一半突然駛進台灣水域時,這些號稱“海上馬車夫”的荷蘭殖民者一到台灣,便立即垂涎三尺,意在必得。--1622年,荷蘭遠征艦隊司令雷約茲捲土重來,再度占領澎湖並侵犯大陸沿海。1624年,名將俞大猷之子俞咨皋揮師澎湖,生擒荷將高文律等12人。荷蘭人被迫拆除城堡,全軍2400人悉數逃往台灣。然而,也就是從此開始,祖國寶島陷入了荷蘭人長達8年的殖民統治。荷蘭殖民者在占據澎湖期間,肆意攻打和平村莊,屠殺無辜百姓,並對抓來修築城堡的當地居民百般虐待。據記載,1500名勞工中,就有1200人被餓死。連荷蘭船長布林克利也不打自招地說:“荷蘭人是以國際海盜的面目,把自己引薦給中國人的。”

  聽說過荷蘭東印度公司嗎?荷蘭議會竟然賦予它組建軍隊、對外宣戰、審判占領地人民等駭人聽聞的權力。如果說東印度公司對台灣的經營也有什麼公司‘精’神的話,那便是資本主義原始積累的貪婪野蠻和血腥殘忍。

  荷蘭人還先後五次進攻鏡壕(澳‘門’),最終被擊退。大航海時代,這是一個很動人的名詞,人們在提到這個時代的時候,總是會加入一些修辭,比如“‘波’瀾壯闊”之類的詞。但是在這個詞的背後。是弱‘肉’強食血淋淋的強盜行徑。這個時代就是這樣,所以說歷史只有成敗,沒有對錯。在沒有足以讓強盜們收斂的能力之前,他們在搶劫的時候,是不會有任何手軟的。

  兔子國要不是搞出了蘑菇蛋,美帝和蘇修能對你那麼斯文?沒準在就打上‘門’了。被扯什麼全人類,人活在這個世界上,永遠逃脫不了種族和群體的束縛。這個沒什麼好說的,你弱了,別的國家就是要來欺負你。明的不來。暗的也回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