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總而言之,這事情不給個‘交’代,上官藎不答應,良鄉父老不答應。

  登州營追至盧溝河才停下,天‘色’也不早了,貿然過河是兵家大忌。陳燮下令後退五里,沿河補下哨探,紮營安頓。天黑後不久,來自良鄉的第一批糧食送到,上官藎帶著治國器走了一趟,給陳燮送來一壇酒和一頭烤好的羊。

  ‘私’底下上官藎是這麼想的,還是要親眼看一看,登州營是不是真的斷糧了。文官對武將的信任,向來都是有保留的。常時仁也一道回來了,帶著他們進了軍營,直接去了陳燮的指揮帳篷,進‘門’的時候聽道陳燮在說話:“建奴不打京師,是因為沒那麼多人口來消耗在堅城之下。阿濟格就是來搶劫的,既然如此,那就死死的盯著他,不讓他搶。也不少要放遠一點,北直隸一馬平川,建奴騎兵為主,來去如風,絲毫大意不得。”

  “關鍵還是糧食,夜不收帶來消息,河對岸有個黃村,據查是建奴囤積糧草物資之所在。我軍還要繼續作戰,良鄉小城,提供不了多少糧食,不如晚上‘摸’過河去,搶他一票。”

  上官藎聽的清楚,大步進來看見陳燮和蘇皓宸在地圖前商議,這時候應該是吃飯的時候了,一路走來營地里沒有起火,也沒見一個人吃飯,可見是真的斷糧了。有了這個想法,心裡惦記著明天派人送奏摺的時候,順便發動一下京師的同年。給陳燮一個‘交’代,給自己一個‘交’代。姓趙的自己找死,怪不得本縣心狠手辣。

  一番客氣,陳燮看看上官藎帶來的酒‘肉’,笑道:“‘肉’可以吃,酒得留著打完仗再喝。”

  “怎麼,軍中還禁酒不成?”上官藎對登州營充滿了好奇心,大明朝沒哪支軍隊敢於野戰清軍。登州營是個例外,自然會引起他的好奇。文人嘛,都覺得自己無所不能,在這裡學點帶兵的本事,將來沒準能用上。

  “戰時自然是要禁酒的,喝酒容易耽誤事情。”陳燮笑著解釋,上官藎提出要求:“久聞登州營大明,可否四處一觀全貌?”陳燮做了個請的手勢道:“沒問題,不過在下有軍情要處理,就不陪上官大人了。”

  臨時抓了王賁的壯丁,讓他陪著四處看看。上官藎等人好奇心很重,一路走一路問。因為輕裝行軍,登州營沒帶多少帳篷,士兵都在野地里宿營。用工兵鏟挖地窩子,隨身的毯子一鋪,就在地上休息。上官藎等人跟著王賁走了一圈,看見士兵在挖坑,很是好奇的問。

  王賁解釋之後,上官藎等人肅然而敬。文人還好一點,蘇時雨和治國器是知道的,當兵的有多難伺候。和平時期還好一點,天下大‘亂’之時,當兵的鬧餉是很常見的事情。登州營如此艱難的北上,為了趕時間,沒帶帳篷,糧草都帶的不多。這已經是難能可貴了,更可貴的是這些士兵能在這種條件下,作戰之後疲憊不堪,還在嚴格的執行各項宿營命令。。

  第三百六十二章 驚悚

  要不要夜襲黃村,這個事情引起了不小的爭議。夜襲是個雙刃劍,尤其是作為登州營眼下的作戰部隊而言。步兵在夜間如何快速運動是個問題,如果清軍有所準備,在夜間作戰火力的優勢反倒不那麼明顯。清軍不是流賊,組織‘性’明顯要強很多。

  毫無疑問,夜襲是一種行險的軍事舉動。陳燮一直沒說話,但是卻不敢認同在這個時候對清軍進行夜襲。但是又不打算放過黃村的財物,如何解決這個問題,陳燮需要情報的支持。”

  營地里看見了做飯的行軍灶,正在往鍋里倒小米。一看就是剛運來的,上官藎為自己的小心眼慚愧了一下下就過去了。很仔細的看過沒一個角落之後,對於登州營有了一個直觀的認識。上官藎扭頭問身邊的治國器:“登州營如何?“

  “兩萬大軍行軍紮營,從來都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縣尊大人可曾注意,陳思華在部隊紮營的時候,連面都沒‘露’一下。可是這營地之間,處處井然,絲毫不‘亂’。此處不過是其中一個營地,如果沒有看錯,站在高處,可見三處營地成品字形。“

  王賁在邊上聽著沒說話,不過對這個游擊將軍的能力稍稍有一點正面的評價。清軍的火器少,攻城能力是很弱的。良鄉縣城有戰兵有衛所兵,加起來竟然只有千餘人,真是無法想像的事情。可見這個將軍,就算是知兵。也跟明朝的其他武將沒什麼區別。就沖這,王賁都不太會把他放在眼裡。登州營的事情,哪裡是一個外來人能看的懂的?

  兜了一圈,兩人回到指揮帳篷,這裡陳燮的會議還在繼續。上官藎見帶來的烤羊絲毫未動,客氣了兩句告辭離開。陳燮給他送出營地,轉身時問常時仁:“都說了?”常時仁笑笑道:“不出大人所料。”陳燮冷笑道:“文官嘛,看不上武將,態度區別不大。這一次戰役結束,登州營需要一個人去南方坐鎮。你覺得誰比較合適?”

  常時仁當然知道陳燮的意思。‘挺’‘胸’立正道:“卑職可以一試。”陳燮笑笑道:“不要說試一試的話,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登州營不碌練還是裝備,都遠遠優於眼下能遇到的對手。大員那邊。穩步發展。驅逐外藩。地方上移民屯田。軍事上的事情其實不多,主要是民事方面。打仗的事情,主要在海上。到時候你就知道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