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折騰了半夜,登州營的營地紮下來了,下半夜安靜了。張獻忠覺得。陳燮是打算等天明了跟自己背水一戰。既然如此。他也安心了。下令做好戒備,明天一早主力往麻城去,留下老弱婦女。拖延陳燮的速度,等陳燮追到龜峰山,打他的伏擊。

  這才張獻忠剛剛打算眯一會,城外突然響起了喧囂聲,披著衣服爬起來,等了好一會才有下屬來報告,登州營夜襲城外的營地,城西已經亂成一鍋粥,登州兵趁勢大砍大殺,受到襲擊的四個營地,都已經徹底亂了套。漫山遍野都是在黑暗中逃命的流民。

  張獻忠趕緊登上城牆看情況,黑夜中看到火光沖天,兩個城西的大營地受到了襲擊。這兩營地一個挨著小山丘,一個靠著的樹林邊上。登州營不知道怎麼放的火,山和樹林都點著了,流民四處逃跑,小股登州騎兵干鴨子似得的在追,不斷的驅散那些聚團的人群。

  張獻忠還是第一次看人這麼打仗的,這倆營地裹挾的流民不下五萬,以老弱為主,夜間受到襲擊,誰都止不住混亂。被驅趕的百姓,湧向那些沒有受到襲擊的營地時,張獻忠心裡咯噔的一下,暗道:壞了!

  夜盲症在這個時代很普遍,實際上登州營造成的傷亡不太大。主要還是在混亂中逃跑踩踏造成的死傷。人在混亂中本能的跟著前面的人一起跑,或者是朝著自己知道的自己人的方向跑。沒有受到衝擊的營地,瞬間被逃跑的百姓沖的一個亂七八糟,登州營騎兵人數不多,但是在後面一直來回亂跑,驅趕流民衝擊己方營地,導致了更大的混亂。

  就在這個時候,消停了沒多久的登州營主力,再次明火執仗的出動,一桿飛鷹大旗前,一位年輕的將領,帶著列隊整齊的登州騎兵朝羅田逼近。斥候在夜晚看過去,官道上都是火把,長長的火龍看不到盡頭,誰知道來了多少人。身後亂成一鍋粥,身前大兵壓境,張獻忠根本不敢出城。這個時候人多非但不是優勢,反而是劣勢。本來就是烏合之眾,又是夜晚,根本不敢出擊。十萬百姓,在兩千騎兵面前,趕鴨子似得四散而逃,有的往麻城方向跑,有的往山里鑽,還有的在城外苦苦哀求開城門不得者。

  四個騎兵大隊,在夜間縱橫馳騁,遇見大股流賊,以弩箭一擊便走,掉頭去驅趕小股流賊。沒一會又殺回頭,又是一片弩箭過來,三五下就給大股流賊打散了。類似的戰鬥,下半夜重複了無數次,以大隊為單位的騎兵,在天明前主動退出了戰場。

  張獻忠在城池上看了小兩個時辰的熱鬧,始終不敢出兵。等到天明了,再看城外的營地,已經慘的不能看了。到處都是撲地而亡的流民,一些跑不動的倖存者,從路邊的草叢或者溝渠中爬出來,呆呆的看著發生的一切。

  這時候再看正面的登州營主力,不知道什麼時候,登州營主力已經退出去十幾里地。這個時候讓張獻忠主動攻擊,打死他都不願意干。無奈的張獻忠,只好吃下這個苦果,下令收拾殘局,收攏逃散的百姓。主力馬隊則先出城往麻城去,留下兩萬多城內的流民在羅田城內,讓他們拖住登州騎兵的主力。

  陳燮對張獻忠這一招,真的沒什麼好辦法,讓騎兵攻城可能是軍事上最愚蠢的事情了。應對這一招,陳燮的辦法是繞過羅田。這一招把張獻忠給打傻掉了,在龜峰山的伏擊白準備了。無奈的張獻忠只好在麻城收攏殘部,還不捨得甩掉羅田的兩萬人,等著聚齊了繼續往西跑。目的還是找機會殺回陝西。

  這個時候的湖廣可謂兵力空虛,陝西官兵剛出潼關,還在圍堵高迎祥為首的各部流寇。蘇皓宸率領的登州兵,進入河南之後根本不甩洪承疇進軍汝州的命令,賴在歸德府不動。山東巡撫朱大典,接到調令要去登州上任,自然不會管登州營的事情。河南巡撫元默,手裡就一個左良玉還能打仗,巴不得蘇皓宸賴在歸德,指望他隨時北上開封,自然也不會說話。

  一直到二月底,接到兵部的命令,蘇皓宸才給了面子,率部往汝州進發。這都是後話了。

  張獻忠離開羅田後,手下還是十萬人,能打的主力有五萬的樣子。騎兵也能湊個一萬出頭,這時候的張獻忠一看陳燮不見了,斥候也找不到蹤跡,捏著鼻子去打麻城。這麼多人,不打麻城拿什麼來填飽肚子。

  就在張獻忠準備攻城的時候,斥候發現,陳燮追上來了。就在四十里外的鵝籠鎮。這一下張獻忠麻了,要不要繼續打麻城?陳燮都是騎兵,完全甩不掉,這個太討厭了。

  這個時候最高興的就是武昌府了,大名鼎鼎的登州營,從南直隸追到了湖廣,直接出現在鵝籠鎮,這一下武昌府安全了。至少漢口是安全了,不用擔心被張獻忠打下來。趕緊派人送糧食,送雞鴨。這都不用官府動員,本地的縉紳主動把這活給幹了。

  張獻忠還是決定要打,仗著這一帶的地形有利,騎兵運動不便。抽調一萬步騎,在中館驛一帶布防。沒曾想陳燮率部走東北方向,渡過舉水,出現在麻城的東南方向。再次玩了一把夜襲,把落在後面的兩萬流民打散,擺出一副主動攻擊的架勢。張獻忠只好調整布防,放棄對麻城的圍攻,要掉頭打陳燮。沒想陳燮直接後退,往羅田方向去了。這時候羅田是空城一座,張獻忠想追還追不上,只好讓白文選帶著一萬餘步卒,在龜峰山一代布防。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