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戰船在一千五百米的海面就得停下,不然這海面吃水不夠了。陳燮告別吳襄,上了小船。臨走時還不斷的揮手,真是一對好“基友”啊。等到陳燮消失了,吳襄的表情也變了,匆匆的上了馬車,吩咐車夫往回趕。

  同樣,登上戰艦的陳燮,臉上的表情也變成了不屑。關寧軍,不足為患。

  甲板上,兩排水兵列隊,登州水師這個名字,暫時還不能換,陳燮只能先湊合著。水師指揮官西勞經,晉升游擊的奏摺,已經上呈兵部。這麼大的功勞,弄幾個游擊沒問題。主要還是為了滿足這些洋鬼子的虛榮心,需要蓋了兵部文書的列印,才有說服力。

  第三百一十六章 隨行

  接到命令的常時仁,不等兵部的命令,便準備踏上了歸途。登州營在鄖陽待了兩個月,離開的時候已經九月中旬。這一次出來,檢驗了登州乙字營的戰鬥力,並且被貼上了“藩鎮”的標籤,常時仁和王賁“功不可沒”。反正陳燮也不在意這個標籤就是了。

  登州營不是別的明軍,在鄖陽呆著的時候,流賊基本都是繞著走的。車箱峽脫困後,流賊往多個方向跑路,其中一路就往湖廣來了,聽到登州營在鄖陽,嚇的停步不前。之前在鄖陽六縣肆虐的流賊,也跑的乾乾淨淨。

  登州營軍紀森嚴,對百姓秋毫無犯,這個名聲早就打響了。駐軍鄖陽,自然要跟地方上的商戶打交道,炒麵那是給流民吃的,運走了兩萬流民後,消耗的也差不多了。餅乾罐頭早吃膩了,從地方上採購肉食蔬菜,都是買賣公平。不少百姓靠給登州營買菜,都掙了不少。

  鄧老二就是其中之一,普通的自耕農,家裡有十幾畝地,都是祖上傳下來的。登州營駐紮鄖陽,本來日子不好過的他,通過買蔬菜和倒賣肉食,掙的比種地多的多。類似的人很多,都盼著登州營別走了。這麼好的軍隊,自古以來也就是岳家軍能媲美了。

  這不天黑前,趕緊給登州營送了一車蔬菜,結帳的時候還是那麼乾脆,銀圓吹的能嗡嗡響。心情不錯的鄧老二,正準備離開時,被後勤的軍官叫住了:“那個,明天別送了。”

  鄧老二一愣,還以為要賄賂呢,正盤算著送多少的時候,人家告訴他:“別誤會,我們接到了軍令,要開拔了。”啥?登州營要走了,對於鄧老二來說,真不啻晴天霹靂一般。這才過了幾天好日子,怎麼登州營就要走。

  稀里糊塗的趕車往回走的時候,同村的候二見了羨慕的招呼:“鄧老二,又掙了多少?你小子,發財了。不像我,只能在碼頭上搬運當苦力。”

  鄧老二看看這個同村的傢伙,沒好氣道:“你趕緊去吧,明天就沒這些活做了。登州營要走了。”啥?候二也傻眼了,這怎麼回事?

  消息一傳十,十傳百的,一夜之間整個鄖陽周邊都知道了。城內的蔣知府也知道了,連夜出城找到吳直。別看他是文官,登州營這種軍隊,可是巴不得在他的任期都留在鄖陽的。理由?這還需要理由麼?登州營在鄖陽呆著,流賊不敢來。當兵的軍紀森嚴,買賣公平,從不擾民。拋開登州營不服文官的管教這一點,別的都是最佳軍隊的典範了。

  “蔣知府,別說了,咱家都接了令,要回京師去了。”吳直哪有心思理睬他哦,直接給打發了。要說這些年過的舒坦,但是架不住那幫文臣作怪,非要往陳燮的腦門上貼藩鎮的標籤。現在皇帝下旨嚴厲斥責,他只好告辭常時仁回京師去。這回去,還不知道怎麼地呢。

  蔣知府找到常時仁,也說了留人的話。你都藩鎮了,別在乎別人說啥了嘛。反正拐著彎說話,就這個意思了。蔣知府是真怕,上一任巡撫本家也姓蔣,就是被流賊搞下台的。

  常時仁嘆息道:“不是我們想走,是朝廷里有人容不得我登州營。”

  第二天一早,登州營上路的時候,再次上演了百姓十里相送的場面。登州營在鄖陽駐紮兩個月,愣是沒一次擾民的事件發生,非但如此,麥收的時候,幫著干農活修水渠。借住在百姓的家裡,給了房錢就算了,多少戶人家的房子這倆月被當兵的給翻修了?數都數不清楚啊。這些當兵的真是太好了!這麼好的兵,怎麼就走了呢?

  送行的數萬百姓一邊走一邊哭,本地文人記載:九月十三,登州營去,鄖陽五萬父老十里相送,哭聲震天,依依不捨之情感天動地。當日夜,久旱之鄖陽下了小雨,有父老云:此蒼天憐鄖陽生靈之意。

  表面上看起來,登州營不被文官階層接受,實際上則是另外一個景象。河南地方官員,那是盼著登州營過境啊。只要登州營來了,流賊就得掉頭就跑。現在的中原戰場,流賊有兩個不敢惹的對手。一個是盧象升,流賊起了個外號,“盧閻王”。另外一個就是登州營了,外號倒是沒起。不過只要看見登州營,五十里以內的流賊,望風而逃。

  登州營剛入河南,正在焦頭爛額的元默就接到了好消息,流賊不見了。過分的是,登州營還在河南的最南邊,洛陽那邊的流賊也跑了。傳說是因為登州營進了河南,生怕被惦記上。

  常時仁率部在河南境內走了半個月,流賊生生的半個月沒入河南。登州營離開鄖陽才五天,流賊的斥候就在鄖陽境內活動了。

  登州營的行軍,出現了一道奇怪的風景線。登州營在前面走,萬餘百姓拖家帶口跟在後面。怎麼勸都不聽,常時仁只能下令部隊減緩行軍速度,願意跟著就跟著好了。這些百姓有一千多人是鄖陽百姓,沿途不斷的有百姓加入其中。常時仁擔心百姓被官兵騷擾,把騎兵派過去,權當提供保護吧。剩下的炒麵,都給了這些百姓,沒吃完的糧食,也經常給一點。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