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麼說吧,本地的年輕人都不種地了。張家莊附近的經濟模式很雜,有眾多的小廠可以去打工,不打工的農民,更願意搞養殖,要不就是種大棚菜。真正種糧食的農民很少了,那玩意掙錢太慢。

  李恆目睹了這些年這一方水土的變化,對比他看見的其他地方,心裡感慨不已。等候的過程中,心裡盤算著該怎麼跟陳燮加深合作。福州和杭州的大發錢莊分號,李恆做出的讓步可不小。聽說南直隸下面的各府各州,已經進一步的開了分號,錢不多的膽子更大,動作更快。感覺到自己落後了,李恆有點不安。

  換了一身便裝的陳燮出現在會客廳,遠遠便拱手道:“老李,怠慢了!事情太多,忙不過來。要不是你來了,我還得去一趟黃縣,下個月中得出兵河南。”

  李恆起身拱手回禮,笑道:“多年的老朋友了,客氣就沒意思了。這一次來,我帶來了一個消息。要不是為了這個消息,我能早來兩個月。”

  陳燮做了個請的手勢,示意他繼續。李恆繼續道:“七月開始,熱遮蘭的荷蘭人,不斷的在沿海鬧事。走了弗朗機人的關係才知道,他們的目的是迫使大明接受他們的什麼條件。七月中,荷蘭人偷襲廈門,鄭芝龍吃了大虧。七月底,劉香和李國助答應荷蘭人的條件,助紂為虐,與大明宣戰。荷蘭人提出六點要求,被拒絕後開戰不可避免。雙方你來我往,戰鬥斷斷續續,一直到10月22日,荷蘭人在海上戰敗,損失了三艘大船,逃回了大員島。”

  “鄒維璉這個福建巡撫,怕是當不成了。”陳燮笑了笑,補了一句。

  李恆點點頭:“斷人財路,殺人父母,他非要把海禁落到實際,沒讓人弄死就算不錯了。”

  陳燮道:“呵呵,這個財路今後還不知道在誰手裡呢。”

  “劉香、李國助那邊,要不要帶個信?”

  “算了,強扭的瓜不甜,愛來不來。”

  第二百八十九章 開封城下

  李恆沒有去追究陳燮話里的真假,這不是他該追根問底的事情。兩人之間的會談繼續,氣氛很“友好”。怎麼辦好一個錢莊,陳燮也沒啥經驗,大家都是摸著石頭過河。但是就最近的時間看,分號的盈利能力還是不差的。福州和杭州兩個分號,一年下來盈利都有十五萬。

  李恆還是沒明白一個問題,正真掙錢不是什麼分號的盈利,而是所有銀圓都必須是登州鑄造。以明朝的技術,無法解決技術的問題很多,自然也不要提什麼仿製了。

  錢莊發展的緩慢,不在有沒有銀子的問題,而是人員不足。尤其是陳燮手上的人,看著很多,往幾個省一撒,人數不夠的弊端就出來了。現階段,陳燮還是以南直隸、北直隸、浙江、福建四個地區為主要發展方向。其他地方,只有濟南有一個分號。

  所以下面這些小分號的事情,陳燮還是很堅持,優先發展經濟發達的地區。比如在南直隸,揚州、蘇州才考慮開分號,別的地方就不考慮了。為這個事情,兩人發生了一些爭論,李恆主張在兩省各府開分號,陳燮否定了這個步子邁太大的計劃。只同意在廈門、嘉興各開一個分號。這樣一來,基本上南直隸和浙江的分號就連起來了。

  李恆只能服從陳燮的意志,不然他這個分號也開不起來。心裡雖然有些怨言,但還是選擇了服從。陳燮的實力,才是這個錢莊發展的基礎。

  這個冬天沒怎麼下雪,已經是12月了。下了一場小雪而已。乾旱的跡象越來越嚴重,登萊地區這些年的打井工程的好處顯示出來了。以登州為原點,慢慢的往周邊延伸。緊挨著登萊的山東,則完全是另外一個樣子。

  12月1日自黃縣出發,登州乙字第二營離開登萊地界之後。立刻感覺到了明顯的不同。

  作為這支軍隊的主官,常時仁最頭疼的就是行軍問題了。進入青州地界後,道路顛簸南行,這讓登州營的官兵有點不適應了。之前在登萊境內,官道平坦,行軍速度能保證在120里。進入青州之後。一天走個八十里,都他媽的費勁。好在隨軍的車輛都是兩個輪子的大車,道路帶來的困難適應起來也快。

  出了青州府進入濟南府,然後南下,走了半個月才進入開封府。渡黃河又耽誤了幾天。

  開封,城頭上的元默手搭涼棚,在寒風中簌簌發抖。看了一會,視力的極限內一個影子都沒有,嘆息一聲回到棚子裡避風,裡頭有火盆,兩手在盆里烤火。他現在需要一支能打的軍隊去“收復失地”,所以把希望都寄托在登州營身上。

  登州營的威名是在對後金的戰場上打出來的。旅順一戰陣斬兩萬,可謂曠古絕今的大捷。岳托、德格類的首級祭獻太廟之後,整個大明官場都在打聽。登州營到底是怎麼打贏後金的。

  今年三月的時候,元默還是太常少卿,他真的不想來當這個河南巡撫啊。前任就是倒在流寇手裡的,還算務實的元默,可沒覺得自己比前任強多少。或者說,沒覺得河南境內的這些官兵會變的更靠譜一點。

  來自黃河北岸的風吹的更急了。如同刀子在臉上割。時間已經快正午了,昨夜的信使可說了正午能趕到開封來的。突然。城牆微微顫動了一下,半年來覺得自己很倒霉而變得非常敏感的元默。陡然直起腰,出了棚子往官道上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