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葉纖雲也不懂這個,琢磨了一番暗道:“先記下,回頭問問公公。”

  一直到下午都三點了,陳燮才慢吞吞的出現了。對此,葉纖雲沒任何意見,午睡之後精神飽滿,跟陳燮繼續戰鬥。只是這下午的談判,進程意外的很快。原因很簡單,陳燮不再像上午那樣咄咄逼人,而且還不斷的做出妥協。這讓葉纖雲準備好的力量踩了空。

  尤其是在很多問題上,陳燮的態度完全出乎葉纖雲的預料,她認為陳燮會爭的地方,陳燮偏偏想都不想的就來一句:“行,就這樣吧。”

  終於到了鹽鹼地的歸屬權,葉纖雲對下午一系列不正常進行了一點小小的總結,認為陳燮是在迷惑自己,準備在在土地的問題上跟自己決戰。

  “蘇北鹽鹼地眾多,怕是不下百萬畝。如種子沒問題,這些地應該是夠用了。這些地該怎麼買,兩個各出多少銀兩,最後怎麼分,這些都該先分清楚。”葉纖雲很小心的措辭,生怕被陳燮抓了語病,所以都很中性,力求可進可退。

  這個時候最大的意外出現了,陳燮聽了這個議題,卻絲毫不在意的樣子:“這事情我不攙和,如果張家銀子有難處,可以去南京大發錢莊接待,多的不敢說,二十萬個銀圓能貸的出來。工程技術人手問題,我可以免費借給你用,但是一條,你得管工錢。”

  葉纖雲騰的站起來,驚呼:“你說什麼?”

  陳燮微微皺眉,一副教訓的語氣道:“冷靜點,談判的時候最忌諱的就是衝動。記住,就算天塌下來,只要你還在談判桌上,就不要有太大的情緒波動。談判桌上,該怎麼來就怎麼來,不要輕易改變既定的路線。只要為了利益,歪門邪道該上就上。”

  葉纖雲張開的嘴合不上了,緩緩的坐下,呆呆的看著陳燮。等著他的解釋。

  “土地這一塊,作為一個前提,本來我就沒打算涉及。張家是南通望族,你們來做這個合適。我要的是一個棉花基地,和一個一起掙銀子的合作夥伴。沒打算把夥伴吞了,天下的銀子多了,掙不完的。最穩妥的法子,就是拉上一批人,大家一起掙銀子。這算是我給合作夥伴的一點善意的建議。”

  真的是善意的建議麼?葉纖雲想不明白,整個人已經亂了方寸,腦子裡一團麻。整個時候的陳燮,嘴角露出得意的微笑,這才是今天談判桌上,葉纖雲遭到的最大的打擊吧。

  問題出在哪?葉纖雲始終想不明白,陳燮也不負責解釋。說白了道理很簡單,陳燮一開始就沒打算把經歷投入到於江蘇地方士紳的利益爭奪中。培養合作夥伴,今後讓合作夥伴去跟這些地方士紳去斗好了。只要上了陳燮船,想下去就難了。

  第二百四十四章 重視

  葉纖雲都不知道自己是怎麼回到張家的,稀里糊塗的就把合作協議都談完了。不是葉纖雲無能,真是陳燮太不按照規矩出牌了。這還是建立在下午各自帶了個談判助手在身邊,負責記錄的前提下談完的,這個要求陳燮也答應了。

  整個人都是混沌的,葉纖雲見到了張嘉善,就表情而言,張嘉善看的很難受。不消說,葉纖雲被玩慘了。可是等他看完合作協議之後,驚喜之餘,他有一種如墜雲裡霧裡的感覺,這是怎麼談的?這是一場巨大的勝利啊,談成這樣還這個表情?

  放下合約,張嘉善露出微笑:“怎麼,你沒什麼想說的麼?”葉纖雲搖搖頭,拿出一本談話記錄來,默默的放在桌子上。就記錄而言,這邊也是完敗,這一份記錄都是對照著那邊的一份一半都是抄下來的。這個失敗的細節,對葉纖雲的打擊也不小。她注意到,陳燮身邊的記錄員,很年輕的一個小伙子,只有二十出頭的樣子。

  張嘉善拿起談話記錄,慢慢的坐下仔細的看,沒一會表情就變得非常的精彩。等他把談話記錄看完了,默默的坐在椅子上不說話。良久才搖頭道:“看不懂,真的看不懂。南通那邊,鹽鹼地就是白菜價,而且很多地是官田,拿下來不用費多少銀子。二十萬兩足夠了。這等於他借錢給我們買地,扶持我們的去種棉花,種子也不要錢。這樣的好事,真的不敢信。”

  “是啊。完全看不懂他的路子。整個談判過程,全在陳燮預定的節奏里走。纖雲完全沒有抵抗之力。其中有一段,倒是在讓步,都是一些小細節。整個合約看完,他就得到的是什麼?廠子的控股權。這個本來就沒打算爭。張家在城外莊子的煉鐵鋪子入股,煉製機器的座子,加上耗費的生鐵,那才值幾個銀子?辦廠的地皮,算死了,五百畝就到頂了。張家手裡的船。加起來不到一百條。可你仔細看看,他的投入單單機器一樣,就是十萬兩。這沒算借給張家的二十萬兩,他到底圖什麼?”

  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顧喜也在問同樣的問題:“老爺。不會是看上張家媳婦了吧?以您的睿智,奴家實在看不到別的理由。”

  啪的一聲,顧喜的翹臀上吃了一擊,笑嘻嘻的回個媚眼,等著陳燮的解釋。

  “如果我們自己來辦這個廠子,也不是不行。但是需要處理的問題很多,方方面面的關係不說,單單是種棉花的地。就夠我們折騰的。機器的核心部件在登州生產,走海路運到江陰,怎麼運進蘇州?沒有張家的鐵鋪子。我們需要從更遠的地方運來笨重的機器座子。我算了一下,自己弄好一切,至少需要三年的時間才能投入生產,這還沒有算銷售渠道。拉上張家一起做,最多一年的時間,廠子就能辦起來。時間上縮短了很多。老爺現在缺的可不就是時間麼?”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