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大家都看看吧!”朱由檢把奏摺給了王承恩,然後一個一個大臣的傳過去。之前孫元化也上過奏摺,不過主張招撫。這一次,竟然派了兵,怎麼前後矛盾呢?他們可不知道,孫元化根本就調不動陳燮的兵馬,你沒錢糧給人家,怎麼調?這次是陳燮主動,那就不一樣了。也算孫元化走運,陳燮擔心放叛軍進來,把登萊的經濟打爛了。他們在山東鬧騰,陳燮不管,但是在登萊折騰,那就不一樣了。這地界是陳燮的老巢啊。

  看完這個摺子,大家都不說話了。尤其是這些閣老們,大家心裡都明白,這個陳燮可不一般。這傢伙這個時候冒出來,大家才想起來,這貨在登州呢。他那個參將,是皇帝親自封的,當時為了省銀子,沒給賞銀來著。好像這貨當時也沒邀功,自己就回去了。真是省事又好用的一個武將。

  “各位愛卿。大家以為接下來該如何?”朱由檢的意思,人家已經出擊了,你們總要做點事情把?比如派一些援兵什麼的。

  熊明遇很及時的開口道:“陛下,臣以為。當嚴令山東兵馬配合陳燮,再催促定、天津兵馬儘快南下,輔助登州兵馬剿滅孔有德部。”

  聽上去很有道理,實際上也就能忽悠一下崇禎這個不懂行的皇帝。要是懂行的皇帝,這個時候應該想到的是錢糧和行軍速度,沒有錢糧就沒法打仗。,沒有速度就別提及時趕到。朱由檢現在最怕聽到的就是“錢糧”二字,戶部已經窮的快要飯了。

  越是怕聽到,越是有人站出來說話,戶部尚書侯徇出來道:“陛下。還應責成山東巡撫余大成。盡力為陳燮所部提供錢糧,確保戰事順利。”

  這個話崇禎聽著就沒意見了,讓山東出錢糧,這不是問題。至於這個錢糧怎麼出。他不管了。“好。一一照辦。”朱由檢趕緊拍板。然後宣布散朝。

  回到文華殿,崇禎的臉上慢慢的露出一絲欣慰之色,對身邊的王承恩道:“陳思華讓曹化淳給朕帶的話。朕記憶猶新啊。願為陛下爪牙。”

  王承恩頗為欣慰道:“萬歲爺,這個陳思華,自然是大大的忠臣。不過奴婢以為,不是萬歲爺越過內閣直接拔擢為參將,他現在也不過是一個白身。”

  朱由檢聽著心裡很舒服,王承恩這個馬屁拍的好,說他有眼光嘛。

  “你這個奴才,不懂不要亂說話。陳思華的功勞,就算是敘功,也不會少他一個游擊將軍。而且這算了文臣刻意壓制的因素。”

  溫體仁下朝之後直接回了家,進了書房後,問官家道:“八月的時候,我記得你說過,有一個叫莫泰的人,代表登州的陳參將來送了一份節禮,他人還在京師麼?”

  官家道:“此人一直在京師,前幾天老奴出去,還見到他與一些文人在喝茶閒談。他還主動打了招呼,老奴應付過去了。”

  “這樣,你去找他,帶他來見我。”溫體仁交代一句,擺擺手示意下去。

  同樣的事情,周延儒也在做,梁廷棟也在做。

  獨自在京師的莫泰,最近的日子過的不能說不好,但是也不能算好。說好,是因為他不缺銀子,每天沒事就跟一幫品級較低的京官稱兄道弟的,請他們吃飯,請他們玩。因為有文人的身份,幹這個事情倒是不難。

  但是也有他不順的地方,逢年過節的時候,他去送禮,主要目標都是各部的尚書、侍郎,打著陳燮的旗號嘛。沒想到他送禮,都不太受人待見。拿了禮物,也沒說哪個官員賞臉見他一見。東西送了不少,門都沒讓進。這幫王八蛋,沒一個好東西。

  好在他向陳燮去信匯報之後,陳燮並沒有責備他的意思。反而說他幹的很好,不要著急,慢慢的來嘛。明朝的文官那是有光榮傳統的,收人銀子就一定會好好辦事,答應下來的事情,就一定努力給你辦下來。

  陳燮的意思很明確,不著急在京城抱大腿,先把關係網弄起來。這個事**速則不達,平時不燒香,事到臨頭你提著豬頭都找不到廟門!

  今天午後,莫泰剛出門,就給人堵上了。青衣小帽,藏頭露尾的,仔細一看才發現,來的是熊尚書的官家,約他今夜一會。莫泰大喜,趕緊答應下來。總算是等到了這一天。

  這剛送走梁官家,一轉身,又看見一個不是很熟的熟人站在角落裡沖他招手,趕緊跑過去:“溫老爺,如何好叫您在這裡等著?”宰相門房七品官,這是官家,怎麼也得混個六品吧?溫體仁這個傢伙,說真的很難接觸,至少莫泰一直沒能有機會見一面。

  “老爺讓我帶個話,晚上去家裡見他。”

  莫泰高興了,正準備答應呢,想起方才的事情了,趕緊道:“今天不行,我剛答應的別人。”溫官家的笑臉沒了,冷冷的看著他道:“怎麼,還有誰值得你推了我家老爺的約?”

  莫泰趕緊解釋道:“您別誤會,真不是那個意思。在下就是一個小人物,誰都得罪不起。就在您來之前,前腳我剛送走的兵部梁尚書的官家。”

  溫官家這下沒冷臉了,意味深長的看一眼前方的巷子,點點頭道:“那就明天午後吧。沒問題吧?”這下莫泰連連表示:“沒問題,保證準時到。”

  擦了擦頭上的冷汗,莫泰送走這位爺,剛緩一口氣,一個大戶人家下人打扮的人來了,進門便道:“莫泰在哪?”莫泰一看這人不認識,還是很小心上前道:“在下便是。”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