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半個時辰後,雨蕁起來了,坐在院子裡欣賞一幅床單畫。心情很好,就是身上軟軟的半點力氣都沒有。嗓子有點沙啞了。昨晚上是不是叫的太狠了?想到這就臉紅。難怪英娘那個狐狸精,沒事總往莊子裡跑。要不,跟玉竹和解了?勢單力孤的。怕是爭不過英娘和她手底下的幾個狐媚子。

  一早起來就沒看見老爺,覺得差不多散架子的雨蕁掙扎著起來,出了院子叫個人問了問,說是一道早的奇山那邊來了個報信的,請老爺去看啥作坊。

  道路修好了,兩匹馬拉著四輪馬車跑的就快,嘩嘩嘩的輪子聲,不到一個時辰,就到了奇山所的海邊上。這裡有一個軍營,半個月之前最後竣工。原先的衛所,陳燮也看不上。乾脆就自己蓋一個新兵營,左右要的是土地和這個位子。那些百戶總旗什麼的,只要按照指令種高產糧食就行,管他們的死活還管不過來。

  紅磚的圍牆有一丈高,工程不小,多虧了那些遼東流民,每天管三頓飯吃,就能下力氣幹活,工錢都不帶要的。碼頭也差不多成型了,這裡本來就有一個小型的碼頭,七八條小船巡哨用的。碼頭邊上船塢已經立起來了,守備張彪帶著他的部下們,站在營門之外迎接。

  從馬車上下來,看著一幫手下立正敬禮,陳燮頗為滿意的點點頭。軍營重地,任何車駕都得停下,規矩是陳燮自己定的,自然是要帶頭遵守,馬車開進軍營像什麼話?

  “辛苦了,威海衛和寧海州那邊,沒有給你找麻煩吧?”陳燮這個問題是針對張彪一次也沒抱怨而來的,按說這些地方的老爺們,可都沒那麼好打交道。不敢找陳燮的麻煩,還不敢找張彪的麻煩?

  “回長官老爺,威海衛那邊來過一個指揮使,轉了一圈就回去了,帶走了不少土豆番薯的種子。寧海州那邊,人影子也沒見著一個。倒是去了原來的衛所處,收了夏稅。地面上原來倒是有些青皮混混來搗爛,這不,都在碼頭上扛活呢。”

  這個答案,陳燮很滿意。陳老爺的兵,不管走到哪,都不能吃虧。這是陳燮再三強調的。

  沿著水泥路,穿過軍營,往前走了一截,跟在身後的劉慶指著海面的高台道:“東家,那就是船塢,一條新船已經造好了。”

  陳燮不由暗暗激動,腳下步伐加快。這條新船是劉慶挖了登州水師的牆角,弄了幾十個工匠過來,在這裡開了船塢,自己造的第一條小型的福船。說是只有二百料,相當於六十噸的樣子。就這個,陳燮已經很滿足了,畢竟是自己造的。回頭從現代社會拿到英國人改進版的蓋倫船圖紙,用葡萄牙人和本地工匠造大船就不是夢想了。

  沒海軍,陳燮絕對不能接受,這個時代屬於大海的,不能摻一腳,真是對不起自己。別都不說,只要想想東南亞的黃金和銅礦,陳燮就恨不得把那些地方都占下來。煌煌大明,縱橫七海的鄭和船隊,竟然是去宣揚國威的,走一路賠一路,古往今來最大的諷刺不過如此。

  反正那些土著也看不住自己的家當,總是要被人搶的,讓歐洲人搶,不如自己來搶。搶了東南亞,還可去搶印度,那地方才是真的富裕。這是個屬於搶劫犯的時代啊!

  一群工匠跪了一地,陳燮現在是官了,這是禮節。趕緊上去一一扶起,露出最和善的嘴臉,一一握手來一句:“辛苦了!”然後再給一些年齡大的工匠遞煙點火,感激的他們熱淚盈眶,這才算完事。

  閘門在絞盤的動力下升起,看見絞盤,陳燮不免感慨人民群眾的智慧。海水灌進船塢,縴繩拉動木船緩緩的往海面去,最終木船成為了大海上的一個小點。

  “這是二百料的小船,草民等商量過了,把這船塢改大一點,下一艘造五百料的大船。”負責造船的工匠老漢王老五,一臉的褶子,眼睛卻很精神。後來陳燮才知道,這老漢不過四十歲,看著有六十了。

  “好好,辛苦你們了。這艘船造的不錯,每人賞一斤豬肉五十文錢三斤白面。大工每人賞白銀一兩,豬肉二斤,十斤白面。”陳老爺做了一把“散財童子”,引起一片歡呼聲。

  二百多個工匠,在船塢上辛苦了快三個月,這才造出一艘船。大工每天三文工錢,小工每天一文,就這還保質保量的給活干好了。說心裡話,陳燮都覺得虧心。可這些工匠不那麼想,給登州營水師幹活的時候,誰給過工錢?一天兩頓高粱米,活幹完了給你十斤高粱就算開恩了。陳老爺這裡幹活,每天三頓小米白面敞開吃,乾的頓頓不是一條魚就是一塊肉。還有工錢拿,就這待遇,你還想怎麼地?不好好幹活,那才叫良心被狗吃咯。

  大明的帆船是硬帆,跟現在歐洲的主流差距不小,對此陳燮沒有任何不滿,從無到有才多長的時間?以大明百姓的能力,未來可期。

  看著這裡的一切,陳燮覺得自己就是一隻蜘蛛,慢慢的把一張網織起來,慢慢的變大。成就感很強烈,將來這片海域,一定都是中國的。

  中午的時候,跟著一群老漢們一起吃的午飯,小米粥,玉米面和一點白面,蒸出來的本質就是窩窩頭。一條魚倒是新鮮的,拌了麵粉油炸成金黃色。陳老爺又扮演了一番聖母,把負責後勤的管事叫來一頓訓斥,說什麼吃的太差了,那麼重的體力活云云。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