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明朝的對外貿易非常發達,商人們掙了銀子,一部分用於發展工商業,更多的銀子則用於購買土地和裝在罈子里埋在地下。毫無疑問,這是一種畸形的繁榮,商業活動獲取的財富不能為整個社會矛盾的緩解發揮作用的時候,明朝得救的最後一根稻草飄走了。

  很明顯,張瑤和陳燮看問題的角度不同。站在陳燮的角度,他做的這些目的很明確,在不耽誤掙銀子的前提下,適當的提高張家莊百姓和工匠們的生活水平,打造一個依靠陳燮生活的相對較好的群體。這些人,毫無疑問是陳燮安全基礎。沒有陳燮,他們就得挨餓,就得賣兒賣女賣老婆,甚至這樣都不能解決問題,最後走上餓死或者造反求存的道路。

  反過來看,陳燮則通過他們,達到獲得巨大商業利益的目的。

  一個現代人很容易看清楚這個關係,但是明朝人則很難做到這點。這就是歷史局限性了。所以張瑤的觀點,陳燮能這麼做,固然是為了利益,但是更主要的還是因為他道德水準較高。大明的地主豪紳多了,包括張瑤在內,怎麼沒見他們這麼幹?就算是張瑤自己,也頂多能做到在天災年減少點租子而已,出現流民了,捐點糧食和銀子。其他的,他是不會主動去做的。

  既然如此,那就只能是道德因素在發揮作用了。

  到了這個程度,張瑤覺得自己找到了答案,陳燮為何要如此執著於投身武職的答案。很簡單,就是要為張家莊的百姓和所有依靠他生存的百姓,謀一個安身立命的基礎。要知道,亂世人,不如狗。熟讀史書的張瑤,很清楚這個殘酷的現實。

  陳燮,要守住這一份安寧和平靜的生活,出發點是他的道德水準。答案是如此的高尚!

  張瑤在得到這個結論之後,已經被自己的惱洞感動了!

  做好事不留名這種事情太虧本了,陳燮不會幹。弄一定道德高尚的帽子戴一戴,這個很必要。在下面的人感恩戴德的同時,拉上一幫本地的地頭蛇一起,開作坊掙銀子。就像滾雪球一樣,現在是登州,接下來是黃線、牟平,慢慢往四周擴散。這是陳燮現在的計劃。

  “思華,我明白了,黃線守備一事,為叔全力支持你。”張瑤總算是鬆了口。

  接下來的行程就不重要了,搞定了張瑤,就等於陳燮的計劃成功了一半。不過張瑤還是很耐心的跟陳燮說:“凡事不可操切,先取奇山所為退路,待到根基牢固了,謀求黃縣守備之事便可提上日程。”總的來說,還是狡兔三窟的那一套,陳燮不以為然,但還是覺得按照他的意思去做為好。時間還有,不著急這一時半會的。

  心情不錯的張瑤打道回府,陳燮卻還要做一件事情。這件事情同樣能給陳燮套上一層光環,這種事情可謂多多益善。

  噹噹當,鑼聲在村子裡迴蕩,三三兩兩的端著飯碗蹲在地上吃飯聊天的莊戶人,現在對這個聲音非常的敏感。紛紛站起,伸著脖子朝聲音的來源處看出。

  敲鑼的是猛子,扯著嗓子吆喝:“明日巳時,各位當家的到石磨處聚會,老爺有事情相商。”鑼聲在張家莊迴蕩,意味著老爺又想到什麼事情讓大家能多個掙錢吃飯的門路了。

  葛老漢聽完猛子的吆喝,三口兩口的吃完了碗裡的高粱野菜飯,回來對蹲在門口上吃一碗小米飯的老二道:“不知道老爺要說點啥,明天一起去聽聽。”

  葛老二心虛的看了看碗裡的小米,老爹吃高粱米,他吃小米飯,這事情傳出去可不好聽。

  “我媳婦給偷著做的……。”葛老漢不悅的打斷他的話:“遮掩個啥,不就是小米飯麼?有了神醫老爺,遲早全家能頓頓能吃上小米飯。”

  第八十八章 反季蔬菜

  葛老漢信心十足的時候,陳燮正在書房裡咬筆頭。

  人心是最奇怪的東西,對於陌生事物總有一種牴觸,就像最初陳燮拿出種子來,張家莊的百姓也不願意種一樣。眼下這個新生事物,就得謀劃一番了。

  啪啪啪,玉竹的算盤打的叫一個熟練,管帳的時間長了,也就煉出來了。瞅了一眼大丫鬟苗條的背影,陳燮猥瑣的笑笑,腦子裡浮現的是一些少兒不宜的場面。

  沒有電腦真是一件讓人痛苦的事情啊!一切都要怪吳琪這個傢伙,怎麼就不讓帶著電腦來明朝呢?就算沒電,還可以弄太陽能電池板啊。一到晚上就得點蠟燭照明的日子,什麼時候才是個頭啊。而且這個蠟燭還死貴死貴的,一般的人家都是點桐油燈。

  在明朝實現電氣化的事情就不要惦記了,連電線都不讓帶過來,你電個蛋的化。

  繼續用筆桿子解決問題吧,寫了一會陳燮覺得手都酸,正好雨蕁進來了,正好:“雨蕁,過來,幫老爺抄寫文書。”

  玉竹警惕的扭頭過來看一眼,那意思今晚上是我值夜。爭風吃醋這種現象,並沒有因為兩個丫鬟各管一片有所減少。雨蕁就當沒看見玉竹在場,笑眯眯的走過來,當仁不讓的往老爺的大腿上一坐。

  “老爺的字寫的還那麼丑!”毫不客氣的打擊了一句,對此陳燮早就麻木了。你讓你一個整天拿電腦打字的現代人把字練好,真是不要太難為人了。就算是張瑤,見了幾次陳燮寫的字,次次都把腦袋搖成貨郎鼓。

  啪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