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大明殿內滿是血腥氣,濃烈到嗆人。

  景硯偏過頭,目光落在了元德帝的身上,他實在是病的厲害,記憶里的威嚴陰冷再也剩不下一點,還勉強笑著,裡頭帶著一絲討好的意味,“硯兒不愧是阿福的孩子,最忠肝義膽不過,永遠護佑著朕,二十年前如此,二十年後也是。”

  阿福是陳皇后的小字,在他們夫妻情深意濃的時候也曾甜蜜地稱呼著,現下世上沒幾個人知道這個名字里。

  景硯不言不語,只是稍稍皺了皺眉,很古怪似的看著元德帝。

  元德帝有些毛骨悚然,他咳嗽了幾聲,“朕知道,這麼些年來你和阿福受盡了委屈,都是馮南南這個奸妃一直蒙蔽了朕,才讓朕錯下決斷,幸好你……”

  他的話還未說完,景硯已經覺得不耐了,他從前也想過,真到了這個時候,或許該逼的眼前這個人向母后三跪九叩、痛哭流涕認錯才好,可現在真看到了,只覺得無趣至極。

  景硯看了看外頭的天色,走到了床頭,低聲道:“景庭之,你此生既懦弱又無能,卻什麼都想要,害人害己,這可不行。所以,你的好日子到此為止了。”

  景庭之——這個名字是大周人人不敢提的禁忌,皆因是元德帝的名諱,他是天生神子,天下百姓莫不順服,是世上至尊貴之人,卻最終淪落到這個地步。

  而景硯甚至同元德帝無話可說,大約是因為對這個人沒有半點期待或者愛。

  景硯轉過身,擺了一個手勢,盛海乾淨利落地解決了馮南南,她連一句遺言都沒留下,就這麼睜著雙眼離開了人世,埋伏起來的暗衛也一擁而上,幾乎是在瞬間制服了那兩個侍衛。

  血腥氣更濃烈了,將景硯整個人都浸沒了,他微皺著眉,想著回去前還得泡個澡,洗去這些氣味,否則怕嚇到喬玉的小膽子,慢條斯理地吩咐著,“給他餵上啞藥,再吃痴呆症的藥,一輩子只能臥床,嘴不能言,手不能動,但得好好照顧,最起碼得活到明年的這個時候。”

  他是借著景旭起事才做了這件事,卻不願意平白背上殺父繼位的名頭,這會讓朝廷不穩,四處都風聲鶴唳。所以最好的法子就是元德帝再活上幾年,景硯先攝政整頓收復內務,將權力牢牢把握在手心裡,等到過兩年全都安穩下來,再讓元德帝靜悄悄地死去。

  景硯不在乎一個皇帝的虛名。他吩咐完了這些,正準備離開去應對虎視眈眈的宗族,臨走前正瞧見稱心呆呆地跪在地上,臉色青白,隨口道:“孤知道你足夠聰明,什麼話該講什麼話不該講都很清楚。”

  他對盛海道:“留他一命,以後就讓繼續在這裡侍候他主子吧。”

  稱心心口緊縮,知道自己是因為喬玉的關係才被免於一死。他緊緊地捂著袖口,那裡藏著方才趁著慌亂偷出來的虎符。

  景硯給他的衝擊太大了,他害怕地有些發抖。

  而盛海已經站到了元德帝的床邊,轉身去拿藥了。元德帝只感覺周圍滿是逼仄,他用最後的力道大喊,“景硯,你和我並沒有什麼不同,弒父殺弟,為了皇位不顧血緣親情,你以後的下場不會比我好的,,絕不會!”

  這句話嚇得盛海趕忙堵住了他的嘴。

  景硯聞言頓了頓,露出今晚唯一一個真切的笑,“不會,這一路上,我有人陪。”

  他有他的小玉。

  仙林宮。

  錦芙換了一身衣裳,穿著適合伸展的短打,領著暗衛在院子裡巡邏。她很著急外頭的事,卻無法脫身,要在這裡保護喬玉,一刻也不能放鬆。這裡的守衛雖然不算太多,可都是精兵強將,輕易不能突破。

  她偏過頭,望著寢宮那裡只有模模糊糊的亮光,窗紙上也瞧不見喬玉的影子,才稍稍安心下來。

  喬玉的確很乖,太乖順了,他聽從了吩咐,老老實實地坐在床上,一點都不敢動。

  他說過會睡一覺,然後等醒過來景硯就回來了,實際上怎麼可能睡得著?喬玉哆哆嗦嗦了小半夜,趴著床上臨時抱佛腳,誠心抄了會經書,一想到景硯,就緊緊攥著佛珠與玉佩,再寫不下去了。

  除夕在裡頭陪著他,他是只很通人性的貓,似乎是察覺到了喬玉的緊張,很乖地伏在喬玉的膝蓋上,偶爾舔一下他的指尖。

  喬玉不知道自己在想什麼,他的腦子裡滿滿的全是景硯,從初見開始,到東宮一別,自己誓死追隨,再到表白心意,成了名正言順的太子妃。

  他們彼此相處的時間,比任何人都要長。

  忽然,外頭傳來一陣動亂,有刀劍相撞的聲音,喬玉的頭皮發麻,想要站起身去看外頭的情況,卻又想起景硯和錦芙的叮囑,無論如何不要離開這張床,才勉強留了下來。

  寢宮的門卻被踢開。

  喬玉抬眼,只見一個蒙著面罩,身著黑衣的人拿著一柄長劍,他的雙眼裡滿是血腥和對自己的憤恨,朝這邊沖了過來。

  第82章 逃脫

  若是論起來, 蕭十四的出生比錦芙還要差些,他是個棄兒,在城隍廟裡被老乞丐們拉扯著長大的。說是拉扯,也不盡然。那些老乞丐奸猾,不過是看在小孩子長的可愛, 容易討錢的份上而養活了他, 一天三頓打,有時候連口吃的都沒有。若是按照原來的人生,這輩子大概也就是當一個小乞丐,然後變成一個老乞丐, 死在這裡。

  可他九歲的時候,城隍廟的那塊地被皇親國戚看中了,乞丐們被趕了好幾次, 卻還是因為無家可歸而偷偷摸摸跑回來了。那位貴人沒好耐心,索性在半夜派人強拆了城隍廟,壓死了好多人。這事驚動了才登基不久的元德帝, 派人督查,嚴責了那個皇家人,可這些小太監的死活卻無人在意,陳檀枝聽了這事,就派人救助那些小乞丐, 因為蕭十四年紀小, 根骨不錯,才被帶回了陳府。

  蕭十四永遠都忘不了那一天, 陳檀枝生的高貴明艷,一身紅衣,牽著他的手,拍了他的腦袋一下,帶他進了一個與之前完全不同的世界。

  過了大半年,到了挑選入宮的暗衛的時候,這事本該都是家生奴才才能放心送去的,可蕭十四是硬生生瞧出同屋人的不對勁,自告奮勇要去的。

  這事傳到了陳檀枝的耳朵里,那時候她已經是陳皇后了,對家裡來的人到:“本宮還記得他,瘦瘦小小的一個孩子,領回來的時候,磕了好多個響頭。他有這份心確實很好,不過這不是開玩笑的事,輕易就沒了性命,你再去問問他。”

  蕭十四還是去了,他活了這麼久,什麼也沒想過,也沒別的願望,只是想為陳皇后做事罷了。他心裡想,如果能稍稍為那個人分憂解難,那麼即使是沒了性命,也是一件再好不過的事。

  大約是因為他確實比別人有決心,在暗衛里爬的很快,到了終於能再見到陳皇后的時候,蕭十四已經長到十八歲了,身量很高,眉目英俊,卻終日藏在一身黑衣下頭。

  他被周明德領著進去的時候,陳皇后正在桌子前修剪花枝,她梳了個墮馬髻,鬢角簪了朵新鮮山茶,微微抬眼,抿唇一笑,朝蕭十四招了招手,“上次見你還是個小孩子,現在都長這麼大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