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六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是怕朕要他的兒子為大清賣命!!」

  四爺長嘆了一口氣說道。

  其實他是真為弘暾好,民間的百姓哪是這麼容易做的!!

  弘暾和弘晝都一樣,或者說弘暾還不如弘晝呢。

  弘晝有個民間來的額娘,沈琳那時候便會和弘晝說些民間的事。

  再加上弘晝在漕幫待過一段時間,他是真知道民間的疾苦。

  那時候弘晝的一段話是挺感動四爺的。

  他說,他知道漕幫漢子的辛苦,人家為江南京城的繁榮付出了一生,或者說是世世代代,可人家窮。

  他希望通過他的努力,讓漕幫的人富裕起來,至少能過上溫飽的日子,而不是讓人家刀口上舔血。

  他無法改變整個大清的國情,因為那是皇帝做的,他是皇子,那他來改變一部分人。

  他現在想努力通過自己,讓漕幫的人富裕起來,讓人家能夠天天吃上白面饅頭,倘若可以,也能讓哪兒的孩子們能讀上書。

  四爺聽到這段話的時候,是真的感覺弘晝長大了。

  雖然海運是讓更多富裕的人更加富,可也確實能改變一部分漕幫人的命運。

  這也是後來四爺支持弘晝的一部分原因。

  原先,四爺覺得是弘暾幫弘晝出了主意,可現在看來,明顯不是。

  弘暾雖然在政治上的覺悟高過弘晝,不過,在很多生活上,細節上的,還比不得弘晝。

  弘暾怕孩子為大清賣命。所以一直就在布置了,布置他們一家六口的逃跑。

  可他卻不曾想想,這會不會使得他沒了命,還有兩個孩子,是否還吃得消,這一切,全部沒有考慮。

  「皇上。我看就這樣吧。別去找了,或者哪天,許柔會帶著孩子回來呢?倘若哪天弘暾不在了。她一個女人家的也未必帶得了孩子,肯定會回來的。」

  一個女人養個孩子哪有這麼容易的,在現代都不易,更何況是古代了。

  許老幫主本來就是老年得女。能幫得了她幾年呀,至於弘暾更加不用說了。

  沈琳雖然從穿越過來後。一直過著富貴生活,不過,也有聽沈老爹還有沈舅舅提過民間的疾苦。

  你說在現代的時候,有些老百姓的日子還過得不好呢。更何況是古代了。

  不過,選擇了那就不要後悔。

  四爺看了眼沈琳然後道,「倘若剛才不是你的表情告訴我。你沒參與,我真會覺得。你也參與這件事了。」

  「啊?我?」特麼滴,自己啥事也沒幹,怎麼就成了叛徒了?

  自己只說了,不要追了,要不然,四爺一直追,弘暾一直跑,那弘暾有五年的陽壽,也就只有五個月了。

  「倘若你是弘暾,會跑哪兒去?」四爺突然問道。

  「啊?我?」怎麼問自己,這應該去問弘晝,要麼問十三福晉,實在不行,永琸也成啊!!

  人家才是老處在一起的,知道著呢,自己完全就屬於內當家,只管人家有沒有吃飽,吃好,別的啥也不管好麼。

  四爺看了眼沈琳,覺得自己和這貨廢話這麼多幹嘛,不過,弘暾失蹤的事,真不宜宣揚開去。

  或者讓十三自己找找,最重要的,還是不能讓十三福晉知道,要不然,她怎麼受得了啊。

  沈琳把這事和四爺提了,讓他轉告十三爺,儘量不要在十三福晉面前顯露出來。

  「你當十三像你這樣不分輕重嗎?」四爺沒好氣的白了沈琳一眼。

  「我這不是怕你們男人不夠心細嘛,再說了,有的時候十三不說,十三福晉也能感覺得到,弟妹心細著呢。」沈琳嘟囔了一句道。

  而四爺還想和沈琳說些什麼,那邊便有奴才急沖沖地來報,說有江南的八百里加急摺子,是簡王命人送上來的。

  四爺一聽,便丟下沈琳回了養心殿。

  那邊,沈琳便下達了召大公主進宮的旨意。

  第二天大公主進宮的時候,大家都知道了昨天的那個消息是弘晝回來了。

  那時候去的時候是幾十艘船,現在,聽說回來有近百艘。

  雖然有一半是人家商家的船隊,可還有一半是朝庭的!!

  這下子,整個前朝像炸開了鍋似的,哪怕是承乾宮,也是如此。

  像沈琳宋氏這樣投了銀子的,大家自然是紛紛羨慕,有些人,包括年氏在內,都說了,這下次海運,可得捎帶上她們諸如此類的。

  沈琳一聽說弘晝回來了,自然是高興,這兒子平安回來,可比什麼都重要,在承乾宮看見大公主的,還以為她是因為弘晝回來,特地來向自己報信的。

  還覺得到底是自己的女兒貼心,一直到大公主跟著她回了鍾粹宮,沈琳才想到,是昨天她把大公主給召進來的……

  「什麼?弘暾失蹤了?」大公主昨天接到沈琳的通知,沒一會兒,管家便來告訴,說大內傳出的消息,弘晝回來了,所以便覺得,沈琳召自己進宮是這件事。

  哪知居然是因為弘暾失蹤的事。

  「怎麼會這樣呢?太奇怪了,額娘,會不會是那位做的手腳?」

  大公主指了指李氏住的方向,其實是指遠在宮外的弘曆。

  「這不能吧,倘若收拾弘晝能夠了解,可收拾弘暾,這太費周章了,而且只要做了事,就一定會露出破綻,到時候,把你十三叔得罪狠了,可沒他的好處。」

  倘若弘曆這麼蠢,那弘時也可以早早洗洗睡了,不用擔心有人搶他的位置了。

  雖然四爺也挺看重十六十七的,還讓十六當了莊親王,還是個鐵帽子,而十三隻是封了郡王。

  可問題是,十六繼承莊親王,那其實是康熙的意思。

  另外就是看重十六十七,也是因為別的兄弟要不是抬舉不起來,年紀小的麼,還在讀書,總不能只用十三吧?

  因此,便也用了這二人,也算是做給康熙看,咱是對兄弟很不錯的,很願意給弟弟們機會的。

  可真論感情,那肯定是和十三來得深。

  倘若讓四爺最後知道是弘曆收拾了弘暾,其實不用誰出手,哪怕四爺再是看重弘曆,到最後,也不會讓弘曆繼位。

  一個對他沒有威脅的堂兄弟都能下得去手,那麼四爺也會擔心,真把位子傳給他了,以後自己的兒孫是不是只有弘曆這一支的問題了。(未完待續)

  ps:感謝大家投的月票,謝謝大家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