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三章 找人幫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弘晝到了第二天,屬於沒事幹的,因為他不在編制內,書麼不用讀了,可上朝現在也輪不上他。

  因為他之前被四爺罵了,剝削掉了他這個權利,倘若是以前的他,就厚著臉皮去了。

  可現在不同,人家有大事呢,因此,便在阿哥所里,寫了一系列的計劃。

  其實早就在船上寫好了的,包括給容月的書信,給容月的書信,還有禮物啥的,一到了京城,便讓人送去了。

  現在,只是把計劃更加的完善一二。

  寫完了,還拿去讓沈琳還有三公主過目。

  這是沈琳特地吩咐了的。

  沈琳的意思是,自己和三公主可以幫你查漏補缺,萬一有些啥的忘記,漏填呢?

  交出去的東西,自然得是最完美的了不是?

  其實沈琳在得知弘晝有可能會搞海運的時候,便寫了一些計劃,還有一些側重點。

  每天寫些每天寫些的,也搞了很大一冊,然後便把自己的交給了弘晝,算是和兒子一起互相學習。

  「額娘,你的怎麼一點順序也沒有,邏輯也沒有的啊。」弘晝翻了幾頁便鬱悶的說道。

  也幸好,他是對海運有做過調查的,因此,還算懂,倘若換個別人過來,天知道額娘在寫什麼……

  「我多忙啊,每天在宮裡多少事等著你額娘我做,我只能想到了,寫些下來,省得忘記,再說了,這種事,自然是你們年輕人幹的了。你看看,有沒有你沒想到,沒記下來的,額娘也只能幹這些活計了。」

  沈琳雖然現在不用養孩子,不過,也是真心挺忙碌的,最重要的是。她還不知道。她自己在忙啥,又到吃飯時間了,又到睡覺時間了。一天便這麼過去了。

  首先是早上,她得帶著宋氏還有幾個公主去給皇后請安,說會兒閒話。

  一般都是些新進的貴人,答應常在說些討巧的話。奉承著年氏,或者皇后的。沈琳便是雙眼放空。

  然後皇后要處理宮務了,沈琳便帶實著宋氏還有公主們再回來。

  本來公主們的事兒壓根不用沈琳管,只不過,人家小公主喜歡跟著三公主。皇后也開口了,你一個公主也是教養,幾個也是教。

  更何況。大公主和三公主都挺不錯的,另外幾個規矩也不錯。又有嬤嬤們帶著,和沈琳多學學傻大姐的心性也挺不錯的。

  這年頭,難得糊塗,傻大姐的心性的人,容易活得長久。

  對公主們來說,皇后也就抱一個希望,希望人家活得越長越好。

  不是從政治利益出發,只是單純的把人家當成自己的女兒,侄女。

  沈琳在鍾粹宮裡是老大,對公主們,她一直執行的是鍛鍊加加補的模式。

  營養方面,宮裡的各式營養絕對不會缺,人家還比自己更加專業。

  因此,沈琳便著重讓公主做些運動或者小遊戲一類的。

  雖然一些嬤嬤是挺反對的,這教養公主怎麼能和以前在王府比呢?

  只不過,鍾粹宮,沈琳是老大,再加上沈琳和皇后說了,不按照她的方法來,公主也不用放她哪兒了,因此,那些嬤嬤也只能睜隻眼閉隻眼的。

  沈琳覺得,幾個小公主的課外活動也就和三公主能比比,倘若換了是以前在扎拉芬的時候,那壓根比不上的。

  沈琳還向皇后哪兒討了福利,給幾個小公主,可以去弘時啊,弘曆啊,弘昀啊,還有扎拉芬府上做客的機會。

  一來是和人家增加感情,二來,也讓人家有出去瞎逛的機會。

  沈琳和弘時還有扎拉芬說了,讓人家出去的時候,最好是能看下民生,別以後嫁了人,被些狗奴才騙了。

  這去了蒙古可是和在京城不一樣的。

  應該說,在沈琳的帶領下,幾個公主倒也過得挺開心的。

  偶爾,還能和自己的嫡親額娘約在茶樓見個面啥的。

  因此,人家不知道有多感激沈琳了。

  雖然不能讓女兒長時間和人家相處,可短暫的相處,對人家來說也是好的,只要能夠保證安全。

  你說有的時候要安排人家出去,有的時候要安排人家見面,有的時候,自己這兒還有人來拜見,你說自己得有多忙!!

  倘若不是海運自己也有興趣,又為了兒子的將來,自己才懶得理會這麻煩的事呢。

  母子二人就一些冊子上的事,又繼續商量了起來。

  到了第二天,弘晝便出了宮,找上了雅爾江阿。

  雅爾江阿雖然現在是退居幕後,不過,府里生意上的事,他還是全權在看的。

  他現在有些鬱悶,主要是繼妻生的永琸有可能會搶了嫡子的世子之位。

  雖然現在嫡子還是世子,不過,永琸和弘晝玩得好,比嫡子在當今聖上面前有顏面多了。

  之前,又成功搞定了九爺的那些鋪子產業的問題。

  雖然有自己和弘暾的幫忙,可天知道當今聖上心裡是怎麼想的。

  雖然弘晝不會奪得大位,不過,雅爾江阿心裡還是挺懸的。

  當初對嫡妻的承諾不能兌現,也不知道以後有啥面目去面對。

  而雅爾江阿聽說弘晝來的時候,便有些納悶了,不過,把弘晝的來意一聽,便明白了。

  人家知道,當今哪兒肯定過不了關,因此,來自己這兒招金錢援助了。

  雅爾江阿摸了摸下巴,自己長得這麼像冤大頭嗎?

  他也知道海運應該是賺錢,要不然,前朝人家下那麼多次南洋幹嘛?

  雖然說有一部分的政治原因,不過,在商人看來,那利潤絕對是爆棚的。

  可倘若按照弘晝的說,要造前朝的那種寶船,先不說資料比較難搞,哪怕搞到了,一艘這樣的寶船沒個幾千兩還真啃不下來。

  你出去了,十艘總要吧?

  總不能說咱大清的比不得前朝吧?

  還有,前期,你怎麼知道製造船一定會成功的?

  萬一失敗呢?

  沒有朝庭撐腰,全是自己的,真心吃不消!!

  弘晝看著雅爾江阿的樣子,便道,「簡王叔,是不是侄兒說得有何不妥的?你也知道,侄兒一向不擅長這個,有可能想得不是很透徹,所以,王叔,不如您指導一下侄兒?」(未完待續)

  ps:感謝echo_meali,657muzi的月票,麼麼噠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