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頁
老闆本來也是想遞給徐芷的,沒想到被明松接了,很是驚訝,順口夸道:“娘子的孩子比別家的懂事得多。”平日裡來買繡品的,很少有家裡男孩跟過來的,就算跟過來也是呆呆的跟在後面,沒有想著給家裡人提東西的,別說面前這位才是孩子的嬸娘,就算是親娘,也沒見幾個半大孩子就想著分擔一下的。
看明松被誇的有點不好意思,徐芷笑了笑沒說什麼,和老闆打了聲招呼就出來了,然後往回走,路上經過徐老闆家的糧店,進去和掌柜約好明天要送的米糧,先付了定金。
到了攤位上,徐芷牽著牛車,荷花明柏爬上去了,讓明松和蓮花也上去,兩人不肯,徐芷想著幾步路,待會還得搬東西,也就沒勉強兩人。
牽著牛邊走邊看,街上賣菜的也都是常見的白菜蘿蔔,這些家裡都種了,就算平時用的白菜多家裡沒多少了徐芷也不打算買,村子裡比這便宜的多,還方便,何況買誰家的東西都是個人情,平時說話辦事都會幫著點,哪方面都合算。
不過調料是該添置些了,徐芷在一個攤位前停了下來:“大爺,花椒和姜是什麼價格?”
看見有人問,攤位上的老大爺笑眯眯的回道:“花椒四文一兩,姜一文一兩,都是好東西。”
花了三百文買了幾十斤花椒孜然姜大茴等調料,又去一家店裡大小罈子買了一批,最後才去布莊拿了布,把牛車趕到大道上,徐芷三人才坐上車。集上的小路不怎麼寬,兩邊都是小攤,不牽著怕牛亂走,大道上就沒有這個擔憂了。
今天回的早,到家太陽還沒落,把車停好先去屋裡暖和,進了屋,于氏已經舀好粥了:“我想著今天你們回的早些,趕緊喝點暖和暖和。”
“謝謝娘,還是娘疼我們,你也吃點吧,晌午吃了沒?”于氏有時候會不吃午食,徐芷回的早都會問問。
“吃了吃了,我吃了兩個包子呢。”于氏知道兒媳心疼自己,也就不省這一點兩點的了,兒媳說得對,自己養好了才能一直照顧幾個孩子,兒媳才能放心出去掙錢。
吃過飯,去卸車上的東西,免不得被于氏嘮叨一頓,怪徐芷買的多,知道于氏心疼,徐芷自有一套應付的方法。
“娘,你看明松明柏都大了,也該讓他們分開睡了,過個兩三年就能給你迎個孫媳婦過門了。”
“就你會說話,這次就算了,下回可不能這樣了,你多給自己買點才是正事,娘知道你沒想嫁,但是你也不想想你才多大,小四是回不來了,娘總不能拖你一輩子吧。說句不好聽的,明松幾個是你侄子侄女,不是你閨女兒子,誰知道你看了幾個人孝不孝順,趁年輕,趕緊找個好人家嫁了才對。”
于氏這段話是偷偷跟徐芷說的,徐芷應付著答應著,實際上就沒聽,于氏看到她有這樣,氣的把雞仔都趕回屋裡,天冷,夜裡都讓這些雞在後院雜貨倉旁邊那間屋裡,第二天再打掃,說是屋,其實那只是一間簡易的土屋而已。
第9章 九文
徐芷看婆婆不再說了,知道今天這劫算是過了,實際上她真沒想著嫁人,不管是上輩子還是這輩子,她對嫁人這事都很陌生,甚至有一絲恐懼心理,君不見多少女子在婆家受的各種委屈,何況這個女子地位還是比較低的年代。開國皇帝可能也沒想到,他推行的那些朝令除了優待兵將這一項,其餘都被後人一一打破。
盛朝開國年間,高祖頒布一系列法令,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提高女子地位,置辦女學,當時是女子地位最巔峰的時候。徐芷懷疑高祖應該是有和自己類似的經歷。高祖退位後,新繼位的太宗對父親的做法有些異議,又因為權利不夠沒說什麼。
直到太宗晚年,收服了父親一眾親信的太宗再也沒忍住,對早年父親頒布的法令做出修改。數百年過去了,現在高祖頒布的條例早就十不存一。
心裡想著事,搬東西的動作也沒慢下來,將車上的東西都歸置好,又跟于氏說了徐老闆定貨的事,婆媳倆看了看家裡還剩的柴火。
“恐怕不夠用了,我去你大娘家問問,你大伯跟你啟栓哥前幾天沒下雪應該又去打柴了。”于氏道。
“行,娘你再去五爺爺家問問,二十七叔家也應該有,六伯家我帶明松去一趟問問,前幾天遇到過六伯娘,說家裡屯了些問我什麼用,三家加起來也差不多能用到年後。”六伯家沒有車,要用自家的車裝回來,其他兩家說一聲回來等著就行。
“那行,我先去你大娘家讓他們先送來,反正空也多,多拉點別再不夠用。”
兩人很快把柴火的事情安排好,于氏直接打開後門出去了,徐芷想去屋裡喊明松,剛好一拐彎就看到明松正在院子裡站著,只是臉色是不怎麼高興的樣子。
“明松怎麼不開心呀,誰惹你生氣了,走,跟嬸嬸去六爺爺家。”
明松說了聲沒有跟著徐芷出門了,兩人坐在牛車上,明松突然問徐芷:“小嬸,你真的不想嫁人嗎?”
徐芷一愣,過了一會才反應過來:“你聽到阿婆的話了?”不然不可能突然問這個。
明松沒有否定,只是回道:“嬸嬸,你不想嫁就不要嫁好嗎?我會孝順你的,也會管著蓮花他們孝順你,你不要因為這個嫁人行嗎?”
看明松被誇的有點不好意思,徐芷笑了笑沒說什麼,和老闆打了聲招呼就出來了,然後往回走,路上經過徐老闆家的糧店,進去和掌柜約好明天要送的米糧,先付了定金。
到了攤位上,徐芷牽著牛車,荷花明柏爬上去了,讓明松和蓮花也上去,兩人不肯,徐芷想著幾步路,待會還得搬東西,也就沒勉強兩人。
牽著牛邊走邊看,街上賣菜的也都是常見的白菜蘿蔔,這些家裡都種了,就算平時用的白菜多家裡沒多少了徐芷也不打算買,村子裡比這便宜的多,還方便,何況買誰家的東西都是個人情,平時說話辦事都會幫著點,哪方面都合算。
不過調料是該添置些了,徐芷在一個攤位前停了下來:“大爺,花椒和姜是什麼價格?”
看見有人問,攤位上的老大爺笑眯眯的回道:“花椒四文一兩,姜一文一兩,都是好東西。”
花了三百文買了幾十斤花椒孜然姜大茴等調料,又去一家店裡大小罈子買了一批,最後才去布莊拿了布,把牛車趕到大道上,徐芷三人才坐上車。集上的小路不怎麼寬,兩邊都是小攤,不牽著怕牛亂走,大道上就沒有這個擔憂了。
今天回的早,到家太陽還沒落,把車停好先去屋裡暖和,進了屋,于氏已經舀好粥了:“我想著今天你們回的早些,趕緊喝點暖和暖和。”
“謝謝娘,還是娘疼我們,你也吃點吧,晌午吃了沒?”于氏有時候會不吃午食,徐芷回的早都會問問。
“吃了吃了,我吃了兩個包子呢。”于氏知道兒媳心疼自己,也就不省這一點兩點的了,兒媳說得對,自己養好了才能一直照顧幾個孩子,兒媳才能放心出去掙錢。
吃過飯,去卸車上的東西,免不得被于氏嘮叨一頓,怪徐芷買的多,知道于氏心疼,徐芷自有一套應付的方法。
“娘,你看明松明柏都大了,也該讓他們分開睡了,過個兩三年就能給你迎個孫媳婦過門了。”
“就你會說話,這次就算了,下回可不能這樣了,你多給自己買點才是正事,娘知道你沒想嫁,但是你也不想想你才多大,小四是回不來了,娘總不能拖你一輩子吧。說句不好聽的,明松幾個是你侄子侄女,不是你閨女兒子,誰知道你看了幾個人孝不孝順,趁年輕,趕緊找個好人家嫁了才對。”
于氏這段話是偷偷跟徐芷說的,徐芷應付著答應著,實際上就沒聽,于氏看到她有這樣,氣的把雞仔都趕回屋裡,天冷,夜裡都讓這些雞在後院雜貨倉旁邊那間屋裡,第二天再打掃,說是屋,其實那只是一間簡易的土屋而已。
第9章 九文
徐芷看婆婆不再說了,知道今天這劫算是過了,實際上她真沒想著嫁人,不管是上輩子還是這輩子,她對嫁人這事都很陌生,甚至有一絲恐懼心理,君不見多少女子在婆家受的各種委屈,何況這個女子地位還是比較低的年代。開國皇帝可能也沒想到,他推行的那些朝令除了優待兵將這一項,其餘都被後人一一打破。
盛朝開國年間,高祖頒布一系列法令,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提高女子地位,置辦女學,當時是女子地位最巔峰的時候。徐芷懷疑高祖應該是有和自己類似的經歷。高祖退位後,新繼位的太宗對父親的做法有些異議,又因為權利不夠沒說什麼。
直到太宗晚年,收服了父親一眾親信的太宗再也沒忍住,對早年父親頒布的法令做出修改。數百年過去了,現在高祖頒布的條例早就十不存一。
心裡想著事,搬東西的動作也沒慢下來,將車上的東西都歸置好,又跟于氏說了徐老闆定貨的事,婆媳倆看了看家裡還剩的柴火。
“恐怕不夠用了,我去你大娘家問問,你大伯跟你啟栓哥前幾天沒下雪應該又去打柴了。”于氏道。
“行,娘你再去五爺爺家問問,二十七叔家也應該有,六伯家我帶明松去一趟問問,前幾天遇到過六伯娘,說家裡屯了些問我什麼用,三家加起來也差不多能用到年後。”六伯家沒有車,要用自家的車裝回來,其他兩家說一聲回來等著就行。
“那行,我先去你大娘家讓他們先送來,反正空也多,多拉點別再不夠用。”
兩人很快把柴火的事情安排好,于氏直接打開後門出去了,徐芷想去屋裡喊明松,剛好一拐彎就看到明松正在院子裡站著,只是臉色是不怎麼高興的樣子。
“明松怎麼不開心呀,誰惹你生氣了,走,跟嬸嬸去六爺爺家。”
明松說了聲沒有跟著徐芷出門了,兩人坐在牛車上,明松突然問徐芷:“小嬸,你真的不想嫁人嗎?”
徐芷一愣,過了一會才反應過來:“你聽到阿婆的話了?”不然不可能突然問這個。
明松沒有否定,只是回道:“嬸嬸,你不想嫁就不要嫁好嗎?我會孝順你的,也會管著蓮花他們孝順你,你不要因為這個嫁人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