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頁
“等等你剛才說什麼?”李大夫被他的話震驚到,連忙止住了他的動作,“陛下的御用太醫?”
“是啊。”
“那還說什麼,咱們快點出發吧!”李大夫笑逐顏開。
二人再次啟程,卜凶笑道:“沒想到您……居然就這麼被說服了,我原本以為要多費些心思的。”
李大夫卻忽然露出高深一笑,摸著鬍子道:“我可不是為了名利,我是為了天下的百姓,在民間,我只能治一方人,若是在皇宮,治好了陛下,那豈不等於治了天下人?”
“真乃大志向,我等小輩實在佩服。”卜凶趕忙吹捧。
二人談笑間,也總算追上了先行的馬車。李大夫寫了封書信讓人送回家去,就這樣跟著卜凶踏上了去京城的路。
與此同時,卜凶交給江天成帶領的大軍成功班師回朝,打了這麼大個勝仗,收回了幾乎三分之一的國土,這種大事,自然又是大肆操辦,依功封賞,這在開國以來,都算是數一數二的盛事,然而可惜的是,這場宴會封賞的主人不在。
華懷允面上歡快地笑著,心裡蒙上的陰影卻越發地厚重,手上的酒一杯杯往嘴裡送。
吳常侍在一邊看著從不喝酒的陛下最近似乎格外喝得多,心中不免擔憂起來,便過去勸道:“陛下,您少喝些吧,不然太尉大人看到您這樣,會心疼的。”
聽到“太尉”時,華懷允的手頓了頓,但隨即還是仰頭喝下了杯中的酒,側頭看向吳常侍。他的呼吸帶著濃重的酒氣,但眼神中竟然沒有一絲醉意,眼深處潛藏著若隱若現的傷痛。
“阿父,人說醉酒可消愁,卻沒有人說,若是喝不醉怎麼辦?”
他說完卻不等吳常侍的回答,轉而看向坐在他右側的老師湯逸,問道:“先生,聖人說,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那若是心中有私,卻做了利國利民之事,這樣的人,還能稱之為君子嗎?”
湯逸突然被這麼提問,不由地愣了一下,他聯想起今日華懷允做的諸多事情,心中霎時明白了什麼。
他放下酒杯,鄭重地看著華懷允:“對天下百姓來說,這人是君子。”
“所以我會變成他心中的小人嗎?”華懷允喃喃地說了這句話。
旁邊湯逸和吳常侍皆露出震驚的表情,猛地看向華懷允。
“陛下,三思啊。”吳常侍勸道。可是他已經聽不進去了。
湯逸震驚過後,面上露出些許不知所措。
第46章
某日, 風和日麗。
幾位官員下朝後一起約去吃吃飯,喝喝小酒,美名其曰互相學習了解。
酒席上, 幾杯下肚, 各懷心思地聊著,突然沒有預兆的, 所有人都安靜了下來,看向一人, 那人放下酒杯, 將身子往桌前湊了湊, 對其他幾位官員招了招手,等他們也都湊上前來之後,才壓低聲音說道:“太尉大人就要回來了。”
“真的?”他右旁邊的官員立馬放下酒杯, 其他幾位也同樣如此,定定地望著開口說話的官員。
這恐怕才是他們今天聚集在這裡的目的了。
“當然是真的,我騙你們作甚,那卜家小少爺和祝常奉可是知心好友, 我和祝和玉也算是有幾分交情,祝大人親自告訴我的,這還能有錯?家書都寄回來了, 聽說最多半個月,太尉大人絕對能到京城了。”
他左邊的那位官員伸手捏住桌上酒杯微微轉動,神情若有所思,似有猶豫。
見他這番表情, 最開始說話的官員湊近他:“我說這半月可是最後的機會了,咱們當官,靠的都是祖上,這官位是世代傳下來的,哪朝不是幾乎一生都沒有晉升的可能,但如今可大不一樣了,只要去送點禮錢,去跟那卜家公子和卜家老夫人說上幾句好話,官位三連升都不是問題,只要你出得起這個錢。”
“這……”那人面上還是猶豫,“太尉大人不是不愛財麼,若他回來,看到咱們這樣……”那不是在摸老虎屁股?
右邊那人看不下去了,拿起筷子指著左邊那官員說道:“嘖,你怎麼這麼不開竅,也不想想,這世間誰不愛財?就算是死人,那也是要向活人伸手要冥幣的,他原先那番散盡家財的做戲你也信?等他回來之後,我們的官位都升了,他的錢也收了,媳婦已經出嫁,哪有退回娘家的道理?他難不成還能一個個將錢還給我們?那不是承認他收受賄賂?況且官位是丞相和陛下默許給咱們升的,他若是公然反對,那不就是公然反對陛下?那和造反有何區別!”
“好。”猶豫的那人被說服了,終於下定了決心,用錢換晉升。
同樣的戲碼在京城不少的地方也在上映著。京城數百名朝廷大員,若是原本心裡就沒有“清廉”二字的,那是早早就去送了禮,升了官,還得意洋洋四處炫耀;便是有些廉恥的,在這等氛圍的影響下,在家族利益的逼迫下,也去做了行賄之事。
而這數百名京城官員背後所代表的,正是整個大夏的最大的幾家氏族力量,其中牽扯到的官員,可遠遠不止這數百名京官。這數百個官員氏族的背後,還培養的無數地方官,那些地位較低但數量龐大的小官,無數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網,都用了同樣的方法,來提升自己的官位。若是官位太大,升無可升的,那還可以謀個爵位。
總之在這種情況下,京城中的官員只要一事不做,那就變相地就等於降職,著實觸目驚心。
放眼整個京城甚至是整個大夏,能夠真正說一分錢都沒有賄賂卜家的官員,只有三個人:第一個是被卜凶親自託付,陛下親自任命負責監察百官的御史大夫——李澤;第二個是祝和玉;第三個是丞相湯逸。
縱使是這三個位高權重之人,也受到這種可怕風氣不同程度的影響,其中影響最輕反而是祝和玉,祝和玉是家中族長,沒有兄弟,子女幼小,沒誰需要去賄賂,他的官位本身就很大,常奉是九卿之首,地位只低於三公。爵位他家有,他爹救皇帝掙來的,不久前才封的。所以現在的他壓根不稀罕爵位,所以也沒有必要去賄賂誰。他家裡的親戚?他才不管,並且還讓自己母親也不要管,祝母當然聽自己兒子的話了,所以在這場舉國賄賂中,祝家反而成為了最清白的人,這般結果,朱德澤若是泉下有知,估計也能哭著瞑目了。
受到影響較輕的是湯逸,他已經是丞相,同時暗中還是帝王的老師,他的位置已經不可能再升了。但是他不需要,不代表別人不要,他外出隱居多年,家族中的事物本就不歸他管,他回來之後也插手不多,這就導致他的勸導,很少有人聽,甚至還有人在背後罵他“天下最大的自私鬼”。有小聖人之稱的湯逸這回真是有苦難言了。
當然最慘的不是他,而是李澤。
李澤這個可憐孩子,自從發現京城有大量官員開始賄賂卜凶家的情況之後,就開始密切地關注起此事來,他實在不明白,為什麼這些官員賄賂卜凶家就能夠得到升遷?他甚至對卜凶離開之前對自己的囑託產生了懷疑,難道卜凶就真的是那種偽君子,用自己做擋箭牌,然後藉此發大財?
“是啊。”
“那還說什麼,咱們快點出發吧!”李大夫笑逐顏開。
二人再次啟程,卜凶笑道:“沒想到您……居然就這麼被說服了,我原本以為要多費些心思的。”
李大夫卻忽然露出高深一笑,摸著鬍子道:“我可不是為了名利,我是為了天下的百姓,在民間,我只能治一方人,若是在皇宮,治好了陛下,那豈不等於治了天下人?”
“真乃大志向,我等小輩實在佩服。”卜凶趕忙吹捧。
二人談笑間,也總算追上了先行的馬車。李大夫寫了封書信讓人送回家去,就這樣跟著卜凶踏上了去京城的路。
與此同時,卜凶交給江天成帶領的大軍成功班師回朝,打了這麼大個勝仗,收回了幾乎三分之一的國土,這種大事,自然又是大肆操辦,依功封賞,這在開國以來,都算是數一數二的盛事,然而可惜的是,這場宴會封賞的主人不在。
華懷允面上歡快地笑著,心裡蒙上的陰影卻越發地厚重,手上的酒一杯杯往嘴裡送。
吳常侍在一邊看著從不喝酒的陛下最近似乎格外喝得多,心中不免擔憂起來,便過去勸道:“陛下,您少喝些吧,不然太尉大人看到您這樣,會心疼的。”
聽到“太尉”時,華懷允的手頓了頓,但隨即還是仰頭喝下了杯中的酒,側頭看向吳常侍。他的呼吸帶著濃重的酒氣,但眼神中竟然沒有一絲醉意,眼深處潛藏著若隱若現的傷痛。
“阿父,人說醉酒可消愁,卻沒有人說,若是喝不醉怎麼辦?”
他說完卻不等吳常侍的回答,轉而看向坐在他右側的老師湯逸,問道:“先生,聖人說,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那若是心中有私,卻做了利國利民之事,這樣的人,還能稱之為君子嗎?”
湯逸突然被這麼提問,不由地愣了一下,他聯想起今日華懷允做的諸多事情,心中霎時明白了什麼。
他放下酒杯,鄭重地看著華懷允:“對天下百姓來說,這人是君子。”
“所以我會變成他心中的小人嗎?”華懷允喃喃地說了這句話。
旁邊湯逸和吳常侍皆露出震驚的表情,猛地看向華懷允。
“陛下,三思啊。”吳常侍勸道。可是他已經聽不進去了。
湯逸震驚過後,面上露出些許不知所措。
第46章
某日, 風和日麗。
幾位官員下朝後一起約去吃吃飯,喝喝小酒,美名其曰互相學習了解。
酒席上, 幾杯下肚, 各懷心思地聊著,突然沒有預兆的, 所有人都安靜了下來,看向一人, 那人放下酒杯, 將身子往桌前湊了湊, 對其他幾位官員招了招手,等他們也都湊上前來之後,才壓低聲音說道:“太尉大人就要回來了。”
“真的?”他右旁邊的官員立馬放下酒杯, 其他幾位也同樣如此,定定地望著開口說話的官員。
這恐怕才是他們今天聚集在這裡的目的了。
“當然是真的,我騙你們作甚,那卜家小少爺和祝常奉可是知心好友, 我和祝和玉也算是有幾分交情,祝大人親自告訴我的,這還能有錯?家書都寄回來了, 聽說最多半個月,太尉大人絕對能到京城了。”
他左邊的那位官員伸手捏住桌上酒杯微微轉動,神情若有所思,似有猶豫。
見他這番表情, 最開始說話的官員湊近他:“我說這半月可是最後的機會了,咱們當官,靠的都是祖上,這官位是世代傳下來的,哪朝不是幾乎一生都沒有晉升的可能,但如今可大不一樣了,只要去送點禮錢,去跟那卜家公子和卜家老夫人說上幾句好話,官位三連升都不是問題,只要你出得起這個錢。”
“這……”那人面上還是猶豫,“太尉大人不是不愛財麼,若他回來,看到咱們這樣……”那不是在摸老虎屁股?
右邊那人看不下去了,拿起筷子指著左邊那官員說道:“嘖,你怎麼這麼不開竅,也不想想,這世間誰不愛財?就算是死人,那也是要向活人伸手要冥幣的,他原先那番散盡家財的做戲你也信?等他回來之後,我們的官位都升了,他的錢也收了,媳婦已經出嫁,哪有退回娘家的道理?他難不成還能一個個將錢還給我們?那不是承認他收受賄賂?況且官位是丞相和陛下默許給咱們升的,他若是公然反對,那不就是公然反對陛下?那和造反有何區別!”
“好。”猶豫的那人被說服了,終於下定了決心,用錢換晉升。
同樣的戲碼在京城不少的地方也在上映著。京城數百名朝廷大員,若是原本心裡就沒有“清廉”二字的,那是早早就去送了禮,升了官,還得意洋洋四處炫耀;便是有些廉恥的,在這等氛圍的影響下,在家族利益的逼迫下,也去做了行賄之事。
而這數百名京城官員背後所代表的,正是整個大夏的最大的幾家氏族力量,其中牽扯到的官員,可遠遠不止這數百名京官。這數百個官員氏族的背後,還培養的無數地方官,那些地位較低但數量龐大的小官,無數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網,都用了同樣的方法,來提升自己的官位。若是官位太大,升無可升的,那還可以謀個爵位。
總之在這種情況下,京城中的官員只要一事不做,那就變相地就等於降職,著實觸目驚心。
放眼整個京城甚至是整個大夏,能夠真正說一分錢都沒有賄賂卜家的官員,只有三個人:第一個是被卜凶親自託付,陛下親自任命負責監察百官的御史大夫——李澤;第二個是祝和玉;第三個是丞相湯逸。
縱使是這三個位高權重之人,也受到這種可怕風氣不同程度的影響,其中影響最輕反而是祝和玉,祝和玉是家中族長,沒有兄弟,子女幼小,沒誰需要去賄賂,他的官位本身就很大,常奉是九卿之首,地位只低於三公。爵位他家有,他爹救皇帝掙來的,不久前才封的。所以現在的他壓根不稀罕爵位,所以也沒有必要去賄賂誰。他家裡的親戚?他才不管,並且還讓自己母親也不要管,祝母當然聽自己兒子的話了,所以在這場舉國賄賂中,祝家反而成為了最清白的人,這般結果,朱德澤若是泉下有知,估計也能哭著瞑目了。
受到影響較輕的是湯逸,他已經是丞相,同時暗中還是帝王的老師,他的位置已經不可能再升了。但是他不需要,不代表別人不要,他外出隱居多年,家族中的事物本就不歸他管,他回來之後也插手不多,這就導致他的勸導,很少有人聽,甚至還有人在背後罵他“天下最大的自私鬼”。有小聖人之稱的湯逸這回真是有苦難言了。
當然最慘的不是他,而是李澤。
李澤這個可憐孩子,自從發現京城有大量官員開始賄賂卜凶家的情況之後,就開始密切地關注起此事來,他實在不明白,為什麼這些官員賄賂卜凶家就能夠得到升遷?他甚至對卜凶離開之前對自己的囑託產生了懷疑,難道卜凶就真的是那種偽君子,用自己做擋箭牌,然後藉此發大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