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說仔細些。」

  劉凌微笑著說道。

  楊業欠了欠身子,又對眾人抱了抱拳說道:「王爺率軍南下,這大周的萬里河山就必須是王爺的。絳州是南下的重要州府,占據此地之後,東可遙指開封,南可震懾洛陽,就好像在大周東西而京之間楔進了一顆釘子,其重要性毋庸置疑。」

  他在輿圖上指了指:「原來有蒙虎守著晉州,絳州在其後到還顯不出它的重要性,所以絳州歷來也沒有重兵把守。但現在不同了,王爺占了晉州,慈州,絳州的重要性就凸現出來了。大周朝廷里現在雖然是一群不懂軍事的文人胡亂指揮,但他們雖然胡亂指使卻也不是白痴到看不出絳州的重要性。左祤衛的人馬就在絳州南面跟徐勝治的綠林義軍對抗,派出去的細作傳回來消息說,左祤衛大將軍鄭超已經率軍往北移動了,他之所以還沒有進駐絳州,是怕被蕭破軍和徐勝治聯手困死。」

  「現在絳州附近的局面很微妙,最南面是徐勝治的灰衣軍,中間是左祤衛,北面是蕭破軍的黑旗軍,而蕭破軍又與徐勝治不合,暗中與左祤衛大將軍鄭超沒少勾結。但這都是為了自保的手段而已,蕭破軍真要是敢進絳州城,左祤衛立刻就會撲過來把他咬死。而徐勝治絕對會袖手旁觀,甚至還會暗中幫左祤衛一把。」

  「而左祤衛的人馬一旦進入絳州,就算徐勝治和蕭破軍有仇,兩個人也不會放過這次把左祤衛全軍困死的機會。三個人互相牽制,誰都不敢先動,所以蕭破軍才會對王爺如此恭敬。真要是與咱們翻了臉,他的處境就危險了。」

  「所以,絳州現在雖然是一座空城,誰都想占,但又誰都不敢先占。」

  花翎皺眉道:「楊將軍之前說咱們可以攻占絳州,那這樣一來豈不是把三隻餓狼都招來了?」

  楊業微笑道:「不然!現在左祤衛,蕭破軍,徐勝治,這三方處在一個微妙的平衡里。若是王爺起一支兵南下的話,這平衡就被打破了!」

  花翎想了想,眼神一亮道:「楊將軍的意思是,虛張聲勢?」

  楊業笑著點頭:「王爺!屬下看來,若是咱們揮軍南下的話,只怕那三個人就會立刻慌了手腳。不用擔心他們三個人聯手抵抗王爺的雄兵,因為他們三個……誰都不信任誰!」

  劉凌笑道:「柴榮若是身體還好著,只怕你已經獨領右威衛了,那樣的話我南下也更省力一些,可惜可惜……」

  楊業雖然知道劉凌這是說笑,但還是趕緊抱拳道:「屬下只為王爺計,大周……不是我的家。」

  劉凌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你呀,總是這麼謹小慎微。」

  他盯著輿圖看了看問道:「想個辦法,最好逼著一方先進入絳州。」

  楊業自信的笑了笑道:「蕭破軍!」

  劉凌抬起頭看著他問道:「為什麼這麼篤定?」

  楊業道:「因為他懼怕王爺!」

  楊業走到輿圖邊上指著絳州一帶說道:「晉州,絳州一帶四方勢力,無疑王爺最強。蕭破軍,徐勝治雖然兵力多餘咱們,但戰鬥力卻差的太遠。雖有十萬之眾,卻沒有多少善戰之兵。左祤衛鄭超手下有四萬多人馬,還有一半的新兵,這樣的配置都能將蕭破軍和徐勝治屢次擊敗,王爺麾下如今八萬雄兵,蕭破軍如何不懼?」

  「而其他三方勢力,又以蕭破軍最弱,他雖然明知道誰先進入絳州必然會成為眾矢之的,但為了自保,他必須率先作出選擇。絳州雖然不是雄城,但有城池可以依託,總比野戰被兩麵包夾要好過的多。黑旗軍真正善戰之兵不過五千,就算新得了右威衛兩千多騎兵,但這些人他還不敢太信任。綠林兵馬對陣朝廷正規軍隊,十次有十次被擊潰,百次也不見得能勝一次。」

  「蕭破軍前些天在王爺的幫助下剛剛打了勝仗,一舉擊潰了蒙虎的五千騎兵,雖然靠的是大商河那一場水,但這也是絕無僅有的大勝利了。有了這場勝利的底氣,蕭破軍在綠林中的地位也提升了不少。就連前陣子擊敗了他的徐勝治在威望上已經不如他隆盛,各地的小股綠林草莽紛紛去投靠,麾下人馬越老越多,占據一座大城以為根基,這是蕭破軍迫切要做的事情。」

  劉凌點了點頭道:「這大周的局面,還是你了解的比較多些。很多事都需要你來拿主意,我若是將你帶在身邊,換別人守晉州,你有什麼想法嗎?」

  楊業巴不得離開晉州省得被人猜忌,就算劉凌不疑他,他也不敢肯定劉凌麾下這些將軍們不心存芥蒂。畢竟自己不是一直跟著王爺的人,將晉州這麼重要的地方交給自己,而自己在晉州的又有著別人無法相比的人脈和地位,這已經讓人妒忌了。他最想的就是跟在劉凌身邊,不守晉州,省得以後有什麼麻煩。其實也不怪他這樣小心謹慎,大周的局面之混亂陰暗,比起北漢的水來要深的多。

  如不是楊業小心翼翼上下打點,他如何能在三年內從一個小小陪戎校尉,升到了從三品的威遠將軍?朝著那些大佬們,即便他現在降了北漢也為他多有回護,由此就可見楊業這個人是個多麼謹慎的傢伙。

  「王爺……可以催催蕭破軍。」

  楊業想了想說道。

  劉凌哈哈笑道:「有你在我身邊,我以後連都不用費神去想事情了。」

  楊業怕自己說話太多引起其他人的反感,如今才剛剛回到王爺麾下,他可不想把王爺這些老部下都得罪了。想取得信任和重視,有些謀略計策必須要提,光靠著自己潛伏三年送上晉州的功勞,他不認為可以持久。但若是鋒芒太露的話,他又怕熱鬧了一眾一直跟著王爺的老人。這分寸必須拿捏,而且還要拿捏好。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