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勉強在軍機處忙了幾天就一病不起,每日高燒不退,太原府里的名醫請遍了也瞧不出癥結所在,孝帝派了御醫來診治,已經貴為太醫院首席御醫的李東昌親自過來診治,卻也是束手無策,一直念叨著說師父吳夲神醫說好了要來太原卻一直沒來,若是神父在就好了,一定能看出病因。

  劉凌年前一直在西夏以戰練兵,回來後又忙著擴充修羅營的事,總想去看看候申卻不得空,好在回來之後一切順利,修羅營交給花翎和趙二練兵,影衛在趙大的領導下,基本上用三年多的時間已經滲透到了周邊幾個大國內,今天沒什麼要緊事,劉凌就打算看看這個被孝帝送到大遼受苦回來的軍機處大臣。

  也不騎馬,劉凌很久沒有時間在大街上散散步,既然今天打算去看看候申,反正兩家只隔了幾條街,劉凌就打算一路走過去,半路也好順道買一些禮品。

  僅僅是一年的時間,太原殺人夜之後造成的影響已經完全消失不見了,朝廷政令清明,百官也恪盡職守,百姓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屯田帶來的好處在太原大街上就能一目了然,一年前還滿布大街的乞丐流浪者如今已經幾乎看不到影子。

  流浪的難民若是有口飯吃,誰又願意東奔西走風吹雨淋?朝廷下令屯田,大量的難民就都找到了歸宿。只要肯賣力氣,一日兩餐飽飯朝廷灌了。肯吃苦的,貢獻大的,朝廷還會獎勵給個人一小塊地,雖然不如軍功換來的勛田那樣賦稅錢糧全免,但只收一半的賦稅已經讓百姓們開心了。

  去年一年都風調雨順,夏糧,秋糧豐收後,百姓們家裡或多或少都有些存糧,再也不用忍飢挨餓。

  百姓們的要求其實很低,只要能填飽肚子,手裡還略有盈餘就心滿意足了。這個時代還不像現代,人們都過度的追求金錢。從漢以來,士農工商這樣的觀念早已經深入人心。商人在這個時代是社會地位很低的,只要還能從田裡刨一口吃食,大部分人都不願意經商賺錢。

  凡事都是相輔相成,農民們有飯吃有餘糧,日子過的平穩踏實,商人們的生意也要好很多。有資格發戰爭財的都不是一般的商人,靠著一家店鋪,或者是走街串巷做買賣討生活的小生意人,還是願意發太平財。

  朝廷收糧的價錢很公道,給的都是分量很足的五銖錢。乾佑十年以後鑄造的摻雜了大量鉛和錫的劣質銅錢購買力很低,嘉豐三年重鑄的五銖錢分量足純度高,更受老百姓的喜歡,購買力也遠高於乾佑銅錢。

  柴米油鹽醬醋茶,這些日常需要的東西都要花錢來買,賣了糧有了錢,農閒時候逛逛街購物這也算不上什麼奢侈的事。國家政策好,百姓們就能安居樂業。

  隨著國家越來越富裕,物價也逐漸的歸於正常。

  眼看著已經七月,夏糧即將入庫,又是一個豐收的好年景,所以百姓們的臉上都掛著滿足幸福的笑容。朝廷的法度政策好,老天爺也變得溫柔善良,風調雨順。說來也就怪了,大遼那邊從去年十月份就開始飄起鵝毛大雪,牲口被凍死不計其數。大漢這邊卻到了臘月才下起第一場大雪,正好給過冬的麥子蓋上一層厚厚的被子。

  劉凌穿了一身黑色的錦袍,原本就英俊帥氣更顯得玉樹臨風。都說女要俏,一身孝,男要俏,一身皂。黑色和白色是永遠也不會落伍的色彩,唐朝以前,帝王的服飾就是以一身黑色為主色的。直到唐朝建立之後,唐太祖李淵才規定皇帝的服色為明黃色。

  他身後的聶人敵兄弟二人,也換了一身簇新的金衣影衛的制服,白色的錦袍,繡著淺黃色的金線,兄弟二人看上去也是風流倜儻。這衣服雖然是代表著影衛的身份,但除了影衛自己人之外,別人倒也看不出什麼。

  三個人一路走,速度也不是很快,劉凌看著街道上人來人往,看著太平年景下百姓們的笑容,他心裡也很高興。至於候申的病他卻並不怎麼擔心,或許當世神醫都看不出候申病因是什麼,但劉凌卻能猜測的八九不離十。

  隨便買了些時鮮,劉凌一路走到了候申的大宅子門前。不管怎麼說,軍機處的大臣在大漢就相當於宰相,即便你只是三品,四品的官員,只要進了軍機處,一般都會被人當做宰相來看待的。以候申來說,他是禮部尚書,正三品,但行使的卻是宰相的職權。這樣的大人物生病,平日裡自然少不了形形色色的人來探望,可是劉凌到了候申門前的時候卻發現侯大人這裡,竟然冷清的很。

  大門雖然開著,但門前並沒有迎客的小廝,這禮部尚書大人的府門前還真是怪異。

  不過等劉凌進了門之後就明白這是為什麼了,只見在正門的一左一右,拴著兩條小牛犢子似的大獒犬,粗大的鎖鏈也鎖不住它們的煞氣,見到有生人出現立刻咆哮起來,很快地面就被爪子蹬出一個深坑。

  「什麼人!沒帶眼啊,四處亂闖!這是禮部尚書候大人的府邸,是隨便進來的嗎!」

  門房裡的小廝跑出來喝問,原本氣焰囂張,人仗狗勢。結果被聶人敵的眼神冷冰冰的掃了一眼,這小廝立刻就不敢在趾高氣昂。

  好傢夥,那眼神能殺人呢。

  青衣小廝縮了縮脖子,不敢再去看聶人敵的眼睛。

  「去告訴你家主子,我家王爺來看他了。」

  聶人敵冷聲說道。

  「王……王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