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昭先道:「只是不知,王爺是否已經把安恆那廝料理了。只要王爺重新奪回了撫遠軍,即便後周有二十萬大軍也不是沒有勝算。」

  他們幾人此時已經將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劉凌的身上,這是一種絕地中的希望,就如同寒夜裡唯一的一點火光,是人們堅持到太陽升起的希望。

  王半斤道:「杜義將軍,還望你下去和百姓們交談,希望有更多的百姓到城牆上來參與防守。現在,光靠著士兵們是遠遠不行的。」

  杜義嘆道:「只恨杜某無能,連累了城裡數萬百姓。如今百姓中的青壯大部分都自發組織起來參與守城,只是杜某不忍讓他們上城牆送死。現在……我身為大漢將軍守土有責,卻要讓百姓跟著送死,心裡實在不是滋味。」

  王半斤道:「杜將軍千萬不要這麼想,周軍已經圍困玉州十餘日,損兵折將。若是城破之後必定血洗全城百姓,如今讓百姓參與守城,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只要能堅持到王爺率領救兵到來,這是百姓和咱們唯一的生路。」

  杜義道:「我這便下城去,只是……叫我如何開口啊。」

  他長嘆一聲,扶著城牆站起來,帶著幾個親兵到城裡去了。王半斤和昭先孫勝互相看了看,都對杜義的忠義十分的欽佩。

  不過話說回來,若不是杜義對城裡的百姓十分的愛護,只怕周軍到來之際滿城的百姓早就四散逃命了。如今他們選擇和杜義站在一起,心裡已經做好了對死亡的準備。

  此時,在周軍大營,孫玄道的中軍大帳里。

  一身重甲,年界六十鬚髮皆白的老將孫玄道跪倒在地上,不斷的磕頭謝罪。在他的身後,一眾將領都跪在那裡噤若寒蟬,大氣都不敢出。

  周世宗郭榮端坐在帥位上,眼神冰冷的掃視著跪在下面的眾位將軍。

  郭榮三十歲年紀,臉色白淨,下頜上留著三縷鬍鬚,劍眉朗目,長相頗為英俊。此時他面沉似水,一張臉拉的老長,由此可見必然是壓制著心中的火氣。

  他沉聲問道:「孫愛卿,你帶兵八萬圍困玉州十餘日,如今玉州非但沒有拿下,倒是已經損失了近兩萬我大周勇士的性命,你可有話要對朕說嗎?」

  郭榮,又稱柴榮。史載此人:器貌英奇,善騎射,略通書史老黃,性沉重寡言。他是後周太祖郭威的內侄,後來被郭榮收為了義子。他是邢州堯山柴家莊人,父親名叫柴禮,祖父柴翁在當地都十分的有威望,柴家是當地有名的望族。

  後來家道中落,未及弱冠之年的柴榮投奔嫁給了郭威的姑媽。他性子謹慎沉著,幫助郭威處理家事井井有條,深受郭威的喜愛,收其為義子,改名為郭榮。當時的郭家並不十分的富裕,柴榮便外出經商補貼家用,並且在這期間練了一身的武藝,讀了大量的史書和黃老著作。

  後來後漢建立,郭威任鄴都留守,樞密使,天雄節度使,官至極品。再之後後漢隱帝登基,這個自以為是的皇帝怕郭威造反,將郭威留在都城汴州的親屬幾乎全都殺了,只逃出來一個郭超。他以為這樣就會把郭威嚇住而不敢謀反,誰知道卻逼出了郭威這頭猛虎的怒氣。

  沒過多久,郭威攻破汴州,後漢滅亡。郭威自立為帝,號大周,立僅剩下的一個兒子郭超為太子。郭榮也以皇子的身份拜檀州刺史,校檢太保,封太原郡侯。再後來加封為晉王,判內外兵馬事。

  太子郭超,對自己這個義弟也是十分的欣賞。郭超為人粗枝大葉,性格火爆,沒有什麼心機。很多事情都會徵求郭榮的意見,而郭榮對太子交代的事也是盡心竭力,不曾有一點的違逆敷衍。重義氣而心機簡單的郭超對他這樣的表現十分的欣賞,因為自己兄弟都死在了後漢隱帝的手裡,所以他對郭榮視如親兄弟一般。

  太祖郭威大病不愈,眼看著沒有幾天的活頭了。太子郭超繼位這是早已經定下來的事,誰也改變不了。太祖郭威更是數次召見郭榮,囑咐他好好輔佐陛下,做天下臣民之表率。郭榮也是淚流滿面,發誓說要盡心盡力輔佐太子,縱死不敢懈怠。

  誰又能想到太子一身的武藝,驍勇無比,竟然會從馬背上掉下來摔死呢?他當初從汴州逃出來的時候,一身浴血,殺敵上百,三日三夜奔行都不曾從馬上掉下來。好好的在校場騎馬射箭,怎麼就會因為馬鞍鬆脫而落馬?又怎麼會被騎馬趕來營救的侍衛沒有控制好馬匹,被亂馬踩死了呢?

  這其中的事情,隨著那養馬的小吏,營救郭超卻不慎將其踩死的侍衛們都被處死,再也無人得知了。

  太祖郭威又驚又怒,悲痛之下一命嗚呼。太子死了,如今這後周的天下順理成章繼位的只有一人,那便是晉王郭榮。

  郭榮登基為帝,當天就宣布要御駕親征北漢。因為根據調查才發現,原來已經死了的養馬小吏和侍衛都是北漢派來的奸細,父兄之仇不共戴天。沒等發喪了太祖郭威和太子郭超,郭榮就恢復了自己的柴姓,領兵北伐了。

  於是,周世宗柴榮,堂而皇之的征討北漢來了。

  第八十四章 臨陣斬將

  孫玄道這個人是很久以前就追隨在周太祖郭威身邊的老人了,具體跟了郭威多少年,到現在給郭家賣了多少年的命他自己都不記得了。不過,可以說當今天子周世宗柴榮這個人,他是看著其一步一步成長起來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