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手下軍卒大規模叛逃,論起軍法也是殺無赦。

  其實說起來,相對來說吳海和李大山兩個人,劉凌倒覺得李大山這個人算是個人物,只不過看待問題比較簡單而已。這是一個有用而無謀的人,而吳海,無勇也無謀,殺之並不可惜。

  就在大軍前面二百多里遠的山道上,有一支不足兩千人的隊伍快速的行進著。這支隊似乎十分的怕被別人發現,一路上都在山路上行進。只是這些人的素質極好,即便是山路難行但是他們的速度依然比劉凌的大軍要快一些。

  更奇怪的是,這支隊伍居然全部都是由難民組成的!

  他們的衣著破破爛爛,卻一個個鬥志昂揚。他們的腳下踩著的是草鞋,但是速度奇快。他們的樣子雖然看起來並不威嚴肅穆,但是每個人手裡的兵器都擦的雪亮!

  在隊伍的最前面,一個身材精瘦的男人昂首走在最前面。他的衣衫雖然也破爛不堪,但是他的步伐卻看起來虎步龍行。這個人太瘦了,所以身上威嚴的氣息不是很濃烈。只是,另一種氣勢卻在他身上格外的引人注目。這種氣質,是一種宗師才有的風範!

  他就是季承雲。

  在昨天夜裡,季承雲潛入王府見了劉凌一面。劉凌讓他帶著手下的人馬,儘量隱秘的用最快的速度趕到應州,然後留下記號。季承雲率領的這支隊伍,雖然人數並不太多,但是他們都是當初劉凌在南方七年中保存下來的,撫遠軍真正的精銳!

  本來劉凌是打算讓他們隱藏起來做另外一件事情的,但是南方戰事突起,和後周大軍犯邊相比,現在其他的事情一切都不重要了。而這支不足兩千人的隊伍,劉凌是有大用處的!

  第七十七章 分兵

  北漢國小,其實從太原到南方快馬加鞭三四日也就到了。只是大隊人馬行軍,遠比單人獨騎要慢上許多。尤其是劉凌所率領的三萬大軍,騎兵數量太少。若是換做三萬精騎,速度也會快上不少的。

  京畿大營的人馬還好些,畢竟當初都是從撫遠軍和建雄軍各營選拔出來的精銳。禁軍第一日行軍也還能熬得住,到了第二日就開始出現了掉隊的人。至於守備軍就更加的不堪了,所謂守備軍,幾乎都是太原城裡的人。其中家裡稍微富裕些甚至家財千貫的都不少,占去了很大一部分。這些人參軍無非是讀書不成博取不到功名,另開門路吃一口官家飯而已。

  平日裡根本就沒有正經操練過,體力連禁軍的人都比不上。這些人平日裡無非就是在城樓上換班站崗,下了崗要么喝酒划拳,要麼蒙頭大睡。禁軍好歹每日都要出操訓練槍棒,這守備軍簡直就是來享福的。雖然軍餉最低,但是卻是最清閒的。

  等調到了京畿大營的駐地之後,更是成了無人問津的沒娘孩子。他們也樂得自在,整日在營地里就是打打鬧鬧睡覺喝酒,更是把一群爺們應有的精神氣都消耗掉了。這人就是這樣,慣什麼毛病有什麼毛病。這懶病要是纏上了身,再想捨去就十分的艱難了。

  行軍到第三天上,守備軍的人已經拖拖拉拉的走不動步子了。這樣強度的行軍,便是京畿大營的人馬也是勉強扛得住,他們又如何能堅持?別說步兵,就是騎兵都有些熬不住了。每天除了晚上安營睡覺之外,連吃飯都是邊走邊吃的。臨出發的時候劉凌讓每個人帶上足夠四天吃的乾糧,現在大家都明白為什麼了,原來根本就不會在半路埋鍋做飯。

  每天餓了吃些粗硬幹冷的食物,渴了喝一口冷水。禁軍和守備軍的這些兵早就怨聲載道了,若不是之前在京畿大營點將的時候劉凌殺人的手段太狠,守備軍的士兵老早就有人開了小差。

  原本上連他們自己都覺得自己肯定堅持不住了,可是第三天晚上的時候從太原城裡來了個欽差。劉凌特意把守備軍集結起來,當著一萬多人的面欽差宣讀了聖旨。大意是這樣的,三天前守備軍中當了逃兵的那些人,一回到太原城自己家裡就被八門巡查司和兵部的人挨著個的抓了,一天就抓了三百多人,皇帝陛下一聲令下,太原城門外就又多了三百多個無頭的孤魂野鬼。

  這消息一傳開來,本來打算半路上偷偷溜掉的人全都收住了心思。他們大部分都是太原本地人,做了逃兵不回家還能去幹嗎?就算不回家,往別的地方跑了,那家裡人受到了牽連怎麼辦?

  亂世用重典,孝帝這一招果然將守備軍,包括禁軍在內的士兵都鎮住了。大家都收了逃跑的心思,咬著牙堅持了下去。

  第四天的時候,大軍已經離應州遙遙在望了。這時,先前派出去的直奔玉州的斥候急急來報。

  劉凌正在吃飯,和普通士兵吃的一樣。粗硬的乾糧,實在咽不下去就喝口水沖一衝。他身體素質極好,雖然也覺得很累但並不是堅持不住。這麼多年行軍打仗已經歷練出來了一股子堅忍不拔的勁頭,這小小的苦頭並算不了什麼。

  聽說往玉州的探馬回來了,劉凌讓人趕緊過來。

  這次奔玉州的斥候一共去了十個人,回來的時候只剩下了四個。領頭的斥候風塵僕僕的到了劉凌的身前,被人扶著勉強行了個禮。他身後跟著的幾個斥候也是一樣,早就累的脫了人形。他們衣衫不整,幾個人個個帶傷。

  這斥候的左肩上簡易包裹了一下,還有血從傷口滲透出來。他的臉色慘白,沒有一絲血色。嘴唇乾裂著,虛弱的已經到了極限。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