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白髮人拍案為哪般?(3)

  巴金反覆把那篇遭到報社刪改的文章看了又看,他一人來到了小樓的頂樓。在這裡他可以居高臨下俯望樓下那幽靜的小院,蕭珊在時的那個鞦韆架,現在早已經蕩然無存,花花草草在經歷那場災難以後也變得稀疏凋零,僥倖保留下來的只有那兩棵蕭珊與他同栽的玉蘭樹。老人站在灰暗的暮年晚霞中,嚴峻的面龐上鍍上一抹淡淡的金輝。他心緒很複雜,眼神里又流露出那常有的淡淡感傷。這種神情在當年抗日的烽火中曾經有過,“文革”後期巴金眼神里的憂鬱早已經消逝和淡化了,然而如今他這扇心靈的窗口再一次映現出了他心底的憂慮。

  “我不能這樣無聲面對,我要抗爭。”巴金回到樓下書房,在燈下重新攤牌開了稿紙,他決定馬上就給在香港的潘際垌寫一封信。老人一怒之下,決定再也不給《大公報》的《隨想錄》專欄寫稿子了。在巴金的寫上有這樣的話:“我不會再給你們寄稿了,我擱筆,表示對無理刪改的抗議。讓讀者和後代批評是非吧!對於一個寫作了五十幾年的老作家如此不尊重,這是在給我們國家臉上抹黑,我絕不忘記這件事。我也要讓我的讀者們知道!……”

  巴金憤怒的抗議讓香港《大公報》頗感吃驚。因為他們從沒有看到巴金也會發火,而且這火一旦發作就讓人吃驚。他們也不希望刪改巴金的作品,潘際垌作為巴金《隨想錄》的責任編輯和朋友,他當然更不希望隨便更動作者的原文,而是出於某種意想不到的壓力,最後才不得不這樣做。而如今當巴金為了一篇文章表現出的少見震怒,讓報社裡的上上下下都為此震驚了。直到這時,他們才意識到在《懷念魯迅先生》一文中,並沒有非要刪節的必要。

  潘際垌的眼前又浮現出巴金那張含笑的臉龐。早在數十年前,他就是通過向巴金約稿,才有幸與這位以《家》和〈〈寒夜〉〉蜚聲海內外的大作家的。幾十年過去了,巴金留給這位資深編輯心底的印象,似乎始終與微笑、溫和、謙遜、寬容這樣字眼不無關係。可是如今他竟為了一件小事發起火來,而且從老人來信中的字句里不難看出,巴金的火氣是不可遏制的。

  他似乎看到一雙含怒的眼睛正在那裡怒視他和無理刪改他文章的人。這究竟是為什麼?莫非巴金沒有涵養嗎?非也!沒有誰比潘際垌更了解巴金的為人了。那麼,是“文革”結束以後巴金地位的看漲,他會一改多年的謙和性格而變得傲慢無禮了嗎?也不是。潘際垌知道像巴金這樣的慈祥老人,即便到任何時候也不會改變性格中固有的東西,那就是善良與謙遜。

  既然如此他為什麼寧可中斷與《大公報》的聯繫作為發泄的條件呢?顯而易見是這表面上尋常人不以為意的小事,已經深深剌痛了老作家的心。沒有什麼比無故擅動他筆下文字更讓老人震怒的了,因為在巴金看來這是對他的一種侵害與侮辱!

  潘際垌當然不肯就這樣中斷那個幾可做為《大公報》名牌欄目的《隨想錄》。他仍然給巴金寫信,他仍然不斷向老人發出約稿的請求。潘際垌理解巴金的自尊心,沒有什麼比一個人的自尊心受到剌痛更為嚴重的了。潘際垌並不介意老人的激憤言詞,他知道巴金之所以在他主持的《大公園》中設欄,並連續發表雜文、散文和文彩輝煌的隨筆,當然不是為著名利。老人早在他發稿之始,就已經明確地表示:“我不索取稿酬!”

  老人是為著一個非常偉大的寫作計劃的實現,正在百忙中燈下奮筆。他要把耽擱的時間搶回來,他希望把自己60多年對人生的閱歷、感受與思考,都通過筆下文字留給後人。而他潘際垌所承擔的編輯重責是任何當編輯的人都無法相比的。想到巴金最後將寫下幾十萬字的浩瀚巨篇,想到他的〈〈隨想錄〉〉最後要集結出版,潘際垌就決心要把老人重新拉回到《大公報》上來。他不希望因一時的不快就中止一部歷史巨作的完成。那樣做不僅對《大公報》不利,也會給巴金的晚年帶來無法瀰漫的缺憾。潘際垌心裡十分清楚,巴金這樣做的用意,無疑是在以毅然和堅韌維護一個作家不可侵犯的人格!

  巴金在上海看了潘際垌的信,心中的火氣也消了許多。

  老人也心裡清楚,就這樣放棄自己凝聚心血的《隨想錄》寫作,確實有違自己的初衷。並非巴金的胸襟狹窄,也決不是他以縱橫馳騁文壇半個世紀的資歷來面對編輯的疏忽,而是他不能繼續容忍別人對他人格的挑戰和篾視。既然潘際垌仍然希望把他的《隨想錄》繼續下去,那麼,巴金為什麼就只有這樣一點點雅量呢?

  老人決定不負對方盛邀,他再次提筆寫隨筆了。

  不過,他寫的《鷹的歌》寄出以後,居然又讓老人大失所望。稿件寄到香港以後,竟然沒有得到發表的機會。當然,潘際明並非不想刊發此文,也不是他不贊同巴金在文章中流露出來的鋒芒,而是,他把此稿編成以後,主編不敢簽字。他對潘際垌說:“這樣的文章還是暫且不要發表為好?”

  “為什麼?”潘際垌不理解主編的謹小慎微。在他看來這篇《鷹的歌》,是自己好不容易約來的。剛剛受到傷害的巴金,想吐吐心中的憤慨也在情理之中。他為此據理力爭地對主編說:“巴金把自己比作高爾基小說中的鷹,這有什麼不好呢?他是一個說慣了真話的作家,他說那折斷了翅膀的鷹是因為受了傷,才不得不隕落大海,調子雖然有點悲涼,可是,他的文章仍會給讀者以振奮的力量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