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7頁
一提起唐末五代舊事,高傑和劉春都是面色一整,撫摩著下頜的鬍鬚思索起來。
侯朝宗又道:「過多的殺戮也毫無必要,沒錯,建奴手上粘著咱們士卒的血。可戰爭畢竟已經結束了,這裡可是北京,君侯是個仁慈之人,大約也不想看到太多的人血吧!」
「那麼,什麼是仁呢?孟子曰「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國之所以廢興存亡者亦然。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廟;士庶人不仁,不保四體。今惡死亡而樂不仁,是猶惡醉而強酒。」
這話已經有點赤裸裸了,暗指孫元一旦進京之後,怕是要稱帝了。
新君登基,自然要以仁治理天下。你們兩位侯爺在北京大砍大殺,跟野獸一樣,不是壞了孫元的名聲嗎?
這可是很大的政治錯誤啊,三思,三思。
高傑轉頭看著劉春。
劉春還是那副潑皮模樣:「某無所謂,反正我軍的繳獲已經足夠吃兩年了。」
高傑知道劉服了軟,鼻子裡只哼了一聲,再不說話,算是默認了。
高傑的兒子高元爵忙道:「朝宗先生,父親已經答應了,我這就陪父親一道進內城收攏部隊,恢復軍紀。爹爹,咱們走。」
侯朝宗看到高元爵,心中一動:「元爵,你等等,我還有事找你說,等下咱們一道過去。」
高元爵:「是,朝宗先生。」
朱玄水也乾脆:「既然興平侯和東平侯已經答應封刀,這事就這麼罷了。等下,就由朝宗代表行轅出面,聯絡四軍恢復秩序吧!高侯和劉侯已經在這裡了,李親王和島津一夫那裡還得朝宗去跑一趟。」
侯朝宗:「是。」
劉春跳起來:「走了,回去了。這裡沒吃沒喝,又沒有金銀、美女,我還是趕回內城要緊。」
高傑也大步走了出去。
孫天經這才揉著眼睛醒過來,嘀咕道:「說妥了嗎?」
朱玄水:「已經說好了。」
孫天經:「那好,可以給爹爹去信了,請他入城。對了,我每日的晨練還沒有弄了,俞亮將軍,陪我過過招。」
俞亮:「是,世子。」
不片刻,院子裡就響起了木刀相互劈砍的聲音。
孫天經興奮地大叫:「這招很妙啊,俞亮將軍,再來再來。」
☆、第1555章 勸進表(四)
坐在書房裡,侯朝宗聽到外面的呼喝聲,忍不住一笑,又將目光落到手中那份卷宗上面。
而高元爵則等在一邊百無聊賴,他已經在這裡站了半天了,眼見著就快要到中午。可這個侯先生一會兒看書,一會兒寫字,一會兒燒水泡茶,可就是沒有啟程的心思。
這讓他有些不耐煩了,等了半天,終於忍不住道:「朝宗先生,咱們是不是該進內城了?」
「你很急嗎?」侯朝宗輕笑著問了一聲。
「我……朱指揮交代下了的事情,咱們是不是快些做了。否則……否則……這不是怠政懶政嗎……」高元爵說出這話,有點不好意思。
「你這孩子,朱指揮都不急,你倒是急了?」侯朝宗笑了笑,將手中的卷宗丟到一邊,看了看外面的雪:「也罷,快晌午了,現在若再不過去,怕是趕不上午飯了,小高將軍,叫衛士備上車馬,咱們走吧。」
其實,侯朝宗是故意拖延時間的。如此,也可以多留出一天時間讓四支軍隊的士卒將胸中的殺氣消弭乾淨,也可以多搶些錢財。若是太快過去,只怕會引起各軍的不滿。錢這種東西啊,銀子是白的,眼睛是紅的。
所謂擋人財路如殺人父母,侯朝宗可不想去當這個討厭鬼。
對此,朱玄水也是新知肚明,也不說破。
這行轅里,嘿嘿,都是老鬼,也就俞亮這個武夫單純稚嫩。哎,俞亮是個好人,可將來他這個性子在朝堂上是要吃大虧的呀!
侯朝宗之所以叫高元爵同自己一道進內城,還有個心思。就是想通過高元爵,讓高傑在那份《勸進表》上簽字。畢竟是父子,高元爵在高傑面前進言,比自己效果好得多。就算當時翻臉,高傑只怕也不會為難自己吧!
很快,侯朝宗就坐了大車,帶著二十多個侍衛朝內城出發。
走了大約一里地,侯朝宗朝外面騎在馬上的高元爵一招手:「小高將軍,你進車來,我有話說。」
高元爵進了車中,見侯朝宗一臉的嚴肅,心中突然有些懼了:「朝宗先生可有事?」
「當然,此事關係重大,可以說,關係著咱們寧鄉軍上百萬人的身家性命,也關係到你們秦軍。」侯朝宗森然道。
「關係到我們秦軍?」高元爵很是驚訝。
「對。」侯朝宗斟酌著語氣:「小高將軍,你是君侯未來的乘龍快婿,說起來,你也算是君侯的半個兒,你也是咱們寧鄉軍的人,是不是?」
高元爵連連點頭:「那是,我早已經將自己當成寧鄉軍的人了。」
「那麼我問你,君侯如今已經拿下北京。現在,河北、江淮盡在君侯之手,河南、山西、陝西光復也指日可待。你說,君侯這算是算是立下了不賞之功?如此絕世大功,君侯下一步該怎麼走?」
「還能怎麼走,朝宗先生,此事下面的將士們也在議論,都說啥飛鳥盡良弓藏,如今建奴覆亡。朝廷爵位不會再容君侯擁兵自立,說不好就要成岳武穆了。」
侯朝宗又道:「過多的殺戮也毫無必要,沒錯,建奴手上粘著咱們士卒的血。可戰爭畢竟已經結束了,這裡可是北京,君侯是個仁慈之人,大約也不想看到太多的人血吧!」
「那麼,什麼是仁呢?孟子曰「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國之所以廢興存亡者亦然。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廟;士庶人不仁,不保四體。今惡死亡而樂不仁,是猶惡醉而強酒。」
這話已經有點赤裸裸了,暗指孫元一旦進京之後,怕是要稱帝了。
新君登基,自然要以仁治理天下。你們兩位侯爺在北京大砍大殺,跟野獸一樣,不是壞了孫元的名聲嗎?
這可是很大的政治錯誤啊,三思,三思。
高傑轉頭看著劉春。
劉春還是那副潑皮模樣:「某無所謂,反正我軍的繳獲已經足夠吃兩年了。」
高傑知道劉服了軟,鼻子裡只哼了一聲,再不說話,算是默認了。
高傑的兒子高元爵忙道:「朝宗先生,父親已經答應了,我這就陪父親一道進內城收攏部隊,恢復軍紀。爹爹,咱們走。」
侯朝宗看到高元爵,心中一動:「元爵,你等等,我還有事找你說,等下咱們一道過去。」
高元爵:「是,朝宗先生。」
朱玄水也乾脆:「既然興平侯和東平侯已經答應封刀,這事就這麼罷了。等下,就由朝宗代表行轅出面,聯絡四軍恢復秩序吧!高侯和劉侯已經在這裡了,李親王和島津一夫那裡還得朝宗去跑一趟。」
侯朝宗:「是。」
劉春跳起來:「走了,回去了。這裡沒吃沒喝,又沒有金銀、美女,我還是趕回內城要緊。」
高傑也大步走了出去。
孫天經這才揉著眼睛醒過來,嘀咕道:「說妥了嗎?」
朱玄水:「已經說好了。」
孫天經:「那好,可以給爹爹去信了,請他入城。對了,我每日的晨練還沒有弄了,俞亮將軍,陪我過過招。」
俞亮:「是,世子。」
不片刻,院子裡就響起了木刀相互劈砍的聲音。
孫天經興奮地大叫:「這招很妙啊,俞亮將軍,再來再來。」
☆、第1555章 勸進表(四)
坐在書房裡,侯朝宗聽到外面的呼喝聲,忍不住一笑,又將目光落到手中那份卷宗上面。
而高元爵則等在一邊百無聊賴,他已經在這裡站了半天了,眼見著就快要到中午。可這個侯先生一會兒看書,一會兒寫字,一會兒燒水泡茶,可就是沒有啟程的心思。
這讓他有些不耐煩了,等了半天,終於忍不住道:「朝宗先生,咱們是不是該進內城了?」
「你很急嗎?」侯朝宗輕笑著問了一聲。
「我……朱指揮交代下了的事情,咱們是不是快些做了。否則……否則……這不是怠政懶政嗎……」高元爵說出這話,有點不好意思。
「你這孩子,朱指揮都不急,你倒是急了?」侯朝宗笑了笑,將手中的卷宗丟到一邊,看了看外面的雪:「也罷,快晌午了,現在若再不過去,怕是趕不上午飯了,小高將軍,叫衛士備上車馬,咱們走吧。」
其實,侯朝宗是故意拖延時間的。如此,也可以多留出一天時間讓四支軍隊的士卒將胸中的殺氣消弭乾淨,也可以多搶些錢財。若是太快過去,只怕會引起各軍的不滿。錢這種東西啊,銀子是白的,眼睛是紅的。
所謂擋人財路如殺人父母,侯朝宗可不想去當這個討厭鬼。
對此,朱玄水也是新知肚明,也不說破。
這行轅里,嘿嘿,都是老鬼,也就俞亮這個武夫單純稚嫩。哎,俞亮是個好人,可將來他這個性子在朝堂上是要吃大虧的呀!
侯朝宗之所以叫高元爵同自己一道進內城,還有個心思。就是想通過高元爵,讓高傑在那份《勸進表》上簽字。畢竟是父子,高元爵在高傑面前進言,比自己效果好得多。就算當時翻臉,高傑只怕也不會為難自己吧!
很快,侯朝宗就坐了大車,帶著二十多個侍衛朝內城出發。
走了大約一里地,侯朝宗朝外面騎在馬上的高元爵一招手:「小高將軍,你進車來,我有話說。」
高元爵進了車中,見侯朝宗一臉的嚴肅,心中突然有些懼了:「朝宗先生可有事?」
「當然,此事關係重大,可以說,關係著咱們寧鄉軍上百萬人的身家性命,也關係到你們秦軍。」侯朝宗森然道。
「關係到我們秦軍?」高元爵很是驚訝。
「對。」侯朝宗斟酌著語氣:「小高將軍,你是君侯未來的乘龍快婿,說起來,你也算是君侯的半個兒,你也是咱們寧鄉軍的人,是不是?」
高元爵連連點頭:「那是,我早已經將自己當成寧鄉軍的人了。」
「那麼我問你,君侯如今已經拿下北京。現在,河北、江淮盡在君侯之手,河南、山西、陝西光復也指日可待。你說,君侯這算是算是立下了不賞之功?如此絕世大功,君侯下一步該怎麼走?」
「還能怎麼走,朝宗先生,此事下面的將士們也在議論,都說啥飛鳥盡良弓藏,如今建奴覆亡。朝廷爵位不會再容君侯擁兵自立,說不好就要成岳武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