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頁
文天祥終於開口:“官家豈不憂眾臣離心離德,與官家行相悖之道?”他們才幾個人,朝臣至少還有幾百人。
趙宇一笑道:“當然不,最遲今年九月,朕將昭示天下:朕信守諾言,破大都後,傳位太子。”
“官家不可!”文天祥出言了,張世傑也馬上開口道:“官家,蒙元雖退,但忽必烈乃桀雄,官家那時曾說不可讓吾等立幼帝,以免陷孤兒寡母之局,現在豈可輕言讓位?如果蒙元再次行兵,我朝又會陷於戰火!”
李庭芝施禮道:“官家所言之事雖然驚世駭俗,但吾等會竭力為官家開脫,官家雖然會飽受詬病,但官家手掌重兵,當不會有不穩之事。若官家讓位,豈非再次置社稷於莫測之地?”
趙宇回答:“現在我朝雖然還不能算是強盛,但兵力已能抗衡蒙元,諸位三路北上,已經證明了我朝之團結氣象和將帥之幹練。蒙元近期內不該貿然南下。我讓位後,諸多武器還在,各位陳兵邊境,若蒙元敢於犯險,當予以重擊,我料蒙元勝出之率很小。”
陸秀夫皺眉問道:“官家可是為了堵眾人所說官家來路不明之口?官家可是想為攝政王?”
眾人恍然,都看趙宇,趙宇搖頭:“吾等年底將遠行,可能再履中原大地。”
大家面露驚愕,謝枋得終於開口道:“官家對吾等施了法術,讓我等飽覽幻境,敢問官家是何處人士?”
趙宇嘆了口氣,說道:“我是從諸位所見的夢境中來,在我的世界裡,南宋滅亡,諸位名垂千古,都是中華英傑。諸位可以把那個夢看成是前世,君等對國對民都無愧於心。”
一室的人陷於沉默,最後文天祥說道:“這就是官家對吾等如此信任的緣由?”大家心中感到自豪而同時又再次明白了趙宇是個事無遺算的人,他挑選的都是用生命證實了自己的人。
趙宇點頭:“是的,此時諸位該明白,我的確不該做這個皇帝,因我並非趙室中人。我只是不忍見中華自此後屢遭血洗,成為這個星球人類死亡最多的所在!希望我中華從此能尋求到一條更好的道路,即能富國強民,又能自尊自愛,即能發展科技,探索未知,又能維持我民族文化,還能保護環境。最重要的,是尋找出一條新的道路,延緩或者阻止人類最終走向滅亡。”
文天祥蹙眉道:“即使……官家也可以留下,攝政朝綱,吾等必同心協助。”
趙宇搖頭:“我本以為我承此重任,但現在我知道我誤會了命運,我要完成的是另一個使命。所以,我將此天降之任,託付給諸位,蓋君等每一人都是我真心敬佩的英雄,每一人都是天之驕子,這中華江山應由中華的英雄和百姓共同經營,而非皇帝一族獨占。”
一片靜寂後,姜才問道:“官家姓甚名誰?”
趙宇又笑了:“自然是姓趙名宇,我並不曾改了名姓。”
趙與y略帶了氣憤地說:“那就是我趙氏宗人!官家豈可背祖忘宗!”
李越撲哧一聲,趙宇笑著對趙與y說道:“若能實現君主立憲,趙室就從權利鬥爭中掙脫了出來,如果能保住國家不被外敵侵害,趙氏的皇帝座位能久遠無憂。”當然,大家爭奪的都是丞相實權了。
孫小官人在門外小心地說:“晚餐好了,請問各位是不是要用餐?”大概他擔心趙宇被大臣們圍攻,特意前來叫餐。
趙宇說道:“我再請大家共進晚宴,為昨日賠罪。”
眾人也不好拒絕,都坐了。孫小官人讓人端了桌子進來,又上了飯菜。大臣們一個個心事重重,少言寡語地進了晚餐。李越卻覺得輕鬆,他看趙宇的樣子也像是放下了重擔,一直略帶著微笑,津津有味地吃那些青菜。
次日就是上山祭祀,李越在一旁看著,慶幸自己不是皇帝。趙宇穿了黑色的長袍,一路上山到頂,迎神焚柴,在香案前,三拜九叩,進而到神位前跪玉帛,奉上祭祀,然後讀祝文。李越聽不懂大多,但“與民共主”還真的在裡面。然後趙宇再行了三扣禮,他下來了,那些文武大臣們輪流上,除了前天與趙宇共進了晚宴的那些人面色莊重,其他大臣將領聽了祝文多有不解或者疑惑的表情。大臣們再次獻禮,三獻後禮畢,再有一些飲福受胙,撤饌送神等禮儀,儀式才結束。眾人擁著趙宇出了山頂寺廟,一行人再走下山來,已經是下午了。
折騰了這麼一天,趙宇竟然在晚上開始了他剩下的講課。在泰山腳下的一個大院落里黑壓壓坐滿了人,廳堂里有燈,趙宇李越和大臣們一來,人們都安靜下來。趙宇說道:“諸位都是知書達理之人,請問讀書是為了什麼?”
有人大聲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眾人紛紛附和。
趙宇點頭道:“也不能說不對,但是在我看來,現在的書還無法滿足這些要求。”
儒家理學的著作已然眾多,加上道家佛家的種種,簡直浩若煙海,這麼多書怎麼會不夠?大家一片不信的聲音。
趙宇繼續說道:“從此地到月球有幾里?光的速度有多快?樹上的蘋果為何會掉下來而不是飛上天?水開了時為何壺蓋會被掀起?瘟疫來時是什麼在傳染著疾病?火焰有幾種顏色?哪裡最熱?……”趙宇一口氣問了幾十個問題,都是基本的科學知識,但在此時的思想意識中毫無地位。
到最後屋裡院落中一片安靜,趙宇說:“我希望有的人讀書是為了求知,為了運用,而非做官。畢竟世間還有這麼多問題等待著人們去回答,有這麼多事情等著人們去做。”
然後,趙宇開始講解軍事中工事和竹車的建造,投石器的設計等,用實際案例來解釋物理學中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等原理。
後面的幾天,趙宇進行科普,除了第一天的軍事領域,還講了水利建設中的要點,拱形閘門等設計。農業中的果樹的嫁接,穀物的雜交,用厚布糙席構建的大棚技術等等。還有銀莊的運營和基本條例,其中的風險和規避方式。城市衛生的重要性,下水道的設計,髒水出城入農田和清潔飲水系統的建立。他用了一個晚上講能源的再利用,為何要保護環境,……與他前面所講的文史哲不同,這些都是現實生活中可以運用的手段。
有時李越聽著趙宇講解那些這些簡單但實用的方法和理論,想起二千五百年前的魯班,一口氣發明了鋸子、曲尺、墨斗、鑽子、刨子、鑿子等等木工工具,還發明了磨、碾、鎖等生活用品,培養了無數學生。他還能建造“宮室台榭”,曾製作出攻城用的“雲梯”,舟戰用的“勾強”,創製了“機關備制”的木馬車,造出上了弦就能飛上天的木頭鷂子……懷疑那就是個穿越了時空的現代人,一手擎天,把技術和文明帶給了當時的古人,他想後世的人也許會像評價魯班那樣看待趙宇今天的努力。
他在幫助趙宇之餘,得老老實實地解答孫小官人的農業問題。每次從掌機查出了答案,就去告訴孫小官人。在元代,漢人王禎寫下了《農書》,是本農業巨作,詳細記載了農桑通訣,解釋了農業中的各種問題,中國歷史上難得的一本技術專業書。現在王幀已經出生了,李越不敢直接下載他的著作,只能從掌機中搜尋其他研究成果來回答孫小官人的問題。此時,元朝史上一本重要的著作《農桑輯要》已經成書,雖然是大多總結以前漢人齊民要術等農書,可在語言上簡潔,李越告訴孫小官人一定要找到那本書好好研讀。
每晚趙宇講座來的人越來越多,最後牆上都坐滿了人,門外還有人負責傳話。等到趙宇講完了十夜,對大家說從此再沒有講義,日後就看著大家的運用和發明後,眾人紛紛叫嚷起來:“官家,能不能講講釀酒?”“有沒有點石成金之法?”“官家,那個以水推動齒輪再帶動織布機的道理,能不能再說的詳細些?”“長生不老藥怎麼煉?”……
趙宇一概不再回答,只笑著被慧成慧達幾個人護衛著離開了,留下的人群久久不散,興奮地議論到了後半夜,袁牧之統計姓名家址,人們也互留音訊,算是日後同窗。
次日,大軍離開泰山地區,由陸敏帶領兩萬人護送趙宇等人南下臨安,其他回北方。一早起來,李越看趙宇明顯神清氣慡,像是結束了考試的小學生。李越不想隨著趙宇他們走八百來公里回臨安,就打算和趙宇在泰山腳下告別。
兩人走出眾人的包圍,到一邊單獨交談,說好在臨安何時見面等等,才要分手,就見葉銘皺著眉走過來。李越剛要告辭,被趙宇眼神制止了,只好停下,對著葉銘施禮。葉銘回禮後,見李越不離開,只好低聲問趙宇說:“吾聽祝文中有與天下民眾共主,又有聖上專事慈善之句,近日有人傳言南方趙室宗親日日喧囂,你可有為難之事?”
李越面臨未來的生死考驗,覺得自己比以前不吝許多,插嘴問:“你怎麼不指摘祝文中說從此沒有後宮閹人了?”
葉銘凌厲地看了李越一眼,李越竟然一點都不覺得可怕,嘿嘿一笑,繼續問:“你竟然還覺得他會有為難之事?只有他欺負別人的份兒,怎麼會有別人欺負他的事兒?”
葉銘不理李越了,只專注地看著趙宇,趙宇微微一笑道:“那些是我的意思,你難道不覺得把江山託付給大家一起守衛經營比靠著一個人要好嗎?”
葉銘眉頭不展,看了趙宇好久,終於半垂目道:“君可需要侍衛?”
趙宇微笑著搖頭說:“我不需要,但是大宋需要能戰勝蒙元的將軍,文丞相他們需要能維護我所定下規矩的武將。”
李越心說這是在回絕人家,還說得這麼冠冕堂皇。葉銘陰著臉沒有說話,李越四下看,見幾個和尚和董義等一大堆人聚在遠處,笑著看這邊,一副看熱鬧的樣子。李越覺得大家都很有趣,存心搗亂地對葉銘說:“你的路數錯了,你應該問他是不是為你擔心,畢竟,你是要去征戰的人,他是去西湖遊山玩水。”
葉銘果斷地說:“無需為我擔心!”
趙宇瞥了李越一眼,“要不,你去協助他們戍邊?”
李越縮頭:“你們倒是齊心協力對付起我來了。”
兩個人同時扭臉不再看李越,趙宇聲音帶了冷淡說道:“葉將軍此時身負重任,當想著如何制止蒙元反撲,莫讓吾等這一年多的奮戰成空。其他,就別多放心思了。”
葉銘也冷聲說:“北方有吾等在就不必擔憂。當初蒙元得逞,是因我朝沒有統領將士之人,官員腐敗,人心混亂。現在我軍士氣高漲,餉糧都還夠。朝中又有文丞相掌握大局,上下臣子莫不敬重。又加上許多百姓得了田地,都要保住家園,各地民兵充裕。蒙元想再次得手,怕是不易。”
趙宇一笑道:“當然不,最遲今年九月,朕將昭示天下:朕信守諾言,破大都後,傳位太子。”
“官家不可!”文天祥出言了,張世傑也馬上開口道:“官家,蒙元雖退,但忽必烈乃桀雄,官家那時曾說不可讓吾等立幼帝,以免陷孤兒寡母之局,現在豈可輕言讓位?如果蒙元再次行兵,我朝又會陷於戰火!”
李庭芝施禮道:“官家所言之事雖然驚世駭俗,但吾等會竭力為官家開脫,官家雖然會飽受詬病,但官家手掌重兵,當不會有不穩之事。若官家讓位,豈非再次置社稷於莫測之地?”
趙宇回答:“現在我朝雖然還不能算是強盛,但兵力已能抗衡蒙元,諸位三路北上,已經證明了我朝之團結氣象和將帥之幹練。蒙元近期內不該貿然南下。我讓位後,諸多武器還在,各位陳兵邊境,若蒙元敢於犯險,當予以重擊,我料蒙元勝出之率很小。”
陸秀夫皺眉問道:“官家可是為了堵眾人所說官家來路不明之口?官家可是想為攝政王?”
眾人恍然,都看趙宇,趙宇搖頭:“吾等年底將遠行,可能再履中原大地。”
大家面露驚愕,謝枋得終於開口道:“官家對吾等施了法術,讓我等飽覽幻境,敢問官家是何處人士?”
趙宇嘆了口氣,說道:“我是從諸位所見的夢境中來,在我的世界裡,南宋滅亡,諸位名垂千古,都是中華英傑。諸位可以把那個夢看成是前世,君等對國對民都無愧於心。”
一室的人陷於沉默,最後文天祥說道:“這就是官家對吾等如此信任的緣由?”大家心中感到自豪而同時又再次明白了趙宇是個事無遺算的人,他挑選的都是用生命證實了自己的人。
趙宇點頭:“是的,此時諸位該明白,我的確不該做這個皇帝,因我並非趙室中人。我只是不忍見中華自此後屢遭血洗,成為這個星球人類死亡最多的所在!希望我中華從此能尋求到一條更好的道路,即能富國強民,又能自尊自愛,即能發展科技,探索未知,又能維持我民族文化,還能保護環境。最重要的,是尋找出一條新的道路,延緩或者阻止人類最終走向滅亡。”
文天祥蹙眉道:“即使……官家也可以留下,攝政朝綱,吾等必同心協助。”
趙宇搖頭:“我本以為我承此重任,但現在我知道我誤會了命運,我要完成的是另一個使命。所以,我將此天降之任,託付給諸位,蓋君等每一人都是我真心敬佩的英雄,每一人都是天之驕子,這中華江山應由中華的英雄和百姓共同經營,而非皇帝一族獨占。”
一片靜寂後,姜才問道:“官家姓甚名誰?”
趙宇又笑了:“自然是姓趙名宇,我並不曾改了名姓。”
趙與y略帶了氣憤地說:“那就是我趙氏宗人!官家豈可背祖忘宗!”
李越撲哧一聲,趙宇笑著對趙與y說道:“若能實現君主立憲,趙室就從權利鬥爭中掙脫了出來,如果能保住國家不被外敵侵害,趙氏的皇帝座位能久遠無憂。”當然,大家爭奪的都是丞相實權了。
孫小官人在門外小心地說:“晚餐好了,請問各位是不是要用餐?”大概他擔心趙宇被大臣們圍攻,特意前來叫餐。
趙宇說道:“我再請大家共進晚宴,為昨日賠罪。”
眾人也不好拒絕,都坐了。孫小官人讓人端了桌子進來,又上了飯菜。大臣們一個個心事重重,少言寡語地進了晚餐。李越卻覺得輕鬆,他看趙宇的樣子也像是放下了重擔,一直略帶著微笑,津津有味地吃那些青菜。
次日就是上山祭祀,李越在一旁看著,慶幸自己不是皇帝。趙宇穿了黑色的長袍,一路上山到頂,迎神焚柴,在香案前,三拜九叩,進而到神位前跪玉帛,奉上祭祀,然後讀祝文。李越聽不懂大多,但“與民共主”還真的在裡面。然後趙宇再行了三扣禮,他下來了,那些文武大臣們輪流上,除了前天與趙宇共進了晚宴的那些人面色莊重,其他大臣將領聽了祝文多有不解或者疑惑的表情。大臣們再次獻禮,三獻後禮畢,再有一些飲福受胙,撤饌送神等禮儀,儀式才結束。眾人擁著趙宇出了山頂寺廟,一行人再走下山來,已經是下午了。
折騰了這麼一天,趙宇竟然在晚上開始了他剩下的講課。在泰山腳下的一個大院落里黑壓壓坐滿了人,廳堂里有燈,趙宇李越和大臣們一來,人們都安靜下來。趙宇說道:“諸位都是知書達理之人,請問讀書是為了什麼?”
有人大聲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眾人紛紛附和。
趙宇點頭道:“也不能說不對,但是在我看來,現在的書還無法滿足這些要求。”
儒家理學的著作已然眾多,加上道家佛家的種種,簡直浩若煙海,這麼多書怎麼會不夠?大家一片不信的聲音。
趙宇繼續說道:“從此地到月球有幾里?光的速度有多快?樹上的蘋果為何會掉下來而不是飛上天?水開了時為何壺蓋會被掀起?瘟疫來時是什麼在傳染著疾病?火焰有幾種顏色?哪裡最熱?……”趙宇一口氣問了幾十個問題,都是基本的科學知識,但在此時的思想意識中毫無地位。
到最後屋裡院落中一片安靜,趙宇說:“我希望有的人讀書是為了求知,為了運用,而非做官。畢竟世間還有這麼多問題等待著人們去回答,有這麼多事情等著人們去做。”
然後,趙宇開始講解軍事中工事和竹車的建造,投石器的設計等,用實際案例來解釋物理學中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等原理。
後面的幾天,趙宇進行科普,除了第一天的軍事領域,還講了水利建設中的要點,拱形閘門等設計。農業中的果樹的嫁接,穀物的雜交,用厚布糙席構建的大棚技術等等。還有銀莊的運營和基本條例,其中的風險和規避方式。城市衛生的重要性,下水道的設計,髒水出城入農田和清潔飲水系統的建立。他用了一個晚上講能源的再利用,為何要保護環境,……與他前面所講的文史哲不同,這些都是現實生活中可以運用的手段。
有時李越聽著趙宇講解那些這些簡單但實用的方法和理論,想起二千五百年前的魯班,一口氣發明了鋸子、曲尺、墨斗、鑽子、刨子、鑿子等等木工工具,還發明了磨、碾、鎖等生活用品,培養了無數學生。他還能建造“宮室台榭”,曾製作出攻城用的“雲梯”,舟戰用的“勾強”,創製了“機關備制”的木馬車,造出上了弦就能飛上天的木頭鷂子……懷疑那就是個穿越了時空的現代人,一手擎天,把技術和文明帶給了當時的古人,他想後世的人也許會像評價魯班那樣看待趙宇今天的努力。
他在幫助趙宇之餘,得老老實實地解答孫小官人的農業問題。每次從掌機查出了答案,就去告訴孫小官人。在元代,漢人王禎寫下了《農書》,是本農業巨作,詳細記載了農桑通訣,解釋了農業中的各種問題,中國歷史上難得的一本技術專業書。現在王幀已經出生了,李越不敢直接下載他的著作,只能從掌機中搜尋其他研究成果來回答孫小官人的問題。此時,元朝史上一本重要的著作《農桑輯要》已經成書,雖然是大多總結以前漢人齊民要術等農書,可在語言上簡潔,李越告訴孫小官人一定要找到那本書好好研讀。
每晚趙宇講座來的人越來越多,最後牆上都坐滿了人,門外還有人負責傳話。等到趙宇講完了十夜,對大家說從此再沒有講義,日後就看著大家的運用和發明後,眾人紛紛叫嚷起來:“官家,能不能講講釀酒?”“有沒有點石成金之法?”“官家,那個以水推動齒輪再帶動織布機的道理,能不能再說的詳細些?”“長生不老藥怎麼煉?”……
趙宇一概不再回答,只笑著被慧成慧達幾個人護衛著離開了,留下的人群久久不散,興奮地議論到了後半夜,袁牧之統計姓名家址,人們也互留音訊,算是日後同窗。
次日,大軍離開泰山地區,由陸敏帶領兩萬人護送趙宇等人南下臨安,其他回北方。一早起來,李越看趙宇明顯神清氣慡,像是結束了考試的小學生。李越不想隨著趙宇他們走八百來公里回臨安,就打算和趙宇在泰山腳下告別。
兩人走出眾人的包圍,到一邊單獨交談,說好在臨安何時見面等等,才要分手,就見葉銘皺著眉走過來。李越剛要告辭,被趙宇眼神制止了,只好停下,對著葉銘施禮。葉銘回禮後,見李越不離開,只好低聲問趙宇說:“吾聽祝文中有與天下民眾共主,又有聖上專事慈善之句,近日有人傳言南方趙室宗親日日喧囂,你可有為難之事?”
李越面臨未來的生死考驗,覺得自己比以前不吝許多,插嘴問:“你怎麼不指摘祝文中說從此沒有後宮閹人了?”
葉銘凌厲地看了李越一眼,李越竟然一點都不覺得可怕,嘿嘿一笑,繼續問:“你竟然還覺得他會有為難之事?只有他欺負別人的份兒,怎麼會有別人欺負他的事兒?”
葉銘不理李越了,只專注地看著趙宇,趙宇微微一笑道:“那些是我的意思,你難道不覺得把江山託付給大家一起守衛經營比靠著一個人要好嗎?”
葉銘眉頭不展,看了趙宇好久,終於半垂目道:“君可需要侍衛?”
趙宇微笑著搖頭說:“我不需要,但是大宋需要能戰勝蒙元的將軍,文丞相他們需要能維護我所定下規矩的武將。”
李越心說這是在回絕人家,還說得這麼冠冕堂皇。葉銘陰著臉沒有說話,李越四下看,見幾個和尚和董義等一大堆人聚在遠處,笑著看這邊,一副看熱鬧的樣子。李越覺得大家都很有趣,存心搗亂地對葉銘說:“你的路數錯了,你應該問他是不是為你擔心,畢竟,你是要去征戰的人,他是去西湖遊山玩水。”
葉銘果斷地說:“無需為我擔心!”
趙宇瞥了李越一眼,“要不,你去協助他們戍邊?”
李越縮頭:“你們倒是齊心協力對付起我來了。”
兩個人同時扭臉不再看李越,趙宇聲音帶了冷淡說道:“葉將軍此時身負重任,當想著如何制止蒙元反撲,莫讓吾等這一年多的奮戰成空。其他,就別多放心思了。”
葉銘也冷聲說:“北方有吾等在就不必擔憂。當初蒙元得逞,是因我朝沒有統領將士之人,官員腐敗,人心混亂。現在我軍士氣高漲,餉糧都還夠。朝中又有文丞相掌握大局,上下臣子莫不敬重。又加上許多百姓得了田地,都要保住家園,各地民兵充裕。蒙元想再次得手,怕是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