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頁
如此想著,便跟著鳳梧進了內堂。
老太太的頭髮又白了幾分,她頭戴翡翠抹額,手持龍頭拐杖,一旁的嚴嬤嬤沉著臉站在她身側。堂下左右分別坐著三嬸李氏、四嬸徐氏,還有餘姨娘、周姨娘、梅姨娘,其他兩個面生的小娘子,估摸就是王聽風和王聽裕的媳婦兒,王聽石到現在也沒成家,卻不知道什麼原因。
“老祖宗!”
王錦錦先上前喊了聲。
老太太本來臉色不好,可沒想到王錦錦來了,便如烏雲散去,明月突露,笑成了一朵花。
“是明珠兒啊,今日怎麼得空從賢王府過來?”老太太拍了拍身側的椅子,“來老祖宗這兒坐。”
王錦錦畢竟不是小時候了,還是要守些規矩。
她找了處空椅子坐下,笑道:“老祖宗,我坐這兒就行。”隨即,她便朝李氏幾個點了點頭,當做打過招呼。
這個禮數實在有些不倫不類,但她現在身份高貴,李氏心裡不樂意,也不敢表露出來。不僅如此,她還要捧出一張笑臉,討好的與王錦錦說話:“明珠兒,你來的正好,有件事三嬸還想問問你呢。”
“三嬸請講。”
“也不是什麼大事……就是你三叔他上個月去山西運一塊玉料,不知怎麼就被山西太守給扣押下來了。那玉料可花了王家不少銀子,本打算弄回京城雕一塊佛像,可那山西太守怎麼都不肯放行,你看,若是讓蕭、蕭王爺去給那山西太守發話幾句,這件事不就解決了嘛……”李氏說的磕磕絆絆,但意思王錦錦是聽明白了。
那山西太守是蕭秋年欽點過去的,對於自己的丈夫,王錦錦自然無條件信任他識人的水平。
恐怕三叔運的那塊玉料有貓膩,不然那山西太守吃飽了撐的,敢和蕭秋年作對?
思及此,王錦錦看了眼坐在上首的老太太,老太太朝她笑了笑,輕輕搖頭。
王錦錦這下心裡有底了。
她放下手裡的紅棗茶,稍微坐端正了些,朝李氏笑道:“三嬸,不是我不肯幫自家人,咱們王家做的珠寶行當,有幾次是運東西被扣押的?想來這次三叔的玉料被扣在山西,其中定有原因。你放心,我會讓人去查查到底怎麼回事,若是那山西太守想趁機撈油水,朝廷定不會放過,反之麼……”
李氏面色一紅,乾笑了兩聲,低頭看著手裡的絲絹手帕,不應話了。
李氏的媳婦兒姓錢,嫁進王家最晚,她進門的時候王錦錦正好去蘭州學醫術了,壓根兒都沒見過幾次。
錢氏對王錦錦不熟,只覺得這女人好心高氣傲,即便她嫁了個當朝權貴又如何?對一屋子人都不怎麼看在眼裡的做派,真是讓人恨的牙痒痒。特別是她髮髻上的那對點翠明珠流蘇簪,陽光一照,熠熠生輝,連帶著她身上披的雪白狐裘,簡直刺眼的很。
“聽五姑娘這意思,是不願相幫呢。”錢氏忍不住陰陽怪氣的說了句。
王錦錦正要喝茶,聞言一愣,看了眼角落裡坐著的尖臉女子,不禁“呃”了一聲,問旁邊的鳳梧:“這位是……”
鳳梧解釋道:“五姑娘這些年不常在家,二公子和三公子的婚事你不知也是應該的。這位便是錢二少奶奶,裕哥兒的髮妻。”
“哦,原來是二嫂啊。”王錦錦一幅才認識的模樣。
錢氏看著她的表情,只覺得心口堵著一團悶氣,結果見了幾次面,王錦錦連她是誰都不知道。
她正要再說幾句,王錦錦卻又問一旁坐著默默不語的周姨娘:“對了,周姨娘,我三嫂呢,你也讓我認識認識。”
周姨娘沒想到王錦錦還會主動跟她說話,她以為當年和劉氏鬥成那樣,王錦錦如今發達了,會把她吃了呢!所以好多次見到王錦錦,她都躲在人群後面不出聲,生怕王錦錦想到以前的事情來報復她。
“啊……她……”周姨娘愣了下,站起身指著旁邊的一個梳著婦人髮髻的圓臉女子,“她叫霍雪梅,霍家綢莊的大女兒。”
霍雪梅在王家也沒什麼存在感,畢竟只是一個庶子的正室,平時說不上話,這會兒見周姨娘手足無措的站起身,便也站了起來。
王錦錦忙上前拉她們坐下,道:“都是一家人,這麼客氣幹什麼。”隨即她又看了眼霍雪梅,見她長得圓潤敦厚,便順手取下頭上的一支點翠明珠流蘇簪,塞給她手心,“這簪子我就只戴過一次,初與三嫂認識,小小見面禮,還望收下。”
霍雪梅驚訝的推辭道:“五姑娘,這、這使不得……”
她轉頭看向身後的周姨娘,周姨娘又看了眼王錦錦,到底是點了點頭:“雪梅,既然是五姑娘好意,你就收下吧。”
“多、多謝五姑娘。”霍雪梅呆呆的看著手中名貴的髮簪,又看了眼王錦錦,心下受寵若驚。
她也曾經跟著周姨娘站在人群後,老遠見過幾次王錦錦。
已為人婦,卻依舊美艷如少女。如今懷有幾個月身孕,穿著寬大,竟也不顯身子,反而那細胳膊纖腰,讓人越瞧越羨慕。霍雪梅聽聞過王錦錦的一些“八卦”,她嫁進王家的時候,王錦錦正好離家出走,原因好像是與她死去的母親的有關。後來她又嫁給了當今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攝政王蕭秋年,這蕭秋年聽說是以前王家的養子,外間有些風言風語說王錦錦不檢點,在王家便與蕭秋年私相授受了,她離家出走也是因為蕭秋年的原因等等。但霍雪梅從沒聽王家人提起過蕭秋年,也不知道這件事是真是假。
如今她與王錦錦說上話了,便覺得這些傳聞一定都是假的。
這麼好的姑娘,怎會在王家與自己的哥哥私相授受?
周姨娘見到這幕也是感慨。
她和劉氏鬥了大半輩子,劉氏去了,王文業反而對誰都沒有心了。不管是對她,還是對那外室轉正的余姨娘,這麼些年,王文業反而常去擺放劉氏靈位的祠堂,她們的院子,甚少踏足。
想到這裡,周姨娘下意思看了眼余姨娘。
余姨娘與她一樣,都怕如今的王錦錦回來找她們茬,可看樣子,是她們小人之心了。
也是,蕭秋年如今權傾朝野,王錦錦又無後顧之憂,她何必來找她們不快?要說以前,也的確是她們做了不少虧心事。
錢氏看王錦錦給霍雪梅贈送東西,不禁眼眶發熱,可她又不好意思站出來要,方才說話又得罪了王錦錦,真是兩難。而且看王錦錦的樣子,擺明了在無視她。李氏的臉色也不好,瞪了眼錢氏,那目光怎麼看怎麼扎人。錢氏和霍雪梅向來不對盤,她總覺得霍雪梅是商戶之女,太過小氣,不如她家正六品的出身。因此每每也看不上霍雪梅,在王家除了和李氏走得近,別的妯娌關係,都處的不咋地。
堂上的人各懷心思,王錦錦掃了眼錢氏和李氏,掩飾眸中的冷笑。
她都嫁出去了,這一大家子還有人不省心呢!
“明珠兒,我讓廚房才炒的糖炒栗子,你嘗嘗。”老太太這時打破沉默,讓一個丫鬟將栗子放在王錦錦面前的小几上。
老太太的頭髮又白了幾分,她頭戴翡翠抹額,手持龍頭拐杖,一旁的嚴嬤嬤沉著臉站在她身側。堂下左右分別坐著三嬸李氏、四嬸徐氏,還有餘姨娘、周姨娘、梅姨娘,其他兩個面生的小娘子,估摸就是王聽風和王聽裕的媳婦兒,王聽石到現在也沒成家,卻不知道什麼原因。
“老祖宗!”
王錦錦先上前喊了聲。
老太太本來臉色不好,可沒想到王錦錦來了,便如烏雲散去,明月突露,笑成了一朵花。
“是明珠兒啊,今日怎麼得空從賢王府過來?”老太太拍了拍身側的椅子,“來老祖宗這兒坐。”
王錦錦畢竟不是小時候了,還是要守些規矩。
她找了處空椅子坐下,笑道:“老祖宗,我坐這兒就行。”隨即,她便朝李氏幾個點了點頭,當做打過招呼。
這個禮數實在有些不倫不類,但她現在身份高貴,李氏心裡不樂意,也不敢表露出來。不僅如此,她還要捧出一張笑臉,討好的與王錦錦說話:“明珠兒,你來的正好,有件事三嬸還想問問你呢。”
“三嬸請講。”
“也不是什麼大事……就是你三叔他上個月去山西運一塊玉料,不知怎麼就被山西太守給扣押下來了。那玉料可花了王家不少銀子,本打算弄回京城雕一塊佛像,可那山西太守怎麼都不肯放行,你看,若是讓蕭、蕭王爺去給那山西太守發話幾句,這件事不就解決了嘛……”李氏說的磕磕絆絆,但意思王錦錦是聽明白了。
那山西太守是蕭秋年欽點過去的,對於自己的丈夫,王錦錦自然無條件信任他識人的水平。
恐怕三叔運的那塊玉料有貓膩,不然那山西太守吃飽了撐的,敢和蕭秋年作對?
思及此,王錦錦看了眼坐在上首的老太太,老太太朝她笑了笑,輕輕搖頭。
王錦錦這下心裡有底了。
她放下手裡的紅棗茶,稍微坐端正了些,朝李氏笑道:“三嬸,不是我不肯幫自家人,咱們王家做的珠寶行當,有幾次是運東西被扣押的?想來這次三叔的玉料被扣在山西,其中定有原因。你放心,我會讓人去查查到底怎麼回事,若是那山西太守想趁機撈油水,朝廷定不會放過,反之麼……”
李氏面色一紅,乾笑了兩聲,低頭看著手裡的絲絹手帕,不應話了。
李氏的媳婦兒姓錢,嫁進王家最晚,她進門的時候王錦錦正好去蘭州學醫術了,壓根兒都沒見過幾次。
錢氏對王錦錦不熟,只覺得這女人好心高氣傲,即便她嫁了個當朝權貴又如何?對一屋子人都不怎麼看在眼裡的做派,真是讓人恨的牙痒痒。特別是她髮髻上的那對點翠明珠流蘇簪,陽光一照,熠熠生輝,連帶著她身上披的雪白狐裘,簡直刺眼的很。
“聽五姑娘這意思,是不願相幫呢。”錢氏忍不住陰陽怪氣的說了句。
王錦錦正要喝茶,聞言一愣,看了眼角落裡坐著的尖臉女子,不禁“呃”了一聲,問旁邊的鳳梧:“這位是……”
鳳梧解釋道:“五姑娘這些年不常在家,二公子和三公子的婚事你不知也是應該的。這位便是錢二少奶奶,裕哥兒的髮妻。”
“哦,原來是二嫂啊。”王錦錦一幅才認識的模樣。
錢氏看著她的表情,只覺得心口堵著一團悶氣,結果見了幾次面,王錦錦連她是誰都不知道。
她正要再說幾句,王錦錦卻又問一旁坐著默默不語的周姨娘:“對了,周姨娘,我三嫂呢,你也讓我認識認識。”
周姨娘沒想到王錦錦還會主動跟她說話,她以為當年和劉氏鬥成那樣,王錦錦如今發達了,會把她吃了呢!所以好多次見到王錦錦,她都躲在人群後面不出聲,生怕王錦錦想到以前的事情來報復她。
“啊……她……”周姨娘愣了下,站起身指著旁邊的一個梳著婦人髮髻的圓臉女子,“她叫霍雪梅,霍家綢莊的大女兒。”
霍雪梅在王家也沒什麼存在感,畢竟只是一個庶子的正室,平時說不上話,這會兒見周姨娘手足無措的站起身,便也站了起來。
王錦錦忙上前拉她們坐下,道:“都是一家人,這麼客氣幹什麼。”隨即她又看了眼霍雪梅,見她長得圓潤敦厚,便順手取下頭上的一支點翠明珠流蘇簪,塞給她手心,“這簪子我就只戴過一次,初與三嫂認識,小小見面禮,還望收下。”
霍雪梅驚訝的推辭道:“五姑娘,這、這使不得……”
她轉頭看向身後的周姨娘,周姨娘又看了眼王錦錦,到底是點了點頭:“雪梅,既然是五姑娘好意,你就收下吧。”
“多、多謝五姑娘。”霍雪梅呆呆的看著手中名貴的髮簪,又看了眼王錦錦,心下受寵若驚。
她也曾經跟著周姨娘站在人群後,老遠見過幾次王錦錦。
已為人婦,卻依舊美艷如少女。如今懷有幾個月身孕,穿著寬大,竟也不顯身子,反而那細胳膊纖腰,讓人越瞧越羨慕。霍雪梅聽聞過王錦錦的一些“八卦”,她嫁進王家的時候,王錦錦正好離家出走,原因好像是與她死去的母親的有關。後來她又嫁給了當今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攝政王蕭秋年,這蕭秋年聽說是以前王家的養子,外間有些風言風語說王錦錦不檢點,在王家便與蕭秋年私相授受了,她離家出走也是因為蕭秋年的原因等等。但霍雪梅從沒聽王家人提起過蕭秋年,也不知道這件事是真是假。
如今她與王錦錦說上話了,便覺得這些傳聞一定都是假的。
這麼好的姑娘,怎會在王家與自己的哥哥私相授受?
周姨娘見到這幕也是感慨。
她和劉氏鬥了大半輩子,劉氏去了,王文業反而對誰都沒有心了。不管是對她,還是對那外室轉正的余姨娘,這麼些年,王文業反而常去擺放劉氏靈位的祠堂,她們的院子,甚少踏足。
想到這裡,周姨娘下意思看了眼余姨娘。
余姨娘與她一樣,都怕如今的王錦錦回來找她們茬,可看樣子,是她們小人之心了。
也是,蕭秋年如今權傾朝野,王錦錦又無後顧之憂,她何必來找她們不快?要說以前,也的確是她們做了不少虧心事。
錢氏看王錦錦給霍雪梅贈送東西,不禁眼眶發熱,可她又不好意思站出來要,方才說話又得罪了王錦錦,真是兩難。而且看王錦錦的樣子,擺明了在無視她。李氏的臉色也不好,瞪了眼錢氏,那目光怎麼看怎麼扎人。錢氏和霍雪梅向來不對盤,她總覺得霍雪梅是商戶之女,太過小氣,不如她家正六品的出身。因此每每也看不上霍雪梅,在王家除了和李氏走得近,別的妯娌關係,都處的不咋地。
堂上的人各懷心思,王錦錦掃了眼錢氏和李氏,掩飾眸中的冷笑。
她都嫁出去了,這一大家子還有人不省心呢!
“明珠兒,我讓廚房才炒的糖炒栗子,你嘗嘗。”老太太這時打破沉默,讓一個丫鬟將栗子放在王錦錦面前的小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