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次王寧安要退位,聚集所有華夏子孫,共同祭奠先祖,正好給王寧安的宦海生涯畫一個完滿的句號。

  哪怕心裡鄙視,章惇也不能否認,姓呂的馬屁拍得好!

  放在以往,王寧安斷然不會同意,可這一次他真的要謝幕了,總該有點動靜吧!

  在沉默了許久之後,王寧安點頭了。

  「儀式可以隆重,但必須節約預算,不能鋪張浪費!」

  「請師父放心,我們一定辦好!」

  呂章異口同聲。

  ……

  要再次祭奠炎黃先祖,消息傳出,立刻引起了巨大的轟動。

  自從趙曙的爺爺玩壞了泰山封禪之後,就缺少了一個可以彰顯帝國威嚴,天命所歸的重要活動。

  現在看起來,唯有祭祀炎黃,比起泰山封禪更來勁兒!

  太好了,早就應該辦!

  在一片歡騰之中,陸續有人進京,共襄盛舉。

  第一個到來的就是東平王趙宗景,他用了三天時間,乘著火車來到了洛陽,進入了秦王府!

  「二郎,我來看你了!」

  王寧安稍微遲愣,快步迎上來,和趙宗景熊抱在一起。

  兩個人分別之後,哪怕孩子們成親,老親家都沒能見面,能不想念嗎?他們互相拍了拍,又看了看,笑得像是個孩子。

  老了,全都老了!

  王寧安當了爺爺,趙宗景都當太爺爺,四世同堂了!能不老嗎?

  「幸好有這次機會,不然咱們兄弟都沒有重逢的機會,我爹當年糊塗,你可不要在意。」

  王寧安和他勾肩搭背,笑著道:「反正我不會把帳算在你的頭上!」

  兩個人攜手,走進了書房,談不完的話,趙宗景一連住了三天,聊了三天,到了第4天,又有人來了,這次來的是狄青!

  主動退役之後,狄青還以為餘生就要在家中終老,再也沒機會進京呢!沒想到他居然成了祭祀大典,邀請的頭一批貴賓,早早進了京城。

  「是狄帥來了,我大宋碩果僅存的老臣,豈能不請你啊!」趙宗景放聲大笑。

  狄青也是感慨頗深,王安石病死了,張方平處死,當時四個老傢伙,除了遠在琉球的文彥博,就剩下他一個了。

  真是想不到,他這個粗鄙武夫,反而是笑到最後的,狄青好奇道:「二郎,這次只是我們?沒有別人?令尊不來?」

  他的話音剛落,就有人跑來送信,王家一大家子人都來了。

  三伯在5年前死了,王老爹就是王家的家長,從他算起,老娘白氏,楊曦,蘇八娘,蕭觀音,王寧宣,王寧宏,王寧澤,還有一大堆侄子,多得叫不出名字的孫子,把秦王府都給塞滿了。

  這還不算,老岳父楊文廣,大舅哥楊懷玉,妹夫折克柔,種家兄弟,狄青的公子,駙馬狄詠,大將狄諮,慕容輕塵,梁大剛,楊義斌,吳世誠,向好,這些人全都來到了京城。

  在眾多的人員當中,王寧安的學生許陽顯得最特殊,他不但來了,而且還帶著一件很了不起的禮物。

  這是個長方形的盒子,毫不起眼,只是在兩端連出去兩根線,兩根線又接通了一個圓形的玻璃球體。

  當導線銜接的時候,玻璃球體居然亮了!

  雖然亮的時間不長,只有幾個瞬間,但是足以讓人倍感欣慰。

  大宋的科學家已經撬開了電力時代的大門!

  或許退休後不久,就能過上樓上樓下,電燈電話的日子了。

  王寧安笑得很開心,只是他漸漸發現,進京的人群越來越多,尤其是海外的人,包括昔日的渤海王大熊,于闐國尉遲一脈,大理的段家,交趾的幾個家族,高麗,倭國,西域的諸國……

  就這麼說吧,鐵路,海路,全都變成了大動脈,將參加盛典的人們,快速送到京城。最後,甚至包括殷商大陸,還有遠征的士兵,都有代表進京。

  事情發展到了這個地步,王寧安怎麼還能麻木下去!

  這幫小兔崽子是要搞事情啊!

  王寧安把呂惠卿給叫了過來。

  「你給我說實話,到底是怎麼打算的,為什麼要這麼多人?」

  呂惠卿連忙道:「師父,弟子可沒有違背您老的意思,他們全都是自費進京,參加盛典,總不能把人家擋在門外吧!」

  王寧安懶得聽下去,呂惠卿是避重就輕!

  「你給我實話實說,是不是有什麼計劃?」

  呂惠卿被問得有些慌亂,「師父,這麼好的一次盛典,不藉機彰顯國威,豈不是坐失良機,要說計劃,這就是弟子的計劃,再無其他。」

  王寧安根本不信,還要追問,手下官吏卻送來了聖旨。原來趙曙,趙頊,王青,皇家也動身了,共同參加盛典,王寧安不得不打起精神,安排迎接皇室的禮節。

  「全都來了,咱們也不能閒著。」

  這一波進京的人員,更加了不得了,包括蘇洵,大儒王方,陳希亮,歐陽發,范純禮,王安禮,還有許許多多,六藝的門人,知名的學者,也都來了。

  一句話,盛況空前!

  京城都被塞滿了,一向喜歡熱鬧的大蘇都覺得有點蒙!

  「爹,這麼多人都來了,還有什麼事情幹不成?就算改朝換代,也不在話下啊!」

  滿頭白髮的蘇洵氣得舉起了巴掌,倒是岳父王方更體貼女婿,勸阻道:「老泉兄,子瞻也沒說錯,我們的確有能力擁立秦王登基,只不過我們要更了不起的事情!」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