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范寧微微笑道:「既然你這麼在意,那就當做是我送你的。」

  ……

  次日一早,范寧給趙覃說了徐慶之事,趙覃一口答應,他會妥善安排好徐慶妻子回大宋遷墳。

  范寧這才登船離開了鯤州,離開了這片他注滿了心血的土地,不知再回來時又是何年何月了。

  第七百五十八章 告別大宋

  一個月後,范寧的坐船抵達了泉州,泉州目前是北島在大宋的根基地,有碼頭、商行、錢鋪、店鋪、酒樓、客棧、工場、瓷窯、農莊、茶場等等,僅在泉州的資產就達百萬貫。

  范寧抵達泉州時,正好遇到一萬三千戶百姓遷徙海外,其中一萬戶是遷徙北島,三千戶是遷徙到南島,這也是魯國大長公主要跟隨丈夫曹詩前往南島,又看在太皇太后的面上,天子趙頊特地批准遷徙三萬戶百姓去南島。

  此時北宋人口已達一億兩千萬,僅江南地區的無地流民戶就達三百萬戶,雖然人口眾多帶來商業上的繁榮,但也同樣帶來了很大的社會和經濟壓力,所以適當向海外遷徙人口已成為朝廷的共識。

  但遷徙海外的人口也不能過多,會使朝廷失去控制。

  所以王國人口上限控制在百萬,公國人口上限是五十萬,不過,如果是自然繁衍突破上限則不包括在內。

  目前北島人口有二十萬,加上天子批准遷徙的十萬戶,十年後人口至少是七十萬戶,實際上不止,還有北島自己不斷招募的移民,十年後接近百萬人口都有可能。

  泉州海港停泊著三百艘萬石大船,北島所有的萬石大船都傾囊而至,來迎接一萬三千戶,近八萬人口。

  這雖然不是最大的一次移民,但也是規模龐大。

  來迎接這批百姓的官員由朱齊和陸敏帶隊,他們一個是吳城縣令,一個是越城縣令,同時帶來幾百名學生作為自願者。

  另外朝廷也會派出一支五千人的軍船隊護送這批百姓前往北島。

  包括移民的吃喝拉撒,衣食住行,各方面都安排得十分妥當。

  他們就在等待范寧到來,然後一起出發前往北島。

  范寧船隊抵達泉州時已是傍晚時分,他沒有驚動當地官員,直接帶隨從來到自己的舊宅『紫川府』,府中有人收拾打理,可以直接入住。

  范寧本想好好休息一夜,沒想到明仁上門了。

  「你怎麼也來了?」范寧連忙把他讓進書房。

  明仁苦笑一聲道:「新港那邊出了點事,我趕去處理。」

  「新港出了什麼事?」

  「一名新執事經驗不足,第一次操作白銅,結果被一個西方商人騙走了一萬錠白銅,一錠十兩,差不多十萬兩吧!」

  范寧請他坐下,又讓隨從上了茶,問道:「具體是怎麼回事,說說看。」

  「說起來就是見識不足,這名西方商人想買白銅,手中黃金不夠,便拿十大箱錫蘭五彩明珠來沖抵,執事沒見過這種五彩明珠,覺得很罕見,便答應了。後來消息傳到北島,我覺得有點蹊蹺,真是五彩明珠的話,十大箱五彩明珠該值多少錢,遠遠不止一萬錠白銅,西方人有這麼蠢嗎?我就趕去新港,果不其然,全他娘的是玻璃珠子,只不過是五彩玻璃珠子。」

  范寧喝了口茶,心中好笑,這是西方人用來騙非洲人黃金的把戲,居然騙到自己頭上了。

  不過物以稀為貴,現在還是北宋年間,就算是玻璃珠子也是比較值錢的,倒不能說是騙。

  明仁之所以覺得上當,是因為自己告訴過他,玻璃是怎麼做出來的,他也在嘗試,所以他知道這玩意不值錢,可別人未必知道啊!

  「你帶了嗎?」

  明仁從懷中摸出一顆遞給范寧,范寧在燈光下細看,五彩斑斕,彩光奪目,確實引人入勝,難怪執事會上當。

  范寧笑道:「那個執行你處罰了嗎?」

  「暫時還沒有,只是狠狠訓斥他一番。」

  「這樣吧!你讓他去一趟日本平安京,把這批玻璃珠子賣給藤原家族,兩百萬兩白銀,他們一定會買的。」

  「兩百萬!」明仁瞪大了眼睛。

  「藤原家族有的是銀子,從秋田裡見銀山每年就分走三百萬兩,我從他手上賺點小錢,有什麼不可以?不過這種明珠叫做義大利寶珠,產自西方之國義大利,至於怎麼開採出來的,我們不知道。」

  「我知道,我回去時去一趟新港。」

  范寧忽然想起一事,問道:「我們在新港那邊,或者在泉州這裡有沒有橡膠車輪?」

  「泉州就有!」

  「有多少?」

  「大概兩百對,包括車軸。」

  「你留五十對交給那個執事,讓他去平安後,再拐去鯤州,把五十副車輪交給鯤州趙知府,這是我答應他的,算是送給他們。」

  明仁笑道:「小事一樁,我會安排的。」

  范寧喝了口茶又問道:「說起玻璃,我記得你要辦玻璃廠,有沒有成功?」

  「成功是成功了,但被你岳父曹佾看見了,他一定要我們把技術給南島,南島也要辦一家玻璃廠,這種技術我真捨不得,但又不好不答應。」

  明仁有點苦惱,從懷裡摸出個紫檀木鑲銀邊菸斗,卷了點一鍋菸絲,在燈下點了,美美抽了起來。

  范寧看得有點目瞪口呆,他指了指菸斗問道:「你什麼時候學會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