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頁
落英眼見自家公子對著鏡子出神, 自己小心翼翼把手中的畫卷折好,雖然公子把這東西扔在地上, 但這可是太子殿下的墨寶。事後一定跟那堆寶貝書信一般, 視若珍寶地收藏在柜子里。
他不敢讓手中的畫有一絲一毫褶皺, 便打算將整幅畫全部攤開, 再重新捲起來,「咦, 公子, 最下面還有一句話……」
「什麼?」孫若徵回過神來, 畫上還有字?他方才一時激動之下, 並沒有看完全。
「你把畫拿給我看看。」
落英淡笑著把畫遞給孫若徵,眼睛裡帶著些許促狹,孫若徵瞪了他一眼。
接過他手中的畫, 心急火燎地打開,凝神屏氣,定睛一看——
「徵兒,你釀的桃花酒真好喝。」
這是什麼莫名其妙的話?
桃花酒?
那不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孫若徵曾經滿懷期待地讓人給段紹戎送了一壇親手釀的桃花酒,幻想著對方會喜歡,然而他卻從來沒在回信上看見過對方提到這壇酒。
期待落了空,孫若徵漸漸忘卻,臨到這時,對方卻又突然提起這茬。
孫若徵輕輕地笑了一下,隨即臉上的笑容又立馬消失了。
他幽幽地嘆了口氣,把手中的畫小心折起,寶貝似地抱在懷裡。
自古多情總被無情惱。
誰讓他就喜歡上了這麼一個無情薄倖郎。
太子大婚當日,整個京城仿佛被注入了一壺滾燙的開水,紅妝連綿至天際,何止十里,滿城皆紅,綠柳掛上了紅綢帶,石橋下的蓮花,蓮瓣雪白通透,花尖卻好似綴了顆紅豆一般。
孫夫人拉著孫若徵的手走出孫府大門,孫夫人年歲漸長,眉宇間越發福潤細澤,她拍了拍自己小兒子的手,眼睛底下儘是滿意。
當初這婚事便是她一手促成,如今到了功德圓滿的日子,她還有什麼不滿意的呢。
孫智心亦是喜笑顏開,他捋了捋自己的鬍鬚,現在的他老早就被封了侯,家世榮耀顯赫,今天,自家的孩子也將成為太子妃,將來的皇后。
從一個鹹魚太守混到今天,他整個人頭上,仿佛就頂著光輝灼目的四個大字——「羨煞旁人」。
百官來賀,都給他老老實實當旁人吧。
時辰到了,親哥哥背著孫若徵上了二十四人抬的七寶龍華轎,前面八個容貌清秀的侍女拿著鸞鳳寶扇走在前列,孫若徵坐在轎中,耳邊是吹吹打打的嬉鬧聲,他的心也跟著這熱鬧的聲響跳個不停。
孫府漸行漸遠。
從家裡到皇宮,這條路他已經走過無數回,只是這一去,他的身份從此也變了。
他終於嫁給了他想要的那個人。
段紹戎身上只有淡淡的酒氣,在婚宴上,他只喝了幾杯酒,還都是敬自家父皇的,別人的酒,他才不喝。往日嗜酒如命的他難得改了性子。
太子殿下機智的很,心中小算盤打得啪啪響。
洞房花燭夜這麼重要的時辰,自然是要保持清醒,不能唐突佳人。
段紹戎勾起嘴角,腳下宛如生風,身後的宮侍加快了腳步,幾乎是小跑著,才能跟緊太子殿下的腳步。
入了寢宮,直到看見大紅喜床上坐著的那個人,段紹戎才感覺到心定下來。
飲下合卺酒,接過玉如意,段紹戎揮退殿中所有婆子宮女,用手中的玉如意,挑開了紅蓋頭。
殿中兩人,一個坐著,一個站著,一個低眉,一個抬眸,四目相對。
眼前人的樣子,和記憶中嬉笑怒罵的身影,跨過十幾年歲月長河,漸漸融合在了一起。
時光仿佛定格在這一瞬,身後的紅焰喜燭燃燒,垂下了點點紅淚。
回過神來,段紹戎往前走了一步,半蹲半跪在床邊,拉起身邊人白皙的手。
抬頭仰望他如畫的眉眼,那天騎馬回眸瞥見窗邊的他,一襲白衣,清貴無瑕,眉眼精緻,像是碧波湖畔下的一株清蓮,亭亭出水,氣質出塵。
他不過看了一眼,這個清清冷冷的人,好似就在他心底埋下了一顆蓮子,長成一株蓮花。
這些不能相見的日子,那花就在他的心湖裡招搖。
而今,滿堂的紅綢彩帶,金盞紅燭,紅艷的燭火倒映在他細膩如凝脂的臉龐上,段紹戎驀地想起了那年的上元節。
他和孫若徵一起在橋下放蓮花燈,許下心愿藏進燈里,點燃燈芯,將手中的蓮花燈放入水中,隨水漂流。
放完蓮花燈後,兩人拉著手在橋上走,段紹戎想要去猜燈謎看表演,孫若徵不答應,堅持要在橋上數河燈,「一、二、三……三十七……四十六……我數到哪了?」
「一、二……五十六……」
「又錯了……重新數……」
……
「別數了別數了,我幫你數好了,一共二百七十六盞,走,我帶你贏燈籠去……」
……
段紹戎忍不住臉上浮起了一抹笑容。
新婚房裡,孫若徵覺得莫名其妙,抓著他的手,什麼話都不說,又是什麼意思?
還笑?
剛新婚的美夫郎心生慍怒,語氣有所不耐:「你在想什麼?」
段紹戎終於笑出了聲,手一撐,由半跪著的姿勢變成了和孫若徵一樣的坐姿,伸手摟住了自家夫郎纖細的腰肢,把人拉過來一點,戲謔地回道:「我在想那年我們倆一起放的蓮花燈。」
他不敢讓手中的畫有一絲一毫褶皺, 便打算將整幅畫全部攤開, 再重新捲起來,「咦, 公子, 最下面還有一句話……」
「什麼?」孫若徵回過神來, 畫上還有字?他方才一時激動之下, 並沒有看完全。
「你把畫拿給我看看。」
落英淡笑著把畫遞給孫若徵,眼睛裡帶著些許促狹,孫若徵瞪了他一眼。
接過他手中的畫, 心急火燎地打開,凝神屏氣,定睛一看——
「徵兒,你釀的桃花酒真好喝。」
這是什麼莫名其妙的話?
桃花酒?
那不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孫若徵曾經滿懷期待地讓人給段紹戎送了一壇親手釀的桃花酒,幻想著對方會喜歡,然而他卻從來沒在回信上看見過對方提到這壇酒。
期待落了空,孫若徵漸漸忘卻,臨到這時,對方卻又突然提起這茬。
孫若徵輕輕地笑了一下,隨即臉上的笑容又立馬消失了。
他幽幽地嘆了口氣,把手中的畫小心折起,寶貝似地抱在懷裡。
自古多情總被無情惱。
誰讓他就喜歡上了這麼一個無情薄倖郎。
太子大婚當日,整個京城仿佛被注入了一壺滾燙的開水,紅妝連綿至天際,何止十里,滿城皆紅,綠柳掛上了紅綢帶,石橋下的蓮花,蓮瓣雪白通透,花尖卻好似綴了顆紅豆一般。
孫夫人拉著孫若徵的手走出孫府大門,孫夫人年歲漸長,眉宇間越發福潤細澤,她拍了拍自己小兒子的手,眼睛底下儘是滿意。
當初這婚事便是她一手促成,如今到了功德圓滿的日子,她還有什麼不滿意的呢。
孫智心亦是喜笑顏開,他捋了捋自己的鬍鬚,現在的他老早就被封了侯,家世榮耀顯赫,今天,自家的孩子也將成為太子妃,將來的皇后。
從一個鹹魚太守混到今天,他整個人頭上,仿佛就頂著光輝灼目的四個大字——「羨煞旁人」。
百官來賀,都給他老老實實當旁人吧。
時辰到了,親哥哥背著孫若徵上了二十四人抬的七寶龍華轎,前面八個容貌清秀的侍女拿著鸞鳳寶扇走在前列,孫若徵坐在轎中,耳邊是吹吹打打的嬉鬧聲,他的心也跟著這熱鬧的聲響跳個不停。
孫府漸行漸遠。
從家裡到皇宮,這條路他已經走過無數回,只是這一去,他的身份從此也變了。
他終於嫁給了他想要的那個人。
段紹戎身上只有淡淡的酒氣,在婚宴上,他只喝了幾杯酒,還都是敬自家父皇的,別人的酒,他才不喝。往日嗜酒如命的他難得改了性子。
太子殿下機智的很,心中小算盤打得啪啪響。
洞房花燭夜這麼重要的時辰,自然是要保持清醒,不能唐突佳人。
段紹戎勾起嘴角,腳下宛如生風,身後的宮侍加快了腳步,幾乎是小跑著,才能跟緊太子殿下的腳步。
入了寢宮,直到看見大紅喜床上坐著的那個人,段紹戎才感覺到心定下來。
飲下合卺酒,接過玉如意,段紹戎揮退殿中所有婆子宮女,用手中的玉如意,挑開了紅蓋頭。
殿中兩人,一個坐著,一個站著,一個低眉,一個抬眸,四目相對。
眼前人的樣子,和記憶中嬉笑怒罵的身影,跨過十幾年歲月長河,漸漸融合在了一起。
時光仿佛定格在這一瞬,身後的紅焰喜燭燃燒,垂下了點點紅淚。
回過神來,段紹戎往前走了一步,半蹲半跪在床邊,拉起身邊人白皙的手。
抬頭仰望他如畫的眉眼,那天騎馬回眸瞥見窗邊的他,一襲白衣,清貴無瑕,眉眼精緻,像是碧波湖畔下的一株清蓮,亭亭出水,氣質出塵。
他不過看了一眼,這個清清冷冷的人,好似就在他心底埋下了一顆蓮子,長成一株蓮花。
這些不能相見的日子,那花就在他的心湖裡招搖。
而今,滿堂的紅綢彩帶,金盞紅燭,紅艷的燭火倒映在他細膩如凝脂的臉龐上,段紹戎驀地想起了那年的上元節。
他和孫若徵一起在橋下放蓮花燈,許下心愿藏進燈里,點燃燈芯,將手中的蓮花燈放入水中,隨水漂流。
放完蓮花燈後,兩人拉著手在橋上走,段紹戎想要去猜燈謎看表演,孫若徵不答應,堅持要在橋上數河燈,「一、二、三……三十七……四十六……我數到哪了?」
「一、二……五十六……」
「又錯了……重新數……」
……
「別數了別數了,我幫你數好了,一共二百七十六盞,走,我帶你贏燈籠去……」
……
段紹戎忍不住臉上浮起了一抹笑容。
新婚房裡,孫若徵覺得莫名其妙,抓著他的手,什麼話都不說,又是什麼意思?
還笑?
剛新婚的美夫郎心生慍怒,語氣有所不耐:「你在想什麼?」
段紹戎終於笑出了聲,手一撐,由半跪著的姿勢變成了和孫若徵一樣的坐姿,伸手摟住了自家夫郎纖細的腰肢,把人拉過來一點,戲謔地回道:「我在想那年我們倆一起放的蓮花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