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頁
“倒不是祝威……”常大頓了頓,眼中閃過一絲猶豫,“當年的藥,的確是祝威尋得的。但是,他卻是不知道這尋來是做什麼的。”說著,他拿出了一封信:“這是在祝威書房的暗格里找到的,是他當年和宣國公的通信。”
蕭昱溶接過信紙,一目十行地掃過去,嗤笑了一聲,面上似有不屑之色:“蕭齊肅就是這樣用人的?讓手下的一員大將去辦事,末了連到底是做什麼的都不肯告訴他,就這樣讓他不明不白地背了這麼大一口鍋?”
他沉吟了一會兒,很快就做出了決定:“把這個消息透給祝威,最好讓它傳得遠遠的。”
你蕭齊肅不是一向標榜禮賢下士、手下能人集聚嗎?那倒不如看看,沒了那點本就微薄的信任,又有一個無論是才華還是年紀,各方面都勝過了你的世子在側,還有誰肯全心全意地為你賣命?
蕭昱溶勾了勾唇。
片刻後,馬車停下。
北鎮撫司衙門到了。
蕭昱溶撩開帘子,率先躍下馬車,常大連忙跟上。他一面對沿路遇見的錦衣衛的行禮點頭示意,一面吩咐道:“去沼獄。”
“是。”
沼獄就設在北鎮撫司衙門中,門前鐵甲侍衛執槍把守,黝黑而沉重的大門帶著濃重的鐵鏽味——亦或是,血腥味。
侍衛沉默地拉開了大門,一眼望進去,是一條漆黑幽深得仿佛沒有盡頭的長廊,兩側昏黃微弱的燭光並未照亮多少道路,反而愈發顯出長廊而幽暗來。
蕭昱溶看了一眼,毫不猶豫地提步走了進去。
自他當上北鎮撫司鎮撫使以來,這還是頭一回踏進沼獄。血腥味久久滯留在此地,濃重得化不開,幾乎要凝成實質。一步步走過去,間或能看見走廊上一條長長的拖曳痕跡,暗色的。
蕭昱溶很清楚那是什麼。自然,在長官來的時候,沼獄是要仔仔細細地清洗過一遍的,可有些地方反反覆覆留下痕跡,最後幾乎是滲進了石頭裡,再怎麼洗刷都磨滅不去。
他面不改色地踏過那條暗沉沉的拖痕,耳邊一片寂靜,只能聽見腳步的迴響,以及隨著他來的常大和一個獄卒的呼吸聲。
太安靜了。
這裡不像別處。不論是經受了酷刑之後的犯人痛苦的低吟,或者惡徒暴躁的咒罵,又或者是一聽到有人來了就拼命大喊的“冤枉之人”——當然,有真有假,這些在沼獄都聽不到。
……因為酷刑之後,犯人們已經不敢叫喊了,更沒有力氣叫喊。
在外頭看,黑暗的走廊一路延伸,仿佛無窮無盡。但當真的走進去了,才發現裡頭的路彎彎繞繞,曲曲折折。
走到第五個拐角的時候,獄卒停下了腳步,轉過身,對蕭昱溶畢恭畢敬道:“鎮撫使,就是這兒了。”
蕭昱溶瞥了一眼那個從前高大威猛的侍衛,淡淡地點頭:“你先下去吧。”
眼看著那獄卒漸漸走遠,最後消失在了視線中,蕭昱溶才把目光轉回來,注視著白石的臉和已經布滿了傷痕的身體,輕輕笑了,語氣熟稔而親切:“白石,好久不見。”
-
蕭齊肅把著宣國公府的內務大權不肯交出來,顧簪雲便也懶得和他相爭,只顧著管好問松堂便是——如今問松堂的內務是獨立於宣國公府之外的。近日容家三公子和長平郡主大婚,她正忙著籌備賀禮。
這廂她這微微蹙著眉頭翻著庫房冊子,盤算著如何送禮才恰到好處,那廂杜若快步走了進來,輕輕喚她:“主子。”
顧簪雲的指尖在“官窯影青釉弦紋瓶”上頓住,她抬起頭,看向杜若,眼中帶了幾分詢問的意味:“怎麼了?”
杜若還有些微微的喘,似乎是剛剛快步走過來的。她平復了一下呼吸,雙手遞來一封信:“姑娘,泉州來信。”
泉州?反應過來以後,顧簪雲眼裡先是浮上了一絲不可思議,隨後又很快化為滿腔的喜悅:“真的?泉州來信了?我看看我看看。”一面說著,她一面忙不迭地接過了信。
是祝述言寫的。
他已經找到左茶了。
信的最後一段,那筆跡顧簪雲再熟悉不過——分明是左茶的。她如是寫道:“敬言和祝家斷絕關係後親赴泉州尋我,並借筆墨文采討得銀子贖回了我,種種艱辛不必多作贅述。現我欲隨他前往洛州,隱居山林。”最後一句,她用的是有點頑皮的口吻:“淪落至此竟也能圓了兒時夢想,可見我命中有福。”
恍惚間,似乎那個玉雪可愛又活潑靈動的左家姑娘又回來了。
顧簪雲輕輕咬了咬下唇,情緒忽然變得萬般複雜。既為她難過,又為她歡喜。
她輕輕舒出一口氣,向後靠在了榻上。
-
晚間蕭昱溶果然回來得快。
他大步流星地踏進屋子的時候,顧簪雲正在謄抄一本琴譜,聽見腳步聲便擱下筆抬起了頭,還有些不敢相信:“你竟然回來得這麼早?”她抬頭望了望天色,尚是太陽剛剛開始落下的時候。
蕭昱溶一笑:“想著要早些陪你,就加緊趕回來了。”說著,轉身進了後頭的屏風處更衣。
顧簪雲吩咐完人擺膳,轉過頭來就看見蕭昱溶從屏風後走了出來,已經換了一身家常衣裳。她微微垂眼,整理著案上的筆墨紙硯,一邊隨口問道:“今日是有什麼事嗎?看你早上出去得那樣早。”
蕭昱溶接過信紙,一目十行地掃過去,嗤笑了一聲,面上似有不屑之色:“蕭齊肅就是這樣用人的?讓手下的一員大將去辦事,末了連到底是做什麼的都不肯告訴他,就這樣讓他不明不白地背了這麼大一口鍋?”
他沉吟了一會兒,很快就做出了決定:“把這個消息透給祝威,最好讓它傳得遠遠的。”
你蕭齊肅不是一向標榜禮賢下士、手下能人集聚嗎?那倒不如看看,沒了那點本就微薄的信任,又有一個無論是才華還是年紀,各方面都勝過了你的世子在側,還有誰肯全心全意地為你賣命?
蕭昱溶勾了勾唇。
片刻後,馬車停下。
北鎮撫司衙門到了。
蕭昱溶撩開帘子,率先躍下馬車,常大連忙跟上。他一面對沿路遇見的錦衣衛的行禮點頭示意,一面吩咐道:“去沼獄。”
“是。”
沼獄就設在北鎮撫司衙門中,門前鐵甲侍衛執槍把守,黝黑而沉重的大門帶著濃重的鐵鏽味——亦或是,血腥味。
侍衛沉默地拉開了大門,一眼望進去,是一條漆黑幽深得仿佛沒有盡頭的長廊,兩側昏黃微弱的燭光並未照亮多少道路,反而愈發顯出長廊而幽暗來。
蕭昱溶看了一眼,毫不猶豫地提步走了進去。
自他當上北鎮撫司鎮撫使以來,這還是頭一回踏進沼獄。血腥味久久滯留在此地,濃重得化不開,幾乎要凝成實質。一步步走過去,間或能看見走廊上一條長長的拖曳痕跡,暗色的。
蕭昱溶很清楚那是什麼。自然,在長官來的時候,沼獄是要仔仔細細地清洗過一遍的,可有些地方反反覆覆留下痕跡,最後幾乎是滲進了石頭裡,再怎麼洗刷都磨滅不去。
他面不改色地踏過那條暗沉沉的拖痕,耳邊一片寂靜,只能聽見腳步的迴響,以及隨著他來的常大和一個獄卒的呼吸聲。
太安靜了。
這裡不像別處。不論是經受了酷刑之後的犯人痛苦的低吟,或者惡徒暴躁的咒罵,又或者是一聽到有人來了就拼命大喊的“冤枉之人”——當然,有真有假,這些在沼獄都聽不到。
……因為酷刑之後,犯人們已經不敢叫喊了,更沒有力氣叫喊。
在外頭看,黑暗的走廊一路延伸,仿佛無窮無盡。但當真的走進去了,才發現裡頭的路彎彎繞繞,曲曲折折。
走到第五個拐角的時候,獄卒停下了腳步,轉過身,對蕭昱溶畢恭畢敬道:“鎮撫使,就是這兒了。”
蕭昱溶瞥了一眼那個從前高大威猛的侍衛,淡淡地點頭:“你先下去吧。”
眼看著那獄卒漸漸走遠,最後消失在了視線中,蕭昱溶才把目光轉回來,注視著白石的臉和已經布滿了傷痕的身體,輕輕笑了,語氣熟稔而親切:“白石,好久不見。”
-
蕭齊肅把著宣國公府的內務大權不肯交出來,顧簪雲便也懶得和他相爭,只顧著管好問松堂便是——如今問松堂的內務是獨立於宣國公府之外的。近日容家三公子和長平郡主大婚,她正忙著籌備賀禮。
這廂她這微微蹙著眉頭翻著庫房冊子,盤算著如何送禮才恰到好處,那廂杜若快步走了進來,輕輕喚她:“主子。”
顧簪雲的指尖在“官窯影青釉弦紋瓶”上頓住,她抬起頭,看向杜若,眼中帶了幾分詢問的意味:“怎麼了?”
杜若還有些微微的喘,似乎是剛剛快步走過來的。她平復了一下呼吸,雙手遞來一封信:“姑娘,泉州來信。”
泉州?反應過來以後,顧簪雲眼裡先是浮上了一絲不可思議,隨後又很快化為滿腔的喜悅:“真的?泉州來信了?我看看我看看。”一面說著,她一面忙不迭地接過了信。
是祝述言寫的。
他已經找到左茶了。
信的最後一段,那筆跡顧簪雲再熟悉不過——分明是左茶的。她如是寫道:“敬言和祝家斷絕關係後親赴泉州尋我,並借筆墨文采討得銀子贖回了我,種種艱辛不必多作贅述。現我欲隨他前往洛州,隱居山林。”最後一句,她用的是有點頑皮的口吻:“淪落至此竟也能圓了兒時夢想,可見我命中有福。”
恍惚間,似乎那個玉雪可愛又活潑靈動的左家姑娘又回來了。
顧簪雲輕輕咬了咬下唇,情緒忽然變得萬般複雜。既為她難過,又為她歡喜。
她輕輕舒出一口氣,向後靠在了榻上。
-
晚間蕭昱溶果然回來得快。
他大步流星地踏進屋子的時候,顧簪雲正在謄抄一本琴譜,聽見腳步聲便擱下筆抬起了頭,還有些不敢相信:“你竟然回來得這麼早?”她抬頭望了望天色,尚是太陽剛剛開始落下的時候。
蕭昱溶一笑:“想著要早些陪你,就加緊趕回來了。”說著,轉身進了後頭的屏風處更衣。
顧簪雲吩咐完人擺膳,轉過頭來就看見蕭昱溶從屏風後走了出來,已經換了一身家常衣裳。她微微垂眼,整理著案上的筆墨紙硯,一邊隨口問道:“今日是有什麼事嗎?看你早上出去得那樣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