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頁
不過江上水蚊子多,雖然已經入了秋,但天氣還未徹底涼下來。蕭昱溶在知道她這個新愛好之後,當天中午就命人送了蚊香過來,足足兩大箱。
兩大箱。
也不知他從哪兒弄來的,畢竟出門坐船,或許會帶些蚊香,但兩大箱……怕不是要坐上三兩年的船?
蕭昱溶寫信回她:“聽說你喜歡開窗子,就在前幾日靠岸歇整的時候讓晴山去買的,你多點幾塊,免得被蚊子叮咬了。若有多的,就帶回府里用吧,這家的蚊香很獨特。”
的確很獨特。蕭昱溶讓人買來的蚊香有一股淡淡的香氣,十分清雅,一點兒也不像原來顧簪雲自製的那種有點微微嗆鼻的味道。顧簪雲日日用著,倒是漸漸喜歡上了。
坐船的日子裡也遇到過雨,有大雨,也有小雨。小雨是那種細細的斜斜的雨絲,映得整個江面都像籠在了霧裡雲中。大雨是噼里啪啦地直落下來,像是誰散了一盤玉珠敲在房頂,落在水中,打得江面盪起一圈又一圈的漣漪。下雨的時候,烏雲會壓得很低,顧簪雲恍惚間會覺得伸手就能碰到。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第二日寫信的時候,她忽然想起了宋人蔣捷的這句詞,便隨手寫了進去,又略略談了一兩句對那日的雨的感慨。
信剛送出去沒過多久,晴山就步履匆匆地來給顧簪雲送點心了。滿滿一大匣子,整整十六色的點心糕餅,全是江州特產。
顧簪雲一愣,有些摸不著頭腦:“怎麼突然來送糕點了?”話音剛落,她忽然想起早上自己隨手寫的那句詩,明白蕭昱溶這是誤會了。
她微微有點窘迫:“回去和、和……”說到這兒,忽然頓住了。
叫夫君,他們還尚未拜堂成親,似乎不大合適;叫昱溶,又太……她叫不出口,更別提是讓晴山傳話;叫世子,又似乎生疏了些。
顧簪雲慌亂地別過眼移開視線:“回去和蕭昱溶說,多謝了,我很喜歡。”
晚上隨著信而來的是新的一匣糕點,信里特地提了一句:“這是京城口味,你嘗個新鮮,看看吃不吃得慣。若是不喜歡,到了京城就仍舊吃江州口味的。
一行空白後,是這封信的最後一句:“另外,元元,我不介意你喊我夫君的。”
落款:夫君蕭昱溶。
這個、這個登徒……不對,這個、這個……人!
顧簪雲一張臉紅得像火燒似的,險些憤憤地把信紙揉成一團,可最後還是念著這是蕭昱溶寫來的,咬著下唇把它撫平整了收進妝奩。
夜月來晨霧散,日月輪轉,岸邊的風景也逐漸變得曠遠,小丘漸漸少了,舉目望去,能望得很遠很遠。
轉眼間已是九月初八。
良辰吉日,洗漱梳妝,綰髮更衣。
顧簪雲端詳著鏡中的自己,忽然覺得有些陌生。
今天……就是真的要成親了吧。
她深深吸了一口氣,又緩緩吐出,總算放鬆了一點。
“姑娘?”杜衡試探地喚她。
顧簪雲微微點頭。
大紅的蓋頭輕輕落下,視線頓時陷入了一片昏暗,唯有腳下的方寸之地還有些微亮光。顧簪雲抿了抿唇,努力坐得更端正筆挺。
“吱呀”一聲,是有段日子沒上過桐油的門被打開,來者步履穩健,她一聽就知道是蕭昱溶。
腳步聲靠近、再靠近,
停下。
“走,我們拜堂去。”蕭昱溶含著笑意的聲音響起。好好一個婚禮,叫他說得和土匪搶親似的。顧簪雲有點兒想笑,緊張感也隨之緩解了不少。
依舊是一手繞過腿彎,一手環過肩頸的抱法,她隔著蓋頭和喜服把頭靠在他胸前,周身是蕭昱溶身上清澈乾淨的氣息,他的心跳聲就在耳畔。
一下,又一下。
急促的、歡喜的、雀躍的。
浮光躍金,落日餘暉,嬌艷的晚霞鋪展得像西洋人的畫一樣絢爛,丰姿俊秀的少年郎一身大紅的喜服,越發襯得膚白如玉,眉目如畫。他懷裡抱著他的元元,頭倚靠在他胸前,同樣的一襲紅衣,蓋頭上長長的流蘇輕輕地在後頭搖曳,像是欲說還休的歡喜羞澀,卻又莫名的溫柔。
蕭昱溶一步一步從船上走到碼頭,步子穩穩噹噹。兩側的鐵甲士兵執矛而立,神色肅穆,身後是人山人海,都是等著看熱鬧的百姓。
顧簪雲的視線被紅蓋頭阻隔了,只能聽見人聲喧譁,她抿了抿唇,有些害羞地想躲,卻被蕭昱溶抱得更緊了些。
蕭昱溶微微低頭,一聲低笑,顧簪雲甚至能感覺到他胸腔的振動,和落在自己面上的視線:“好端端的,躲什麼?”
顧簪雲更羞了:“我、我……害羞……”
點春掀開轎簾,蕭昱溶輕柔地把她放了進去,像在對待一個瓷娃娃,聲音依舊帶著笑:“好了,不羞了。”
什、什麼叫不羞了!
顧簪雲瞪著眼睛看他,蕭昱溶卻輕輕撫了撫她的髮髻,又理了理她紅蓋頭上垂下來的長長流蘇:“那……你今晚豈不是更羞?”
說完,少年揚眉一笑,本該是颯爽英姿,卻被這一身紅衣和滿眼溫柔化作了十成十的昳麗,引得離得近的姑娘們越發興奮起來:“蕭世子!蕭世子!”
兩大箱。
也不知他從哪兒弄來的,畢竟出門坐船,或許會帶些蚊香,但兩大箱……怕不是要坐上三兩年的船?
蕭昱溶寫信回她:“聽說你喜歡開窗子,就在前幾日靠岸歇整的時候讓晴山去買的,你多點幾塊,免得被蚊子叮咬了。若有多的,就帶回府里用吧,這家的蚊香很獨特。”
的確很獨特。蕭昱溶讓人買來的蚊香有一股淡淡的香氣,十分清雅,一點兒也不像原來顧簪雲自製的那種有點微微嗆鼻的味道。顧簪雲日日用著,倒是漸漸喜歡上了。
坐船的日子裡也遇到過雨,有大雨,也有小雨。小雨是那種細細的斜斜的雨絲,映得整個江面都像籠在了霧裡雲中。大雨是噼里啪啦地直落下來,像是誰散了一盤玉珠敲在房頂,落在水中,打得江面盪起一圈又一圈的漣漪。下雨的時候,烏雲會壓得很低,顧簪雲恍惚間會覺得伸手就能碰到。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第二日寫信的時候,她忽然想起了宋人蔣捷的這句詞,便隨手寫了進去,又略略談了一兩句對那日的雨的感慨。
信剛送出去沒過多久,晴山就步履匆匆地來給顧簪雲送點心了。滿滿一大匣子,整整十六色的點心糕餅,全是江州特產。
顧簪雲一愣,有些摸不著頭腦:“怎麼突然來送糕點了?”話音剛落,她忽然想起早上自己隨手寫的那句詩,明白蕭昱溶這是誤會了。
她微微有點窘迫:“回去和、和……”說到這兒,忽然頓住了。
叫夫君,他們還尚未拜堂成親,似乎不大合適;叫昱溶,又太……她叫不出口,更別提是讓晴山傳話;叫世子,又似乎生疏了些。
顧簪雲慌亂地別過眼移開視線:“回去和蕭昱溶說,多謝了,我很喜歡。”
晚上隨著信而來的是新的一匣糕點,信里特地提了一句:“這是京城口味,你嘗個新鮮,看看吃不吃得慣。若是不喜歡,到了京城就仍舊吃江州口味的。
一行空白後,是這封信的最後一句:“另外,元元,我不介意你喊我夫君的。”
落款:夫君蕭昱溶。
這個、這個登徒……不對,這個、這個……人!
顧簪雲一張臉紅得像火燒似的,險些憤憤地把信紙揉成一團,可最後還是念著這是蕭昱溶寫來的,咬著下唇把它撫平整了收進妝奩。
夜月來晨霧散,日月輪轉,岸邊的風景也逐漸變得曠遠,小丘漸漸少了,舉目望去,能望得很遠很遠。
轉眼間已是九月初八。
良辰吉日,洗漱梳妝,綰髮更衣。
顧簪雲端詳著鏡中的自己,忽然覺得有些陌生。
今天……就是真的要成親了吧。
她深深吸了一口氣,又緩緩吐出,總算放鬆了一點。
“姑娘?”杜衡試探地喚她。
顧簪雲微微點頭。
大紅的蓋頭輕輕落下,視線頓時陷入了一片昏暗,唯有腳下的方寸之地還有些微亮光。顧簪雲抿了抿唇,努力坐得更端正筆挺。
“吱呀”一聲,是有段日子沒上過桐油的門被打開,來者步履穩健,她一聽就知道是蕭昱溶。
腳步聲靠近、再靠近,
停下。
“走,我們拜堂去。”蕭昱溶含著笑意的聲音響起。好好一個婚禮,叫他說得和土匪搶親似的。顧簪雲有點兒想笑,緊張感也隨之緩解了不少。
依舊是一手繞過腿彎,一手環過肩頸的抱法,她隔著蓋頭和喜服把頭靠在他胸前,周身是蕭昱溶身上清澈乾淨的氣息,他的心跳聲就在耳畔。
一下,又一下。
急促的、歡喜的、雀躍的。
浮光躍金,落日餘暉,嬌艷的晚霞鋪展得像西洋人的畫一樣絢爛,丰姿俊秀的少年郎一身大紅的喜服,越發襯得膚白如玉,眉目如畫。他懷裡抱著他的元元,頭倚靠在他胸前,同樣的一襲紅衣,蓋頭上長長的流蘇輕輕地在後頭搖曳,像是欲說還休的歡喜羞澀,卻又莫名的溫柔。
蕭昱溶一步一步從船上走到碼頭,步子穩穩噹噹。兩側的鐵甲士兵執矛而立,神色肅穆,身後是人山人海,都是等著看熱鬧的百姓。
顧簪雲的視線被紅蓋頭阻隔了,只能聽見人聲喧譁,她抿了抿唇,有些害羞地想躲,卻被蕭昱溶抱得更緊了些。
蕭昱溶微微低頭,一聲低笑,顧簪雲甚至能感覺到他胸腔的振動,和落在自己面上的視線:“好端端的,躲什麼?”
顧簪雲更羞了:“我、我……害羞……”
點春掀開轎簾,蕭昱溶輕柔地把她放了進去,像在對待一個瓷娃娃,聲音依舊帶著笑:“好了,不羞了。”
什、什麼叫不羞了!
顧簪雲瞪著眼睛看他,蕭昱溶卻輕輕撫了撫她的髮髻,又理了理她紅蓋頭上垂下來的長長流蘇:“那……你今晚豈不是更羞?”
說完,少年揚眉一笑,本該是颯爽英姿,卻被這一身紅衣和滿眼溫柔化作了十成十的昳麗,引得離得近的姑娘們越發興奮起來:“蕭世子!蕭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