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至於西非地區,則是歐羅巴帝國在非洲的一個重要支撐節點。

  一旦割讓西非,歐羅巴帝國在非洲的影響力勢必要驟降,形成大夏一家獨大的格局,未來怕是連南非地區也要保不住。

  也就是說,無論哪一個地區,對歐羅巴帝國而言,都沒有割讓的理由。

  做不了主的凱撒,只能請示帝國。

  接下來的一周,雙方代表團開始展開艱苦卓絕的談判,另一邊,大夏軍卻沒有停下進攻的腳步,在戰場上咄咄逼人。

  在北亞,鳳翔軍一路向烏拉爾山脈挺進。

  烏拉爾山脈是亞歐兩洲的分界線,介於東歐平原和西伯利亞平原之間。鳳翔軍挺進烏拉爾山脈,切割西伯利亞地區的意圖,已經非常明顯。

  相反,因著此前的歐洲大戰,在羅曼諾夫王朝時期,為了攻打日耳曼王朝,羅曼諾夫大軍集中在東歐平原,在西伯利亞的駐軍,近乎為零。

  零星的駐軍,還是在地圖歸零之後。

  在此之前,十倍面積的西伯利亞,別說駐軍了,通訊都是一個大問題。

  這就給了大夏軍以機會。

  大夏軍的進取,讓歐羅巴帝國陷入更大的被動。

  九月十五日,大夏南亞第一集團軍以及第二集團軍,跟著挺進歐羅巴帝國的原凱撒王朝地區,直接攻擊歐羅巴帝國的腹地。

  西亞第一集團軍以及第二集團軍,也在邊境摩拳擦掌。

  看情況,大夏這是要不達目的,誓不罷休了。

  一時間,歐羅巴帝國陷入空前的大危機之中。

  危急關頭,在對戰爭做出全面評估之後,歐羅巴帝國終於做出妥協,願意割讓西伯利亞地區,以此換取長久的和平。

  曼施泰因也是火眼金睛,知道大夏的真正目的,就是要拿下西伯利亞地區,真正實現亞洲一統。

  至於西非地區,不過是大夏為增加談判籌碼而增加的附屬品。

  真要對西非有意,大夏早在去年,就可趁著歐洲大亂戰之際,自行發兵拿下,又怎會等到現在。

  果不其然,大夏同意了歐羅巴帝國的條件。

  十月一日,雙方正式簽署《烏拉爾條約》,歐羅巴帝國以割讓整個西伯利亞地區為條件,換來大夏五年之內,不對歐羅巴帝國動武的承諾。

  條約生效的那一刻,意味著亞歐非大陸,將迎來一段長時間的和平。

  接下來的五年,經貿合作以及人文交流,將取代戰爭,成為亞歐非大陸,乃至整個遊戲世界的主流。

  全球百姓期盼的和平,終於真正降臨。

  只要大夏跟歐羅巴帝國能保持定力,不主動掀起大戰,道森皇朝、暗夜帝國以及印第安帝國,就不可能起什麼心思。

  得到消息的傑克,失落不已。

  他這才醒悟,真是小看了大夏的那位攝政王。

  從頭到尾,大夏的這一番表演,為的就是拿下西伯利亞,一統亞洲,根本就沒有掀起全面戰爭的意思,讓傑克白高興一場。

  歐羅巴帝國跟大夏的妥協與互動,更是赤裸裸地表明,全球主導權被兩大帝國牢牢握在手中。

  道森皇朝的邊緣化趨勢,日漸清晰。

  傑克還只是失落,卻有人打心底里感到害怕,那人就是暗夜帝國的國王本田圭佑,在得知《烏拉爾條約》簽訂的次日,就派出使節團前往大夏。

  本田圭佑表示,暗夜帝國願意跟大夏永續友好,同時乖乖獻上此前奪去的夏威夷群島,以示誠意。

  如此,夏威夷郡以這般戲劇的方式,重歸大夏懷抱。

  ……

  十月五日,大夏攝政王發布一系列政令,做出對西伯利亞地區的安排。

  敕令,將整個西伯利亞地區設立為北亞都護區,下設西西伯利亞行省、中西伯利亞行省以及東西伯利亞行省。

  撤銷北疆都護府,北原行省以及遼金行省,劃歸朝廷直轄。

  北疆都護府的相關人員,整體轉隸至北亞都護府。原北疆都護雄霸,繼續擔任北亞都護;原北疆都護府長史尉繚,同樣繼續擔任北亞都護府長史。

  北亞戰區,自然也是轉移至北亞都護區。

  與此同時,樞密院還擬定了一項裁軍計劃,準備在接下來的兩年時間,根據形勢發展,漸次裁汰或者轉隸南亞兩大集團軍以及西亞兩大集團軍。

  當然,裁軍歸裁軍,對預備役的管理,大夏可永遠都不會鬆懈。

  以大夏的軍事基礎,真要爆發世界大戰的話,可在短時間內,重新徵集起五百萬以上,有著作戰經驗的預備役部隊。

  這也是維護大夏統治的根基之一。

  隨著工業化快速推進,武器裝備的更新換代也在日新月異,一款款新式武器的誕生,意味著戰爭形態也在逐漸轉變。

  軍隊人數,將不再是決定軍事力量的主要因素。

  這當然是後話。

  ……

  拿下西伯利亞地區對大夏的意義,不僅在於在地理上一統亞洲,也不僅在於多了一塊廣袤無垠的海外領土。

  更大的意義,還在於獲得又一油氣資源。

  至此,全球範圍內七成以上的油氣資源,盡數掌握在大夏之手,賦予了大夏定價油氣價格的權利。

  也給大夏幣的全球化,增添了又一重要籌碼。

  隨著全球化浪潮的推進,未來,大夏幣將逐漸跟黃金脫鉤,轉而跟有黑色黃金之稱的石油掛鉤。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