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8頁
要不……咱們回去吧。
「怎麼……」耶律洪基看出眾人的疑惑,面色微紅,邪魅一笑。
「不明白?」
「那朕來告訴你們!」
「二十年前,唐子浩初次訪遼,是還未登臨大寶的朕蠢到極至,把萊州和遼河口賣給了他。」
「十一年前,亦是朕昏庸無能,使之謀定燕雲,天下聞名!」
「八年前,更是朕意氣用事,回絕了大秦聯盟之意。」
「是朕!!是朕的愚蠢、自大,一步步把唐子浩推到了今時今日的成就。」
「是以……」
「是朕成就了他,成就了南朝的這個瘋子!」
「可也正是這個瘋子,讓朕一次又一次的在挫敗中站起來,從昏庸到自醒,從安樂到思危!」
「若是沒有唐子浩,也就沒有現在你們口中的這個聖君明主。」
「所以,也是唐子浩成就了朕!」
「……」
「……」
耶律洪基可謂是句句肺腑,可是聽在遼將耳中怎麼就那麼不是味兒呢?
心說,難道這就是所謂的宿命之敵,先天克星?只要一遇上這個唐子浩,平時英明果決的皇帝陛下立馬就跟換了一個人似的,不是失去理智,就是滿腹苦楚。
陛下這不會是……是怕那瘋子怕到了極致吧?
「……」
大伙兒是越想越心涼,越想越沒底。
「陛下……」
遼將終於開始不放心了,「既然唐子浩天降古北關,想來南朝已經先有準備,我軍冒然進攻,恐有閃失啊!」
「要不,咱們退兵穩陣,再圖良機?」
「對對對!!」立時有遼將附和。「何必與那瘋子爭一時之長短?」
「陛下可退兵十里,安營紮寨,待探明虛實,再攻不遲。」
得,這回正好調了個個兒,是遼將們要退兵了。
沒辦法,還沒打皇帝就已經慫了,這仗還怎麼打?
一眾將校這是想給皇帝一個台階下,可哪成想,耶律洪基也不知道是被唐奕那封信給激到了,還是被那壇酒給灌迷糊了,還非要叫這個勁。
「不可,今日必攻古北關!」
「且遼宋生死,在此一役!!」
嘶,眾人倒吸一口涼氣,脫口而出:「陛下不可魯莽啊!」
「陛下萬不能意氣用事!」
「陛下當從長計議啊!」
「哈哈哈哈哈!!!」遼將苦勸,換來的卻是耶律洪基豪氣大笑。
掃視群臣,大有藐視眾生之意。
「你們以為朕是意氣用事?以為朕魯莽?」
「臣等不敢!」
「沒什麼不敢的!」耶律洪基大手一甩。「朕並非昏庸之輩,難道這麼一點勸諫都聽不得嗎?」
「不過,眾位愛卿錯了。」
耶律洪基面有苦楚,語重心長。
「朕何嘗不知唐子浩在此,南朝已經有了準備。」
「朕又何嘗不知,退兵紮營最為穩妥?」
「可是……不行啊!」
一指前方的古北關,「成、敗!」
「在此一關!」
「在此一時!」
「錯過今日,我大遼就再也沒有機會了。」
「……」
群臣錯愕之間,耶律洪基幹脆站了起來,行至眾人身邊。
「眾卿家應該明白朕的意思,如果塞爾柱人不臨陣反水,把大秦帝國白送給了大宋,那麼大秦與塞爾柱還能在歐羅巴拖一拖南朝的後腿,我大遼也尚有一段時間暗自發展壯大。」
「可是……」耶律洪基越說語氣越重。
「那該死的塞爾柱人自做聰明把大秦給賣了,南朝平定歐羅巴只在旦夕之間!」
「如此一來,歐非兩陸盡入宋手,唐子浩就可以從容的把歐羅巴兵力抽調回宋。」
「那時……」耶律洪基看著眾人。「那時會怎樣,就不用朕來說了吧?」
眾將聽到這裡,無不低頭不語,滿面哀戚。
當然不用耶律洪基說,十萬十字軍,加上西撒克斯人,還有埃及的馬木留克,一旦回宋,那麼西南的三朝聯盟將瞬間瓦解。
而平定了西南,大宋在這天下間就只剩下一個敵人——
大遼!
「這是唯一的機會!」耶律洪的臉上儘是決然。
「只有趁著現在,涯軍炮軍在歐羅巴,而歐羅巴之兵還未回宋!」
「只有趁著現在,一舉南侵,哪怕不能盡吞宋土,復我燕雲,大遼也還有一線生機!」
「否則……」
「必、亡、無、疑!」
……
……
破釜沉舟!
耶律洪基此時並無義氣之心,反而清醒的很。
破釜沉舟、放手一搏!
錯過了這次,等大宋集中了歐洲兵力北伐,那當真是一點機會也沒有了,只有等死一途可期。
……
然而,儘管耶律洪基已經做到了近乎完美,儘管他在大宋這條越來越強大的惡龍面前抓住了最後一絲破綻,可惜……
他面對的是唐子浩,那個他宿命中的敵人。
當耶律洪基把引以為傲的十萬鐵浮屠推進到古北關城下的時候;
當他用近乎蔑視的眼神看著古北關的城門的時候;
當他回憶起十一年前,從那倒塌的城門後面衝殺出來的那個黑臉大漢的時候;
「怎麼……」耶律洪基看出眾人的疑惑,面色微紅,邪魅一笑。
「不明白?」
「那朕來告訴你們!」
「二十年前,唐子浩初次訪遼,是還未登臨大寶的朕蠢到極至,把萊州和遼河口賣給了他。」
「十一年前,亦是朕昏庸無能,使之謀定燕雲,天下聞名!」
「八年前,更是朕意氣用事,回絕了大秦聯盟之意。」
「是朕!!是朕的愚蠢、自大,一步步把唐子浩推到了今時今日的成就。」
「是以……」
「是朕成就了他,成就了南朝的這個瘋子!」
「可也正是這個瘋子,讓朕一次又一次的在挫敗中站起來,從昏庸到自醒,從安樂到思危!」
「若是沒有唐子浩,也就沒有現在你們口中的這個聖君明主。」
「所以,也是唐子浩成就了朕!」
「……」
「……」
耶律洪基可謂是句句肺腑,可是聽在遼將耳中怎麼就那麼不是味兒呢?
心說,難道這就是所謂的宿命之敵,先天克星?只要一遇上這個唐子浩,平時英明果決的皇帝陛下立馬就跟換了一個人似的,不是失去理智,就是滿腹苦楚。
陛下這不會是……是怕那瘋子怕到了極致吧?
「……」
大伙兒是越想越心涼,越想越沒底。
「陛下……」
遼將終於開始不放心了,「既然唐子浩天降古北關,想來南朝已經先有準備,我軍冒然進攻,恐有閃失啊!」
「要不,咱們退兵穩陣,再圖良機?」
「對對對!!」立時有遼將附和。「何必與那瘋子爭一時之長短?」
「陛下可退兵十里,安營紮寨,待探明虛實,再攻不遲。」
得,這回正好調了個個兒,是遼將們要退兵了。
沒辦法,還沒打皇帝就已經慫了,這仗還怎麼打?
一眾將校這是想給皇帝一個台階下,可哪成想,耶律洪基也不知道是被唐奕那封信給激到了,還是被那壇酒給灌迷糊了,還非要叫這個勁。
「不可,今日必攻古北關!」
「且遼宋生死,在此一役!!」
嘶,眾人倒吸一口涼氣,脫口而出:「陛下不可魯莽啊!」
「陛下萬不能意氣用事!」
「陛下當從長計議啊!」
「哈哈哈哈哈!!!」遼將苦勸,換來的卻是耶律洪基豪氣大笑。
掃視群臣,大有藐視眾生之意。
「你們以為朕是意氣用事?以為朕魯莽?」
「臣等不敢!」
「沒什麼不敢的!」耶律洪基大手一甩。「朕並非昏庸之輩,難道這麼一點勸諫都聽不得嗎?」
「不過,眾位愛卿錯了。」
耶律洪基面有苦楚,語重心長。
「朕何嘗不知唐子浩在此,南朝已經有了準備。」
「朕又何嘗不知,退兵紮營最為穩妥?」
「可是……不行啊!」
一指前方的古北關,「成、敗!」
「在此一關!」
「在此一時!」
「錯過今日,我大遼就再也沒有機會了。」
「……」
群臣錯愕之間,耶律洪基幹脆站了起來,行至眾人身邊。
「眾卿家應該明白朕的意思,如果塞爾柱人不臨陣反水,把大秦帝國白送給了大宋,那麼大秦與塞爾柱還能在歐羅巴拖一拖南朝的後腿,我大遼也尚有一段時間暗自發展壯大。」
「可是……」耶律洪基越說語氣越重。
「那該死的塞爾柱人自做聰明把大秦給賣了,南朝平定歐羅巴只在旦夕之間!」
「如此一來,歐非兩陸盡入宋手,唐子浩就可以從容的把歐羅巴兵力抽調回宋。」
「那時……」耶律洪基看著眾人。「那時會怎樣,就不用朕來說了吧?」
眾將聽到這裡,無不低頭不語,滿面哀戚。
當然不用耶律洪基說,十萬十字軍,加上西撒克斯人,還有埃及的馬木留克,一旦回宋,那麼西南的三朝聯盟將瞬間瓦解。
而平定了西南,大宋在這天下間就只剩下一個敵人——
大遼!
「這是唯一的機會!」耶律洪的臉上儘是決然。
「只有趁著現在,涯軍炮軍在歐羅巴,而歐羅巴之兵還未回宋!」
「只有趁著現在,一舉南侵,哪怕不能盡吞宋土,復我燕雲,大遼也還有一線生機!」
「否則……」
「必、亡、無、疑!」
……
……
破釜沉舟!
耶律洪基此時並無義氣之心,反而清醒的很。
破釜沉舟、放手一搏!
錯過了這次,等大宋集中了歐洲兵力北伐,那當真是一點機會也沒有了,只有等死一途可期。
……
然而,儘管耶律洪基已經做到了近乎完美,儘管他在大宋這條越來越強大的惡龍面前抓住了最後一絲破綻,可惜……
他面對的是唐子浩,那個他宿命中的敵人。
當耶律洪基把引以為傲的十萬鐵浮屠推進到古北關城下的時候;
當他用近乎蔑視的眼神看著古北關的城門的時候;
當他回憶起十一年前,從那倒塌的城門後面衝殺出來的那個黑臉大漢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