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6頁
縱使歐亞稱雄,縱使天下歸一,可是一個連鄰居都解決不了的強宋,又怎好意思去與漢唐比肩呢?
所以,十一年後,一切又回到了這裡。
回到了,開始的地方。
回到了,古北關!
而且,這一次,大宋不但要擋得住,還要攻得出。不為別的,只為趕超漢唐,成就真正的皇宋天下!
這才是天下歸一,橫掃六合的最後一戰;是超越前人,創造更高輝煌的最後一戰!
……
那大遼呢?
大遼亦有絕戰之心,甚至可能比大宋更渴望這最後一戰。
耶律洪基急,他比唐奕不知道要急多少倍。
縱使文治武功已經超越了他的父親,甚至縱觀遼史,除了開國太祖耶律阿保基,耶律洪基做的不比任何一位遼帝差。
但是……
但是丟了燕雲,他就算把大遼治理的再好,打下再多疆域,留給後人的,依舊是一個丟失燕雲的昏君形象。
所以,大遼也要打這一仗,比大宋更渴望借西征東羅馬這個機會收復燕雲,乃至逐鹿中原。
六十萬!
這是耶律洪基所能拿出來的全部兵力,而面前的古北關,除了狄青的十五萬守軍,這半年來只有從開封增援來的一萬騎兵。
雖然耶律洪基知道,這一萬騎兵不簡單,乃是連遼人都聞之喪膽的閻王營中的鐵浮屠。
可是,你有一萬,我有十萬,耶律洪基還就不信了,常規兵馬是四比一,六十萬對十五萬;鐵浮屠是更是十比一,十萬對一萬。
而唐子浩引以為傲的涯州火神炮則是被他帶去歐洲了,這樣的形勢之下,如果還拿不下古北關,還不能大敗宋軍……
那也許,在他有生之年就永遠沒有這個機會了。
望著古北關頭那隱隱約約的身影,耶律洪基心跳都漏了一拍,他……怎麼會在這兒!?
那一瞬間,耶律洪基甚至生出放棄的衝動。
無它,只要那個瘋子在,再怎麼有把握的事情,也讓耶律洪基沒有底氣。
「傳朕旨意……」
「停!!」
思前想後,耶律洪基心裡總是不踏實,心道,看來探報還是不足,還是穩妥一些的好。
「後撤五里紮營。」
「啊?」
遼將遼臣一聽,怎麼回事兒?這都推到城底下了,怎麼又後撤五里了?
他們哪知道,一見著唐子浩,他們的皇帝陛下撤兵的念頭都有了,別說後撤五里。畢竟這是大遼的傾國之戰,容不得有半點差池。
「報!!」
正當耶律洪基心緒難平,眾將帥還沒把軍令傳下去的時候,前隊令卒手托一個罈子,急奔覲見。
「啟奏陛下!」
「於關前百丈,發現這壇酒,還有一封書信。」
「嗯?」耶律洪基眉頭一皺。「酒?」
「呈上來。」
待把東西呈到耶律洪基面前一看,還真是一壇好酒,上等的千軍釀,就算大遼皇宮的日常供應與手中這壇也是差了兩個檔次。
這酒顯然不是一般人能拿得出的,耶律洪基眉頭皺得更深,對於那個送酒之人隱隱已經有了猜測。
再看向那信,不禁啞然失笑,心說,這裡面寫的什麼?不會是唐子浩要跟他敘舊吧?
拆開一看,「……」
特麼不是唐奕寫的,而是……
他自己!!
這封信正是出自耶律洪基自己。
只見信上道:
「洪基不才,玩物喪志理政無方,失祖宗基石於瞬傾,倒燕雲權柄於汝手,實罪也……」
這特麼不是多年前,唐奕預與之聯合,自己給他回的那封信嗎?
那時大宋四面楚歌,與天下為敵,想聯合大遼共分天下,結果自己腦袋一熱,打死也不想和唐子浩站到一個隊裡,於是就回了這麼一封氣勢恢宏的信給他。
耶律洪基心說,怎麼今天他又給我送回來了?
繼續往下看。
「……今請盟誓,結秦晉之好,歸炎黃一心共商西進……」
「然,洪基不敢允復。南北積怨,舊恨未除,新怨方興,何以言共乎?」
「但祝子浩,揚我炎黃血脈之威於萬里,平西蕩寇,戰無不勝於西夷……」
重點來了……
「東歸之日,願與君長醉古北關!」
「待醒……」
「戰之!」
「決燕雲失得於兵寒,定遼宋大勢於宏關!」
「方為男兒之快意也……」
「磊落、浩然!無愧祖先,無愧吾心!」
兄:耶律洪基,敬上!
「你大爺的!」
耶律洪基怔怔地看著自己的親筆信,又怔怔地看了看那壇千軍釀,只覺氣血上涌,呼吸難平。
「願與群長醉古北關?
待醒,戰之!!
磊落……浩然!」
猛一握拳,信紙在掌中瞬間扭曲,抓起酒罈拍開封泥,仰頭就灌。
酒液飄灑,何止萬丈豪情可於言表!?
一大口飲罷……
啪!把酒罈子一摔,眉眼之間已然染上潮紅。
「戰之,就戰之!」
解下腰間腰刀扔於令卒,「把這刀帶到關前!!」
「就說酒已飲過,現在該動刀了!!」
「傳朕旨意,三軍結陣,兵指南關!」
所以,十一年後,一切又回到了這裡。
回到了,開始的地方。
回到了,古北關!
而且,這一次,大宋不但要擋得住,還要攻得出。不為別的,只為趕超漢唐,成就真正的皇宋天下!
這才是天下歸一,橫掃六合的最後一戰;是超越前人,創造更高輝煌的最後一戰!
……
那大遼呢?
大遼亦有絕戰之心,甚至可能比大宋更渴望這最後一戰。
耶律洪基急,他比唐奕不知道要急多少倍。
縱使文治武功已經超越了他的父親,甚至縱觀遼史,除了開國太祖耶律阿保基,耶律洪基做的不比任何一位遼帝差。
但是……
但是丟了燕雲,他就算把大遼治理的再好,打下再多疆域,留給後人的,依舊是一個丟失燕雲的昏君形象。
所以,大遼也要打這一仗,比大宋更渴望借西征東羅馬這個機會收復燕雲,乃至逐鹿中原。
六十萬!
這是耶律洪基所能拿出來的全部兵力,而面前的古北關,除了狄青的十五萬守軍,這半年來只有從開封增援來的一萬騎兵。
雖然耶律洪基知道,這一萬騎兵不簡單,乃是連遼人都聞之喪膽的閻王營中的鐵浮屠。
可是,你有一萬,我有十萬,耶律洪基還就不信了,常規兵馬是四比一,六十萬對十五萬;鐵浮屠是更是十比一,十萬對一萬。
而唐子浩引以為傲的涯州火神炮則是被他帶去歐洲了,這樣的形勢之下,如果還拿不下古北關,還不能大敗宋軍……
那也許,在他有生之年就永遠沒有這個機會了。
望著古北關頭那隱隱約約的身影,耶律洪基心跳都漏了一拍,他……怎麼會在這兒!?
那一瞬間,耶律洪基甚至生出放棄的衝動。
無它,只要那個瘋子在,再怎麼有把握的事情,也讓耶律洪基沒有底氣。
「傳朕旨意……」
「停!!」
思前想後,耶律洪基心裡總是不踏實,心道,看來探報還是不足,還是穩妥一些的好。
「後撤五里紮營。」
「啊?」
遼將遼臣一聽,怎麼回事兒?這都推到城底下了,怎麼又後撤五里了?
他們哪知道,一見著唐子浩,他們的皇帝陛下撤兵的念頭都有了,別說後撤五里。畢竟這是大遼的傾國之戰,容不得有半點差池。
「報!!」
正當耶律洪基心緒難平,眾將帥還沒把軍令傳下去的時候,前隊令卒手托一個罈子,急奔覲見。
「啟奏陛下!」
「於關前百丈,發現這壇酒,還有一封書信。」
「嗯?」耶律洪基眉頭一皺。「酒?」
「呈上來。」
待把東西呈到耶律洪基面前一看,還真是一壇好酒,上等的千軍釀,就算大遼皇宮的日常供應與手中這壇也是差了兩個檔次。
這酒顯然不是一般人能拿得出的,耶律洪基眉頭皺得更深,對於那個送酒之人隱隱已經有了猜測。
再看向那信,不禁啞然失笑,心說,這裡面寫的什麼?不會是唐子浩要跟他敘舊吧?
拆開一看,「……」
特麼不是唐奕寫的,而是……
他自己!!
這封信正是出自耶律洪基自己。
只見信上道:
「洪基不才,玩物喪志理政無方,失祖宗基石於瞬傾,倒燕雲權柄於汝手,實罪也……」
這特麼不是多年前,唐奕預與之聯合,自己給他回的那封信嗎?
那時大宋四面楚歌,與天下為敵,想聯合大遼共分天下,結果自己腦袋一熱,打死也不想和唐子浩站到一個隊裡,於是就回了這麼一封氣勢恢宏的信給他。
耶律洪基心說,怎麼今天他又給我送回來了?
繼續往下看。
「……今請盟誓,結秦晉之好,歸炎黃一心共商西進……」
「然,洪基不敢允復。南北積怨,舊恨未除,新怨方興,何以言共乎?」
「但祝子浩,揚我炎黃血脈之威於萬里,平西蕩寇,戰無不勝於西夷……」
重點來了……
「東歸之日,願與君長醉古北關!」
「待醒……」
「戰之!」
「決燕雲失得於兵寒,定遼宋大勢於宏關!」
「方為男兒之快意也……」
「磊落、浩然!無愧祖先,無愧吾心!」
兄:耶律洪基,敬上!
「你大爺的!」
耶律洪基怔怔地看著自己的親筆信,又怔怔地看了看那壇千軍釀,只覺氣血上涌,呼吸難平。
「願與群長醉古北關?
待醒,戰之!!
磊落……浩然!」
猛一握拳,信紙在掌中瞬間扭曲,抓起酒罈拍開封泥,仰頭就灌。
酒液飄灑,何止萬丈豪情可於言表!?
一大口飲罷……
啪!把酒罈子一摔,眉眼之間已然染上潮紅。
「戰之,就戰之!」
解下腰間腰刀扔於令卒,「把這刀帶到關前!!」
「就說酒已飲過,現在該動刀了!!」
「傳朕旨意,三軍結陣,兵指南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