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在屋外的胤禎聽見這一聲,提著的心放下了。他大踏步地飛身走出了院門。

  他走了,他高興了,屋裡的阿哥們卻驚呆了。可是康熙卻不容他們多想,對張廷玉說:“宣讀遺詔。”

  張廷玉答應一聲,從御榻旁邊的大柜子里,取出了方苞糙擬的那份遺詔;站在御榻前邊,面對眾皇子高聲朗讀。

  一聽說皇位要傳給老四,跟著八阿哥作亂的幾位皇子就慌神了。老八更是心急如焚,腦袋裡嗡嗡直叫。現在最要緊的是派人傳信,到豐臺調兵。可是,皇上卻讓張廷玉宣讀遺詔,他們幾個心裡再急也不敢動啊!都在盼著三下五去二地念完,好趕快脫身辦事。可是他們沒想到,皇上的這份遺詔竟是那麼長。敢情,康熙早給這幾個不安分的兒子們劃好圈了。當初,皇上向方苞交代糙擬遺詔的差事時就說過了:“不要太長,有兩萬來字就行了。”好嘛,兩萬字,得念多長時間呢?起碼也得一個時辰!直到這時,老八才明白,壞了,上了老爺子的當了!張廷玉在上邊念了些什麼,他是一句也沒聽見,只是左顧右盼地在尋找機會。老九、老十他們也急得抓耳撓腮,直向八哥遞眼色。老八忽然心一橫,悄悄地站起身來走向門外,卻被站在門口的李德全擋住了:“八爺,您,您這是……”

  “啊?!哦,我,我要方便一下。”老八一邊說,一邊搶步擠出門外。但是,剛到門口卻撞上了武丹:“八爺,您要方便嗎?殿後邊有廁所,請吧。”

  老八在搭訕著瞅機會:“喲,嘿……是武老將軍啊。你看,大冷的天,難為你在外邊受凍了。”

  武丹可不吃這一套:“啊,謝八爺關照。昨兒個,我還向萬歲爺說呢:主子爺放心,老奴才武丹不是廢物。我往這兒一站,就是一道鐵門栓!”

  老八一聽,武丹這是話裡有話呀。再往外一看,嗬,四個五大三粗的侍衛,手按腰刀,站在門洞裡。外邊,劉鐵成和張五哥,握劍在手,昂首挺立。看來,硬闖是不行了。他正要回屋,卻突然看見何柱兒跌跌撞撞地跑了過來。老八心中一喜,真是天助我也,何柱兒這奴才來得正是時候!

  ------------------

  五十五 老皇上晏駕暢春園 十三郎逞威車台營

  五十五 老皇上晏駕暢春園 十三郎逞威車台營

  康熙皇上即將晏駕,張廷玉正在向皇子們宣讀遺詔。剛才,老皇上已經說了,要把皇位傳給四皇子胤禎。老八一聽這話還能待得住嗎?他也不聽遺詔了,溜出房門,就想往外闖。他得趕快把信傳出去,調豐臺的大兵啊!可是,內有太監李德全的監視,外有老將軍武丹和侍衛們把守門戶,他哪兒能出得去呀。正在無計可施之時,突然眼前一亮,府里的太監何柱兒來了。老八心頭一陣狂喜,卻故作惱怒,大聲呵斥:

  “何柱兒,你找死嗎?這地方是你隨便來的嗎?”

  何柱兒聽八爺叫他,連忙又哭又喊:“爺,福晉在府里正發威風呢。天都這時候了,爺還不回去,這午飯是送啊還是不送?”

  老八一語雙關,大聲罵道:“滾!也不看看什麼時候。告訴她,爺死在這兒了,叫她預備後事吧。”

  何柱兒一點就明,跟頭把式地跑出去了。八爺也安下了點心。嗯,還不錯,來了個探事的,話也遞出去了。

  等老八回到屋裡時,遺詔已經讀完,眾阿哥正在齊聲高呼“萬歲”呢!老十是專門找茬兒的,到了這份上,眼看四哥要當皇上了,他還能不攪和嘛:“皇阿瑪,這遺詔讀了半天,怎麼兒臣沒聽見誰來繼承皇位呀?”

  康熙已經沒有力氣和老十生氣了。他狠狠地瞪了老十一眼,斷斷續續地說:“傳,傳四、四阿哥進來。”

  老十卻故意裝痴:“哦,兒臣聽見了,傳位給十四阿哥。好哇,父皇果斷聖明。十四阿哥文才武略都是拔尖的嘛!”

  老九胤礻唐也跟著起鬨:“對對對,十四阿哥繼承皇位,再好不過了。”

  康熙氣得牙關一咬,突然坐了起來,抓起枕頭旁邊的一串念珠,朝著老九砸了過去。可是,他只扔出去了一半,手一軟,眼一黑,撲通一聲倒下了……

  殿內立時哭聲一片。御醫趕忙過來診脈。可是,這位六十九歲的老皇帝的脈搏,已經停止了跳動。他去了,他懷著對大清王朝的無限深情,也懷著對不肖兒子的強烈憤怒,去見地下的列祖列宗了。康熙皇上是中國封建歷史上在位最長的皇帝,也是一位兒女最多的皇帝。他一生辛勞,有功於大清,為康乾盛世奠定了基礎,也為他的兒子們留下了一個花團錦簇的江山。但,可悲的是,他卻沒能在頌揚和痛哭聲中含笑瞑目,而是死在對不孝兒子的盛怒中。假如,人真的有靈魂的話,康熙的英靈能夠得到安息嗎?

  診脈的太醫鬆開了手,悲愴地說了聲:“萬歲爺——駕崩了!”此言一出,殿內殿外,立刻響起一陣驚天動地的哭聲。

  此刻的張廷玉猛然想起兩天前康熙吩咐過他的話:“到時候,你要有靜觀泰山之崩的勇氣。”他強自鎮定,從懷中拿出一份遺詔,站出來大聲宣告:“臣張廷玉奉大行皇帝遺命,處理善後事宜。請各位皇阿哥節哀保重,一切均按大行皇帝遺詔辦理。”說完,也不理眾人,逕自來到窮廬門口,厲聲吩咐:“張五哥,騎快馬,請四爺立即進來!”

  四王爺胤禎聽了皇上的臨終遺言,知道自己已穩坐江山,心裡又是興奮,又是激動,可是又有十二分的不安。他策馬疾奔,先回到自己的家裡,把消息告訴給鄔思明他們,鄔思明只聽了一句,就斬釘截鐵地說:

  “四爺,什麼都不要說了。您趕快帶上性音去救十三爺,讓他立刻趕回豐臺,控制住那裡的駐軍;文覺和尚和府里的家將,保護二位世子到西山銳健營,以皇上和四爺的旨意去勞軍。只要穩住他們,度過今天一晚,明日便萬事全休。”

  胤禎當然不知道,此刻,皇上已經晏駕了。但是,他十分清楚,這時,是一刻千金的關鍵時候,他哪兒敢耽誤啊!帶著性音和十幾名家將,如飛似的趕到十三爺府。有了皇上的金牌令箭,勿需多言便闖了進去。十三爺正在爐前吃酒呢,見四哥來了,先是一愣,又驚喜地叫了一聲:“四哥,下這麼大的雪。你怎麼來了?”

  老四並不進屋,他神色嚴峻地站在風雪之中,高舉金牌令箭朗聲說:“有聖旨。”

  老十三急忙跑了出來,面北跪下:“兒臣胤祥聆聽聖諭。”

  “十三弟,皇阿瑪想你了,讓我持此金牌令箭,赦你出去見駕。”

  胤祥趴在地上放聲大哭:“皇阿瑪,你還記得胤祥,你還想著我呀……”

  胤禎上前拉起胤祥,向房中呆呆站在那裡的喬姐和阿蘭瞟了一眼,沉穩地說:“十三弟,先不要哭。走,到後院去,四哥有話告訴你。”

  四爺把十三爺帶走了,阿蘭和喬姐卻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從康熙四十七年胤祥被拘禁在養蜂夾道起,她們就分別受八爺和九爺的指派,來到十三爺身邊當jian細。十三爺對她們呢,是時時刻刻小心提防。這兩個女子又都是苦命人,被人賣來賣去,飽嘗了人間辛酸。來的時間長了,她們對胤祥反倒產生了同情、愛慕和敬佩之心。尤其是阿蘭和胤祥有著一段特殊的淵源,更是寧死也不干昧良心的事。那次紫姑行刺,就是她暗中推倒花架報警,保護了十三爺的。可是,這份功勞,阿蘭卻不敢表白,甚至不敢讓人知道,她還得防著喬姐呢!喬姐的心情和阿蘭一樣,又想護著十三爺,又要時時處處替十三爺監視阿蘭。就這樣,十三爺、阿蘭和喬姐這仁人,在相互提防之中,度過了這十年的圈禁生活。對這兩個又像jian細、又像自己人的女人,十三爺也是矛盾重重。高興時,體諒關心,煩惱時,呵斥怒罵。阿蘭和喬姐呢,又要溫存、體貼,小心謹慎地服侍十三爺,又要默默地忍受十三爺的暴怒、訓斥和冷嘲熱諷。她們倆之間還得互相提防著。這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這剪不斷、理還亂的感情,這又愛、又恨、又妒忌、又猜疑的日子,她們是怎麼熬過來的呀!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