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0章 猜忌和信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王太后的思緒瞬間亂成一團,如今納蘭夜進攻北越,已經打到了常遠城,北越應該是人心惶惶,韓遜身為皇帝,怎麼還跑到西楚來了呢?

  難道他是有什麼目的?王太后猜不透他帶走楚王妃到底要幹什麼?是覺得單單用生肌養血藤威脅不夠,還要再搭上一個洛青鸞?

  「好了好了,別哭了。」

  黛月的哭聲讓她更加心煩意亂,事情已經夠亂了,再哭下去,整個皇宮都烏煙瘴氣的了。

  聞王太后的話,黛月才收住了。

  王太后揮了揮手,十分頭疼的坐到一邊:「哀家知道了,你們先回去吧,明天一早,哀家就派人去找楚王妃。」

  「謝太后娘娘!」許蓮和徐巍躬身行禮,也拉著黛月一起,二人遞給黛月一個眼神,黛月心領神會跟著她二人一道回去了。

  王太后頭疼無比,皇帝這會還沒安好,洛青鸞又出了事,不管可說不過去。無論是皇帝的病情還是洛青鸞的身份,加之曾經對她有恩,王太后都做不出置之不理的舉動。可若是要救,眼下根本不知道韓遜的下落,又該去哪裡找?

  就算找到了,還不是要受制於人,只怕韓遜還會更得意,用生肌養血藤和洛青鸞的性命要挾更多。一想到這裡,她就頭疼欲裂。

  還沒一會兒的功夫,這外頭又來傳話說:「稟太后娘娘,都察院的御史大夫與御史中丞求見。」

  「這麼晚了,這都察院還有什麼事情?」王太后有些不悅的道。

  前來傳話的孫大福恭著身子,小心翼翼的回話:「太后娘娘,奴婢不知。只是二位大人說事態緊急,一定要在今天晚上見到太后娘娘。」

  王太后心中猜測,這麼晚了前來到底所為何事……

  現在皇帝病重,這宮中的事情無論上下大小都是王太后經手,後宮這邊還不得閒,前朝的人又來了,日日勞心費神,王太后也只能是嘆息不已。

  「人都來了,那也沒有轟出去的道理,請他們進來吧。」王太后說道。

  這些個言官,不知道又要說些什麼。

  王太后一想到這裡,頭更加的疼了。

  身邊的小宮女拿著去風精給她揉了揉腦袋,等那都察院的兩位大臣進來之後,王太后方才讓宮女退至一邊去。

  「都察院御使大夫/御史中丞叩見太后娘娘,太后娘娘千歲,千千歲。」

  「都起來吧,劉大人,康大人。」王太后抬了抬手,又吩咐身邊的人:「來人,快給二位大人賜座。」

  一旁的太監忙搬上來兩張椅子,放在那劉康二人身後。

  王太后手裡捧著汝瓷茶杯,問他二人:「都這麼晚了,你們都察院有什麼事情,非要今天來報?」

  那劉、康兩位大人剛剛落座,又聽見王太后問他們,一下又起身來,恭恭敬敬的鞠著身子,對峙一眼之後,齊聲回答:「太后娘娘,臣等有事要奏,望太后娘娘代為轉告陛下。」

  「二位大人有事就同哀家說吧,皇帝現在身體不好,一切事宜哀家代為處理。」王太后冷著一張臉說道。

  她不能讓人給看輕了,如今世間變化只在瞬息之間便是翻天覆地。南宮擎如今病重,她身為西楚皇太后,自然而然應該拿起皇家人的威嚴來,才能鎮得住這滿朝文武,才罩得住這西楚的江山。

  「是,太后娘娘。」二人俯身回答。

  御史中丞劉柄看了一眼身旁的御使大夫康乾,康乾微微頷首,站出一步說道:「太后娘娘,楚王奉旨討伐北越,後來太后娘娘懿旨傳召楚王回京,楚王竟然公然抗旨,不肯回朝。臣等以為,楚王爺這乃是對陛下與您的大不敬,現滿朝文武皆有議論,說楚王得知陛下龍體不安,心存歹念,所以才不肯班師回朝。」

  「放肆!」王太后聽了那二人的言論,登時勃然大怒。

  嚇得劉、康二人紛紛跪地,王太后怒目直視著那二人:「康大人,劉大人。哀家念在你二人乃是老臣的份上,哀家不懲罰你二人,這楚王乃是先皇御封,勞苦功高,你二人要參奏楚王,需得憑證,好一個滿朝文武議論紛紛。朝廷設立都察院,是讓你們廣開言路,但並不是任由你等信口雌黃,空穴來風。」

  「太后娘娘!臣二人此話並非空穴來風,朝中早有這樣的流言四起。現陛下龍體抱恙,那納蘭夜不肯回朝,不是別有用心又是為何?臣二人對陛下忠心耿耿,今日方才冒死諫言,還需得太后娘娘開張聖聽才是!」

  王太后一時有些坐不住,劉康二人的心她是明白的。只納蘭夜也並非是那等乘人之危的小人,王太后不敢妄自判斷,以免誤傷了忠良。

  「好了好了,康大人,劉大人。你二人快快起來吧,別再跪了。」王太后說道。

  劉康二人始終不願起身:「太后娘娘!」

  王太后見他二人固執如此,心中著實無奈,只能嘆氣說道:「哀家知道了,哀家會告訴皇帝的,二位大人,哀家乏了,早些回去吧。」

  劉康二人聽太后這樣說,方才起身來,「是,太后娘娘,那臣等便告退了。」

  王太后此刻心情極為複雜,雖說是應下了那劉康二人的話,可他二人的話也只是京城裡面的傳聞而已。她並非沒有擔心過納蘭夜會不會真的起兵謀反,可如今西楚危急,不能再生事端,而且她又覺得納蘭夜應該不是那樣的人。

  畢竟連陛下都與之交好的人,應該清楚其為人秉性。

  不知不覺間,王太后已走至南宮擎的床榻旁。

  南宮擎見她來,氣息微弱的叫了一聲「母后。」

  「陛下。」王太后走到床沿邊上坐下,心疼的給他蓋上了被子:「陛下怎麼了,渴可是傷口又痛了嗎?」

  南宮擎雖在病中,卻察覺出王太后有心事堆積在心裡,他心中也難安,故問道:「母后胡這陣子代朕操勞,實在辛苦了。但母后看上去精神不太好,可要小心身體才是,如今大事小事全靠母后,您可不能累倒了。」

  「哀家沒事兒,陛下,你可要好好休息才是。等哀家把生肌養血藤給拿回來,陛下的病就可以徹底好了。」王太后慈愛的對他說道,儼然沒有了剛才訓斥劉、康二人的威風。此刻她只是一個慈母,照顧著病中的弱子。

  「母后,您不要什麼事情都堆在心裏面,朕打小跟著您長大的,雖不是親生,但勝似親生母子。您心裡藏沒藏著事,朕如何不知道?」南宮擎心中自愧,若非他現在不能親理朝政,也不會叫王太后為他的事情操心不已。

  王太后心中感嘆,到底是瞞不過他的眼睛。

  她本不想讓南宮擎病中操心,可……這事事關國家大計。她就是再有主見,再有略謀,那也只是一介婦人,也不是皇帝。

  「陛下,原本哀家是不想你為這些事煩心的。可到底你是皇帝,許多事情還得你自己拿主意。」王太后聲聲長嘆。

  南宮擎聽得心頭一沉,問道:「母后,您說吧,是為何事?」

  「楚王納蘭夜奉旨進攻北越,現在哀家令他班師回朝,納蘭夜卻公然抗旨,說是已無退路,要一絕後患,徹底拿下北越。」王太后感嘆。

  南宮擎聽後,倒沒覺得有何不妥:「母后,楚王也是為了咱們西楚。」

  「是……哀家也知道,楚王是為了咱們西楚。可現下朝中流言四起,都說楚王知道陛下病重,所以才不肯歸來,只怕是已有了謀反叛逆之心……哀家也不得不防啊。」王太后句句是心中無奈。

  南宮擎聽後沉默了良久,他躺在床上,目光滯滯的凝視著上方,思考許久之後,方才開口:「母后,兒臣認為,這件事情您是多慮了。楚王對我西楚乃是忠心耿耿,一顆赤子之心,母后又怎麼還去懷疑他呢?」

  「哀家也知道,楚王為我西楚立下大功,哀家是該嘉獎,可……」

  南宮擎知道王太后心中糾結的何,納蘭夜公然抗旨令人議論,但他想必也是事出無奈。

  他伸出手來,拉住了王太后那布滿皺紋的雙手,安慰說道:「母后,您只管放心好了。朕了解他,知道他不會是這樣的人。若楚王果真有謀反之心,楚王妃又怎會不顧自身安慰,搏命救兒臣於生死一線之中?而且,難道母后忘了父皇還在那時的事了?」

  這一提醒,王太后也想起了往事。

  納蘭夜和先皇……這可是一筆算不清的帳,直到先皇臨去之前還耿耿於懷,她當時侍奉左右,每日都聽得先皇念叨不已,各種憤憤不平的怒罵,早已經如烙印般刻在她心頭。

  納蘭夜因為楚王妃洛青鸞,不止一次公然抗旨,直接對抗先皇,甚至還帶兵圍城,意圖逼迫先皇退讓。如果這種事換了別人,只怕早就被先皇砍了頭,但納蘭夜手握重兵,而且威信無邊,根本不是先皇的威勢能夠比擬的。

  王太后知道洛青鸞的為人,先皇誤會她和韓遜有私情,這的確是先皇的不是。但也由此可見,納蘭夜是個衝冠一怒為紅顏的性子,為了洛青鸞,他可以什麼都不顧

  由此證明,他不愛江山愛美人!

  洛青鸞同樣不是那種小姿態的扭捏女子,她出身將軍府,無論是眼光還是能力還是性情,都是讓王太后看重並喜歡的。她雖然沒有成為南宮擎的皇后,但卻和他知己相交,為了南宮擎,為了西楚,她能夠不顧自身安危涉險。

  如此楚王和楚王妃,怎麼可能會背叛西楚,做出那種千古罵名的事?

  想到這裡,王太后內心逐漸想通了。

  納蘭夜若真是有要起軍造反的心,又怎麼會同意洛青鸞救南宮擎呢?而且洛青鸞也是為了那生肌養血藤才被韓遜給擄走的……按理來說,她心底倒覺得虧欠楚王與楚王妃,這會子還猜忌起來,實在是有愧。

  「陛下說的是,哀家知道了。哀家相信楚王,也相信楚王妃,所以陛下就把心放在肚子裡,好好養著身體才是。」王太后笑笑,並沒有給他說洛青鸞失蹤的事。與南宮擎又說上幾句話後,因怕打擾他休息,所以便離開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