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乾隆一看,又成了訓誡格局,回身向母親一躬,笑道:“兒子不去,畢竟這裡不成熱鬧景兒。現今普天同慶,薄海共歡過元宵,正是融融愉樂之時,今兒該放開孫子們陪母親高興——除了顒璂,你們今晚都要在慈寧宮盡情承孝——我還到養心殿,有幾件要緊奏摺還沒批下去呢!”

  “是這個話。”太后見宮嬪、阿哥人人面帶輕鬆笑容,也不禁笑了,“這也就是立規矩立慣了。就像《法門寺》里的賈桂,‘站慣了’,怎麼好在你跟前兒放肆玩笑?你去吧,只別坐夜坐的時辰久了——明兒下晌定住了時辰,咱娘們都上正陽門!”

  第二日下午申時是欽天監擇定的大駕出城吉時。從午時正牌,長年封禁的天安門、地安門、午門正門,隨著石破天驚三聲炮響,一齊卸下房梁粗的門閂,譁然洞開。善捕營和西山健銳營的數千名羽林軍早已在五鳳樓前集結,聽見這三聲號炮,李侍堯在午門前一抖令旗,各營棚管帶將軍帶著兵,踏正步舉著軍旗出來駐蹕關防,沿紫禁城中軸分內外兩線,將皇道和內城隔斷開來。成千上萬的京師老百姓哪個不要來觀瞻聖母出城?四面八方從內城聚過來,被攔在御道兩側,已是人流如cháo萬頭攢涌。天安門到正陽門東西兩側,已成人的海洋。看見皇家如此森嚴威儀,議論聲,嘖嘖驚嘆聲,擠倒了人的哭叫聲,順天府衙役的口令傳遞聲……匯成一片喧囂。順天府尹郭志強一頭熱汗,跑了這頭跑那頭,指揮衙役們布置東西便門外,安排彩燈煙火。回到天安門前,恰遇李侍堯出來,剛說了句“燈棚里火藥太多,要借提督衙門的牛毛氈擋一擋——”話沒說完,便被李侍堯打斷了。

  “那是怎麼回事?”李侍堯也是一頭油汗,指著天安門東南角,“你衙門的人在用鞭子抽人!”郭志強回頭看了看,笑道:“人太多了,不攔著都擠到皇道上了——大人放心,這都是祖傳練出來的鞭頭本事,打燈頭不傷蠟燭的——我從東便門擠過來,轎子差點擠扁了——那邊得開出個通道來。”

  李侍堯揩了一把汗,說道:“不行,不能用鞭子,用墨汁子,或香灰水往上潑!人散開算完。這種好日子,鞭子掃誰一下,一家子不高興,嚇著了老頭、老太太、小孩子也不好——叫你的人立刻傳話去!”郭志強便回頭命從人:“趕緊照大人指令去辦!”李侍堯這才問:“你方才說什麼?”郭志強道:“東西便門外官設燈棚垛的火藥,外頭油紙都毛了,萬一火星子濺上去燒透了,就會炸起來崩壞了城牆。看這天兒,說不定要下雪,受cháo了也不好。”李侍堯仰臉看看,果然不知什麼時候已經陰了天,彤雲霾煙布滿天空,隨著微微朔風緩重地向南移動。心裡思量,下點雪也好,一來人少,二來火災少。但這是掃興話,不能對郭志強這樣下屬說的。因笑道:“我那裡沒有牛毛氈,只有羊毛氈,你派人去用車拉就是了——聽著,不許把炸藥堆在城牆根,離城至少十丈。圖省事,出了事唯你是問!”說著話,見王廉打頭,六十四名太監騎著馬從天安門內按轡徐徐而出,忙道:“我騎馬進去見桂中堂。你也騎馬到正陽門,百官已經齊了,叫他們按品級列隊,把周圍閒人趕開——大駕已經動了!”郭志強覷著眼手搭涼棚向里望一眼,果見裡頭午門筆直的皇道上旌麾蔽空,黃燦燦一片壓地金山般車駕已經啟動,已隱隱傳來鼓樂之聲,忙答應一聲,牽馬拾鐙,飛騎而去。

  此刻成千上萬的人眾都已知道車駕已經在午門出動,一片狂熱的歡呼鼓譟喧囂如cháo,正熱鬧不堪,忽然之間雅靜下來,原來天安門東西兩側門洞裡備走出一隻朝象,接著又是一對,又一對……共是九對大象,卷鼻耷耳的舉著粗壯的腿走得十分齊整,都是金絲絨搭背,明黃纓絡套身,個頭都在一丈高低。穿著鑲黃紅坎肩的象奴都是頭戴平底小帽,手持黃絨鞭,坐在房來高的象背上聽哨音如意指揮——自雍正未年金川戰起,接著緬甸內亂,大象停貢,大內原有的象只剩了三隻,只可內宮觀賞,已不足配備儀仗。這已是十分稀罕之物,這時一下子出來這麼多,康熙朝過來的老人都不曾如此開眼。王廉帶太監們出天安門,由著他們往正陽門去布置城上觀禮坐席,自己留下來,站定在金水河正中玉帶橋前,待到東西兩行寶象站定,王廉扯著公鴨嗓子可嗓門喊了一聲:

  “跪!”

  十八名象奴聽令,一齊把手向大象的項間一按——這都是下頭不知練過多少回的。那些渾身裹著綾羅的畜牲們前蹄一彎、後腿一伏便趴在地上。周圍立刻傳來一片嘖嘖稱奇聲。看象奴動作時,每人都取一根截好的甘蔗餵那象,象鼻子卷了碗來粗的甘蔗伸展自如地吃著。有頭年輕小象大約馴得不到家,鼻子玩弄那尺許長的蔗棒兒調皮地頂立柱兒,不肯往嘴裡送。象奴舉著鞭子揚了一下,這傢伙卻是不怕,橫鼻子把那象奴掃了個馬趴。他站起來瞪眼揚鞭發怒,那象已將甘蔗填了口裡,津津有味地大嚼起來,逗得遠觀的人群一陣鬨笑。

  正熱鬧得眼花繚亂間,丹陛大樂肉竹①,旱雷聒耳已近,前頭六十四面龍旗,各由力士挺執而過,緊接著五十四架蓋傘飄搖出城,翠華紫芝,明黃純紫,艷色雜陳,豹尾槍、龍頭竿高高矗著雜處其間,看得人眼花繚亂。信幡紅旗導引著,又是羽葆如林,從門中湧出,七尺寶扇上一面面都寫得有字:“教孝表節”“明刑粥教”“行慶施惠”“褒功懷遠”。四葆在前,接著“振武”“敷文”“納言”“進善”隨後,四金節、四儀鍠氅、四黃麾、八旗大纛、羽林大纛、前鋒大纛、五色金龍纛,旌麾蔽天而過,什麼儀鳳、翔鸞、仙鶴、孔雀、黃鵠,白雉、赤烏、華蟲、振鷺、鳴鳶,種種祥禽;游鱗、彩獅、白澤、角端、赤熊、黃熊、辟邪、犀牛、天馬、天鹿,諸多靈獸都繪在片金青旗上,招招搖搖,浩浩蕩蕩,從天安門湧出。前頭已到正陽門,後頭還在無休無止地向外涌流。直到六十四名乾清門侍衛金盔銀甲,挎刀騎馬,威風凜凜,蹄聲叮叮踏石過道,後邊無數太監擁著黃絡龍輿,車輪碾石,轔轔有聲,漸出城門。有年紀見過世面的人都知道天子車駕已到——此刻萬眾睽目,都是眼花繚亂,人們已是看傻了,不知那裡是北。待到車駕出來,盡顯於天安門玉帶橋南,人們才看清,一頂六尺高的龍輦,上遮九龍華蓋,玉座方軫,正中坐著白髮蒼蒼滿面慈祥笑容的“聖母”皇太后。旁邊侍立一人,頭戴中毛熏貂珍珠珠頂冠,江牙海水瑞罩披肩下,石青緙絲面貂皮金龍褂子,外套著黃緙絲二色金面黑狐欣金龍袍,瑞罩下微露半邊珍珠朝珠,一條束金鑲碧玡瑤線鈕帶,斜露在龍褂外邊,瓜子臉,彎月眉,三角星眸微微帶笑,三絡長髯垂在胸前,雖然已是年過六十的老人,淵亭岳峙站在輿軫中,精神氣象看去不過五十。一手扶著擋欄,一手執著中櫛站在車中,時而向車外招手致意,時而又俯身和太后說笑著什麼——人們便知,這就是御極天下垂裳而治四十年的“當今”——乾隆皇帝了。頃刻之間,一片山呼海嘯般的歡呼騰躍而起: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