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頁
魯軍連連潰退,已無還手之力。諸兒四處張貼檄文,“姬允不義,背盟敗約,魯國不降,殺伐不已。”情勢如此,姬允不得不派使臣前去求和。若求和不成,只怕難逃滅頂。
幾日後,已經被嚇破膽子的使臣終於從諸兒的中軍大帳裡帶回他的親筆書信。寥寥幾字,叫姬允前去齊國議和。
順道帶上君夫人歸寧。
自開戰以來,姬允的脾氣變得越發莫測。時而暴躁,時而親和;時而扔下我幾天不理,時而又沒日沒夜,流連不去。他總是在一番溫存之後,對我惡語相向;又總是在我遍體鱗傷之後,百般撫慰。那封書信更是激起了他所有的憤怒,卻又無可奈何。
朝中開始準備議和的事項,申繻上疏,反對我去。姬允沒有理他,他竟直闖後宮,當著我的面對姬允義正嚴詞:“女有室,男有家,古之制也。禮無相瀆,瀆則有亂。女子出嫁,父母若在,每歲一歸寧。今夫人父母俱亡,無以妹寧兄之理。魯以秉禮為國,豈可行此非禮之事!”
我聽完,冷笑一聲,扯了扯衣襟,蓋住曝露在外的一片雪白肩頭,自顧描眉。血還是從衣服裡面滲了出來,在絲帛上印出一個鮮紅的牙印。
姬允從榻上爬起來,繞出屏風,衣衫不整,蓬頭亂髮,指著我對申繻大吼:“她是歸寧嗎?她是歸寧嗎?她是去議和!議和!”
作者有話要說: 有人說,寫作是孤獨的分泌物。
如果願意給個評,我就不會那麼孤獨了。
第23章 南山
我終於登上重返故國的馬車,這種感覺並不好,身為一國之母,在戰敗的時候,比牛羊也高貴不了多少。
同兒留了下來,有幾位大臣輔佐監國。他送我到宮門口,默默地看著我,不置一詞。我像他這麼大的時候,還遠沒有如此沉重的背負。我不忍看他黯淡的眼神,轉身上了馬車。
“母親!”我聽見季友喚我,挑開帘子尋聲而去。他牽著蘇平的手,站在馬車邊上仰頭看我。“母親,路上小心,記得早點回來。”每個人都一臉陰霾,只有他還揚著不諳世事的笑臉,像亂葬崗上一朵絕世的白花。
我看著他的眼睛,輕輕點頭,心裡一陣抽痛。季友,你還只是一個八歲大的孩子,生在宮廷,就已經過早的學會了藏匿聲色。
“出發!”姬允粗喝一聲,若崩厥角。縱華裳蔽體,也難掩其怯,喊得這麼大聲,更讓人感覺窮途末路。
馬車緩緩前行,兩個孩子落寞的身影漸漸模糊在我的視線里,我才明白自己犯了一個不可饒恕的錯誤。不該生下他們,一個不貞的女人,是沒有資格當母親的。我本來只想搗毀自己的命盤,卻連坐了親生的骨肉。
――――――――――――――――――――
十幾年後,重蹈覆轍,一路之上,城社荒落,滿目荊榛。初到魯國的時候,沿途算不上富庶,但也不至破敗於此。十幾年含辛茹苦,我本想留給同兒最好的土地,卻還是難逃傾國禍水的宿命。流民四散,哀鴻遍地,我不忍卒睹,一路之上都龜縮簾後,不聞不問。
車行數日,已至齊魯邊界,我也渾然不覺。直到前方車隊停滯多時,我才探身尋找果兒。
只見關山起伏,連綿疊嶂。我問果兒:“我們路經何處,為何止步不前?”
果兒道:“此處名曰南山,已是魯國邊境,翻過此山,便是齊國故土。山道阻長,前方車輪深陷,恐要耽擱半日。公主,車裡憋悶,要不要出來走走?”
我頷首,由果兒攙扶而出。仰之高山,目不可及。
我低聲吟唱:“南山有台,邦家之基。樂只君子,萬壽無期。
南山有桑,邦家之光。樂只君子,萬壽無疆。……”
我問果兒:“還記得這首曲子嗎?”果兒點點頭,這曲子諸兒曾在生辰宴上為我吟唱,我道:“諸兒祝我壽比南山,原來此處就是南山。那年他送我肥馬輕裘,如今踏雪已死,我這株桃花,怕也凋零得差不多了。南山巍峨千年,又怎是你我可以與之相比的?”
果兒恐我近鄉情怯,安慰道:“公主容貌,十年如一日,並沒有多少改變。”
“只怕變得不是容貌。” 我撫了撫心口,當年將諸兒深藏於此,怕是藏得太深了。
果兒在路邊石頭上鋪了塊布帛,扶我坐下休息,有僕從端來肉乾果酪。姬允也從前面的馬車上下來,遠遠看了我一眼,就扭頭離去。
此處也許沒有多少獵戶,山中野獸並不怕人,一隻狐狸聞見肉香,探頭探腦想要靠近。我扔了一片肉乾過去,它窺伺良久,終於一路小跑,過來取食。小獸叼起肉乾,回過身才跑幾步,就有一支冷箭憑空飛來,直中後心。狐狸應聲倒地,掙扎了幾下,終於死在血泊之中。
我順著箭矢飛來的方向看去,姬允持弓的左手還未放下,僵直地停在半空,冷冷地與我對視。
“南山崔崔,雄狐綏綏。魯道有盪,齊子由歸。既曰歸止,曷又懷止?
葛屨五兩,冠緌雙止。魯道有盪,齊子庸止。既曰庸止,曷又從止?……”
空谷之聲,高遏行雲,不知何處山民諷詠新曲。
姬允聞此唱詞,積羞成怒,指天長嘯:“誰唱此曲?誰唱此曲?給我滾出來!”
幾日後,已經被嚇破膽子的使臣終於從諸兒的中軍大帳裡帶回他的親筆書信。寥寥幾字,叫姬允前去齊國議和。
順道帶上君夫人歸寧。
自開戰以來,姬允的脾氣變得越發莫測。時而暴躁,時而親和;時而扔下我幾天不理,時而又沒日沒夜,流連不去。他總是在一番溫存之後,對我惡語相向;又總是在我遍體鱗傷之後,百般撫慰。那封書信更是激起了他所有的憤怒,卻又無可奈何。
朝中開始準備議和的事項,申繻上疏,反對我去。姬允沒有理他,他竟直闖後宮,當著我的面對姬允義正嚴詞:“女有室,男有家,古之制也。禮無相瀆,瀆則有亂。女子出嫁,父母若在,每歲一歸寧。今夫人父母俱亡,無以妹寧兄之理。魯以秉禮為國,豈可行此非禮之事!”
我聽完,冷笑一聲,扯了扯衣襟,蓋住曝露在外的一片雪白肩頭,自顧描眉。血還是從衣服裡面滲了出來,在絲帛上印出一個鮮紅的牙印。
姬允從榻上爬起來,繞出屏風,衣衫不整,蓬頭亂髮,指著我對申繻大吼:“她是歸寧嗎?她是歸寧嗎?她是去議和!議和!”
作者有話要說: 有人說,寫作是孤獨的分泌物。
如果願意給個評,我就不會那麼孤獨了。
第23章 南山
我終於登上重返故國的馬車,這種感覺並不好,身為一國之母,在戰敗的時候,比牛羊也高貴不了多少。
同兒留了下來,有幾位大臣輔佐監國。他送我到宮門口,默默地看著我,不置一詞。我像他這麼大的時候,還遠沒有如此沉重的背負。我不忍看他黯淡的眼神,轉身上了馬車。
“母親!”我聽見季友喚我,挑開帘子尋聲而去。他牽著蘇平的手,站在馬車邊上仰頭看我。“母親,路上小心,記得早點回來。”每個人都一臉陰霾,只有他還揚著不諳世事的笑臉,像亂葬崗上一朵絕世的白花。
我看著他的眼睛,輕輕點頭,心裡一陣抽痛。季友,你還只是一個八歲大的孩子,生在宮廷,就已經過早的學會了藏匿聲色。
“出發!”姬允粗喝一聲,若崩厥角。縱華裳蔽體,也難掩其怯,喊得這麼大聲,更讓人感覺窮途末路。
馬車緩緩前行,兩個孩子落寞的身影漸漸模糊在我的視線里,我才明白自己犯了一個不可饒恕的錯誤。不該生下他們,一個不貞的女人,是沒有資格當母親的。我本來只想搗毀自己的命盤,卻連坐了親生的骨肉。
――――――――――――――――――――
十幾年後,重蹈覆轍,一路之上,城社荒落,滿目荊榛。初到魯國的時候,沿途算不上富庶,但也不至破敗於此。十幾年含辛茹苦,我本想留給同兒最好的土地,卻還是難逃傾國禍水的宿命。流民四散,哀鴻遍地,我不忍卒睹,一路之上都龜縮簾後,不聞不問。
車行數日,已至齊魯邊界,我也渾然不覺。直到前方車隊停滯多時,我才探身尋找果兒。
只見關山起伏,連綿疊嶂。我問果兒:“我們路經何處,為何止步不前?”
果兒道:“此處名曰南山,已是魯國邊境,翻過此山,便是齊國故土。山道阻長,前方車輪深陷,恐要耽擱半日。公主,車裡憋悶,要不要出來走走?”
我頷首,由果兒攙扶而出。仰之高山,目不可及。
我低聲吟唱:“南山有台,邦家之基。樂只君子,萬壽無期。
南山有桑,邦家之光。樂只君子,萬壽無疆。……”
我問果兒:“還記得這首曲子嗎?”果兒點點頭,這曲子諸兒曾在生辰宴上為我吟唱,我道:“諸兒祝我壽比南山,原來此處就是南山。那年他送我肥馬輕裘,如今踏雪已死,我這株桃花,怕也凋零得差不多了。南山巍峨千年,又怎是你我可以與之相比的?”
果兒恐我近鄉情怯,安慰道:“公主容貌,十年如一日,並沒有多少改變。”
“只怕變得不是容貌。” 我撫了撫心口,當年將諸兒深藏於此,怕是藏得太深了。
果兒在路邊石頭上鋪了塊布帛,扶我坐下休息,有僕從端來肉乾果酪。姬允也從前面的馬車上下來,遠遠看了我一眼,就扭頭離去。
此處也許沒有多少獵戶,山中野獸並不怕人,一隻狐狸聞見肉香,探頭探腦想要靠近。我扔了一片肉乾過去,它窺伺良久,終於一路小跑,過來取食。小獸叼起肉乾,回過身才跑幾步,就有一支冷箭憑空飛來,直中後心。狐狸應聲倒地,掙扎了幾下,終於死在血泊之中。
我順著箭矢飛來的方向看去,姬允持弓的左手還未放下,僵直地停在半空,冷冷地與我對視。
“南山崔崔,雄狐綏綏。魯道有盪,齊子由歸。既曰歸止,曷又懷止?
葛屨五兩,冠緌雙止。魯道有盪,齊子庸止。既曰庸止,曷又從止?……”
空谷之聲,高遏行雲,不知何處山民諷詠新曲。
姬允聞此唱詞,積羞成怒,指天長嘯:“誰唱此曲?誰唱此曲?給我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