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頁
這也難怪皇後會吃味。
有一次,清王在宮中呆得晚了,便宿在先皇的龍床上。不知那日先皇怎的,清晨醒來,壓著自己的弟弟,脫下弟弟的褲子,掏出那玉柱,一口便含住了。
清王戰慄了下,由著兄長胡鬧。快感難掩,在兄長的口中,越發的大了,手指撫著兄長的髮絲,情不自禁地呻吟。
兄長更是賣力,清王終於忍不住,she在了兄長的嘴裡。先皇吐出他的欲望,嘴角滿是濁白的液體,笑著舔了舔,竟有些妖異。
“阿鎏,可舒服?”那兄長笑問。
他點了下頭,倒也沒有多大的回應。先皇不甚在意,正要起身,宮人傳皇後來了,皇後素來不避諱,知他兄弟二人同眠,偶爾會過來喚他們起床。
這一來,便看到清王衣裳不整,自己的丈夫半壓在弟弟的身上,嘴角有水漬。
往日大咧咧的皇後,只看了一眼,轉身便走了。
從那後,清王宿在皇宮的時間少了。一年後,皇後生了一子,為皇家添了子嗣,皇帝更加寵愛皇後了。
那小皇侄,清王看了,也極為喜愛。
曦和國進犯,清王受封大將軍,帶兵去前線,與曦和國的鳳天筠打了十次戰役,七勝三敗。在最後一次,鳳天筠竟連佩劍都丟下,狼狽地退回曦和國,不敢再戰。
清王凱旋而歸,迎來的卻是兄長病逝的噩耗。
從那後,他成了攝政王,兩歲的小皇侄繼位,年輕的皇後成了太後。
這麽些年來,他不曾想過正妃的事。這生,最親近的兄長都離他而去了,似乎沒有人能那般貼近他。
此次曦和國又來犯,還連搶了三城,清王惱怒。即使習瀾後又送信過來,叫他能不出戰便不要出戰,他仍然要御駕親征。
曦和國有鳳天筠在,有恃無恐,一而再,再而三的打凌國的主意。五年前若不是鳳天筠帶兵進犯,他怎會親自出征,讓皇兄一人面對國事,最後累倒在龍椅上?
此次戰役不過幾個月便打完了。鳳天筠一反往日,退兵迅速。他道這鳳天筠吃了敗戰,萎靡不振,不想竟大膽到設下埋伏,偷襲了他。
如果不是隊伍中有人做內應,怎會泄了行蹤?
跟在身邊曾出生入死的兄弟,一個個倒下,連他都中了毒,功力大減。一線生機,竟是那個叫風逝的侍衛為他爭來的。
清王一生信任的人不多,就是貼身侍衛,他都不會全心全意地信任。緊要關頭,這有眼疾的侍衛擋在了他的身前,用鳳天筠的佩劍,指著原主人。這情形著實好笑,相信鳳天筠也愣了。
那時候,清王已經神智不清,只記得風逝帶著他一路飛奔,最後跳進了水裡。在水裡浮浮沈沈,感有人緊緊抱著他,他竟鬆懈了下來,讓黑暗完全吞噬了意識。
習瀾說他會逃過一劫,他果然逃過了。
迷迷的醒來,內息絮亂,左肩延至胸口,火辣辣的痛,鼻間聞到濃濃的魚香味,引得空腹一陣抽搐。
花了些時間,把經脈中亂竄的內息歸入丹田,待手腳能動了,方慢慢地坐起。鎧甲早己被卸,身上是銀色的袍子,衣襟被解開,左肩的傷口包紮得很好,體內的毒好像一下子被清除了,忽然覺得頸項上有什麽,手一摸,居然是塊黑透了的玉佩。
清王一陣深思,瞥到不遠處的火堆架上,他那銀盔早在火焰的烘托下,焦黑了個透,裡面湯水滾滾,魚香味正是從那飄出。火堆附近的地面上,一把出鞘一半的劍隨意地被扔著,他眼中閃過一絲寒光。
突然,不遠處傳來一道悽厲的長嘯聲,他一震。
那個叫風逝的侍衛,為何發出如此絕望的聲音?
片刻後,人影從遠而近,從模糊到清晰,就這樣,徐徐而來。
濕透的髮絲,滴著水散亂在背後,許些糾結在赤裸的胸膛上,失了魂魄般,清俊的臉上竟有未散去的戾氣。然而,最最叫人驚訝的,還是那雙眼睛。
往日,這人總是閉著眼。在人前,從不睜開。別人問他為何閉著眼,他就溫和地笑,說自小被煙燻壞了眼睛。
可此時此刻,清王明明白白地看清了那雙眼睛。
連日月都比不上的光輝,區別於鳳天筠如銀子般的眸子,這雙眼睛,淡金中帶著銀色光澤,在陽光的照耀下,燦燦生輝。
‘唯有異族人,方能助你躲過一劫。’
耳邊仿佛再次傳來習瀾那戲謔的低喃聲。
‘也許……那異族人是你的……有緣人……嘻……’
那臨近的人,從迷茫中突然驚醒,一臉震驚地望著他。
像被發現秘密般,惶恐、不知所措,甚至是難堪害怕的。
這個秘密,他守了多久?
明明擁有一雙極美的眼睛,只為了掩其光華,便閉起眼,過著瞎子般的生活。
或者,他還有另外一個身份?
這雙與鳳天筠相似的眼睛。
第九章
那一刻,風逝腦中閃很多想法,卻什麽都做不了。他甚至想閉起眼睛,可當與那雙帶著審視的黑眸對視時,只能定定地望著,不動聲色。
在清王身邊做侍衛,他看到太多。背叛、欺騙、隱瞞,不管哪一樣,清王都絕不容許它的存在。那些被莫須有的罪名而削去官職,或遭滅門的大臣們還少麽?
他是一個嚴謹的男人,甚至是無情的。風逝輕輕地嘆氣,放鬆了身體,坦蕩地迎向清王。
便是被識破了又如何?那就做個了斷吧!生亦何歡,死亦何懼。苟活了這麽些年,存在的唯一理由,就是報仇。
一步步的接近清王,留下一個個深淺不一的腳印,來到火堆旁,停下。視線往下移,那把出鞘一半的劍近在咫尺。
清王受了傷,此時定無反抗之力。他若……
“你是何人?”
風逝一震,不可思議地望向那倚靠在樹幹上的男人。
許是失血過多,臉色蒼白,髮絲散亂,衣襟開敞,露出因受傷而包紮繃帶的左肩。那人的神色淡淡的,黑如夜色的眸子並不是風逝平日所熟悉的冷冽,而是藏了絲疑惑,眉宇間舒展,略為慵懶。
他是清王?
清王怎會這般模樣?那個一絲不苟的冰冷男子,尊貴高雅,落難了,也該一如既往的高高在上。可是此時此刻,他莫名的隨和了。
不,不,最讓風逝震驚的,是他的問話。
“你是何人?”微沙啞的嗓音,猛地使風逝清醒了過來。
他奇怪地望著清王,沒有回話。
“你是曦和國人?”清王再次開口,挑了下眉,嘴角微微上揚,肆意地打量風逝。
風逝張了張嘴,他不知該如何回答。眼下過於奇異,難道清王失憶了?但他又問他是否是曦和國人?那麽……僅是忘了他?
得不到風逝的回答,清王嘆了口氣,視線從風逝身上移開,打量四周。“此處是何地,你我怎會在此?是你救了本……我?”
風逝垂下眼瞼,盯著地上的那把劍。
清王順著他的目光往地上一看,輕笑一聲,略為得意。“那是棲鳳劍,現下應是我的佩劍。”
風逝自然知道此劍為“棲鳳劍”,卻疑惑清王為何說這是他的佩劍。他不知清王的記憶如何混亂,單忘了他。若說是假裝的,可又不像。清王看他的眼神很陌生,性情也不一樣。記得師兄曾說過,清王並不是生來冷情,五年前先皇病逝後,清王當了攝政王,越發的冷漠,不苟言笑。
難道……他遺失了近幾年的記憶?
蹲下身,取過一直擱地上的木碗,倒掉早就冷了的魚湯,從火架子上的頭盔里盛了熱的湯水。好在火漸熄,沒有將湯水燒乾了。
端著魚湯,來到清王身邊,半蹲著,遞給清王。
清王抬眼望他,並沒有接過來。
風逝盛了一勺,吹涼,遞到清王的嘴邊。清王眉頭似乎擰了下,沒有拒絕,張嘴含住了勺子,咽下鮮美的魚湯。
於是,風逝遞過去一勺,清王便張嘴喝。這一來一回,不到片刻,就喝光了。清王舔了下嘴角,意猶未盡。
“屬下風逝,是殿下的金翎侍衛。”風逝慢慢地說,字字圓潤,清王聽得詫異。
微眯了眼,嘴角上揚,睜開眼,又是一片慵懶。
“原來如此。”
風逝轉身,繼續盛頭盔里的魚湯,眼裡滿是痛苦。
望著風逝那赤裸的背,清王若有所思,神情淡漠,毫無一絲溫度。待風逝轉身時,他又閒散慵懶了,由著風逝侍候著他喝魚湯。
“……殿下遭了暗算,和屬下一起掉入江中,屬下尚有一絲神智,帶著殿下游上岸。”風逝簡略地說了下兩人的處境。
“噢,鳳天筠麽?”清王輕哼一聲,看向風逝微閉著的眼睛。“你的眼睛倒跟鳳天筠的相似。”
有一次,清王在宮中呆得晚了,便宿在先皇的龍床上。不知那日先皇怎的,清晨醒來,壓著自己的弟弟,脫下弟弟的褲子,掏出那玉柱,一口便含住了。
清王戰慄了下,由著兄長胡鬧。快感難掩,在兄長的口中,越發的大了,手指撫著兄長的髮絲,情不自禁地呻吟。
兄長更是賣力,清王終於忍不住,she在了兄長的嘴裡。先皇吐出他的欲望,嘴角滿是濁白的液體,笑著舔了舔,竟有些妖異。
“阿鎏,可舒服?”那兄長笑問。
他點了下頭,倒也沒有多大的回應。先皇不甚在意,正要起身,宮人傳皇後來了,皇後素來不避諱,知他兄弟二人同眠,偶爾會過來喚他們起床。
這一來,便看到清王衣裳不整,自己的丈夫半壓在弟弟的身上,嘴角有水漬。
往日大咧咧的皇後,只看了一眼,轉身便走了。
從那後,清王宿在皇宮的時間少了。一年後,皇後生了一子,為皇家添了子嗣,皇帝更加寵愛皇後了。
那小皇侄,清王看了,也極為喜愛。
曦和國進犯,清王受封大將軍,帶兵去前線,與曦和國的鳳天筠打了十次戰役,七勝三敗。在最後一次,鳳天筠竟連佩劍都丟下,狼狽地退回曦和國,不敢再戰。
清王凱旋而歸,迎來的卻是兄長病逝的噩耗。
從那後,他成了攝政王,兩歲的小皇侄繼位,年輕的皇後成了太後。
這麽些年來,他不曾想過正妃的事。這生,最親近的兄長都離他而去了,似乎沒有人能那般貼近他。
此次曦和國又來犯,還連搶了三城,清王惱怒。即使習瀾後又送信過來,叫他能不出戰便不要出戰,他仍然要御駕親征。
曦和國有鳳天筠在,有恃無恐,一而再,再而三的打凌國的主意。五年前若不是鳳天筠帶兵進犯,他怎會親自出征,讓皇兄一人面對國事,最後累倒在龍椅上?
此次戰役不過幾個月便打完了。鳳天筠一反往日,退兵迅速。他道這鳳天筠吃了敗戰,萎靡不振,不想竟大膽到設下埋伏,偷襲了他。
如果不是隊伍中有人做內應,怎會泄了行蹤?
跟在身邊曾出生入死的兄弟,一個個倒下,連他都中了毒,功力大減。一線生機,竟是那個叫風逝的侍衛為他爭來的。
清王一生信任的人不多,就是貼身侍衛,他都不會全心全意地信任。緊要關頭,這有眼疾的侍衛擋在了他的身前,用鳳天筠的佩劍,指著原主人。這情形著實好笑,相信鳳天筠也愣了。
那時候,清王已經神智不清,只記得風逝帶著他一路飛奔,最後跳進了水裡。在水裡浮浮沈沈,感有人緊緊抱著他,他竟鬆懈了下來,讓黑暗完全吞噬了意識。
習瀾說他會逃過一劫,他果然逃過了。
迷迷的醒來,內息絮亂,左肩延至胸口,火辣辣的痛,鼻間聞到濃濃的魚香味,引得空腹一陣抽搐。
花了些時間,把經脈中亂竄的內息歸入丹田,待手腳能動了,方慢慢地坐起。鎧甲早己被卸,身上是銀色的袍子,衣襟被解開,左肩的傷口包紮得很好,體內的毒好像一下子被清除了,忽然覺得頸項上有什麽,手一摸,居然是塊黑透了的玉佩。
清王一陣深思,瞥到不遠處的火堆架上,他那銀盔早在火焰的烘托下,焦黑了個透,裡面湯水滾滾,魚香味正是從那飄出。火堆附近的地面上,一把出鞘一半的劍隨意地被扔著,他眼中閃過一絲寒光。
突然,不遠處傳來一道悽厲的長嘯聲,他一震。
那個叫風逝的侍衛,為何發出如此絕望的聲音?
片刻後,人影從遠而近,從模糊到清晰,就這樣,徐徐而來。
濕透的髮絲,滴著水散亂在背後,許些糾結在赤裸的胸膛上,失了魂魄般,清俊的臉上竟有未散去的戾氣。然而,最最叫人驚訝的,還是那雙眼睛。
往日,這人總是閉著眼。在人前,從不睜開。別人問他為何閉著眼,他就溫和地笑,說自小被煙燻壞了眼睛。
可此時此刻,清王明明白白地看清了那雙眼睛。
連日月都比不上的光輝,區別於鳳天筠如銀子般的眸子,這雙眼睛,淡金中帶著銀色光澤,在陽光的照耀下,燦燦生輝。
‘唯有異族人,方能助你躲過一劫。’
耳邊仿佛再次傳來習瀾那戲謔的低喃聲。
‘也許……那異族人是你的……有緣人……嘻……’
那臨近的人,從迷茫中突然驚醒,一臉震驚地望著他。
像被發現秘密般,惶恐、不知所措,甚至是難堪害怕的。
這個秘密,他守了多久?
明明擁有一雙極美的眼睛,只為了掩其光華,便閉起眼,過著瞎子般的生活。
或者,他還有另外一個身份?
這雙與鳳天筠相似的眼睛。
第九章
那一刻,風逝腦中閃很多想法,卻什麽都做不了。他甚至想閉起眼睛,可當與那雙帶著審視的黑眸對視時,只能定定地望著,不動聲色。
在清王身邊做侍衛,他看到太多。背叛、欺騙、隱瞞,不管哪一樣,清王都絕不容許它的存在。那些被莫須有的罪名而削去官職,或遭滅門的大臣們還少麽?
他是一個嚴謹的男人,甚至是無情的。風逝輕輕地嘆氣,放鬆了身體,坦蕩地迎向清王。
便是被識破了又如何?那就做個了斷吧!生亦何歡,死亦何懼。苟活了這麽些年,存在的唯一理由,就是報仇。
一步步的接近清王,留下一個個深淺不一的腳印,來到火堆旁,停下。視線往下移,那把出鞘一半的劍近在咫尺。
清王受了傷,此時定無反抗之力。他若……
“你是何人?”
風逝一震,不可思議地望向那倚靠在樹幹上的男人。
許是失血過多,臉色蒼白,髮絲散亂,衣襟開敞,露出因受傷而包紮繃帶的左肩。那人的神色淡淡的,黑如夜色的眸子並不是風逝平日所熟悉的冷冽,而是藏了絲疑惑,眉宇間舒展,略為慵懶。
他是清王?
清王怎會這般模樣?那個一絲不苟的冰冷男子,尊貴高雅,落難了,也該一如既往的高高在上。可是此時此刻,他莫名的隨和了。
不,不,最讓風逝震驚的,是他的問話。
“你是何人?”微沙啞的嗓音,猛地使風逝清醒了過來。
他奇怪地望著清王,沒有回話。
“你是曦和國人?”清王再次開口,挑了下眉,嘴角微微上揚,肆意地打量風逝。
風逝張了張嘴,他不知該如何回答。眼下過於奇異,難道清王失憶了?但他又問他是否是曦和國人?那麽……僅是忘了他?
得不到風逝的回答,清王嘆了口氣,視線從風逝身上移開,打量四周。“此處是何地,你我怎會在此?是你救了本……我?”
風逝垂下眼瞼,盯著地上的那把劍。
清王順著他的目光往地上一看,輕笑一聲,略為得意。“那是棲鳳劍,現下應是我的佩劍。”
風逝自然知道此劍為“棲鳳劍”,卻疑惑清王為何說這是他的佩劍。他不知清王的記憶如何混亂,單忘了他。若說是假裝的,可又不像。清王看他的眼神很陌生,性情也不一樣。記得師兄曾說過,清王並不是生來冷情,五年前先皇病逝後,清王當了攝政王,越發的冷漠,不苟言笑。
難道……他遺失了近幾年的記憶?
蹲下身,取過一直擱地上的木碗,倒掉早就冷了的魚湯,從火架子上的頭盔里盛了熱的湯水。好在火漸熄,沒有將湯水燒乾了。
端著魚湯,來到清王身邊,半蹲著,遞給清王。
清王抬眼望他,並沒有接過來。
風逝盛了一勺,吹涼,遞到清王的嘴邊。清王眉頭似乎擰了下,沒有拒絕,張嘴含住了勺子,咽下鮮美的魚湯。
於是,風逝遞過去一勺,清王便張嘴喝。這一來一回,不到片刻,就喝光了。清王舔了下嘴角,意猶未盡。
“屬下風逝,是殿下的金翎侍衛。”風逝慢慢地說,字字圓潤,清王聽得詫異。
微眯了眼,嘴角上揚,睜開眼,又是一片慵懶。
“原來如此。”
風逝轉身,繼續盛頭盔里的魚湯,眼裡滿是痛苦。
望著風逝那赤裸的背,清王若有所思,神情淡漠,毫無一絲溫度。待風逝轉身時,他又閒散慵懶了,由著風逝侍候著他喝魚湯。
“……殿下遭了暗算,和屬下一起掉入江中,屬下尚有一絲神智,帶著殿下游上岸。”風逝簡略地說了下兩人的處境。
“噢,鳳天筠麽?”清王輕哼一聲,看向風逝微閉著的眼睛。“你的眼睛倒跟鳳天筠的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