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低位妃嬪們暗暗佩服,幸好有林貴儀這種攪事的,請安都頓時都不無聊了!

  只是佩服之餘,亦有些許不悅。

  喜寶亦知道她們把自己幾個當戲看,高位妃嬪明爭暗鬥如同神仙打架,不小心出頭被掃到颱風尾就糟糕了,但縮著頭看個戲還是很樂意的——至於喜寶本人,並不介意讓人看熱鬧。

  裝x就跟吃飯一樣,不裝不行,而且沒有觀眾,何來快︱感?

  林貴儀想強調她是妃,是妾,與皇后身份有別。

  殊不知她卻忘了在座各位,包括她本人都只是妾,而且地位還大大地不如她,群嘲能力一流。

  宸妃笑得更加燦爛,像是絲毫不在乎這番話,她喝了口茶,唇上的胭脂略糊,更形性︱感:“皇后是皇后,臣妾不過是一個庶女出身,平日閒來無事教教寧玉認字,有幸便多侍候陛下的妃子,自是與娘娘有別的。”

  啪啪啪!連中三元!

  就是出身低怎麼的?你有地位我有寵愛,而且還有兒子。

  其實妃位也不低了,皇家不能和尋常後宅比,做妾做得有品級,體面得很。

  魏淑容一聽就樂了,她本來就對林貴儀說的話很不爽,現在看見皇后被打臉,她櫻唇微揚:“宸妃真是個守規矩的,臣妾對姐姐真是拜服得很。”

  就算是莊瑜,這時臉色也不禁陰了下來。

  宸妃真是大膽了,敢用話這麼頂她,對啊,她是沒有寵愛!而她有,而且還拿著這份寵愛來耀武揚威,今日來坤寧宮請安,非但不是願意來服軟守規矩,而是來膈應她的。

  林貴儀想,宸妃也太不低調了,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這是想當然的,但後宮女人爭寵爭位份,皇帝不在,那爭的就是面子。

  你願意吃虧做好事,人家就是記得你的好,說不定就只會在你死後發出唏噓的一聲嘆息,但該踩的還是會踩,壞心眼的,踩完還笑你傻笑你蠢。

  反之,你要是裝好了x,擺好架勢,就算是三分,也能吹成七分。

  韜光養晦是正室的特權,寵妃不擺出個戰鬥格來,裝賢惠給誰看?何況喜寶是有實打實的寵愛,哪裡還需要小心翼翼地低眉順眼,裝夠了孫子,是時候當爺爺了。

  恪守規矩是保險的做法,張揚是個人風格。

  而不論你是順從抑或跋扈,利益有所衝突,容不下就是容不下。

  只有能力高低,沒有態度對錯之分。

  寧昭有時候在喜寶那就提過,莊瑜是他除出寶兒外,惟一順眼的女性。

  這自然是莊瑜小心經營得來的形像與些許路人好感,她不算頂聰明,但太后沒挑錯人,她的確很重視規矩,行事有方,於是賢惠大度,與寧昭的感情不過不失,也因著她是亡母親自挑的媳婦,他亦對她算是有點好臉色。

  至於喜寶怕不怕寵愛被莊瑜搶走,那是完全不怕的。

  原因是,她用錯方法了。

  不爭不搶賢惠大度,那是省心,也是沒有存在感。

  就是把後宮打理好了,寧昭也不會感激你,要是裝謙虛不居功,那得了,他這缺心眼的孩子壓根不會在意到。

  從他平常提及,莊瑜實在太守禮太聽話了,對於正值青年的他來說,她缺乏刺激感。寧昭是個需要被照顧的孩子,但他並不需要相敬如賓,他需要一個能讓他很舒服的支配者,讓他被支配得舒坦。

  莊瑜約摸覺得自己的地位算穩,若更想得到皇帝的寵幸,就要端著皇后的賢惠相,從林貴儀的教訓中,她猜測陛下不喜歡鬧事的女子,所以乖巧的蕭氏才入了他的眼,只是沒繃住,一得勢,就露︱出囂張的嘴臉來,遲早和林貴儀同一下場——懷著這樣的揣測,莊瑜壓下脾氣,轉了另一個話題。

  宸妃初次請安就不歡而散,低位妃嬪們看了個熱鬧,就暗自琢磨著如何與陛下來個偶遇了,自己的寵愛才是正經。

  是日晚上,寧昭宿了在坤寧宮。

  `

  在聽到陛下要來時,莊瑜小小的臉蛋微紅,鎮靜大方地打賞了來傳話的小太監,一轉頭,俏臉上的一雙眼睛就撲閃著興奮的微光,她忍不住猜測——陛下也許是知道她受委屈了,或者是單純地,意識到自己初登基就宿在寵妃宮中三日,且免了她請安的行為很不恰當。

  主子隱藏情緒隱得好,盈秋卻沒想那麼多,她在她耳邊嚷:“娘娘,陛下要來了!”

  “鬧什麼呢,陛下來,我得好好準備,你替我換個發形吧……是了,替我翻出娘親送的那枝翠玉簪子來,換下這隻沉甸甸的金簪子羅。”

  一番話下來,雖然呵斥丫鬟不夠沉穩,仍暴︱露了莊瑜本人對於陛下要來,也是很興奮的。

  “是的娘娘。”盈秋快步把玉簪從妝奩中摸出來,三兩下就解開了她扎得結實的秀髮,披散開來時,端莊秀雅的她亦顯出一絲柔美來,瞥見主子臉頰上的酡紅,盈秋忍不住笑:“娘娘,陛下一定會知道,你才是最好的。”

  “……嗯。”這回莊瑜沒再呵斥,她看著銅鏡中的自己:“但願吧。”

  她猜中了結果,卻沒猜中開頭。

  寧昭會去坤寧宮,是因為下了朝之後,歐陽丞相好說歹說地勸他莫要任性而為,寵愛妃子可以,但多少得顧著皇后的臉面,加上中宮無子,無子地位就不穩,教莊家如何安心為他效力?先皇臨死前給了寧琰在朝中的職務與實權,封其為瑞安王,他實幹能力不錯,不少草根出身的儒生都很吃他那套。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