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頁
“三哥當真好艷福啊”托李恪的福,李世民送來的六個女子李治也都見到了,果然都是及其出眾的人,燕瘦環肥我見尤憐各色的都有,看來李世民非常用心,顯然早就已經在策劃這件事情。
語中的酸味如此的濃郁,很明顯這是在吃醋,李恪將人箍在懷中笑意難掩,“九弟,最難消受美人恩,這種艷福還是少一點比較好,而且要說艷福,我以為九弟比我更招人”
他哪裡招人了?李治橫了李恪一眼,“三哥,你說父皇為什麼會突然想起來為你選妃?”
李恪成為太子也有一段時間了,李世民要擔心子嗣的事情也早應該張羅選妃的事情了,為什麼等到現在才突然無預兆的提出?總覺得李世民說的那些並不是真正的原因。
李恪也有些疑惑,“我會讓人打探一下”
“不用了吧,既然事情已成定局,又何必再追究原因”李治道,萬一再驚動李世民就不好了。
“九弟放心,不會驚動父皇的”不找到原因他始終有些不安。
李治默許了他的做法,不再糾結於此“馬上又快到春節了,真是時光如梭”
“是啊,九弟可有什麼打算?”
李治搖搖頭,如今他也算個閒人,有的是時間,真正想做的事情現在還沒有辦法實現,其餘的倒真沒有什麼想做的,他現在要求並不高,只要能夠陪著親人就可以了,這也是一種幸福。
“既然九弟沒有安排,那就按照我的想法做吧”現在李恪每天幾乎都沒有空閒,難得春節會有幾天假期,他打算放下這紅塵俗世,與李治過一下二人世界。
“三哥有什麼安排?”李治很是好奇。
“到時候你就知道了”李恪勾起神秘的笑容,做什麼他還沒有具體的打算,不過絕對會分外的充實,也許他還可以給李治安排一個驚喜。
“故作神秘”李治撇嘴,但是心中也期待李恪會如何安排兩人的行程,也不再問他,反正到時候他就會知道的。“希望你不會讓我失望”
“九弟你對我太沒有信心了”就算沒有讓李治驚喜,他也不會讓李治失望的,這點信心他還是有的。
☆、第五十七章:國亡必有妖姬現?
第五十七章:國亡必有妖姬現?
計劃總趕不上變化,李恪的兩人世界很快就落空了,新年剛過李世民就下旨把所有的政事都交由李恪全權處理,而他自己則出宮四處遊玩,李治也被李世民呆在了身邊。
冬日最值得觀賞的就是雪景,除此之外就是凌雪綻放的梅花,李世民一次心血來cháo賞梅之後就開始經常地出宮,不過時間並不是很長,基本上也都是看看長安的景色,一般在外面呆上四五天回宮一次再接著出宮,樂此不彼。
對於李世民的行為李治與李恪也不打算說什麼,現在他們凡事都會順著李世民,只要李世民高興就可以,只是儘管如此李世民的身體還是越來越糟,不再有好轉的跡象。
再一次出宮李世民取得是離長安城有一段距離的一處別院,此時已經是萬物復甦春暖花開的季節,別院中百花競相開放,萬紫千紅。
被人攙扶著走向亭榭,李世民望向開的如火如荼的花,它們就像如今的大唐繁盛萬般,如果說李世民現在有什麼放不下的,那就是在他去後大唐是否能夠繼續現在的盛世,他不希望任何人阻擾大唐前進的腳步。
由花海把目光轉移,李世民眸中複雜的情緒閃過,但是在看向李治的時候又變得如往常一般,微微的笑了一笑“治兒,你說我大唐的這種盛世能持續多久?”
會持續多久,如今歷史已經改變,他無法回答這個問題,以後的事情他已經無法預料,“父皇,兒臣相信大唐的盛世一定會延續很久很久的”這是他們都希望的。
“那治兒以為一個國家之所以滅亡是因為什麼?”
李治思考了一下回答“若是說一個國家滅亡的具體原因這就太多了,不過兒臣以為把他們歸納起來不過兩個字‘民心’,那些滅亡的國家都是脫離了群眾,得民心者的天下這是亘古不變的真理”
這樣的回答李世民並無意外,也贊同,但是這只是一部分,李世民想的絕對比李治要多得多,然而此時李世民卻不打算說這些,“那治兒對‘國之將亡,必有妖姬’這句話有何理解?”
對於這句話李治並不敢苟同,“父皇,兒臣以為這句話純屬無稽之談,把一個國家的滅亡歸咎在一個女子身上簡直是太荒謬了,就像妹喜、褒姒、妲己,他們做了什麼?什麼也沒做,要怪就要怪想周幽王商紂這樣的暴君,是他們的□□失了民心,最後自取滅亡”
“難道一點關係都沒有嗎?”李世民幽幽問“君主的賢明固然重要,但是他身邊的人也同樣重要,一個賢惠識大體的人要比一個惑君的人起到更好的作用”
“可是若連是人之明都沒有,分不清jian佞與賢良有如何能算得上明君?”
對上李治的視線,李世民道“治兒你要知道君王也是人,是人就會有情會被影響,而且朝中後宮有太多的虛假,國事操勞已經用上了太多的精力,他們又有多少的精力來一一辨別,總會有被蒙蔽的時候”
“或許吧”李世民說的也有道理,但是李治還是堅持自己的觀點,不過卻不在與李世民爭論,“父皇,我們出來也很長時間了,回去吧”
夜色如墨渲染了整個天空,這個時候的東宮中仍然亮著一片暈黃的燭光。
“太子殿下,武才人求見”
李恪手中批閱的筆停頓,有些訝然。武媚娘要見他?他們之間好像並沒有什麼要說的吧?不過還是讓人把武媚娘帶進來。
“太子殿下”武媚娘屈身行禮。
“不知武才人深夜來訪所為何事?”李恪重新落座看著武媚娘,這個女人一如李治所說很不簡單,在後宮中也是如魚得水,深得李世民的喜愛,似乎這次李世民也是要帶她只是武媚娘身體不適才作罷,但這個本應該修養的人為何會深夜出現在這裡?
武媚娘看了看周圍的人“太子殿下可否屏退左右”
李恪看了一眼隨侍的趙和,趙和馬上意會,讓房內的人全部出去,“現在可以說了?”
武媚娘審視的望了李恪一會兒,心中很是複雜,說不清對於李恪她是什麼心情,又羨慕也有嫉妒,在偶然的一次機會武媚娘發現了李恪與李治的關係,當時震驚的幾乎說不出話來,她從沒有想到這兩人會是那種關係,他們明明是兄弟啊,有一瞬間武媚娘一度想如果他們的關係曝光會是什麼樣?
可是很快武媚娘就打消了那種念頭,尤其是看到李治臉上那種幸福的笑容,她知道李治應該是非常的愛面前的這個人。李治對於武媚娘已經是一個不可抹滅的存在,武媚娘想也許她也是愛著李治的,或許是因為一開始李治的關注,或許是李治面對她時的溫柔,或許是李治暗中的相助,或許還有很多原因,總之李治這個人已經深深的印刻在她的心中。
如果不是她自己已經是李世民的妃子,也許她可以不顧一切的追求得到李治的心,但是如今的她已經配不上那樣美好的李治,所以她選擇默默的喜歡,把這個人放在心間,看著他幸福安康,這樣就夠了,所以在知道李恪他們的關係後也盡力幫助他們掩飾,因為她知道一旦兩人的關係被人知曉李治所要承受的要遠遠比李恪多得多,她必須儘自己的全力保護這個人,哪怕手上沾染鮮血。
“太子殿下,你可知皇上近來為何要為你選妃,又為何要帶晉王殿下出宮?”武媚娘問。
李恪聞言放下手中的茶杯,並沒有太多的表情“還請武才人明示”
武媚娘沉默著看了李恪一會,見他無動於衷的樣子心中嘆息了一下,不可否認李恪是極其優秀的,這個即將成為皇帝的人已經有君臨天下的氣勢,也的確配得上李治,最重要的是李治的心在李恪的身上“太子殿下與晉王殿下關係皇上已經知曉”
這樣的答案李恪已經猜到了,雖然他與李治儘量的遮掩,但是在耳目眾多的皇宮中又有多少秘密?李世民會發現也是在情理之中,他們不反對李世民的近日行為只是想李世民的時日不多,儘量順著李世民的心意。
武媚娘自嘲的笑了笑,也是李恪又怎麼會猜不到李世民的用意,看來果然是關心則亂,可是心中仍然有些擔憂“看來太子殿下已經知道了,只是媚娘想問問太子殿下,如果皇上要追究,太子殿下要把晉王殿下至於何種境地,又能不能護的了晉王殿下?”
李恪平靜的臉上終於有了別樣的表情,他一直都知道武媚娘對李治有情,沒有想到武媚娘居然會這樣直接的質問自己,李恪有種被侵犯的感覺,不禁眯起了眼,幽深的目光中閃過凌厲的色彩,“九弟的事我自然會放在心上,不知道武才人是以何種身份來此質問與我?”
語中的酸味如此的濃郁,很明顯這是在吃醋,李恪將人箍在懷中笑意難掩,“九弟,最難消受美人恩,這種艷福還是少一點比較好,而且要說艷福,我以為九弟比我更招人”
他哪裡招人了?李治橫了李恪一眼,“三哥,你說父皇為什麼會突然想起來為你選妃?”
李恪成為太子也有一段時間了,李世民要擔心子嗣的事情也早應該張羅選妃的事情了,為什麼等到現在才突然無預兆的提出?總覺得李世民說的那些並不是真正的原因。
李恪也有些疑惑,“我會讓人打探一下”
“不用了吧,既然事情已成定局,又何必再追究原因”李治道,萬一再驚動李世民就不好了。
“九弟放心,不會驚動父皇的”不找到原因他始終有些不安。
李治默許了他的做法,不再糾結於此“馬上又快到春節了,真是時光如梭”
“是啊,九弟可有什麼打算?”
李治搖搖頭,如今他也算個閒人,有的是時間,真正想做的事情現在還沒有辦法實現,其餘的倒真沒有什麼想做的,他現在要求並不高,只要能夠陪著親人就可以了,這也是一種幸福。
“既然九弟沒有安排,那就按照我的想法做吧”現在李恪每天幾乎都沒有空閒,難得春節會有幾天假期,他打算放下這紅塵俗世,與李治過一下二人世界。
“三哥有什麼安排?”李治很是好奇。
“到時候你就知道了”李恪勾起神秘的笑容,做什麼他還沒有具體的打算,不過絕對會分外的充實,也許他還可以給李治安排一個驚喜。
“故作神秘”李治撇嘴,但是心中也期待李恪會如何安排兩人的行程,也不再問他,反正到時候他就會知道的。“希望你不會讓我失望”
“九弟你對我太沒有信心了”就算沒有讓李治驚喜,他也不會讓李治失望的,這點信心他還是有的。
☆、第五十七章:國亡必有妖姬現?
第五十七章:國亡必有妖姬現?
計劃總趕不上變化,李恪的兩人世界很快就落空了,新年剛過李世民就下旨把所有的政事都交由李恪全權處理,而他自己則出宮四處遊玩,李治也被李世民呆在了身邊。
冬日最值得觀賞的就是雪景,除此之外就是凌雪綻放的梅花,李世民一次心血來cháo賞梅之後就開始經常地出宮,不過時間並不是很長,基本上也都是看看長安的景色,一般在外面呆上四五天回宮一次再接著出宮,樂此不彼。
對於李世民的行為李治與李恪也不打算說什麼,現在他們凡事都會順著李世民,只要李世民高興就可以,只是儘管如此李世民的身體還是越來越糟,不再有好轉的跡象。
再一次出宮李世民取得是離長安城有一段距離的一處別院,此時已經是萬物復甦春暖花開的季節,別院中百花競相開放,萬紫千紅。
被人攙扶著走向亭榭,李世民望向開的如火如荼的花,它們就像如今的大唐繁盛萬般,如果說李世民現在有什麼放不下的,那就是在他去後大唐是否能夠繼續現在的盛世,他不希望任何人阻擾大唐前進的腳步。
由花海把目光轉移,李世民眸中複雜的情緒閃過,但是在看向李治的時候又變得如往常一般,微微的笑了一笑“治兒,你說我大唐的這種盛世能持續多久?”
會持續多久,如今歷史已經改變,他無法回答這個問題,以後的事情他已經無法預料,“父皇,兒臣相信大唐的盛世一定會延續很久很久的”這是他們都希望的。
“那治兒以為一個國家之所以滅亡是因為什麼?”
李治思考了一下回答“若是說一個國家滅亡的具體原因這就太多了,不過兒臣以為把他們歸納起來不過兩個字‘民心’,那些滅亡的國家都是脫離了群眾,得民心者的天下這是亘古不變的真理”
這樣的回答李世民並無意外,也贊同,但是這只是一部分,李世民想的絕對比李治要多得多,然而此時李世民卻不打算說這些,“那治兒對‘國之將亡,必有妖姬’這句話有何理解?”
對於這句話李治並不敢苟同,“父皇,兒臣以為這句話純屬無稽之談,把一個國家的滅亡歸咎在一個女子身上簡直是太荒謬了,就像妹喜、褒姒、妲己,他們做了什麼?什麼也沒做,要怪就要怪想周幽王商紂這樣的暴君,是他們的□□失了民心,最後自取滅亡”
“難道一點關係都沒有嗎?”李世民幽幽問“君主的賢明固然重要,但是他身邊的人也同樣重要,一個賢惠識大體的人要比一個惑君的人起到更好的作用”
“可是若連是人之明都沒有,分不清jian佞與賢良有如何能算得上明君?”
對上李治的視線,李世民道“治兒你要知道君王也是人,是人就會有情會被影響,而且朝中後宮有太多的虛假,國事操勞已經用上了太多的精力,他們又有多少的精力來一一辨別,總會有被蒙蔽的時候”
“或許吧”李世民說的也有道理,但是李治還是堅持自己的觀點,不過卻不在與李世民爭論,“父皇,我們出來也很長時間了,回去吧”
夜色如墨渲染了整個天空,這個時候的東宮中仍然亮著一片暈黃的燭光。
“太子殿下,武才人求見”
李恪手中批閱的筆停頓,有些訝然。武媚娘要見他?他們之間好像並沒有什麼要說的吧?不過還是讓人把武媚娘帶進來。
“太子殿下”武媚娘屈身行禮。
“不知武才人深夜來訪所為何事?”李恪重新落座看著武媚娘,這個女人一如李治所說很不簡單,在後宮中也是如魚得水,深得李世民的喜愛,似乎這次李世民也是要帶她只是武媚娘身體不適才作罷,但這個本應該修養的人為何會深夜出現在這裡?
武媚娘看了看周圍的人“太子殿下可否屏退左右”
李恪看了一眼隨侍的趙和,趙和馬上意會,讓房內的人全部出去,“現在可以說了?”
武媚娘審視的望了李恪一會兒,心中很是複雜,說不清對於李恪她是什麼心情,又羨慕也有嫉妒,在偶然的一次機會武媚娘發現了李恪與李治的關係,當時震驚的幾乎說不出話來,她從沒有想到這兩人會是那種關係,他們明明是兄弟啊,有一瞬間武媚娘一度想如果他們的關係曝光會是什麼樣?
可是很快武媚娘就打消了那種念頭,尤其是看到李治臉上那種幸福的笑容,她知道李治應該是非常的愛面前的這個人。李治對於武媚娘已經是一個不可抹滅的存在,武媚娘想也許她也是愛著李治的,或許是因為一開始李治的關注,或許是李治面對她時的溫柔,或許是李治暗中的相助,或許還有很多原因,總之李治這個人已經深深的印刻在她的心中。
如果不是她自己已經是李世民的妃子,也許她可以不顧一切的追求得到李治的心,但是如今的她已經配不上那樣美好的李治,所以她選擇默默的喜歡,把這個人放在心間,看著他幸福安康,這樣就夠了,所以在知道李恪他們的關係後也盡力幫助他們掩飾,因為她知道一旦兩人的關係被人知曉李治所要承受的要遠遠比李恪多得多,她必須儘自己的全力保護這個人,哪怕手上沾染鮮血。
“太子殿下,你可知皇上近來為何要為你選妃,又為何要帶晉王殿下出宮?”武媚娘問。
李恪聞言放下手中的茶杯,並沒有太多的表情“還請武才人明示”
武媚娘沉默著看了李恪一會,見他無動於衷的樣子心中嘆息了一下,不可否認李恪是極其優秀的,這個即將成為皇帝的人已經有君臨天下的氣勢,也的確配得上李治,最重要的是李治的心在李恪的身上“太子殿下與晉王殿下關係皇上已經知曉”
這樣的答案李恪已經猜到了,雖然他與李治儘量的遮掩,但是在耳目眾多的皇宮中又有多少秘密?李世民會發現也是在情理之中,他們不反對李世民的近日行為只是想李世民的時日不多,儘量順著李世民的心意。
武媚娘自嘲的笑了笑,也是李恪又怎麼會猜不到李世民的用意,看來果然是關心則亂,可是心中仍然有些擔憂“看來太子殿下已經知道了,只是媚娘想問問太子殿下,如果皇上要追究,太子殿下要把晉王殿下至於何種境地,又能不能護的了晉王殿下?”
李恪平靜的臉上終於有了別樣的表情,他一直都知道武媚娘對李治有情,沒有想到武媚娘居然會這樣直接的質問自己,李恪有種被侵犯的感覺,不禁眯起了眼,幽深的目光中閃過凌厲的色彩,“九弟的事我自然會放在心上,不知道武才人是以何種身份來此質問與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