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頁
陳晨先給大哥去了信,收拾行李按照茂原收到信中約定的時間出發,順風順水的來到京城,準備住幾個月就回去。
越靠近京城,看見的人就越多,路邊的荒地也越來越少。地里的莊稼蔬菜果樹把地都種的滿滿的,不時看到地里有人在鋤草,精細的打理著地里的莊稼。
路上的行人儘管形色匆匆,可是精神頭十足,趕路的馬車豪華的簡樸的都有,就是騾車驢車也都比縣城多,更不時的會有快騎一晃而過,馬蹄聲“得得得”由遠及近又遠急速而有韻律。
陳晨不時掀開帘子往外張望,路面平整,馬車行進的很快,茂原騎在馬上在馬車旁邊不時和她說幾句話,他們是跟著劉家的商隊來的京城,一路吃住都不用自己操心。
“繁華的京城,我來啦!”
進南大門的時候,陳晨下了馬車隨著人流往裡走,看著高大的城牆,厚重的城門,那種歷史感撲面而來。
陳晨把府城的院子賣的銀錢給大哥帶了來,為傑和妹妹說起了買宅院的事情,讓她幫著參詳參詳。
“我想著找個便宜些的院子就好,我多走幾步路也沒關係。”為傑說著自己的打算,他也是算著手裡的銀子,不想花費太多在宅院上面,他月俸又不高,以後人情往來也多,總要節省些。
“銀錢的事情大哥不用擔心,我來之前爹娘和我商量過了,你在京為官,家裡消息知道的慢,人情往來花費肯定多,讓我多帶了些銀子過來,先給你們買個宅院和小莊子,吃住先解決了。”陳晨說著在家裡商量的事情道。
陳有全夫婦倆也是擔心他們在京花費緊張,京城啥都得買,還有個孩子花費可是多了去了,光靠為傑的俸祿怕是不夠用的,最好能讓他們自己有個來錢的門路才是正理。
“京郊的莊子挺多的,就是也不便宜,要不我宅院先等等再說,咱先買個莊子。”為傑聽了以後也覺得這個主意好,他剛入戶部就開始有了人情往來,都是岳母幫忙打理,可能還要往裡搭禮物,平時日常採買也都是岳母在管,他覺得過意不去,能有收入當然是最好了。
“我們先去牙行看看再說吧,這買院子也看運氣的,哪個有合適的就先買哪個吧,大哥你忙你的,我和大嫂明天就出門去看看。”陳晨覺得自己在家想這些沒啥用,出去多看看才是理。
姑嫂倆第二天就出門了,半天看了一個牙行的宅院,心裡開始有譜了,一連十天出去半天打聽,有了幾個看中的宅院,等大哥休沐日,把幾個中意的又看了一遍。
為傑還是想著找個便宜些的院子,這院子價格真是相差太大了。
“現在為傑官職小些,不用上朝倒是無所謂,可是等著升官需要上朝可就太不方便了,咱也買不起太好的位置,就是買的起也不能太打眼,就在咱這附近的兩個宅院定一個如何?為傑去打聽一下這兩家的鄰居為人如何,在哪個衙門當差,這鄰居可是比宅院還關鍵呢。”
沈學正說了自己的意見。他們現在住的這一塊是些京城小官聚集地,離上朝不遠不近,當時沈學正給兒子選房子肯定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宅院最後定下來了就在附近的一個三進院子。
“三進的暫時看是花費多兩百兩銀子,可是我們家裡人多,以後老家來人多了,兩進的住起來緊張。”陳晨和大哥大嫂分析著說道。
“行的。”為傑想起自家子侄一代肯定科考的多,到時候來京考試總要在自家落腳,爹娘他們來也是寬敞點住的舒服,就同意了。
莊子沒多久也碰到了一個大小合適的,賣家是告老還鄉的一個小官,陳晨沒有猶豫,立馬買下,都沒有還價,她這些日子已經明白這郊外的莊子非常的搶手,有碰到就絕不錯過,價格貴點就貴點了。
這有了莊子,一家的吃食就解決了大半,偶爾買點莊子裡沒有的改善下伙食,感覺真的節省了不少。莊子裡的糧食吃不了也能換些銀錢。
很快他們就搬到了新院子,為傑夫妻倆商量了一下,這個院子寬敞,讓爹娘也搬過來住。
沈學正夫妻倆商量一下就點頭同意了,他們來京本來就是來女兒幫手的,女兒女婿買了大房子讓自己過來一起住,他們也樂的答應,再說京城的租金那麼貴,他們單獨住有點浪費了,正好把兒子的院子租出去,也好有個進項,京城的物價太貴了,必須精打細算過日子。
搬到新家後,陳晨教著大嫂如何做帳本,大嫂從現在開始才學著如何掌家,算帳,也越來越會過日子了,所以獨立出去自己過是最好的成長方式了。
第106章 藍礬
房子的事情有了眉目,陳晨就惦記茂原去道觀畫壁畫的事情了,這有五天沒回來了,也沒啥消息,乾脆去道觀燒個香,順便看看這聞名京城的道觀太清宮。
果果留在家裡讓大嫂幫著照看著,一大早坐著馬車去道觀燒香,馬車停在山腳下,陳晨順著石板路慢慢的上山,小雨在後面挎著盛有香燭的籃子。
現在是入秋的季節,石板小路上不時有樹葉飄落,路上有小道童在掃著路面,看到來上香的居士就會行禮,有詢問的都會細心指路。
道觀雖然在修整,正殿和各個大殿也都能正常上香。
上過香後,陳晨問了帶路的小道士畫壁畫的師父在哪邊,讓他幫著找找人。
越靠近京城,看見的人就越多,路邊的荒地也越來越少。地里的莊稼蔬菜果樹把地都種的滿滿的,不時看到地里有人在鋤草,精細的打理著地里的莊稼。
路上的行人儘管形色匆匆,可是精神頭十足,趕路的馬車豪華的簡樸的都有,就是騾車驢車也都比縣城多,更不時的會有快騎一晃而過,馬蹄聲“得得得”由遠及近又遠急速而有韻律。
陳晨不時掀開帘子往外張望,路面平整,馬車行進的很快,茂原騎在馬上在馬車旁邊不時和她說幾句話,他們是跟著劉家的商隊來的京城,一路吃住都不用自己操心。
“繁華的京城,我來啦!”
進南大門的時候,陳晨下了馬車隨著人流往裡走,看著高大的城牆,厚重的城門,那種歷史感撲面而來。
陳晨把府城的院子賣的銀錢給大哥帶了來,為傑和妹妹說起了買宅院的事情,讓她幫著參詳參詳。
“我想著找個便宜些的院子就好,我多走幾步路也沒關係。”為傑說著自己的打算,他也是算著手裡的銀子,不想花費太多在宅院上面,他月俸又不高,以後人情往來也多,總要節省些。
“銀錢的事情大哥不用擔心,我來之前爹娘和我商量過了,你在京為官,家裡消息知道的慢,人情往來花費肯定多,讓我多帶了些銀子過來,先給你們買個宅院和小莊子,吃住先解決了。”陳晨說著在家裡商量的事情道。
陳有全夫婦倆也是擔心他們在京花費緊張,京城啥都得買,還有個孩子花費可是多了去了,光靠為傑的俸祿怕是不夠用的,最好能讓他們自己有個來錢的門路才是正理。
“京郊的莊子挺多的,就是也不便宜,要不我宅院先等等再說,咱先買個莊子。”為傑聽了以後也覺得這個主意好,他剛入戶部就開始有了人情往來,都是岳母幫忙打理,可能還要往裡搭禮物,平時日常採買也都是岳母在管,他覺得過意不去,能有收入當然是最好了。
“我們先去牙行看看再說吧,這買院子也看運氣的,哪個有合適的就先買哪個吧,大哥你忙你的,我和大嫂明天就出門去看看。”陳晨覺得自己在家想這些沒啥用,出去多看看才是理。
姑嫂倆第二天就出門了,半天看了一個牙行的宅院,心裡開始有譜了,一連十天出去半天打聽,有了幾個看中的宅院,等大哥休沐日,把幾個中意的又看了一遍。
為傑還是想著找個便宜些的院子,這院子價格真是相差太大了。
“現在為傑官職小些,不用上朝倒是無所謂,可是等著升官需要上朝可就太不方便了,咱也買不起太好的位置,就是買的起也不能太打眼,就在咱這附近的兩個宅院定一個如何?為傑去打聽一下這兩家的鄰居為人如何,在哪個衙門當差,這鄰居可是比宅院還關鍵呢。”
沈學正說了自己的意見。他們現在住的這一塊是些京城小官聚集地,離上朝不遠不近,當時沈學正給兒子選房子肯定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宅院最後定下來了就在附近的一個三進院子。
“三進的暫時看是花費多兩百兩銀子,可是我們家裡人多,以後老家來人多了,兩進的住起來緊張。”陳晨和大哥大嫂分析著說道。
“行的。”為傑想起自家子侄一代肯定科考的多,到時候來京考試總要在自家落腳,爹娘他們來也是寬敞點住的舒服,就同意了。
莊子沒多久也碰到了一個大小合適的,賣家是告老還鄉的一個小官,陳晨沒有猶豫,立馬買下,都沒有還價,她這些日子已經明白這郊外的莊子非常的搶手,有碰到就絕不錯過,價格貴點就貴點了。
這有了莊子,一家的吃食就解決了大半,偶爾買點莊子裡沒有的改善下伙食,感覺真的節省了不少。莊子裡的糧食吃不了也能換些銀錢。
很快他們就搬到了新院子,為傑夫妻倆商量了一下,這個院子寬敞,讓爹娘也搬過來住。
沈學正夫妻倆商量一下就點頭同意了,他們來京本來就是來女兒幫手的,女兒女婿買了大房子讓自己過來一起住,他們也樂的答應,再說京城的租金那麼貴,他們單獨住有點浪費了,正好把兒子的院子租出去,也好有個進項,京城的物價太貴了,必須精打細算過日子。
搬到新家後,陳晨教著大嫂如何做帳本,大嫂從現在開始才學著如何掌家,算帳,也越來越會過日子了,所以獨立出去自己過是最好的成長方式了。
第106章 藍礬
房子的事情有了眉目,陳晨就惦記茂原去道觀畫壁畫的事情了,這有五天沒回來了,也沒啥消息,乾脆去道觀燒個香,順便看看這聞名京城的道觀太清宮。
果果留在家裡讓大嫂幫著照看著,一大早坐著馬車去道觀燒香,馬車停在山腳下,陳晨順著石板路慢慢的上山,小雨在後面挎著盛有香燭的籃子。
現在是入秋的季節,石板小路上不時有樹葉飄落,路上有小道童在掃著路面,看到來上香的居士就會行禮,有詢問的都會細心指路。
道觀雖然在修整,正殿和各個大殿也都能正常上香。
上過香後,陳晨問了帶路的小道士畫壁畫的師父在哪邊,讓他幫著找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