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2頁
這話當然也是半真半假,謝瑩不會告訴韋海池,最終自己也背叛了太后,成為阿史那奇桑的寵妃。
韋海池聽得一驚一乍,倒不懷疑謝瑩說謊,誰會杜撰如此荒謬的謊言?
只她也不無嗤之以鼻,在她看來,什麼千年之後發達社會,謝瑩明明就是狂妄無知,如她為了自證,列舉那些飛機大炮等等厲害武器,能製作出來麼?不能!
縱然千年之後的確存在這些利器,卻改變不了她們現在,有如喪家之犬的處境。
但已經陷入絕境的韋海池,到底還是沒有拒絕謝瑩的“投誠”,有幫手,總比孤家寡人更加有利。
柳在湄再怎麼想她死,只要她矢口否認弒君,不是也無可奈何?
不過謝瑩卻不具備如此自信的心態,因為七、八日過去,竟一直沒有等到皇后的一網打盡,有時她竟然會做噩夢,仿佛回到了21世紀,卻成了個無依無靠的乞丐,實在走投無路,打算把自己折進監獄裡混個溫飽,但監獄卻不肯收容,說行為輕微不足以判刑!
醒來後雖覺荒唐,不過卻引發了謝瑩的深思。
柳十一娘怎麼看也不像一朵白蓮花,但為何摁捺不動呢?
處於生存困境的謝瑩最終醍醐灌頂——
是了!柳十一娘就算察獲自己的行蹤,但正如韋海池判斷那般,就算將她及突厥殘黨一網打盡,也無法名正言順把韋海池處死,故而,柳氏打算放長線釣大魚,等待韋海池再行罪惡,逮個人贓俱獲,豈不一石二鳥?
那自己的處境,可就越發兇險了。
但謝瑩絞盡腦汁,也想不到其餘的出路,最終決定孤注一擲。
不如配合柳氏,將韋海池也作為投名狀!
然而韋海池可不像伊力一眾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亡命之徒,那麼容易忽悠,自己若獻計刺殺賀燁,那老狐狸立即便會反應過來,搞不好自己反而成為韋海池的投名狀。
謝瑩認為,她仍需等待時機。
而復興五年的正月,紛紛揚揚幾場春雪,使得太液池畔,一片銀裝素裹。
賀燁現下似乎已經習慣了遊手好閒的生活,往常除了關心遲兒的學業,竟也不忘與長安這個養女增進父女感情,煞是慈祥地陪著這丫頭玩一些女孩家的遊戲,比如躲貓貓,雖說皇帝陛下僅靠耳朵便能聽出長安躲在哪裡,偏裝作怎麼也找不到,焦頭爛額團團亂轉,逗得長安咯咯直笑,回回都是自己從藏身處出來,撲進陛下的懷裡撒嬌。
賀燁還會讓長安坐上膝頭,一邊講著他杜撰的傳奇,比如哪個村子裡的丫頭生來就武藝高強,五歲時就能獵虎,救了一個小男孩性命,那小男孩決定以身相許一類,聽得長安一驚一乍信以為真,於是終於被賀燁成功遊說,立志習武。
往往還一邊拈起各色可口的糕點,投餵小丫頭,“壞心眼”的要將養女餵得白白胖胖。
有時賀燁自己也會聽講,但當然並不是那些杜撰的傳奇了,會讓國子監以及太學的博士,講授經史典籍,他現在有了空閒,除了好學以外,竟也開始培養情操,尤其畫論詩論,讓宦官誦讀了不少著作參詳。
又會時常召見翰林供奉,聽他們辯論時政以及詩文,有時召見的地點是在太液池畔,也令學士們根據場景應詩,他現在眼睛看不見,倒似乎對賞景有了興趣,靠著詩句構思身邊景致,自覺文學修養增進不少。
因十一娘堅持聽從醫囑,不讓他分心於朝政,皇帝陛下十分順從,於是帝後之間的話題,竟詭異地變成了以琴棋書畫為主,甚至賀燁有時還會陪著十一娘“賞花”,他現在因為各種香藥的薰陶,倒不那排斥花草自然的芳香了。
但十一娘總是忙忙碌碌,並沒那麼多閒睱陪伴,賀燁便時常請婷而過來手談,淑妃也是整座後宮除了皇后以外,唯一能夠接近聖躬的特例。
但賀燁偶爾也會關心嘉程,完全是長輩關懷晚輩的口吻,而且是讓皇后的心腹女官代轉關懷,以此顯示他的光明磊落。
這日感覺到陽光照撫體膚的輕暖,賀燁故而知覺天氣終於放晴,突有興致往太液池畔賞梅。
但他依然不喜行走時有人摻扶,更加不願如同廢人般乘坐步輦,也固執地不願依靠手杖探路,寧肯緩緩地走,讓江迂在旁提醒“小心台階”抑或“三步後轉左”。
邊走還會邊問:“望君台邊那樹老梅,虬枝上積雪應未消融吧?趕緊讓人收集雪水,放上三、五月,夏季時用來煮茶。”仿佛他能夠看見十一娘曾經用畫筆描繪的景致。
自己卻不肯去望君台上呆坐,只往梅林里轉悠,他仍在適應一片漆黑中能夠準確把握方向,今後不再需要各色香藥提示。
正轉悠,忽然聽聞不知哪個女子,正在不遠處喃喃祈求。
說是寧減十年陽壽,祝願天子眼疾早日康復。
宮人在“大聲”勸解:“上蒼神佛,必定已經體察才人願望,才人還是快快起身吧,才人已經在雪地里跪了兩刻,膝蓋怎麼受得住這般寒涼。”
江懷抬頭,見皇帝陛下果然習慣性地咪起眼角,他暗嘆一聲:陛下今日好端端一番興致,這下是被徹底擾攪了,那個什麼才人,用如此蠢笨手段企圖獲寵,真不知讓人說什麼好。
“讓此人跪去蓬萊殿前,等著皇后處治!”賀燁冷哼一聲。
韋海池聽得一驚一乍,倒不懷疑謝瑩說謊,誰會杜撰如此荒謬的謊言?
只她也不無嗤之以鼻,在她看來,什麼千年之後發達社會,謝瑩明明就是狂妄無知,如她為了自證,列舉那些飛機大炮等等厲害武器,能製作出來麼?不能!
縱然千年之後的確存在這些利器,卻改變不了她們現在,有如喪家之犬的處境。
但已經陷入絕境的韋海池,到底還是沒有拒絕謝瑩的“投誠”,有幫手,總比孤家寡人更加有利。
柳在湄再怎麼想她死,只要她矢口否認弒君,不是也無可奈何?
不過謝瑩卻不具備如此自信的心態,因為七、八日過去,竟一直沒有等到皇后的一網打盡,有時她竟然會做噩夢,仿佛回到了21世紀,卻成了個無依無靠的乞丐,實在走投無路,打算把自己折進監獄裡混個溫飽,但監獄卻不肯收容,說行為輕微不足以判刑!
醒來後雖覺荒唐,不過卻引發了謝瑩的深思。
柳十一娘怎麼看也不像一朵白蓮花,但為何摁捺不動呢?
處於生存困境的謝瑩最終醍醐灌頂——
是了!柳十一娘就算察獲自己的行蹤,但正如韋海池判斷那般,就算將她及突厥殘黨一網打盡,也無法名正言順把韋海池處死,故而,柳氏打算放長線釣大魚,等待韋海池再行罪惡,逮個人贓俱獲,豈不一石二鳥?
那自己的處境,可就越發兇險了。
但謝瑩絞盡腦汁,也想不到其餘的出路,最終決定孤注一擲。
不如配合柳氏,將韋海池也作為投名狀!
然而韋海池可不像伊力一眾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亡命之徒,那麼容易忽悠,自己若獻計刺殺賀燁,那老狐狸立即便會反應過來,搞不好自己反而成為韋海池的投名狀。
謝瑩認為,她仍需等待時機。
而復興五年的正月,紛紛揚揚幾場春雪,使得太液池畔,一片銀裝素裹。
賀燁現下似乎已經習慣了遊手好閒的生活,往常除了關心遲兒的學業,竟也不忘與長安這個養女增進父女感情,煞是慈祥地陪著這丫頭玩一些女孩家的遊戲,比如躲貓貓,雖說皇帝陛下僅靠耳朵便能聽出長安躲在哪裡,偏裝作怎麼也找不到,焦頭爛額團團亂轉,逗得長安咯咯直笑,回回都是自己從藏身處出來,撲進陛下的懷裡撒嬌。
賀燁還會讓長安坐上膝頭,一邊講著他杜撰的傳奇,比如哪個村子裡的丫頭生來就武藝高強,五歲時就能獵虎,救了一個小男孩性命,那小男孩決定以身相許一類,聽得長安一驚一乍信以為真,於是終於被賀燁成功遊說,立志習武。
往往還一邊拈起各色可口的糕點,投餵小丫頭,“壞心眼”的要將養女餵得白白胖胖。
有時賀燁自己也會聽講,但當然並不是那些杜撰的傳奇了,會讓國子監以及太學的博士,講授經史典籍,他現在有了空閒,除了好學以外,竟也開始培養情操,尤其畫論詩論,讓宦官誦讀了不少著作參詳。
又會時常召見翰林供奉,聽他們辯論時政以及詩文,有時召見的地點是在太液池畔,也令學士們根據場景應詩,他現在眼睛看不見,倒似乎對賞景有了興趣,靠著詩句構思身邊景致,自覺文學修養增進不少。
因十一娘堅持聽從醫囑,不讓他分心於朝政,皇帝陛下十分順從,於是帝後之間的話題,竟詭異地變成了以琴棋書畫為主,甚至賀燁有時還會陪著十一娘“賞花”,他現在因為各種香藥的薰陶,倒不那排斥花草自然的芳香了。
但十一娘總是忙忙碌碌,並沒那麼多閒睱陪伴,賀燁便時常請婷而過來手談,淑妃也是整座後宮除了皇后以外,唯一能夠接近聖躬的特例。
但賀燁偶爾也會關心嘉程,完全是長輩關懷晚輩的口吻,而且是讓皇后的心腹女官代轉關懷,以此顯示他的光明磊落。
這日感覺到陽光照撫體膚的輕暖,賀燁故而知覺天氣終於放晴,突有興致往太液池畔賞梅。
但他依然不喜行走時有人摻扶,更加不願如同廢人般乘坐步輦,也固執地不願依靠手杖探路,寧肯緩緩地走,讓江迂在旁提醒“小心台階”抑或“三步後轉左”。
邊走還會邊問:“望君台邊那樹老梅,虬枝上積雪應未消融吧?趕緊讓人收集雪水,放上三、五月,夏季時用來煮茶。”仿佛他能夠看見十一娘曾經用畫筆描繪的景致。
自己卻不肯去望君台上呆坐,只往梅林里轉悠,他仍在適應一片漆黑中能夠準確把握方向,今後不再需要各色香藥提示。
正轉悠,忽然聽聞不知哪個女子,正在不遠處喃喃祈求。
說是寧減十年陽壽,祝願天子眼疾早日康復。
宮人在“大聲”勸解:“上蒼神佛,必定已經體察才人願望,才人還是快快起身吧,才人已經在雪地里跪了兩刻,膝蓋怎麼受得住這般寒涼。”
江懷抬頭,見皇帝陛下果然習慣性地咪起眼角,他暗嘆一聲:陛下今日好端端一番興致,這下是被徹底擾攪了,那個什麼才人,用如此蠢笨手段企圖獲寵,真不知讓人說什麼好。
“讓此人跪去蓬萊殿前,等著皇后處治!”賀燁冷哼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