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9頁
她在孫家生的孩子,也是個兒子。那孩子正被兩個丫鬟哄勸著,關曉和阿秀一邊瞄著葉欣顏,一邊也盡力說著好話。
葉欣顏知道自家孩子是什麼德行,先是看了孫家孩子沒事,又對孫母歉然說道:「這幾個孩子,著實的魯莽性情,實在對不住您。等今日回家,我請我家夫君帶著他們,去府上給孫大人賠禮。」
孫母這裡,已經在夸幾個孩子知禮懂事了,聽得葉欣顏這麼說,更是連連推辭:「孩子們一起玩耍,難免磕碰到別處。也是我家孫兒太過嬌氣,老身倒是喜歡江大奶奶和趙太太帶出來的孩子,瞧瞧這生龍活虎的,看著就有出息。」
說著,又是對著趙氏一通的好話。
直到孫母說了整個兒的來回囫圇話,帶著孩子和葉欣顏告辭,葉欣儀也沒機會開口。
葉欣顏和趙氏滿面笑容的目送孫氏婆媳離開,才互視一眼。還是孫母厲害,如此識趣,還能替葉家管束葉欣儀,是個人才。
葉欣顏更是深有感觸。同樣是葉欣儀的婆婆,季家的周夫人自視甚高,但若真論手段人品,她差孫母差的太遠。
孫母是振興家業的當家主母,孫家娶了葉欣儀,除了葉欣儀沒機會鬧事之外,因為孫家的知情知趣,孫秋實這幾年已經升了三次官職,眼看就是家道興盛的苗頭。
周夫人就差多了。在她手裡,季家其實是敗了。
葉欣儀在京府衙門拋頭露面,直指季家名不副實。之後,季家在京城維持不住以往的風儀,又有工業興盛的衝擊,讀書人光環大減。季筱遠地位尷尬,已然辭官回鄉。
因著安國公照顧季盛,舉人功名的季承儒才能靠推薦,留在京城,在六部當了個從七品的小官。
而葉欣儀轉身離開時,也悲哀的發現,經過這些年的波折,她好像已經默認了她如今的境遇,也默認了她在各方面都不如葉欣顏。
她從一個雍容、高雅的京城有名才女,變成一個徒有容貌的普通婦人。而葉欣顏,卻如脫胎換骨般,行走坐臥,帶著華貴大氣。眉目流轉之間,風華無限。
她不但認輸,也偷偷的慶幸。以葉欣顏如今的勢力,她能有現在的安寧,已經是大幸。至少,她比她姨娘的結局強的多。
至於父親葉宏陽,他自顧尚且不暇,哪裡還能幫到她?
葉宏陽好歹也算是國公府的大老爺,卻整日和三個同房丫頭廝混一起。結交之人,也都是不入流的閒人、破落戶。他似乎忘了,他曾經也是一等新貴的世子。即使現在,他也有一個一等勛貴的兒子。
算起來,倒是葉欣儀那兩個弟弟,守著家世一般的妻子,在國公府循規蹈矩的過日子,反而萬事不愁、富足和美。
葉欣儀跟在孫母身後,除了下意識的慶幸,剩下的就是茫然,好似很多年前、名噪一時的京城貴女葉欣儀,只是她做的一個美夢而已。
第一零六一章 她,知足了(完結篇)
第二日,齊友年祖孫三人,帶著二十幾個護衛離京。江一凡雖然手頭事務繁忙,但還是告假相送。另有汪橋、連貴和袁尚幾人也來送行。
最有面子的是,瑾融居然也輕車簡從,帶著兩個小廝,騎馬出城相送。
齊友年此行並未聲張,所以送行的人不算多。可是,瑾融這樣一個重頭人物出現,就很讓人意外,更受寵若驚了。
要知道,如今的瑾融和過去那是大不一樣的。用不了多少時日,人家禹王殿下就登基當皇帝了。
當年的一介老工匠,能讓未來的皇帝送出京城之外,這面子,別人就是做夢都不敢想的吧?
和齊友年、齊三順即將回鄉,見到親人的激盪心情不同,齊嘉兒離開京城,心中那是萬分的不舍。
他在齊家三房的記憶只有零零碎碎的一些碎片。其餘全是和齊友年、葉欣顏、金嬤嬤在一起生活的記憶。
而金嬤嬤年事已高,並不跟著他們一起顛簸。
齊嘉兒如今是掌管齊家生意的少東家,平日看起來也是玉樹臨風,行事堅決果斷。可這時,已經騎在馬背上了,看向葉欣顏和金嬤嬤的眼睛卻有了濕潤。
葉欣顏好笑的衝著他揮手道別:「別磨嘰了,路上照顧好自己,照顧好爺爺。不過半年時間就回來了,很快的。姐姐和阿秀、阿晨在京城等著你和爺爺早日歸來。」
如今,齊友年是整個大夏朝頭一號的營造巨頭,齊家名下還有眾多產業。齊嘉兒今年已經十七歲,遠不是當年那個小兒。此次出行,他擔負著巡視沿途店鋪的責任。
齊三順也不同凡響,他作為關禾認可的唯一徒弟,功夫自不一般。瑾融親自招募他進禁衛軍,如今,已經是禁衛軍從七品的小頭目了。
官職雖然不大,但他年輕,又得皇帝和禹王看重,以後前途遠大,是瑾融替自己準備的、守衛皇城的中堅力量。
可以說,齊家這祖孫三人回鄉,一定會被清河村、清遠縣、乃至豫遠郡的矚目。
葉欣顏目送三輛馬車和一隊護衛上了官道,漸漸遠去,心裡甚是羨慕三人能衣錦還鄉。
這是真正的衣錦還鄉,能在各種人才匯聚的京城闖出名堂,能把生意做遍大夏朝半個國度。當今世上,也只有幾個屈指可數的大世族,勉強有這樣的生意規模。
這世上,有多少人,都存著一個衣錦還鄉、光宗耀祖的夢,可真正能實現的,卻又能有幾個?
葉欣顏知道自家孩子是什麼德行,先是看了孫家孩子沒事,又對孫母歉然說道:「這幾個孩子,著實的魯莽性情,實在對不住您。等今日回家,我請我家夫君帶著他們,去府上給孫大人賠禮。」
孫母這裡,已經在夸幾個孩子知禮懂事了,聽得葉欣顏這麼說,更是連連推辭:「孩子們一起玩耍,難免磕碰到別處。也是我家孫兒太過嬌氣,老身倒是喜歡江大奶奶和趙太太帶出來的孩子,瞧瞧這生龍活虎的,看著就有出息。」
說著,又是對著趙氏一通的好話。
直到孫母說了整個兒的來回囫圇話,帶著孩子和葉欣顏告辭,葉欣儀也沒機會開口。
葉欣顏和趙氏滿面笑容的目送孫氏婆媳離開,才互視一眼。還是孫母厲害,如此識趣,還能替葉家管束葉欣儀,是個人才。
葉欣顏更是深有感觸。同樣是葉欣儀的婆婆,季家的周夫人自視甚高,但若真論手段人品,她差孫母差的太遠。
孫母是振興家業的當家主母,孫家娶了葉欣儀,除了葉欣儀沒機會鬧事之外,因為孫家的知情知趣,孫秋實這幾年已經升了三次官職,眼看就是家道興盛的苗頭。
周夫人就差多了。在她手裡,季家其實是敗了。
葉欣儀在京府衙門拋頭露面,直指季家名不副實。之後,季家在京城維持不住以往的風儀,又有工業興盛的衝擊,讀書人光環大減。季筱遠地位尷尬,已然辭官回鄉。
因著安國公照顧季盛,舉人功名的季承儒才能靠推薦,留在京城,在六部當了個從七品的小官。
而葉欣儀轉身離開時,也悲哀的發現,經過這些年的波折,她好像已經默認了她如今的境遇,也默認了她在各方面都不如葉欣顏。
她從一個雍容、高雅的京城有名才女,變成一個徒有容貌的普通婦人。而葉欣顏,卻如脫胎換骨般,行走坐臥,帶著華貴大氣。眉目流轉之間,風華無限。
她不但認輸,也偷偷的慶幸。以葉欣顏如今的勢力,她能有現在的安寧,已經是大幸。至少,她比她姨娘的結局強的多。
至於父親葉宏陽,他自顧尚且不暇,哪裡還能幫到她?
葉宏陽好歹也算是國公府的大老爺,卻整日和三個同房丫頭廝混一起。結交之人,也都是不入流的閒人、破落戶。他似乎忘了,他曾經也是一等新貴的世子。即使現在,他也有一個一等勛貴的兒子。
算起來,倒是葉欣儀那兩個弟弟,守著家世一般的妻子,在國公府循規蹈矩的過日子,反而萬事不愁、富足和美。
葉欣儀跟在孫母身後,除了下意識的慶幸,剩下的就是茫然,好似很多年前、名噪一時的京城貴女葉欣儀,只是她做的一個美夢而已。
第一零六一章 她,知足了(完結篇)
第二日,齊友年祖孫三人,帶著二十幾個護衛離京。江一凡雖然手頭事務繁忙,但還是告假相送。另有汪橋、連貴和袁尚幾人也來送行。
最有面子的是,瑾融居然也輕車簡從,帶著兩個小廝,騎馬出城相送。
齊友年此行並未聲張,所以送行的人不算多。可是,瑾融這樣一個重頭人物出現,就很讓人意外,更受寵若驚了。
要知道,如今的瑾融和過去那是大不一樣的。用不了多少時日,人家禹王殿下就登基當皇帝了。
當年的一介老工匠,能讓未來的皇帝送出京城之外,這面子,別人就是做夢都不敢想的吧?
和齊友年、齊三順即將回鄉,見到親人的激盪心情不同,齊嘉兒離開京城,心中那是萬分的不舍。
他在齊家三房的記憶只有零零碎碎的一些碎片。其餘全是和齊友年、葉欣顏、金嬤嬤在一起生活的記憶。
而金嬤嬤年事已高,並不跟著他們一起顛簸。
齊嘉兒如今是掌管齊家生意的少東家,平日看起來也是玉樹臨風,行事堅決果斷。可這時,已經騎在馬背上了,看向葉欣顏和金嬤嬤的眼睛卻有了濕潤。
葉欣顏好笑的衝著他揮手道別:「別磨嘰了,路上照顧好自己,照顧好爺爺。不過半年時間就回來了,很快的。姐姐和阿秀、阿晨在京城等著你和爺爺早日歸來。」
如今,齊友年是整個大夏朝頭一號的營造巨頭,齊家名下還有眾多產業。齊嘉兒今年已經十七歲,遠不是當年那個小兒。此次出行,他擔負著巡視沿途店鋪的責任。
齊三順也不同凡響,他作為關禾認可的唯一徒弟,功夫自不一般。瑾融親自招募他進禁衛軍,如今,已經是禁衛軍從七品的小頭目了。
官職雖然不大,但他年輕,又得皇帝和禹王看重,以後前途遠大,是瑾融替自己準備的、守衛皇城的中堅力量。
可以說,齊家這祖孫三人回鄉,一定會被清河村、清遠縣、乃至豫遠郡的矚目。
葉欣顏目送三輛馬車和一隊護衛上了官道,漸漸遠去,心裡甚是羨慕三人能衣錦還鄉。
這是真正的衣錦還鄉,能在各種人才匯聚的京城闖出名堂,能把生意做遍大夏朝半個國度。當今世上,也只有幾個屈指可數的大世族,勉強有這樣的生意規模。
這世上,有多少人,都存著一個衣錦還鄉、光宗耀祖的夢,可真正能實現的,卻又能有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