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八章 憂國憂民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可顧誠玉做事嚴謹,至今還未讓何繼勝找到錯處。

  冷哼一聲,何繼勝轉身出了文華殿。

  顧誠玉進書房的時候,太子已經將地圖攤開,放在了書案上。

  見著顧誠玉進來,也沒等顧誠玉行禮,便焦急地道:「顧大人快來,看看這地圖是否全面。」

  這態度就好似兩人十分熟稔,已經相識多年,十分自然。

  顧誠玉也沒拘泥與世俗禮節,他上前一步,看向書案上的地圖。待定睛一看,竟發現地圖標註地十分詳細。

  就連天椏江邊的屋舍都有明顯的標記,當然了,不可能標註出全部的房屋,只是用一塊顏色代替。

  「殿下這地圖果真十分詳細!」顧誠玉感嘆了一聲,隨後就將注意力放在了天椏江上。

  顧誠玉仔細查看著地圖,太子見顧誠玉神情十分關注,也不打擾,轉身走至一旁坐下。

  天椏江水量很大,沿途匯集有十八條主要支流,較大的支流在上游。

  兩岸缺乏湖泊,江的下游流域面積很小,那處匯入天椏江的河流很少,所以那些支流大多都匯聚在上游。

  下游也不是沒有,大大小小的支流也能有八九條。且下游較窄,倘若發生衝垮堤壩之事,那基本只會在下游。

  顧誠玉皺眉沉思,看來這下游極其危險。因為下遊河道平坦,水流到下游的時候會變得緩慢,這樣便會有大量泥沙淤積,下游勢必會比地面高出一些。

  更何況天椏江之前還有過改道,因為之前沒做好排水措施,所以行成了不少窪地。

  顧誠玉摩挲著下巴,看來天椏江周邊的地理環境十分複雜。若是之前就做好防備措施,那也不至於像現在這麼被動。

  他搖了搖頭,雖然想到了一些法子,但沒有親臨,光是看地圖是不行的。其中還有一些更是靠推測,太抽象了。

  再說地理環境會經常變化,就算這張地圖是剛剛畫的,但水流的方向或許會因為某個拐角而改變。

  太子在一旁觀察著顧誠玉的臉色,見顧誠玉一會兒皺眉沉思,一會兒搖頭嘆息。

  這一連番的動作讓他的心沉到了谷底,看來情況並不樂觀。

  「殿下,午膳......」龐楚進了書房,開口詢問什麼時候擺飯。

  他可不管什麼地圖、什麼水患,他的任務就是照顧好太子殿下。

  太子殿下前幾日胃口不開,龐楚自然也是愁眉鎖眼,心急如焚。

  好不容易今兒殿下說餓了,他自然樂顛樂顛地去傳膳了。

  「噓!」太子比了個手勢,指了指顧誠玉,又對著龐楚揮了揮手。

  龐楚明白殿下的意思,知道這是不讓打擾。不由暗自嘆息了一聲,在一旁候著去了。

  龐楚閒來無事,將目光放在圍繞地圖走動的顧誠玉身上。

  蔥白如玉的素手在地圖上划過,白皙瑩潤的臉龐低垂著。這個角度看不見對方那雙瀲灩的雙眼,卻能看到對方高挺小巧的鼻樑和尖細的下巴。

  殷紅的嘴唇緊抿,顯得神情十分肅穆,但更能讓人看清楚那圓潤優美的唇形。

  龐楚看著看著,不由得痴了。

  等聽到自家殿下的說話聲,他才回過神來。看了一眼兩人,發現兩人並沒有注意他,連忙鬆了口氣。

  之前他就聽聞翰林院的顧大人長得玉樹臨風,面如冠玉,如潘安再世。

  他之前和顧大人見過幾次,不禁也被顧大人的風采折服,但卻從未如此認真地看過對方。

  畢竟對方乃是朝廷命官,不可冒犯。

  而他平日裡又在太子殿下身邊當差,哪有時間盯著顧大人看?

  今兒也是湊巧了,他砸吧砸吧嘴,傳言哪裡能信哦!這分明就是比潘安還要好看的人吶!

  龐楚不知那潘安長什麼模樣,他又沒見過。他只見過顧誠玉,他就覺得顧誠玉是這世上最好看的人了。

  「顧大人可是已經想出對應之法?」太子見顧誠玉已經抬起頭,急忙上前詢問。

  顧誠玉略微頓了片刻,這才回道:「之前有很多法子能預防,可惜都被錯過了,如今倒是麻煩了許多。除了下官之前說的辦法,暫時還沒想到。」

  其實顧誠玉已經有了一些眉目,但一來他還沒想好,不確定的事他不想拿出來說。

  二來這些和太子說沒用,得向皇上稟告。

  至於太子會不會不高興,他只能說以後這樣的事情多得是。倘若只要太子想問,他就得盡數告知,那他就成了妥妥的太子黨了。

  再說他也沒說不知道,只是暫時沒想到而已。

  太子聞言有些失望,他仔細看了一眼顧誠玉的神色,並沒有看出什麼。

  「希望顧大人想到之後,能將此事稟報給父皇!本宮只是太子,遇事通常都是心有餘而立不足。這是福澤天下蒼生的大事,還請顧大人一定要將此事放在心上。相信顧大人也是為國為民的好官,本宮這點眼力還是有的。」

  太子嘆了口氣,說出的話帶著些無奈與寂寥。同時還將顧誠玉好一頓誇讚,能看得出是個久經官場的老油條。

  太子雖然貴為皇儲,但他的處境相信朝中很多大臣都了解,顧誠玉自然不會例外。

  顧誠玉沉默了半晌,不得不說,比起其他皇子,太子算是為民著想了。

  其他皇子都只顧著爭權奪利,哪裡會想到百姓疾苦?也許太子日後登基為皇,算是江山、朝廷之福吧?

  或許皇上正是看出了太子秉性純良,這才選了太子。當然,其中的交易也要算上一部分。

  「其實......殿下如果實在憂心,不如向皇上請命,親自督辦此事。」

  顧誠玉覺得還是可以給太子一個機會,所以才提出了此等建議。

  且這還是顧誠玉的一次試探,是虛情假意,另有目的。還是真的憂國憂民,從這裡就能看出來。

  倘若太子怕此事最後釀成無法估量的後果,不敢接手此事。那就說明,在太子心裡,還是自己的政績和聲名最重要。

  如果太子真的接手了,顧誠玉必然全力協助太子。不為其他,只為百姓。

  太子臉上的神情變得十分肅穆,他皺了皺眉,一臉沉思。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