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一章 易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老四倒真捨得,竟然敢放出這樣的消息來引大哥過去。」

  二皇子沒想到靖王竟然這麼膽大,這藏寶圖還沒到手,竟然就將消息放給了大哥。

  不過,這也是抱著讓大哥有去無回的打算。只可惜大哥就算為了輕騎簡從,只帶了幾個人去河間府。

  可好歹還留了後手,老四這次算是失手了,這會兒心裡一定懊惱不已。

  「靖王這次可真是打錯了算盤,看來大皇子身邊還留有暗地裡的好手呢!」

  沈仕康心中也對那批寶藏虎視眈眈,只可惜這次搶奪藏寶圖的人太多了,就算二皇子插手,也未必能搶到手。

  「殿下還是趕快再加派些人手過去,雖然各路人馬都去搶奪藏寶圖,想得手必然十分困難。可咱們得不到,也不能讓別人得了手啊!」幕僚焦嶺焦急地說道。

  餘下之人紛紛點頭,都道此言有理。

  就算皇上立馬立了二皇子做太子,可這批寶藏被其他皇子得了去,難保其他皇子不會將這些金子用來招兵買馬。

  到時候二皇子拿什麼來與這位抗衡?就算是坐上了龍椅,那也是寢食難安吶!

  「焦先生所言有理,此時再插一腳也為時不晚吶!」沈仕康也急忙勸道。

  其實他們也是太心急了,二皇子怎會不明白這些道理?

  二皇子心中也是急切的,只是面上沒這麼激動而已。

  「本宮自然知曉此事宜早不宜遲,可本宮也有些許顧慮。」

  二皇子轉身踱了幾步,誰不眼熱那寶藏?可寶藏能得手,那也得有命花不是?

  「殿下可是顧慮大皇子他們?依下官看,殿下根本無需擔心。咱們只等大皇子他們爭個你死我活,再悄悄在暗地裡伺機而動,這樣勝算豈不大是一些?」

  路海昉連忙獻策,這可是個好機會。機不可失,失不再來啊!

  二皇子聞言笑了,他搖了搖頭,「恐怕老四也打著這樣的算盤呢!」

  「這?」路海昉與其他人對視一眼,這倒的確像是靖王的處事作風。

  「那就難辦了,恐怕靖王也想咱們與大皇子大打出手,他們好坐收漁翁之利。可若是咱們不出手,讓大皇子那邊得了藏寶圖,咱們和靖王那邊再去搶,那不是一樣嗎?更何況到了大皇子的手中,咱們指不定搶不到了呢?」

  焦嶺也覺得頭疼,誰都想做黃雀,可是黃雀只能有一個。

  「你們可別忘了,父皇已經派了大理寺官員徹查此案。若是查到藏寶圖一事,那藏寶圖咱們還可染指嗎?若是指派了大理寺左少卿馬志鴻去,情形對咱們更是不利,此人早就投入大哥門下。屆時,咱們是寸步難行吶!」

  二皇子對那些紛爭倒不放在眼裡,他忌憚的是父皇。

  若是父皇發現了藏寶圖一事,而他私底下如此活躍。只要被父皇知曉,那父皇又會怎樣猜忌他?

  覺得他心懷不軌,想要儘早取而代之?這些都未可知。

  父皇對他一向都很平常,遠不如大哥。甚至父皇對老四還有些憐惜之情,只是老四一直看不清罷了!

  三弟的母妃得父皇看重,而自己和母后呢?

  當年父皇怕岳家勢大,為了削弱沈氏的力量,這麼多年下來,母后和自己受了多少委屈?

  他了解父皇,這幾年父皇的猜忌心越來越重。可能是覺得自己老了,越發容不下皇子們折騰。

  「皇上若是知道此事,必然不會放過藏寶圖。如今國庫空虛,皇上正愁銀子呢!再說,給皇子們得了寶藏,皇上豈能放心得下?」

  錢立琮也覺得這太冒險了,雖然不知道王莽留下的金子到底有多少。但根據史書的記載,這批金子的數量應該十分龐大。

  皇子們爭奪這些,皇上心裡會怎麼想?他會覺得自己還沒死呢!下頭這些兔崽子就迫不及待了?

  皇上的怒火,誰來承擔?

  「那就眼睜睜地看著這寶藏落入他人之手?若是被皇上得了去,那倒好說。可若是被其他皇子得了去,那……」

  路海昉嘆了口氣,他皺眉想著對策。

  「本宮記得河間府有一位易姓世家吧?」二皇子沒接這些人的話茬,而是突然跳到了其他話題。

  只是他此言一出,其他人都有些呆愣,隨後面上也有了不自然。

  就連二皇子自己都有些尷尬,只是他終究臉皮厚,倒是在心裡思忖開了。

  要說這易姓世家,在河間府倒是非常有影響力,之前一直是當地的豪門望族之一。

  當年先皇打江山時,易氏出銀子出力,也有不小的功勞。

  易氏祖上也出過不少官員,其中不乏高官。只是後來因為許多原因,那些都成了往事,這裡暫且不提。

  後輩中在朝中為官的也就小貓兩三隻,且還是地方上的低品級官員。

  直到青朝後期,朝廷出現了亂象,趙氏也參與了角逐。

  易氏族中有一女姿容秀麗,被納入趙氏府中做了一名侍妾。

  趙氏祖上也是世家大族,當時在朝中的影響力自不必說。

  後來爭奪皇位之時,易氏自然就通過那名侍妾勾搭上了如今的皇室。

  原本先皇剛剛坐穩江山,正是為諸位有功之臣賞功之時,其他人都得了好處,只易氏出了意外。

  話說有一次先皇還未登基之時,去往易氏族中做客,看上了易氏族長之子的未婚妻。

  那女子恰好在易氏長房小住,因容貌艷若桃李,性子極其嬌俏,才入了先皇的眼。

  可那兩家自小訂了娃娃親,早已交換了信物,只是還未交換庚帖,兩人乃是青梅竹馬。

  易氏族長縱使再不情願,可還是與另一家合計,到底將此女送了去先皇的府上。

  卻不像那族長之子倒是個痴情種,原本還體弱。知曉此事後,當場一口鮮血噴出,最後竟是不治身亡。

  那女子被送進先皇的府中,從此不見有情郎,且還無名無分,再得知情郎去了之後,也就鬱鬱而終。

  其實這原本也怪不得兩家府上,先皇看上的女子,那兩家也不敢造次,將女子也送了來,兩家俱都算十分識趣。

  只可惜造化弄人,沒想到這兩人如此情深。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