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三章 禍水東引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夏清要是能想出法子,那肯定早就提出來了,還能等到今日?

  不過,他突然靈機一動,這不正是挖坑的好時機嗎?

  「皇上!微臣是沒什麼好法子,可朝中官員肯定有能想出法子的。」

  他準備將這鍋又踢出去,他是個文臣,只要出主意就是,施行自有其他人去做。

  皇上對夏清的推諉不禁惱火起來,朝中要是有官員能想出法子,他還用得著這般煩躁?

  這夏清自己沒能耐,可禍水東引的本事倒是不小。

  「朕叫你想法子,你卻想將這事兒推給他人?」皇上朝著夏清怒氣沖沖地道。

  哼!那閔峰還在外頭跪著,夏清卻還想推諉此事,這怎麼不叫他生氣?

  如今邊餉一事讓他焦頭爛額,內閣不想解決的辦法,只會拿著那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與他別苗頭。

  他倒是不曉得他養了這麼多閒人,都是光伸手拿俸祿,卻諸事不理的官員。

  「朕瞧著你們每日都閒得很,不知內閣的官員都在幹什麼,朕養著你們難道都是吃閒飯的?」

  夏清聞言渾身一顫,他倒是忘了如今的處境了,只是習慣地將麻煩事推出去。

  他將身子伏地更低了,根本不敢抬頭看皇上震怒的神情。

  「請皇上息怒!微臣也是為了找到解決的法子,俗話說三個臭皮匠抵一個諸葛亮,人多自然法子也多。請皇上容微臣回去好好想想,等明兒下朝後給皇上答覆。」

  夏青打算回去好好琢磨一番,府里好歹還有幾個幕僚商議,一人計短二人計長,總比現在被逼著給答覆得要強吧!

  皇上努力將心頭湧上來的火氣壓了下去,其實他也知道朝野上下都不能解決的事,又怎麼能靠一人解決呢?

  他點了下點頭,說道:「那就給你一日,等明兒下朝後,來給朕答覆。」

  夏清見皇上開了口,不由得鬆了一口氣。

  皇上也沒說要多少銀子,這就看夏清的本事了。

  國庫不是不可以動,只要想到了法子,還愁國庫出去的銀子回不來?

  「皇上,那閔峰的事?」夏清說到這兒,小心地看了一眼皇上。

  皇上冷然一笑,「怎麼?你倒是對這徒弟愛護有加,可他欺瞞於朕,朕總要給他懲罰。不然,怎麼堵住朝堂上的悠悠眾口?就讓他這麼跪著吧!明兒開始在家中歇息幾日,在翰林院的差事,找別人接手。」

  皇上說完,對著外頭喊了一聲。德安聽見喊聲,連忙進了御書房。

  「皇上!您有事吩咐奴才?」德安看了眼跪在御案前的夏清,心中想著,這師徒二人倒是有難同當啊!

  還都跪著呢!距首輔進來已經有一個時辰了,難道一直跪到了現在?

  皇上將剛才對閔峰的處置,告訴了德安,讓他去和張亥知會一聲。

  夏清縱使心有不甘,也是無可奈何。閔峰什麼時候來翰林院當值,那就要看他什麼時候解決邊餉的事了。

  要不是因為夏清,皇上肯定要給閔峰好一頓教訓,官降一級也很有可能。只是皇上想讓夏清為他辦事,自然就要放閔峰一碼。

  「你說的那人是誰?」停頓了半晌,皇上的聲音突然響起。

  夏清一愣,他還以為皇上不會問了。

  他在猶豫,剛才的話已經讓皇上十分不滿了,那要是說了那人,皇上會不會以為他在伺機報復?對他的隔閡又深了一層,那可如何是好?

  要說他沒有私心,肯定不能夠。不過,他也聽到了傳聞,說顧誠玉斂財的手段十分高明。

  顧氏原先只是一家農戶,卻被顧誠玉帶著發家致富了起來,可見是有幾分能耐的。

  「朕問你呢!那人是誰?朝中有誰能想到好法子?」

  皇上心中隱隱有個猜想,夏清很有可能說出那人。兩人相處了數十年,要說脾氣秉性,都還算了解。

  夏清睚眥必報,說不得就想要報復顧誠玉。他打算等夏清說出顧誠玉,就將他狠狠地訓斥一番。

  可隨即,他又想到上次老二說起顧誠玉能掙銀子的事兒。

  皇上思索了一番,那顧誠玉說不定還真能有法子解決邊餉一事。更甚至,或許還能解決國庫空虛一事。

  皇上這麼一想,竟覺得十分可行。

  「皇上!其實微臣要舉薦的人,那就是顧誠玉。他的能耐皇上也是清楚的,又或許他有好法子呢?再說,聽說他家還有一個香皂方子,每年的盈利可不少。」

  夏清對顧誠玉手上的香皂方子盈利大也早有耳聞,他自然是眼熱的

  。只可惜,人家身後也有靠山,那就是顧誠玉的大師兄尹坤。

  尹坤隸屬督查院,雖然是正三品的官職,可督查院職權特殊,朝堂上下官員最忌憚的就是督查院,最害怕的莫過於大理寺。

  督查院的職責是專屬糾察、彈劾百官,是天子耳目風紀的衙門。

  那些御史整日裡都在找文武百官的錯處,逮著一點,就像瘋狗似的咬著不放。

  朝廷官員一般不會去得罪他們,不然他能將你府上內院那點雞毛蒜皮的小事兒都給挖出來,好好參你一本。

  所以,夏清早就打聽清楚了,雖然眼熱,卻還是不敢動的。

  若是顧誠玉知曉此事,一定會慶幸自己來了京城,就將香皂的盈利給了師兄一成,不然那些官員早就對香皂方子下手了。

  皇上一聽,冷笑一聲。夏清到這會兒也不忘在顧誠玉身上踩上一腳,只可惜他身為帝王,怎好去奪臣子家中的營生,這不是讓天下人恥笑嗎?

  再說香皂也不是生活的必需品,只有那些家中有餘財的家眷會買。

  買上一塊都要用好久,賺的銀子對於國庫來說,只是杯水車薪。他朝著夏清面上看去,怕是他自個兒動了心思吧?

  皇上當然知道香皂,內務府曾經還採買過,確實好用。

  只不過顧家算是耕讀人家,不可能成為皇商,他也就沒再上頭費什麼心思。

  「顧氏香皂那點利潤怕是你看上了吧?朕身為一國之君,若是奪了臣子的家計,豈不是要讓天下人恥笑?」

  皇上早就知道夏清愛好銀錢,這是夏清的一大軟肋,只要不是太過分,他自然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沒有軟肋的臣子,他也不敢用,那些人通常都所圖更多。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