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外頭的人得不到她的回應又說:“飯菜在桌上,怕是有些涼了,但是王爺不能餓著自個兒。”

  “我陪王爺你說說話吧。”

  蕭杺雲起身,掀翻了桌椅,物什落地聲,沼渣難聽之:“連暘。”外頭的人確是連暘。

  “連暘在。”

  “讓我出去,我封你做官。”

  “王爺,連暘只求王爺你平安,無損無傷。”

  “黃金五百兩。”

  “連暘不是戀財之人。”

  “整座雲閣加黃金五百還有正六品官職。”

  “連暘無功不受祿。”

  蕭杺雲轉眼一個杯子扔上房門,滿屋的碎片響而尖利。

  “王爺還是莫要傷到自己吧。”

  蕭杺雲又是一頓亂扔亂砸,連暘許久不見聲,而後傳來:“孫子曰:兵者,國之大事,四升至第,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連暘點了盞燈,靠著門坐下,讀《孫子兵法》,毫無不耐煩之色。

  “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

  祝幻和顧明鈺站在隱蔽處,二人靜靜聽之沒有攪擾,祝幻低聲說:“你看,這才是追女孩子的好手段。”

  顧明鈺“哼”了一聲:“有誰要他做這等無用之事嗎?”

  “有用無用哪能是你說了算的?裡頭的人聽到了,感動了,就是有用的。”祝幻故作高深樣,轉眼看顧明鈺已走,她才趕緊跟了去。

  門外頭的人還在讀書。從第一篇到第二篇,依次依序,聲音沉穩,不急不緩:“孫子曰:凡用兵之法,馳車千駟,革車千乘,帶甲十萬,千里饋糧;則內外之費,賓客之用,膠漆之材,車甲之奉,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師舉矣······”

  蕭杺雲走過去,望著人影,聽著這夜裡殺破寂靜的讀書聲。

  連暘確實是個人才。熟讀兵法,善用計謀,蕭杺雲大多事物皆是交由他做,好事能做得揚名立萬,壞事能做得滴水不漏。蕭杺雲不止一次驚嘆過他的智慧,恰巧他在門外,此時也無事可做,蕭杺雲便說:“你讓我想起了一位故人。”

  連暘淡淡回:“能與王爺的故人相像,連暘榮幸之至。”

  “你是哪裡人氏?為何丞相要將你送來?”連暘來後她還是初次問他關於此事。

  讀書聲驟停:“是小姐將我送來的,說是為了報答她師父的恩。”

  蕭杺雲皺眉,難道謝文玉知曉她的身份?隨之便問連暘:“你見過我?”

  “王爺定是不記得我了。”

  ☆、第 31 章

  連暘說他曾在春獵場見過她。

  蕭杺雲疑惑。她那時還是秦云爾,臉上貼了厚厚的皮,和她現在的模樣大相庭徑。蕭杺雲著實差異。

  “那時我趴在地上,要王爺踩在我的背上上馬,王爺沒有。王爺說‘退下吧,今後不必伺候我上馬。’”

  蕭杺雲回想了許久,還是不知:“你怎知那人便是我?”

  連暘握著書角,猶豫幾番才說:“我能記得王爺的聲音。”

  裡頭的人說:“雖然我已經忘記那時何時所發生的事,但是我很感激你記得我。謝文玉也知曉我的身份了?”

  “是啊,小姐很聰慧。”連暘鼓起勇氣,憋紅了臉:“王爺生得很美,做秦姑娘時也很美。”

  蕭杺雲聽之不由一笑:“那你覺得我做秦姑娘好還是做王爺好?”

  “只要王爺喜歡,都好。只是···”

  “只是什麼?”

  “王爺做王爺定是要累許多的。”

  蕭杺雲又笑:“聽了你的話,我沒有那般難過了。你可曾聽說我的身世?”

  “聽說過。”

  “說起來,我應該是恨他的,我也不知為何,想到他要永遠走了便會很難受。我十五歲時便沒有娘,現在又沒了爹,真正成了可憐之人了。”蕭杺雲說得低落。

  “王爺莫哭。”連暘急得起身趴在門上直往裡頭瞧:“你莫哭。”

  “我不會哭,只是,他這一走,東元大地亦沒有我所留戀之人了。”

  “王爺你莫要做傻事啊。”

  “我只是說,我要走了,去西靖。去找我外祖父,找我妹妹。”

  “那你還要回來嗎?”

  “不回來了。”

  “那我便永遠見不到你了?”

  ···········

  月下,兩人隔著那扇門說了許久的話,許久許久。

  連暘一句:“王爺是天底下最賢德的王爺”將她的心撼得驚喜又欣慰

  “王爺既要保存皇上顏面又想有所舉措自然是要恩威並施。稅不可重亦不能輕,重了百姓哀怨,輕了國庫空虛。皇上輕稅是為了挽回民心,民心亦重,只是朝廷威嚴不可輕視。裁軍實則是因為冗兵給百姓的壓力實在大。裁官也是朝廷閒人不少,可用之人不多,只有裁了官才能有先賢與能啊。大修王府,知情人皆曉,王府只是表面風光,內里空虛寂寥,哪有半點人影在。”

  “那杖責太學學子呢?”

  “連暘愚昧。只是王爺既然如此做就定有緣由。只是未必能有人知曉王爺用心良苦。”

  “不必有人知曉,東元本就只有一個王,我只要將壞人做到底哥哥的威嚴在,那他做王就能更順利舒心些。”

  “所以連暘才說公主用心良苦。”

  “你何以會知曉這些?”

  “年少時也曾飽讀詩書過。”

  “原是如此。”

  ······

  連暘為蕭杺雲讀了兩日的書第三日便不再來,蕭杺雲曾問過為她送飯的下人:“連公子現在何處?”

  下人支吾:“顧大人叫他去外頭辦些事,幾日後才能回來。”

  蕭杺雲默了良久:“你說實話吧。”

  “小,小姐,連公子死了···”

  蕭杺雲又沉默:“厚葬吧。”

  國喪舉行了幾天,外頭是何光景,蕭杺雲關在家中一概不知,下人得令開了房門時天才明,她仍在熟睡。

  蕭柃雲進來坐到她的床邊時她才發覺有人來,緩緩睜眼:“他走的時候是什麼模樣?”

  “和平日裡一樣。”

  “直至他走時我都不曾見他,他是否會怪我?”

  “不會。”

  “嫂子好嗎?”

  “很好。”

  “孩子是男孩還是女孩?”

  “是個女孩,還沒取名字,萍兒要你來取。”

  蕭杺雲起身下床:“叫熙兒可好?取光明,興盛,吉祥之意。”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