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娘,你要給香香做新衣服嗎?”才七歲的李芬香跑過去抱著她娘的大腿,天真地道。她也沒穿過幾件新衣裳,但是她聽大人說了,有布料就能有新衣裳。

  李媽媽一陣尷尬,她們家又不像高家,哪有多餘的布料來做新衣裳,能有得穿,不和別人家一樣,幾個人穿同一條褲子就不錯了。

  其實現在哪家都是差不多的,衣服就是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老大穿了老小穿。

  家境好一點的,結婚的時候能整到一身新衣裳就是很大的面子。要是家境不好,或者兄弟姐妹太多的,就只能穿著一身舊衣服結婚,新人連套新鋪蓋都是妄想。

  物資奇缺,經濟困難,才造就了這樣的時代。

  看著眼巴巴想著新衣服的孩子,李媽媽心疼地抱起李芬香,摟過李芬蘭,道:“你們乖乖的,娘給你們做新衣裳啊!不只是大姐,二姐三妹都有,乖!”

  接著李媽媽又對還在紅著臉的李芬芳道:“阿芳,你這有你婆家送的布料了,那之前的就給兩個妹妹做了,你也別有意見啊!”

  李芬芳趕緊搖頭道:“沒有,當然沒有了,兩個妹妹都有新衣裳是再好不過了。”

  李芬香高興地拍起手來,李芬蘭臉上也露出了笑意,笑著謝謝娘和姐姐。心裡卻在怒吼,看吧!她又要撿她大姐剩下不要的東西了,她這輩子難道就只能這樣了嗎?

  這回要不是因為那料子是買給大姐做出嫁衣服的,顏色是粉色,做給兩個兒子不合適,她們兩個小的肯定還穿不上新衣裳。

  劉翠娘沒坐多久,稀罕了一陣就出來了,不過她沒回家,而是又去了周家。

  李三江都說了,高明軍手上也拿著包裹,那肯定是李家周家都有了,她得趕緊湊熱鬧去,還能再說一下昨天高家買的那個縫紉機。

  她幫這兩家說到了這麼好的婚事,得好好說說,估計能得到更多謝禮。剛才李家還把那一袋子紅糖分了她一塊,這可是好東西,昨天林佳也分了她幾塊,她得留著,不管是給閨女還是給兒媳婦,都是好的。

  周家還要比李家熱鬧些,連周嫣她兩個嬸嬸都帶著自己的女兒來湊熱鬧了,那是一個羨慕嫉妒恨啊!把周嫣她娘笑的合不攏嘴。

  劉翠娘一來,周家就更熱鬧了,可惜她沒有得到預想中的那塊紅糖,只好坐了一陣之後失望的回家了!

  冬日裡白天很短,大雪的天氣在家裡又沒什麼事做,日子過得快極了。

  李家和周家這幾日裡都忙著,用未來婆家送的布料好好做件衣服。兩人是同一天出嫁,還嫁的同一家人,雖然關係不錯,但心裏面也是較著一股勁的,都想在婚禮的時候壓一頭。

  嫁妝是沒什麼指望了,大家差不了多少,可是這嫁衣可就不一樣了,可以做的文章多著呢!

  還有幾天就是新年了,現在能做的事情不多,不是特別忙。但是要打掃家裡的衛生,再做一點過年時候需要吃的食物,比如往年會做的泡白菜、豆腐醬。

  這些都只能由林佳來做,因為孩子即使再勤快,也是從來沒做過這些的。因為有著原主的記憶,林佳倒是沒有覺得太難,只是覺得有點麻煩。

  今年她還做了醪糟,高家是沒做過這個東西的,一是沒糯米,而是沒這個習俗。

  林家不一樣,林佳媽媽在家的時候,每年都做一小罐,就算不吃不吃也要做,這算是家鄉的習俗了。

  大年初一的時候,大家就要聚在一起,每家每戶都拿出來一碗自家做的,比比誰家的更好吃。要是誰家沒做,都不好意思坐到人群里。

  醪糟要是做得好,就意味的未來的一年日子都是順利的,可以一直保存幾個月。夏天上山做活的時候喝一點醪糟泡水,簡直比什麼飲料都好吃,小孩子們去上學了也愛帶著去。

  即使後來媽媽不在了,林佳還是每年都做一點,今年雖然來了這裡,但她也不想斷了這事。

  林佳家鄉做醪糟和別的地方不一樣,感覺還更簡單些。不是用糯米和酒,而是用粳米和糯米加酒麴。因為全用糯米做會發苦,全用粳米做沒有黏性,得用一斤粳米加三兩糯米配著來。

  林佳不準備做太多,就只蒸了八斤米,蒸到七分熟的時候就撈出來放在大盆里,趁熱用適量的酒麴攪拌,拌好之後涼了就放進乾淨的陶土罈子里,擺在炕上發酵,等上三天就會有甜味,五六天就能開始吃了。

  做醪糟的時候,幾個孩子是極為好奇的,因為他們沒有見過這個東西。幫著林佳燒火的高明娟更是好奇,一直追問。

  能用到大米和糯米做的,在她看來肯定是好東西,不知道到時候她能不能吃到呢!

  看著傻愣著一直往灶里添柴的高明娟,林佳手空不出來,只能提醒道:“明娟,你想什麼呢!少加一點柴,等一下米都要蒸熟了,我說了要少添火,慢慢來。”

  “哦!”高明娟回過神來,連忙把還沒燒著的幾根柴退出來。

  她十分懷疑地問道:“娘啊,不蒸熟了能吃嗎?難道得吃生的?”

  其實高明娟心裡是期待又是擔心,她娘也沒做過這個玩意,只知道是好東西,萬一過幾天砸了,豈不是浪費了這麼多大米和糯米,她可心疼了。

  “別擔心了,沒把握我敢糟蹋糧食嘛!我又不是這樣的人。”林佳一邊擦著新的陶土罈子一邊道。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