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頁
所以廢除內閣和首輔是皇上必然的選擇,他覺得做皇上就要做得有滋有味,什麼權力都沒有的皇上做著又有什麼意思呢?
天下自是有能有德者居之。他的後世子孫有著皇室的血脈,天然比所有人都更加接近那個位置。若是這樣都守不住那個位置,致使大晏江山崩塌,那也真的已經是無能至極了,為了天下蒼生著想也合該換一家做皇帝了。反正幾百年便會出一些不肖子孫,就會江山易主,這是哪一個朝代都無法避免的事情。
他不願意大晏朝在史書上無能地延續數百年,只願史書中對大晏朝的評價一直都是富強、繁榮、開放之類的好詞彙,不願意大家一提起大晏朝第一個印象就是屈辱。那就已經足夠了。
蔡思瑾致仕之後,皇上、皇后專門邀請他們夫婦進宮赴宴,算是為他們踐行。
皇上敬了蔡思瑾好幾杯酒之後,臉色有些發紅地問道:“蔡侍講,您致仕之後準備回鄉麼?亦或是回海西?我記得經常聽聞蔡侍講和蔡夫人提起你們在海西的那一段經歷,我對此神往不已,也知道你們都很喜歡海西。”
蔡思瑾笑著捋了捋自己的鬍鬚,說道:“微臣致仕之後,會先和妻子花幾年的時間遊山玩水,走遍大晏朝每一個地方,看看大晏朝百姓圖景、新政改革的景象。當首輔的這十八年來,我都沒有時間可以好好與妻子一同遊歷,一同寫文集,現在終於可以如願以償了。”
周水靜也笑著說道:“是極!雖然太后娘娘和皇上已經下令在大晏朝每一縣城都至少建立一所官辦的大晏女學,但是我聽聞某些地方還有著駭人聽聞的苛待女子、甚至不願意讓女子去大晏女學讀書識字的事情。這次我與夫君在遊歷過程之中,我正可以用的女學教授的身份,在每一縣的大晏女學宣講,同時幫助一些女子。
若是能讓大晏朝每一個有心向學的女子都能入學念書,我也算是此生無憾了。”
皇后聞言心神一盪,當時蔡首輔極力要求在《賢良夫人》文集之中,將母后的蔡夫人寫在自己前面也是不無道理的。不說其他的,便是她們二人這份胸懷,自己就遠遠不及的。她們二人能夠完美地管理好家務事,還能兼濟天下,惠及大晏朝所有女子,自己真是遠遠不及。
作為一個皇后,為何不能真正做到“母儀天下”?為何會對皇上沒有信心?為何會被朝臣逼迫一定要讓皇上廣納後宮?還是自己胸懷不夠、手段不足、心智不堅,沒有真正的立起來,才會讓別人有了可趁之機,會受到別人的言論影響。
看看母后,再看看蔡夫人,她們二人想做什麼便做什麼,哪裡會為了別人說三道四而偏離了自己的目標和夢想?自己要學的真的還有很多。
皇后衛詩蘊敬了周水靜一杯酒,從那一刻起她也堅定了起來。
每個人的成長,有時候或許只在那麼一瞬間。
從那之後,蔡思瑾夫婦果然在大晏朝四處遊歷,不僅遊山玩水、撰寫新的遊記,不斷充實著《靜思文集》系列書的厚度,同時也不斷到所到地方的大晏女學裡面去講學,鼓勵一些女孩子們念書識字。
雖然現在的大晏朝還是沒有適合女人的崗位,但是大家也形成了一個共識——自家的妻子若是能有學識,才能培養出優秀的兒子來,否則男子要辛苦上朝賺錢養家,一個大字不識婦女如何能夠培養出優秀的後代呢?為什麼有些富豪人家三代就敗落了,那都是因為媳婦兒沒有娶對,寵溺出了不孝子啊!
先不提這樣的觀點是否太過於偏頗,但是現在大晏朝的女子們比以前受到重視卻是真的。甚至在某些民風彪悍的地方,女子們不僅開始學習文化知識,還會跟著父兄們學習武藝,一點兒也不孱弱了。
蔡思瑾的急流勇退讓一些等著抓他把柄的人驚掉了眼球,他們本以為蔡思瑾這樣一個任用私人(六部尚書全部都是他親近的人)、貪戀權位(做首輔的時候說一不二推行新政,稍微有些不同意見就把人的官位捋掉)的人是不可能這麼簡單地離開首輔的位置的,肯定還要出什麼么蛾子。
便是他之前說什麼廢除內閣和首輔位置,也被人看做是“別有用心”,可是當他真的平靜地退下來了,還帶著他的媳婦兒去遊山玩水之後,所有的評論又往好的方向走了。
“哎呀,我早就看出來了,蔡大人是不戀權位的人,想當年他的嫡長子念書不行,他就沒有舞弊過,硬是讓他只中了個三甲同進士,現在為官這麼多年都還只是個正五品呢。”
可憐的毛豆,即便遠在千里之外,還是市場會被被人拎出來鞭打......
“當然了!別看他的次子考中了狀元,還在翰林院裡面,可是皇上當時給皇子們挑選侍講的時候他就沒有舉薦他兒子,要不然誰捨得讓那個侍講的位置溜走啊?那可是親近皇子的機會,沒有幾個人捨得的!”
......
總之,蔡首輔之前做的一切都是有深意的。之前有多少人對他不滿,覺得他貪戀權位,現在就有多少人對他深深敬佩,覺得他風骨高潔。
皇上皇后對蔡思瑾夫婦這樣的神仙日子內心是充滿著羨慕的,滿朝文武的人也想像蔡思瑾這般夫妻和美、兒子成器、掌過天下的權勢,現在還能灑脫地遊山玩水,簡直就是完美人生啊!
天下自是有能有德者居之。他的後世子孫有著皇室的血脈,天然比所有人都更加接近那個位置。若是這樣都守不住那個位置,致使大晏江山崩塌,那也真的已經是無能至極了,為了天下蒼生著想也合該換一家做皇帝了。反正幾百年便會出一些不肖子孫,就會江山易主,這是哪一個朝代都無法避免的事情。
他不願意大晏朝在史書上無能地延續數百年,只願史書中對大晏朝的評價一直都是富強、繁榮、開放之類的好詞彙,不願意大家一提起大晏朝第一個印象就是屈辱。那就已經足夠了。
蔡思瑾致仕之後,皇上、皇后專門邀請他們夫婦進宮赴宴,算是為他們踐行。
皇上敬了蔡思瑾好幾杯酒之後,臉色有些發紅地問道:“蔡侍講,您致仕之後準備回鄉麼?亦或是回海西?我記得經常聽聞蔡侍講和蔡夫人提起你們在海西的那一段經歷,我對此神往不已,也知道你們都很喜歡海西。”
蔡思瑾笑著捋了捋自己的鬍鬚,說道:“微臣致仕之後,會先和妻子花幾年的時間遊山玩水,走遍大晏朝每一個地方,看看大晏朝百姓圖景、新政改革的景象。當首輔的這十八年來,我都沒有時間可以好好與妻子一同遊歷,一同寫文集,現在終於可以如願以償了。”
周水靜也笑著說道:“是極!雖然太后娘娘和皇上已經下令在大晏朝每一縣城都至少建立一所官辦的大晏女學,但是我聽聞某些地方還有著駭人聽聞的苛待女子、甚至不願意讓女子去大晏女學讀書識字的事情。這次我與夫君在遊歷過程之中,我正可以用的女學教授的身份,在每一縣的大晏女學宣講,同時幫助一些女子。
若是能讓大晏朝每一個有心向學的女子都能入學念書,我也算是此生無憾了。”
皇后聞言心神一盪,當時蔡首輔極力要求在《賢良夫人》文集之中,將母后的蔡夫人寫在自己前面也是不無道理的。不說其他的,便是她們二人這份胸懷,自己就遠遠不及的。她們二人能夠完美地管理好家務事,還能兼濟天下,惠及大晏朝所有女子,自己真是遠遠不及。
作為一個皇后,為何不能真正做到“母儀天下”?為何會對皇上沒有信心?為何會被朝臣逼迫一定要讓皇上廣納後宮?還是自己胸懷不夠、手段不足、心智不堅,沒有真正的立起來,才會讓別人有了可趁之機,會受到別人的言論影響。
看看母后,再看看蔡夫人,她們二人想做什麼便做什麼,哪裡會為了別人說三道四而偏離了自己的目標和夢想?自己要學的真的還有很多。
皇后衛詩蘊敬了周水靜一杯酒,從那一刻起她也堅定了起來。
每個人的成長,有時候或許只在那麼一瞬間。
從那之後,蔡思瑾夫婦果然在大晏朝四處遊歷,不僅遊山玩水、撰寫新的遊記,不斷充實著《靜思文集》系列書的厚度,同時也不斷到所到地方的大晏女學裡面去講學,鼓勵一些女孩子們念書識字。
雖然現在的大晏朝還是沒有適合女人的崗位,但是大家也形成了一個共識——自家的妻子若是能有學識,才能培養出優秀的兒子來,否則男子要辛苦上朝賺錢養家,一個大字不識婦女如何能夠培養出優秀的後代呢?為什麼有些富豪人家三代就敗落了,那都是因為媳婦兒沒有娶對,寵溺出了不孝子啊!
先不提這樣的觀點是否太過於偏頗,但是現在大晏朝的女子們比以前受到重視卻是真的。甚至在某些民風彪悍的地方,女子們不僅開始學習文化知識,還會跟著父兄們學習武藝,一點兒也不孱弱了。
蔡思瑾的急流勇退讓一些等著抓他把柄的人驚掉了眼球,他們本以為蔡思瑾這樣一個任用私人(六部尚書全部都是他親近的人)、貪戀權位(做首輔的時候說一不二推行新政,稍微有些不同意見就把人的官位捋掉)的人是不可能這麼簡單地離開首輔的位置的,肯定還要出什麼么蛾子。
便是他之前說什麼廢除內閣和首輔位置,也被人看做是“別有用心”,可是當他真的平靜地退下來了,還帶著他的媳婦兒去遊山玩水之後,所有的評論又往好的方向走了。
“哎呀,我早就看出來了,蔡大人是不戀權位的人,想當年他的嫡長子念書不行,他就沒有舞弊過,硬是讓他只中了個三甲同進士,現在為官這麼多年都還只是個正五品呢。”
可憐的毛豆,即便遠在千里之外,還是市場會被被人拎出來鞭打......
“當然了!別看他的次子考中了狀元,還在翰林院裡面,可是皇上當時給皇子們挑選侍講的時候他就沒有舉薦他兒子,要不然誰捨得讓那個侍講的位置溜走啊?那可是親近皇子的機會,沒有幾個人捨得的!”
......
總之,蔡首輔之前做的一切都是有深意的。之前有多少人對他不滿,覺得他貪戀權位,現在就有多少人對他深深敬佩,覺得他風骨高潔。
皇上皇后對蔡思瑾夫婦這樣的神仙日子內心是充滿著羨慕的,滿朝文武的人也想像蔡思瑾這般夫妻和美、兒子成器、掌過天下的權勢,現在還能灑脫地遊山玩水,簡直就是完美人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