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頁
坐在大莊嫂對面的胖嫂子不屑的撇嘴鄙夷道:“得瑟啥?一個舉人而已,哪裡就像你們說的這樣成神了?還不就是個愣小子?”開口就是之乎者也的,也不管別人聽不聽得懂,以前唐家大嫂郭氏在的時候跟她感情可好了,人又清和,哪裡像這唐家其他人?一股子清高氣!真不知道他們清高啥?不就有兩臭錢嗎?唐家也就郭氏這麼一個好人,可惜太軟弱好欺負,被人家擠兌走了……
唐家人要知道這人心裡想的話估計得吐血了!真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這話說的其他人不愛聽了,這是村子裡的大事兒!說出去多有面子?其他村子幾代人都出不出來一個舉人哩!大莊嫂的弟妹嘲諷道:“你還不就是上次打主意想把你家二妞子許給唐志,人家唐家不同意,被掘回來了?其實照我說啊——這也真是嫂子你的不對,你家二妞子別人不知道你這個當娘的能不知道?好吃懶做,整天就喜歡一些花里胡哨的東西!女紅廚藝樣樣不通,這樣的閨女,人唐家又不是窮的娶不上媳婦了,至於娶你家二妞子?”這個女人嘴上說著不屑,其實早就想攀上人唐家了!可惜人家不甩她,白白讓她吃了個灰頭土臉!
旁邊其他只聽不插嘴的人聽到這話都哈哈笑開了,這一笑可就把那個胖嫂子惹惱了,憤憤的罵道:“就唐家那樣的人家送給我,我都不想攀親家!就唐志那缺了娘的慫包還想娶我家二妞子?做夢吧他!”
眾人聽胖嫂子真動氣了就假意勸了兩句,說笑兩句是好玩,大家都是鄉里鄉親的,吵起來就難看了!
作者有話要說:
這兩天稍微有些時間就開始整理新文的大綱、細綱,現在整理出來也好,免得到時候卡文……不過這細綱整理起來真是摧殘腦細胞啊啊啊啊啊~~~~~~
☆、80物色大嫂
報喜的衙役來了之後唐家人就更是盼星星盼月亮的一門心思盼著老四回來,報喜之後的第三天晌午,老四才回來,從村口就一路有人恭賀,一直到老四走到唐老大家,後面一句跟了一溜串人了。
老四還沒到老大家的時候就有人匆忙跑來給羅氏報信了,羅氏激動地快速整理好自己因為睡在床上而不整的儀容,頭髮也沒來得及梳就迫不及待的出去了,元琳三妯娌連喊是喊的都沒叫住,只好就這麼隨羅氏去了。
羅氏剛出得屋門,就看見老四正好跨進院子,唐家人都很激動,羅氏甩開元琳她們的攙扶,疾步往老四走去,老四也看見羅氏也迎了上來,一把握住羅氏的手就跪了下來!“娘!兒子不負家裡人的期望!我終於做到了!”
這話一說,羅氏的眼淚就撲簌簌的下來了……“兒啊……娘真的很為你驕傲!你終於熬出頭了!快起來、快起來!現在都是舉人老爺了,哪兒能這麼跪著?”盼了這麼些年,送算是盼來了!老四好呀!為老唐家爭光!為村子爭光了!
來看熱鬧的人也都幫著羅氏一起七手八腳的把唐老四扶了起來,唐老四剛站定就看見站在屋門口遠遠看著他的沈氏,沈氏滿臉是淚,嘴上卻是笑著的,那幸福滿足的樣子讓老四很溫暖。羅氏也注意到了沈氏,她招手讓沈氏過來,沈氏剛準備走過去,卻一個踉蹌,元琳和毛氏反射性的一邊一個扶住了,沈氏沖她們感激的笑笑,這才定住了心神,和兩個嫂嫂一起走了過去。
羅氏抓過沈氏的手,放到老四手裡,跟沈氏道:“老四家的,你也算是熬出頭了,以後跟老四兩人好好的過日子!”
沈氏聞言有些羞意,不好意思的抬眼看了老四一眼,見他也是笑眯眯的才放下了心,她剛剛老遠瞧著他被鄉親們簇擁著,心裡不知道為啥,堵堵的,很難受。
元琳和毛氏兩人好笑的看著沈氏的小女兒態,兩人互相使了個眼色就去了廚房準備茶水,突然想起來老四回來的消息還沒告訴田裡的唐老漢呢!剛準備出去讓家裡的孩子跑趟腿兒,就聽見唐老漢說話的聲音了,兩人索性就專心倒茶往外面的石桌上端,這麼多人來了,不能說一口茶水都沒得喝。
傍晚的時候,村上都開始炊煙裊裊的準備著自家的晚飯,唐家的另外三兄弟也從鎮上回來了,元琳抽空問了一下老四,她表哥回來了沒?老四說回來的時候是他一個人回來的,李家表哥要參加殿試,比他晚上不少時間,他考完了試,繼續呆在京城也是浪費銀錢,所以就跟李家表哥商量了一下他先行回來了。元琳一聽參加殿試也十分高興,不管怎麼說這都是比考上舉人還得意的事情!唐家人聽見李家表哥參加了殿試,都十分位他高興!元琳就琢磨著等空出時間來去舅舅家看看,她娘也說要去的呢!
晚上唐家一大家子人都在一起慶祝了一下,屋裡是大人們的說笑聲,外面是孩子們的打鬧聲,好不熱鬧的一個夜晚……
唐老四中了舉,就要大擺筵席請族裡的人吃一頓,唐家人搬來的晚,即便是整個族的人到齊了,也沒多少家,大家連羨慕帶恭賀的說了一大筐子好話給羅氏聽,把羅氏聽得是喜笑顏開,好幾天的心情都很好。人家都說心情好的話這病也就好了不少,這話也確實有些道理,這接二連三的喜事可是讓羅氏慢慢好轉了,宴請的當天已經能全天都陪著族裡的嬸娘、嬸婆、侄媳婦兒們說笑了。
羅氏的病好,對於唐家人來說也確實是件值得高興的事情,可是這病雖然好了,讓她操心的事兒卻沒有停歇。生病的時候她最擔心的就是自己萬一就這麼走了的話,這老大怎麼辦?家裡沒個女人操持畢竟是不行的,以前有敏兒在家還不覺得有什麼,現在敏兒也嫁出去了,現在就剩她一個老的操持這些事情難免覺得力不從心。況且羅氏的病雖然差不多好了,可是還是會有反覆,特別是如果白天拎了豬食,掰一天玉米的情況下,晚上睡覺的時候那才叫一個遭罪!唐老漢看老伴兒這樣,心裡也難受,於是羅氏一跟唐老漢說起再給老大娶個媳婦兒的話,唐老漢就慡快的同意了!他覺得老伴兒說的話也有道理,他們都漸漸老了,身子骨也不中用了,萬一哪天他們撒手走了的話,留下這大兒子和孫子可怎麼辦呢?
反正羅氏是鐵了心了要給大兒子再找一個,可是想是這麼想啊,實際辦起來卻是很困難,她找了好幾個都不滿意,最後還是決定把三個兒媳婦找來,大家一起商量著看看。
元琳當天晚上知道羅氏要叫她們幾個過去,還納悶兒呢!晚上睡在床上跟唐城海嘀咕:“你說娘把我們找過去幹啥?還說有重要的事情要商量,我這琢磨了半天也沒想出來是啥重要的事兒。”還神秘兮兮的讓唐志過來傳的話,平時有什麼事兒不都是毛氏或者沈氏傳話?
唐城海攬過元琳,把她安置在自己懷裡,手上這邊捏一下,那邊摸一下的,這不正經的樣子惹得元琳惱火至極,用力的拍開他的狼爪,揪了他一把問:“你有沒有聽我說話?幫我琢磨琢磨!”
唐城海見沒有便宜好占,索性就兩手背在腦後,不在意的道:“有啥好琢磨的?明天過去不就知道了?你有這猜的勁頭還不如我們來做點兒實際的事情呢!”這有什麼難猜的?現在娘過得春風得意的,怕最擔心的就是大哥的事兒了,他娘的心思也無非就是圍著家裡的這幾個人打轉唄!
隔天早上,送了唐城海和小山出門之後,元琳把野菜都切碎,拌點糠進去攪拌均勻後餵了雞鴨,趁著太陽還沒出來,也把後院的菜澆上了水。忙活完這些抱起在一邊追雞玩的蔥頭去了羅氏那,元琳剛走到院子門口就碰上了毛氏和沈氏,問了一下她們兩知不知道是啥事兒,她們也一頭霧水。看都不知道,也就不猜了,反正進去也就知道了。
元琳把蔥頭交給毛氏的孩子,讓他們帶著小傢伙玩耍後就跟著毛氏、沈氏進了屋內,剛進去就看見羅氏一副十分煩惱的樣子,看見她們三人眼睛一亮,忙讓她們坐了。元琳這才知道,感情又讓她們幫著找兒媳婦……幫著女兒找完了就要幫爹找,這活計就是吃力不討好的呀~
不過說到這人選她還真有一個,想想這人也挺符合羅氏的條件的,就道:“娘,我倒還真是知道一個人,她是我舅娘的娘家的,那次我們上舅娘家走親戚的時候趕巧兒見了一面,人是白白淨淨的,身量也不錯,家裡只有一個兄弟並一個老娘,老子早幾年就去了,那兄弟也娶了媳婦兒,家裡倒還過得去。人我瞧著也是個和氣人,她跟她嫂子不對付,不過不管她嫂子說她啥,她都不嗆嗆。”
羅氏聽罷很是高興,不過這家的姐兒這麼好為啥到現在還沒許配人家?“這麼好的姐兒到現在也沒許配人家別是有啥不好吧?她多大了?太小可不行,這志兒都十歲多了呢!”
毛氏也擔心道:“大哥的年紀也不小了,人家又是個黃花大閨女,肯嫁到咱家嗎?”
唐家人要知道這人心裡想的話估計得吐血了!真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這話說的其他人不愛聽了,這是村子裡的大事兒!說出去多有面子?其他村子幾代人都出不出來一個舉人哩!大莊嫂的弟妹嘲諷道:“你還不就是上次打主意想把你家二妞子許給唐志,人家唐家不同意,被掘回來了?其實照我說啊——這也真是嫂子你的不對,你家二妞子別人不知道你這個當娘的能不知道?好吃懶做,整天就喜歡一些花里胡哨的東西!女紅廚藝樣樣不通,這樣的閨女,人唐家又不是窮的娶不上媳婦了,至於娶你家二妞子?”這個女人嘴上說著不屑,其實早就想攀上人唐家了!可惜人家不甩她,白白讓她吃了個灰頭土臉!
旁邊其他只聽不插嘴的人聽到這話都哈哈笑開了,這一笑可就把那個胖嫂子惹惱了,憤憤的罵道:“就唐家那樣的人家送給我,我都不想攀親家!就唐志那缺了娘的慫包還想娶我家二妞子?做夢吧他!”
眾人聽胖嫂子真動氣了就假意勸了兩句,說笑兩句是好玩,大家都是鄉里鄉親的,吵起來就難看了!
作者有話要說:
這兩天稍微有些時間就開始整理新文的大綱、細綱,現在整理出來也好,免得到時候卡文……不過這細綱整理起來真是摧殘腦細胞啊啊啊啊啊~~~~~~
☆、80物色大嫂
報喜的衙役來了之後唐家人就更是盼星星盼月亮的一門心思盼著老四回來,報喜之後的第三天晌午,老四才回來,從村口就一路有人恭賀,一直到老四走到唐老大家,後面一句跟了一溜串人了。
老四還沒到老大家的時候就有人匆忙跑來給羅氏報信了,羅氏激動地快速整理好自己因為睡在床上而不整的儀容,頭髮也沒來得及梳就迫不及待的出去了,元琳三妯娌連喊是喊的都沒叫住,只好就這麼隨羅氏去了。
羅氏剛出得屋門,就看見老四正好跨進院子,唐家人都很激動,羅氏甩開元琳她們的攙扶,疾步往老四走去,老四也看見羅氏也迎了上來,一把握住羅氏的手就跪了下來!“娘!兒子不負家裡人的期望!我終於做到了!”
這話一說,羅氏的眼淚就撲簌簌的下來了……“兒啊……娘真的很為你驕傲!你終於熬出頭了!快起來、快起來!現在都是舉人老爺了,哪兒能這麼跪著?”盼了這麼些年,送算是盼來了!老四好呀!為老唐家爭光!為村子爭光了!
來看熱鬧的人也都幫著羅氏一起七手八腳的把唐老四扶了起來,唐老四剛站定就看見站在屋門口遠遠看著他的沈氏,沈氏滿臉是淚,嘴上卻是笑著的,那幸福滿足的樣子讓老四很溫暖。羅氏也注意到了沈氏,她招手讓沈氏過來,沈氏剛準備走過去,卻一個踉蹌,元琳和毛氏反射性的一邊一個扶住了,沈氏沖她們感激的笑笑,這才定住了心神,和兩個嫂嫂一起走了過去。
羅氏抓過沈氏的手,放到老四手裡,跟沈氏道:“老四家的,你也算是熬出頭了,以後跟老四兩人好好的過日子!”
沈氏聞言有些羞意,不好意思的抬眼看了老四一眼,見他也是笑眯眯的才放下了心,她剛剛老遠瞧著他被鄉親們簇擁著,心裡不知道為啥,堵堵的,很難受。
元琳和毛氏兩人好笑的看著沈氏的小女兒態,兩人互相使了個眼色就去了廚房準備茶水,突然想起來老四回來的消息還沒告訴田裡的唐老漢呢!剛準備出去讓家裡的孩子跑趟腿兒,就聽見唐老漢說話的聲音了,兩人索性就專心倒茶往外面的石桌上端,這麼多人來了,不能說一口茶水都沒得喝。
傍晚的時候,村上都開始炊煙裊裊的準備著自家的晚飯,唐家的另外三兄弟也從鎮上回來了,元琳抽空問了一下老四,她表哥回來了沒?老四說回來的時候是他一個人回來的,李家表哥要參加殿試,比他晚上不少時間,他考完了試,繼續呆在京城也是浪費銀錢,所以就跟李家表哥商量了一下他先行回來了。元琳一聽參加殿試也十分高興,不管怎麼說這都是比考上舉人還得意的事情!唐家人聽見李家表哥參加了殿試,都十分位他高興!元琳就琢磨著等空出時間來去舅舅家看看,她娘也說要去的呢!
晚上唐家一大家子人都在一起慶祝了一下,屋裡是大人們的說笑聲,外面是孩子們的打鬧聲,好不熱鬧的一個夜晚……
唐老四中了舉,就要大擺筵席請族裡的人吃一頓,唐家人搬來的晚,即便是整個族的人到齊了,也沒多少家,大家連羨慕帶恭賀的說了一大筐子好話給羅氏聽,把羅氏聽得是喜笑顏開,好幾天的心情都很好。人家都說心情好的話這病也就好了不少,這話也確實有些道理,這接二連三的喜事可是讓羅氏慢慢好轉了,宴請的當天已經能全天都陪著族裡的嬸娘、嬸婆、侄媳婦兒們說笑了。
羅氏的病好,對於唐家人來說也確實是件值得高興的事情,可是這病雖然好了,讓她操心的事兒卻沒有停歇。生病的時候她最擔心的就是自己萬一就這麼走了的話,這老大怎麼辦?家裡沒個女人操持畢竟是不行的,以前有敏兒在家還不覺得有什麼,現在敏兒也嫁出去了,現在就剩她一個老的操持這些事情難免覺得力不從心。況且羅氏的病雖然差不多好了,可是還是會有反覆,特別是如果白天拎了豬食,掰一天玉米的情況下,晚上睡覺的時候那才叫一個遭罪!唐老漢看老伴兒這樣,心裡也難受,於是羅氏一跟唐老漢說起再給老大娶個媳婦兒的話,唐老漢就慡快的同意了!他覺得老伴兒說的話也有道理,他們都漸漸老了,身子骨也不中用了,萬一哪天他們撒手走了的話,留下這大兒子和孫子可怎麼辦呢?
反正羅氏是鐵了心了要給大兒子再找一個,可是想是這麼想啊,實際辦起來卻是很困難,她找了好幾個都不滿意,最後還是決定把三個兒媳婦找來,大家一起商量著看看。
元琳當天晚上知道羅氏要叫她們幾個過去,還納悶兒呢!晚上睡在床上跟唐城海嘀咕:“你說娘把我們找過去幹啥?還說有重要的事情要商量,我這琢磨了半天也沒想出來是啥重要的事兒。”還神秘兮兮的讓唐志過來傳的話,平時有什麼事兒不都是毛氏或者沈氏傳話?
唐城海攬過元琳,把她安置在自己懷裡,手上這邊捏一下,那邊摸一下的,這不正經的樣子惹得元琳惱火至極,用力的拍開他的狼爪,揪了他一把問:“你有沒有聽我說話?幫我琢磨琢磨!”
唐城海見沒有便宜好占,索性就兩手背在腦後,不在意的道:“有啥好琢磨的?明天過去不就知道了?你有這猜的勁頭還不如我們來做點兒實際的事情呢!”這有什麼難猜的?現在娘過得春風得意的,怕最擔心的就是大哥的事兒了,他娘的心思也無非就是圍著家裡的這幾個人打轉唄!
隔天早上,送了唐城海和小山出門之後,元琳把野菜都切碎,拌點糠進去攪拌均勻後餵了雞鴨,趁著太陽還沒出來,也把後院的菜澆上了水。忙活完這些抱起在一邊追雞玩的蔥頭去了羅氏那,元琳剛走到院子門口就碰上了毛氏和沈氏,問了一下她們兩知不知道是啥事兒,她們也一頭霧水。看都不知道,也就不猜了,反正進去也就知道了。
元琳把蔥頭交給毛氏的孩子,讓他們帶著小傢伙玩耍後就跟著毛氏、沈氏進了屋內,剛進去就看見羅氏一副十分煩惱的樣子,看見她們三人眼睛一亮,忙讓她們坐了。元琳這才知道,感情又讓她們幫著找兒媳婦……幫著女兒找完了就要幫爹找,這活計就是吃力不討好的呀~
不過說到這人選她還真有一個,想想這人也挺符合羅氏的條件的,就道:“娘,我倒還真是知道一個人,她是我舅娘的娘家的,那次我們上舅娘家走親戚的時候趕巧兒見了一面,人是白白淨淨的,身量也不錯,家裡只有一個兄弟並一個老娘,老子早幾年就去了,那兄弟也娶了媳婦兒,家裡倒還過得去。人我瞧著也是個和氣人,她跟她嫂子不對付,不過不管她嫂子說她啥,她都不嗆嗆。”
羅氏聽罷很是高興,不過這家的姐兒這麼好為啥到現在還沒許配人家?“這麼好的姐兒到現在也沒許配人家別是有啥不好吧?她多大了?太小可不行,這志兒都十歲多了呢!”
毛氏也擔心道:“大哥的年紀也不小了,人家又是個黃花大閨女,肯嫁到咱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