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時間是一個很奇妙的東西,它可以讓人們保存住一些什麼,也可以讓人們淡忘一些什麼。

  能夠長留於心底的,或許是情,或許是愛,或許是長達一輩子的想念。

  而被不小心遺忘的,多數都是些不重要的人和事。

  比如沈家,比如仇恨,比如上輩子曾遭遇過的悲慘結局……

  白洛箏是個很惜福的人。

  只要她和被她在乎的那些人都安然無恙的活著,那些不重要的阿貓阿狗,完全可以被她遺忘在歷史的長河中。

  但這並不代表,當這些阿貓阿狗在她原本寧靜的世界中再次蹦躂出來時,她會視而不見。

  這天,她被衛太后差人請進皇宮,敘家常般在鳳霞宮中聊著一些雞毛蒜皮的瑣事。

  不得不說,這個後宮中最有權勢的女人,並沒有仗著她的身份和地位在後宮中作威作福。

  相反,她將祁國太后這個角色扮演得很好。

  即使當初她被順宗帝冷落多年,甚至差點被逼進空門落髮為尼。

  可在外人面前,她會儘可能地維持著皇家的顏面,沒有在言談之間流露出半點對先帝的憤恨與不滿。

  白洛箏心裡明白,這個女人很是認真地遵循著世間的生存法則,既然她要得到一些東西,就一定會做好失去一些東西的準備。

  前世,她對衛太后的印象並不深刻。

  唯一的概念就是,眼前這個身份尊貴的女人,曾給她的庶姐白洛晴帶去了無限榮耀。

  第169章 祈求圓願

  可以說,有了衛太后的介入,竟誤打誤撞,將她自以為美滿的婚姻,破壞得一塌糊塗。

  當然,白洛箏沒辦法將她上一世的悲劇歸罪到衛太后的頭上。

  畢竟,對她心存惡念的主謀是一心想要奪到少國公位置的沈孤辰。

  而幫凶則是恃寵而嬌、完全沒把她這個嫡妹放在眼裡的白洛晴,以及,那些從頭到尾都沒把她當人看過的沈家人……

  她以為沈家當年高調退親之後,屬於她的悲劇和噩夢將會和她一刀兩斷。

  萬萬沒想到,她居然會在鳳霞宮與沈家老太太,以及那個每次看到都下巴都揚得老高的沈小姐再次碰頭。

  別說白洛箏對這樣的相見略感意外,就是沈家祖孫大概也沒想到,她們居然會在後宮裡遇到白家這位二小姐。

  不管怎麼說,沈老太太的頭上掛的可是朝廷一品誥命夫人的名號,以她這樣的身份能夠在後宮出現,倒並非是什麼奇事。

  沈家這一老一少在看到白洛箏後,面上出現了極度的震驚。

  若不是場合不對,她們還真想揪著白洛箏問問,這個明明已經在京城消失長達兩年之久的白家小姐,為何會突然出現在後宮之中。

  震驚之後沈老太太才突然想起,不久前刑部審理的那起案件,正是曾經被懷疑背叛祁國賣主求榮的白正杰。

  這樣一想,白洛箏為何會出現在京城便有理可尋了。

  沈老太太心中驚怔,面上卻並未流露出半點失措的模樣。

  她拉著已經長得亭亭玉玉的沈家三小姐沈彩柔,恭恭敬敬地給衛皇后行了個跪拜大禮。

  衛太后趕緊讓李容給沈老太太賜座,嘴上還不忘客套道:“沈老夫人今日怎麼有空閒,帶著沈小姐來哀家這宮裡坐客?”

  久居深宮的衛太后,對京城裡的這些豪門貴胄還是有些了解的。

  沈家承襲了鎮國公之名,在大祁國的朝廷中占著舉足輕重的政治地位。

  比起那些只有虛名而無實權的國公府,沈老太太的兒子沈天威手裡可是握著大祁國整整二十萬的兵權。

  正因為沈家人手中握著兵權,沈老太太這個誥命夫人,在京城這些貴婦們的眼中,才占據著姣姣者的地位。

  憑心而論,衛太后對沈家的印象並不是太好。

  理由很簡單,當年順宗帝還活著的時候,沈天威為了在皇帝面前邀功,在民間尋找了不少國色天香的妙齡女子給皇帝充後宮。

  甭管沈天威這麼做究竟是為了討順宗帝歡心,還是想藉此機會鞏固自己的政治地位,他都已經在無形之中觸犯了衛太后所能容忍的底線。

  趙璟還在前線殺敵那會兒,她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不顧一切地將趙瑾扶上皇位,當時反對聲最大的那個人,同樣也是沈天威。

  如今這一樁樁一件件的事情,已經隨著時間的流逝成為永久的過去式,可在衛太后心裡,無論沈家人如何討巧賣乖,都平息不了她心底那深深的恨意。

  只不過,她太后的身份在這擺著。

  即使她對沈老太太包括整個沈家人心存怨懟,也不可能仗著自己的身份而對沈家人流露出半點不滿。

  “實不相瞞,臣婦今日之所以會帶著孫女進宮探望太后,是有一事想求太后為我沈家做個主。”

  衛太后正捧著茶碗慢條斯理地喝著茶,聽說沈老太太今兒進宮是對自己有事相求,眸間不由得閃現出幾分興味。

  她笑著道:“沈老夫人真是太客氣了,你沈家在我大祁國可以稱得上是三朝元老,身份地位都擺在那裡,豈會有事求到哀家一個後宮女人的身上。”

  “太后過謙了,民婦若非別無他法,也不會厚著臉皮進宮來求太后,這件事,除了太后之外,其他人還真的做不了主,希望太后念在我沈家對朝廷沒功勞也有苦勞的份上,圓了民婦這個心愿才是。”

  “噢?”

  衛太后被沈老太太那滿臉糾結的模樣勾出了幾分好奇:“不知沈老夫人所言究竟何事?”

  沈老太太長長嘆了口氣,隨後將站在自己身側的沈彩柔拉到衛太后面前:“太后應該還記得我沈家的這個丫頭吧。”

  衛太后在沈彩柔的臉上掃了一眼,心說她當然認得這個沈家三小姐。

  別看她久居深宮,對宮外的一些情況卻並不陌生。

  作為鎮國公府的三小姐,沈彩柔的名聲在京城的貴族圈子裡也算是響亮。

  只不過,稍微長點心眼的人都知道,沈三小姐之所以會有這麼響亮的名聲,與賢良淑德、溫婉動人這類詞語可是一點邊都搭不上。

  這姑娘仗著自己的父親手握兵權,身居高位,性格脾氣被養得暴躁刁蠻。

  她不止一次從京城裡的那些貴婦們口中聽說,有關於沈三小姐欺民霸市的種種劣跡。

  一個人這樣說或許還能被稱之為造謠,人人都這麼說,就證明此人真的有問題了。

  當然,衛太后對沈三小姐做出心理負面評價的同時,卻不得不承認,這個沈彩柔容貌生得十分標緻,瓜籽臉,杏仁眼,蔥鼻櫻唇,倒是占足了美女的條件。

  只是,外表再怎麼美麗,也取彌補不了靈魂的陰霾。

  衛太后是經歷過風雨,見過了大場面的女人,僅是一眼,就能從沈三小姐那雙蘊含著不安份的目光中,判斷出被隱藏在對方靈魂深處的劣根性。

  她面帶笑容地點了點頭:“沈三小姐出身名門,容貌出眾,哀家經常能在一些宴會中看到她的身影,自然是有幾分印象的。只是不知,沈老夫人今日入宮,到底想求哀家些什麼。”

  沈老太太無奈道:“大概三年前,咱們鎮國公府,與兵部尚書黃大人家的大少爺黃子浩曾訂下了一門親事。按照年紀來算,我孫女和黃子浩早在三年前就該成親了。無奈天不從人願,黃沈兩家還沒等商議成親的具體事宜,黃大人的老母親,也就是黃子浩的祖母便因病離開了人世。我大祁國的規矩是,家裡若有直系長輩去世,小輩要為長輩守孝三年,三年內不能娶妻納妾,否則就會被世人稱之為大不孝。咱們沈家敬重黃家少爺懂禮守法,多等三年再將姑娘嫁過去也無可厚非。這眼看著黃子浩的孝期就要到了,不料一個月前,黃大人的正妻,也就是黃子浩的母親突然又離開了人世……”

  話說到這裡,沈老太太眼底流露出幾分煩悶。

  第170章 忘了規矩

  “太后,我家彩柔今年已經年滿二十歲,若是再等上三年,怕要是成為這京城中的老姑娘了。所以民婦今天斗膽帶她進宮來求太后做主,看能不能將沈黃兩家的這門親事給退了。黃家少爺年輕有為,就算年紀再大一些,日後也不乏各家千金爭先恐後嫁過去。可我家彩柔到底是個姑娘家。如果真拖到二十三歲才出嫁,這種事真是好說不好聽。”

  這下,不但衛太后聽明白沈老太太的來意,就連坐在一旁久久沒出過聲的白洛箏也忍不住在心裡暗笑。

  她記得上一世,和沈彩柔結親的也是黃家的那位大少爺黃子浩。

  結果也不知道是黃少爺倒霉還是沈彩柔倒霉,黃家家裡的長輩一個接一個的去世,害得沈彩柔老大不小還被留在娘家嫁不出去。

  沒想到重活一世,屬於沈彩柔的命運並沒有因此而改變多少。

  只是不知道,衛太后會不會為了沈家做主,替沈家出頭,拒絕掉這門親事。

  要知道,自古以來,不論男方或是女方主動提出退親,都要揪出被退親那家人的錯處和把柄。

  就像當年沈家退她們白家這門親事,抓的就是她白洛箏頂撞長輩,不守禮法這個錯處。

  可是黃家少爺有什麼錯呢?他不過是倒霉一點,先是死了奶奶,接著又死了母親。

  如果沈家僅僅用這個理由就想跟黃家解除婚約,傳揚出去,還說不定遭來別人怎樣的非議。

  所以說,沈老太太並不傻。

  這門親事要是她主動跑黃家去退一定不會成,可她把主意打到衛太后頭上,那可就不一樣了。

  只要衛太后肯為沈家出這個面,就算黃家再怎麼不樂意,嘴上也不敢說半個不字。

  事後若有人提這件事,沈老太太完全可以把罪過推到衛太后的頭上,說親事是衛太后出面退的,她們沈家只是遵重懿旨而已,哪有半點過錯?

  想到這裡,白洛箏不由得在心中冷笑。

  這沈老太太,還真是越活越精分了,居然連當朝太后都敢算計,真真是目中無人。

  而白洛箏能想到的,衛太后自然也想得到。

  她面上不動聲色,心裡則氣了個半死。

  沈家人倒真是有膽,連這麼荒謬的提議都敢提得出來,欺負她這個久居深宮的老太太沒長腦子是不是?

  只見衛太后端著茶杯,就像一樽佛像般,老神在在地坐在鳳椅上小口地抿著杯中的茶水。

  面上笑容淡定,眸光微閃,外人根本無法看出她心中的真正想法。

  沈老太太在說完這番話後,心底也是直打鼓。

  第171章 缺心眼兒




章節目錄